标题:《史记》 宋微子世家 内容: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 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 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璇国,惧祸至,以告纣。 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是何能为! ”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 我祖遂陈于上,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 今殷其典丧! 若涉水无津涯。 殷遂丧,越至于今。 ”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 吾家保于丧? 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 ”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 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 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 ”遂亡。 箕子者,纣亲戚也。 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 人或曰:“可以去矣。 ”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 ”乃被发详狂而为奴。 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 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 ”乃直言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 ”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 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 ”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 武王曰:“於乎! 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 ”箕子对曰:“在昔鲧堙鸿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从鸿范九等,常伦所斁。 鲧则殛死,禹乃嗣兴。 天乃锡禹鸿范九等,常伦所序。 “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纪;五曰皇极;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征;九曰乡用五福,畏用六极。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从作治,明作智,聪作谋,睿作圣。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傅锡其庶民,维时其庶民于女极,锡女保极。 凡厥庶民,毋有淫朋,人毋有比德,维皇作极。 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女则念之。 不协于极,不离于咎,皇则受之。 而安而色,曰予所好德,女则锡之福。 时人斯其维皇之极。 毋侮鳏寡而畏高明。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国其昌。 凡厥正人,既富方谷。 女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 于其毋好,女虽锡之福,其作女用咎。 毋偏毋颇,遵王之义。 毋有作好,遵王之道。 毋有作恶,遵王之路。 毋偏毋党,王道荡荡。 毋党毋偏,王道平平。 毋反毋侧,王道正直。 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曰王极之傅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顺。 凡厥庶民,极之傅言,是顺是行,以近天子之光。 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平康正直,彊不友刚克,内友柔克,沈渐刚克,高明柔克。 维辟作福,维辟作威,维辟玉食。 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忒。 “稽疑:择建立卜筮人。 乃命卜筮,曰雨,曰济,曰涕,曰雾,曰克,曰贞,曰悔,凡七。 卜五,占之用二,衍貣。 立时人为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 女则有大疑,谋及女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而身其康彊,而子孙其逢吉。 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 卿士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庶民逆,吉。 庶民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卿士逆,吉。 女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 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庶征:曰雨,曰阳,曰奥,曰寒,曰风,曰时。 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繁庑。 一极备,凶。 一极亡,凶。 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治,时旸若;曰知,时奥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曰咎征:曰僭,常旸若;曰舒,常奥若;曰急,常寒若;曰雾,常风若。 王眚维岁,师尹维日。 岁月日时毋易,百谷用成,治用明,畯民用章,家用平康。 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治用昏不明,畯民用微,家用不宁。 庶民维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所谓狡童者,纣也。 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 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 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 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 微仲卒,子宋公稽立。 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 丁公申卒,子湣公共立。 湣公共卒,弟炀公熙立。 炀公即位,湣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是为厉公。 厉公卒,子厘公举立。 厘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 二十八年,厘公卒,子惠公琤立。 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 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 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 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 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与夷。 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 我其立和。 ”和亦三让而受之。 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 我死,必立与夷也。 ”孔父曰:“群臣皆原立公子冯。 ”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 ”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 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 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 殇公元年,卫公子州吁弑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 ”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 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 其后诸侯数来侵伐。 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 督利孔父妻,乃使人宣言国中曰:“殇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 ”是岁,鲁弑其君隐公。 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 殇公怒,遂弑殇公,而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 庄公元年,华督为相。 九年,执郑之祭仲,要以立突为郑君。 祭仲许,竟立突。 十九年,庄公卒,子湣公捷立。 湣公七年,齐桓公即位。 九年,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吊水。 湣公自罪曰:“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 ”臧文仲善此言。 此言乃公子子鱼教湣公也。 十年夏,宋伐鲁,战于乘丘,鲁生虏宋南宫万。 宋人请万,万归宋。 十一年秋,湣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湣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 ”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湣公于蒙泽。 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 万搏牧,牧齿著门阖死。 因杀太宰华督,乃更立公子游为君。 诸公子饹萧,公子御说饹亳。 万弟南宫牛将兵围亳。 冬,萧及宋之诸公子共击杀南宫牛,弑宋新君游而立湣公弟御说,是为桓公。 宋万饹陈。 宋人请以赂陈。 陈人使妇人饮之醇酒,以革裹之,归宋。 宋人醢万也。 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 三年,齐桓公始霸。 二十三年,迎卫公子毁于齐,立之,是为卫文公。 文公女弟为桓公夫人。 秦穆公即位。 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 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 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 以其庶兄目夷为相。 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襄公七年,宋地? ?? ?星如雨,与雨偕下;六鶂退蜚,风疾也。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 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 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 ”不听。 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 目夷曰:“祸其在此乎? 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 冬,会于亳,以释宋公。 子鱼曰:“祸犹未也。 ”十三年夏,宋伐郑。 子鱼曰:“祸在此矣。 ”秋,楚伐宋以救郑。 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 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 ”公不听。 已济未陈,又曰:“可击。 ”公曰:“待其已陈。 ”陈成,宋人击之。 宋师大败,襄公伤股。 国人皆怨公。 公曰:“君子不困人于戹,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 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楚成王已救郑,郑享之;去而取郑二姬以归。 叔瞻曰:“成王无礼,其不没乎? 为礼卒于无别,有以知其不遂霸也。 ”  是年,晋公子重耳过宋,襄公以伤于楚,欲得晋援,厚礼重耳以马二十乘。 十四年夏,襄公病伤于泓而竟卒,  成公元年,晋文公即位。 三年,倍楚盟亲晋,以有德于文公也。 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于晋。 五年,晋文公救宋,楚兵去。 九年,晋文公卒。 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 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 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 昭公四年,宋败长翟缘斯于长丘。 七年,楚庄王即位。 九年,昭公无道,国人不附。 昭公弟鲍革贤而下士。 先,襄公夫人欲通于公子鲍,不可,乃助之施于国,因大夫华元为右师。 昭公出猎,夫人王姬使卫伯攻杀昭公杵臼。 弟鲍革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晋率诸侯伐宋,责以弑君。 闻文公定立,乃去。 二年,昭公子因文公母弟须与武、缪、戴、庄、桓之族为乱,文公尽诛之,出武、缪之族。 四年春,楚命郑伐宋。 宋使华元将,郑败宋,囚华元。 华元之将战,杀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驰入郑军,故宋师败,得囚华元。 宋以兵车百乘文马四百匹赎华元。 未尽入,华元亡归宋。 十四年,楚庄王围郑。 郑伯降楚,楚复释之。 十六年,楚使过宋,宋有前仇,执楚使。 九月,楚庄王围宋。 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 子反告庄王。 王问:“城中何如? ”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庄王曰:“诚哉言! 我军亦有二日粮。 ”以信故,遂罢兵去。 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 始厚葬。 君子讥华元不臣矣。 共公十年,华元善楚将子重,又善晋将栾书,两盟晋楚。 十三年,共公卒。 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 司马唐山攻杀太子肥,欲杀华元,华元饹晋,鱼石止之,至河乃还,诛唐山。 乃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 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 四年,诸侯共诛鱼石,而归彭城于宋。 三十五年,楚公子围弑其君自立,为灵王。 四十四年,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元公三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自立为平王。 八年,宋火。 十年,元公毋信,诈杀诸公子,大夫华、向氏作乱。 楚平王太子建来饹,见诸华氏相攻乱,建去如郑。 十五年,元公为鲁昭公避季氏居外,为之求入鲁,行道卒,子景公头曼立。 景公十六年,鲁阳虎来饹,已复去。 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 三十年,曹倍宋,又倍晋,宋伐曹,晋不救,遂灭曹有之。 三十六年,齐田常弑简公。 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 荧惑守心。 心,宋之分野也。 景公忧之。 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 ”景公曰:“相,吾之股肱。 ”曰:“可移于民。 ”景公曰:“君者待民。 ”曰:“可移于岁。 ”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 ”子韦曰:“天高听卑。 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六十四年,景公卒。 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 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孙也。 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珰秦,珰秦即元公少子也。 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 悼公八年卒,子休公田立。 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 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 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偃自立为宋君。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 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 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 淫于酒妇人。 群臣谏者辄射之。 于是诸侯皆曰“桀宋”。 “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 告齐伐宋。 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 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 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 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襃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殷有三仁,微、箕纣亲。 一囚一去,不顾其身。 颂美有客,书称作宾。 卒传冢嗣,或叙彝伦。 微仲之后,世载忠勤。 穆亦能让,实为知人。 伤泓之役,有君无臣。 偃号“桀宋”,天之弃殷。 发布时间:2024-08-15 10:19:46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