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汉书》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内容: 汉兴,佞幸宠臣,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有闳孺。 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 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 两人徙家安陵。 其后宠臣,孝文时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谈、北宫伯子;孝武时士人则韩嫣,宦者则李延年;孝元时宦者则弘恭、石显;孝成时士人则张放、淳于长;孝哀时则有董贤。 孝景、昭、宣时皆无宠臣。 景帝唯有郎中令周仁。 昭帝时,驸马都尉秺侯金赏嗣父车骑将军日䃅爵为侯,二人之宠取过庸,不笃。 宣帝时,侍中中郎将张彭祖少与帝微时同席研书,及帝即尊位,彭祖以旧恩封阳都侯,出常参乘,号为爱幸。 其人谨敕,无所亏损,为其小妻所毒薨,国除。 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 文帝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推上天,顾见其衣尻带后穿。 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 召问其名姓,姓邓,名通。 邓犹登也,文帝甚说,尊幸之,日日异。 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 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 文帝时间如通家游戏,然通无他技能,不能有所荐达,独自谨身以媚上而已。 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当贫饿死。 ”上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 ”于是赐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 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 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 ”通曰:“宜莫若太子。 ”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 ?? ?痈。 太子? ?? ?痈而色难之。 已而闻通尝为上? ?? ?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 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 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 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 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 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赵谈者,以星气幸,北宫伯子长者爱人,故亲近,然皆不比邓通。 韩嫣字王孙,弓高侯穨当之孙也。 武帝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 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 嫣善骑射,聪慧。 上即位,欲事伐胡,而嫣先习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邓通。 始时,嫣常与上共卧起。 江都王入朝,从上猎上林中。 天子车驾跸道未行,先使嫣乘副车,从数十百骑驰视兽。 江都王望见,以为天子,辟从者,伏谒道旁。 嫣驱不见。 既过,江都王怒,为皇太后泣,请得归国入宿卫,比韩嫣。 太后由此衔嫣。 嫣侍,出入永巷不禁,以奸闻皇太后。 太后怒,使使赐嫣死。 上为谢,终不能得,嫣遂死。 嫣弟说,亦爱幸,以军功封案道侯,巫蛊时为戾太子所杀。 子增封龙雒侯、大司马、车骑将军,自有传。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 延年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 女弟得幸于上,号李夫人,列《外戚传》。 延年善歌,为新变声。 是时,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 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 而李夫人产昌邑王,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韩嫣。 久之,延年弟季与中人乱,出入骄恣。 及李夫人卒后,其爱,上遂诛延年兄弟宗族。 是后,宠臣大氐外戚之家也。 卫青、霍去病皆爱幸,然亦以功能自进。 石显字君房,济南人;弘恭,沛人也。 皆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 宣帝时任中书官,恭明习法令故事,善为请奏,能称其职。 恭为令,显为仆射。 元帝即位数年,恭死,显代为中书令。 是时,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 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 显为人巧慧习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内深贼,持诡辩以中伤人,忤恨睚眦,辄被以危法。 初元中,前将军萧望之及光禄大夫周堪、宗正刘更生皆给事中。 望之领尚书事,知显专权邪辟,建白以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 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 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 ”元帝不听,由是大与显忤。 后皆害焉,望之自杀,堪、更生废锢,不得复进用,语在《望之传》。 后太中大夫张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陈咸、待诏贾捐之皆尝奏封事,或召见,言显短。 显求索其罪,房、捐之弃市,猛自杀于公车,咸抵罪,髡为城旦。 及郑令苏建得显私书奏之,后以它事论死。 自是公卿以下畏显,重足一迹。 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 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 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言其兼官据势也。 显见左将军冯奉世父子为公卿著名,女又为昭仪在内,显心欲附之,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帷幄。 天子召见,欲以为侍中,逡请间言事。 上闻逡言显颛权,天子大怒,罢逡归郎官。 其后御史大夫缺,群臣皆举逡兄大鸿胪野王行能第一,天子以问显,显曰:“九卿无出野王者。 然野王亲昭仪兄,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 ”上曰:“善,吾不见是。 ”乃下诏嘉美野王,废而不用,语在《野王传》。 显内自知擅权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纳用左右耳目,有以间己,乃时归诚,取一信以为验。 显尝使至诸官有所征发,显先自白,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 上许之。 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 后果有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天子闻之,笑以其书示显。 显因泣曰:“陛下过私小臣,属任以事,群下无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类如此非一,唯独明主知之。 愚臣微贱,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臣愿归枢机职,受后宫扫除之役,死无所恨,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 ”天子以为然而怜之,数劳勉显,加厚赏赐,赏赐及赂遗訾一万万。 初,显闻众人匈匈,言己杀前将军萧望之。 望之当世名儒,显恐天下学士姗己,病之。 是时,明经著节士琅邪贡禹为谏大夫,显使人致意,深自结纳。 显因荐禹天子,历位九卿,至御史大夫,礼事之甚备。 议者于是称显,以为不妒谮望之矣。 显之设变诈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类也。 元帝晚节寝疾,定陶恭王爱幸,显拥祐太子颇有力。 元帝崩,成帝初即位,迁显为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 显失倚,离权数月,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 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满不食,道病死。 诸所交结,以显为官,皆废罢。 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 长安谣曰:“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实无贾。 ” 淳于长字子鸿,魏郡元城人也。 少以太后姊子为黄门郎,未进幸。 会大将军王凤病,长侍病,晨夜扶丞左右,甚为甥舅之恩。 凤且终,以长属托太后及帝。 帝嘉长义,拜为列校尉诸曹,迁水衡都尉侍中,至卫尉九卿。 久之,赵飞燕贵幸,上欲立以为皇后,太后以其所出微,难之。 长主往来通语东宫。 岁余,赵皇后得立,上甚德之,乃追显长前功,下诏曰:“前将作大匠解万年奏请营作昌陵,罢弊海内,侍中卫尉长数白宜止徙家反故处,朕以长言下公卿,议者皆合长计。 首建至策,民以康宁。 其赐长爵关内侯。 ”后遂封为定陵侯,大见信用,贵倾公卿。 外交诸侯牧守,赂遗赏赐亦累巨万。 多畜妻妾,淫于声色,不奉法度。 初,许皇后坐执左道废处长定宫,而后姊孊为龙额思侯夫人,寡居。 长与孊私通,因取为小妻。 许后因孊赂遗长,欲求复为婕妤。 长受许后金钱乘舆服御物前后千余万,诈许为白上,立以为左皇后。 孊每入长定宫,辄与孊书,戏侮许后,嫚易无不言。 交通书记,赂遗连年。 是时,帝舅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票骑将军,辅政数岁,久病,数乞骸骨。 长以外亲居九卿位,次第当代根。 根兄子新都侯王莽心害长宠,私闻长取许孊,受长定宫赂遗。 莽侍曲阳侯疾,因言:“长见将军久病,意喜,自以当代辅政,至对衣冠议语署置。 ”具言其罪过。 根怒曰:“即如是,何不白也? ”莽曰:“未知将军意,故未敢言。 ”根曰:“趣白东宫。 ”莽求见太后,具言长骄佚,欲代曲阳侯,对莽母上车,私与长定贵人姊通,受取其衣物。 太后亦怒曰:“儿至如此! 往白之帝! ”莽白上,上乃免长官,遣就国。 初,长为侍中,奉两宫使,亲密。 红阳侯立独不得为大司马辅政,立自疑为长毁谮,常怨毒长。 上知之。 及长当就国也,立嗣子融从长请车骑,长以珍宝因融重遗立,立因为长言。 于是天子疑焉,下有司案验。 史捕融,立令融自杀以灭口。 上愈疑其有大奸,遂逮长系洛阳诏狱穷治。 长具服戏侮长定宫,谋立左皇后,罪至大逆,死狱中。 妻子当坐者徙合浦,母若归故郡。 红阳侯立就国。 将军、卿、大夫、郡守坐长免罢者数十人。 莽遂代根为大司马。 久之,还长母及子酺于长安。 后酺有罪,莽复杀之,徙其家属归故郡。 始,长以外亲亲近,其爱幸不及富平侯张放。 放常与上卧起,俱为微行出入。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 父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 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 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 ”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 问及其父为云中侯,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 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 常与上卧起。 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其恩爱至此。 贤亦性柔和便辟,善为媚以自固。 每赐洗沐,不肯出,常留中视医药。 上以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 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 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 赏赐昭仪及贤妻亦各千万数。 迁贤父为少府,赐爵关内侯,食邑,复徙为卫尉。 又以贤妻父为将作大匠,弟为执金吾。 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 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 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 又令将作为贤起冢茔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甚盛。 上欲侯贤而未有缘。 会待诏孙宠、息夫躬等告东平王云后谒祠祀祝诅,下有司治,皆伏其辜。 上于是令躬、宠为因贤告东平事者,乃以其功下诏封贤为高安侯,躬宜陵侯,宠方阳侯,食邑各千户。 顷之,复益封贤二千户。 丞相王嘉内疑东平事冤,甚恶躬等,数谏争,以贤为乱国制度,嘉竟坐言事下狱死。 上初即位,祖母傅太后、母丁太后皆在,两家先贵。 傅太后从弟喜先为大司马辅政,数谏,失太后指,免官。 上舅丁明代为大司马,亦任职,颇害贤宠,及丞相王嘉死,明甚怜之。 上浸重贤,欲极其位,而恨明如此,遂册免明曰:“前东平王云贪欲上位,祠祭祝诅,云后舅伍宏以医待诏,与校秘书郎杨闳结谋反逆,祸甚迫切。 赖宗庙神灵,董贤等以闻,咸伏其辜。 将军从弟侍中奉车都尉吴、族父左曹屯骑校尉宣皆知宏及栩丹诸侯王后亲,而宣除用丹为御属,吴与宏交通厚善,数称荐宏。 宏以附吴得兴其恶心,因医技进,几危社稷,朕以恭皇后故,不忍有云。 将军位尊任重,既不能明威立义,折消未萌,又不深疾云、宏之恶,而怀非君上,阿为宣、吴,反痛恨云等扬言为群下所冤,又亲见言伍宏善医,死可惜也,贤等获封极幸。 嫉妒忠良,非毁有功,于戏伤哉! 盖‘君亲无将,将而诛之’。 是以季友鸩叔牙,《春秋》贤之;赵盾不讨贼,谓之弑君。 朕闵将军陷于重刑,故以书饬。 将军遂非不改,复与丞相嘉相比,令嘉有依,得以罔上。 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其上票骑将军印绶,罢归就第。 ”遂以贤代明为大司马卫将军。 册曰:“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于公,以为汉辅。 往悉尔心,统辟元戎,折冲绥远,匡正庶事,允执其中。 天下之众,受制于朕,以将为命,以兵为威,可不慎与! ” 是时,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 以父恭不宜在卿位,徙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 弟宽信代贤为驸马都尉。 董氏亲属皆侍中诸曹奉朝请,宠在丁、傅之右矣。 明年,匈奴单于来朝,宴见,群臣在前。 单于怪贤年少,以问译,上令译报曰:“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 ”单于乃起拜,贺汉得贤臣。 初,丞相孔光为御史大夫,时贤父恭为御史,事光。 及贤为大司马,与光并为三公,上故令贤私过光。 光雅恭谨,知上欲尊宠贤,及闻贤当来也,光警戒衣冠出门待,望见贤车乃却入。 贤至中门,光入阁,既下车,乃出拜谒,送迎甚谨,不敢以宾客均敌之礼。 贤归,上闻之喜,立拜光两兄子为谏大夫、常侍。 贤由是权与人主侔矣。 是时,成帝外家王氏衰废,唯平阿侯谭子去疾,哀帝为太子时为庶子得幸,及即位,为侍中、骑都尉。 上以王氏亡在位者,遂用旧恩亲近去疾,复进其弟闳为中常侍,闳妻父萧咸,前将军望之子也,久为郡守,病免,为中郎将。 兄弟并列,贤父恭慕之,欲与结婚姻。 闳为贤弟驸马都尉宽信求咸女为妇,咸惶恐不敢当,私谓闳曰:“董公为大司马,册文言‘允执其中’,此乃尧禅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长老见者,莫不心惧。 此岂家人子所能堪邪! ”闳性有知略,闻咸言,心亦悟,乃还报恭,深达咸自谦薄之意。 恭叹曰:“我家何用负天下,而为人所畏如是! ”意不说。 后上置酒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王闳兄弟侍中、中常侍皆在侧。 上有酒所,从容视贤笑,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 ”闳进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 陛下承宗庙,当传子孙于亡穷。 统业至重,天子亡戏言! ”上默然不说,左右皆恐。 于是遣闳出,后不得复侍宴。 贤第新成,功坚,其外大门无故自坏,贤心恶之。 后数月,哀帝崩。 太皇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厢,问以丧事调度。 贤内忧,不能对,免冠谢。 太后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马奉送先帝大行,晓习故事,吾令莽佐君。 ”贤顿首幸甚。 太后遣使者召莽。 既至,以太后指使尚书劾贤帝病不亲医药,禁止贤不得入出宫殿司马中。 贤不知所为,诣阙免冠徒跣谢。 莽使谒者以太后诏即阙下册贤曰:“间者以来,阴阳不调,灾害并臻,元元蒙辜。 夫三公,鼎足之辅也,高安侯贤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非所以折冲绥远也。 其收大司马印绶,罢归第。 ”即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 莽疑其诈死,有司奏请发贤棺,至狱诊视。 莽复风大司徒光奏:“贤质性巧佞,翼奸以获封侯,父子专朝,兄弟并宠,多受赏赐,治第宅,造冢圹,放效无极,不异王制,费以万万计,国家为空虚。 父子骄蹇,至不为使者礼,受赐不拜,罪恶暴著。 贤自杀伏辜,死后父恭等不悔过,乃复以沙画棺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著金银日月,玉衣珠璧以棺,至尊无以加。 恭等幸得免于诛,不宜在中土。 臣请收没入财物县官。 诸以贤为官者皆免。 ”父恭、弟宽信与家属徙合浦,母别归故郡巨鹿。 长安中小民讙哗,乡其第哭,几获盗之。 县官斥卖董氏财凡四十三万万。 贤既见发,裸诊其尸,因埋狱中。 贤所厚吏沛朱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收贤尸葬之。 王莽闻之而大怒,以它罪击杀诩。 诩子浮建武中贵显,至大司马、司空,封侯。 而王闳王莽时为牧守,所居见纪,莽败乃去官。 世祖下诏曰:“武王克殷,表商容之闾,闳修善谨敕,兵起,吏民独不争其头首。 今以闳子补吏。 ”至墨绶卒官。 萧咸外孙云。 赞曰: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 观籍、闳、邓、韩之徒非一,而董贤之宠尤盛,父子并为公卿,可谓贵重人臣无二矣。 然进不由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 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 哀、平之际,国多衅矣。 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 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董贤缢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夺位幽废,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 故仲尼著“损者三友”,王者不私人以官,殆为此也。 发布时间:2024-09-09 10:15:45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