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后汉书》 列女传第七十四 内容: 鲍宣妻王霸妻姜诗妻周郁妻曹世叔妻乐羊子妻程文矩妻孝女曹娥许升妻袁隗妻庞淯母刘长卿妻皇甫规妻阴瑜妻盛道妻孝女叔先雄董祀妻《诗》、《书》之言女德尚矣。 若夫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则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咸漏焉。 故自中兴以后,综其成事,述为《列女篇》。 如马、邓、梁后,别见前纪;梁D423、李姬,各附家传。 若斯之类,并不兼书。 余但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 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 ”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 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 ”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宣,哀帝时官至司隶校尉。 子永,中兴初为鲁郡太守。 永子昱从容问少君曰:“太夫人宁复识挽鹿车时不? ”对曰:“先姑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吾焉敢忘乎! ”永、昱已见前传。 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霸少立高节,光武时连征,不仕。 霸已见《逸人传》。 妻亦美志行。 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 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 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 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 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 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 ”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 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 ”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 ”遂共终身隐遁。 广汉姜诗妻者,同郡庞盛之女也。 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 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 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 妻乃寄止邻舍,昼夜纺绩,市珍羞,使邻母以意自遗其姑。 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 姑感惭呼还,恩养愈谨。 其子后因远汲溺死,妻恐姑哀伤,不敢言,而托以行学不在。 姑嗜鱼会,又不能独食,夫妇常力作供会,呼邻母共之。 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 赤眉散贼经诗里,弛兵而过,曰“惊大孝必触鬼神。 ”时岁荒,贼乃遗诗米肉,受而埋之,比落蒙其安全。 永平三年,察孝廉,显宗诏曰:“大孝入朝,凡诸举者一听平之。 ”由是皆拜郎中。 诗寻除江阳令,卒于官。 所居治,乡人为立祀。 沛郡周郁妻者,同郡赵孝之女也,字阿。 少习仪训,闲于妇道,而郁骄淫轻躁,多行无礼。 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 郁之不改,新妇过也。 ”阿拜而受命,退谓左右曰:“我无樊、卫二姬之行,故君以责我。 我言而不用,君必谓我不奉教令,则罪在我矣。 若言而见用,是为子违父而从妇,则罪在彼矣。 生如此,亦何聊哉! ”乃自杀。 莫不伤之。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 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 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 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 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祇降福。 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B723,孔子称为三让。 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世者也。 《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 ”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 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 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 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 太后从而许之。 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 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 其辞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 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 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 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 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 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 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 吾今疾在沈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 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 去矣,其勖勉之! 卑弱第一。 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 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 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 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矣。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 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 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 三者苟失之,何名称之可闻,黜辱之可远哉! 夫妇第二。 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 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睢》之义。 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 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 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 方斯二事,其用一也。 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 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 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 《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 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敬慎第三。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 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B573;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 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 夫敬非它,持久之谓也;夫顺非它,宽裕之谓也。 持久者,知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 夫妇之好,终身不离。 房室周旋,遂生C841黩。 C841黩既生,语言过矣。 语言既过,纵恣必作。 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 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 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 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 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 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 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 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既行,何义之存? 谴呵既宣,何恩之有? 恩义俱废,夫妇离矣。 妇行第四。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EEC2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 古人有言:“仁远乎哉? 我欲仁,而仁斯至矣。 ”此之谓也。 专心第五。 《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 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 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 ”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 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 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 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曲从第六。 夫“得意一人,是谓永华;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 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 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也。 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 然则舅姑之心奈何? 固莫尚于曲从矣。 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 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 此则所谓曲从矣。 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赏! ”和叔妹第七。 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已也;舅姑之爱已,由叔妹之誉已也。 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 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 自非圣人,鲜能无过! 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 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 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 此必然之势也。 《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此之谓也。 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 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 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 骄盈既施,何和之有! 恩义既乖,何誉之臻! 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 可不慎哉! 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 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 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 ”其斯之谓也。 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 昭女妹曹丰生,亦有才惠,为书以难之,辞有可观。 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 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 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B377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己,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 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 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 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 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 有二男,而前妻四子。 文矩为安众令,丧于官。 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 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 ”及前妻长子兴遇疾困笃,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 兴疾久乃瘳,于是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 吾兄弟不识恩养,禽兽其心。 虽母道益隆,我曹过恶亦已深矣! ”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辟。 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异其母,蠲除家徭,遣散四子,许以修革。 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 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智达士也。 所论薄葬,其义至矣。 又临亡遗令,贤圣法也。 令汝曹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 ”诸子奉行焉。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 父盱,能弦歌,为巫祝。 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 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 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吴许升妻者,吕氏之女也,字荣。 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 数劝升修学,每有不善,辄流涕进规。 荣父积忿疾升,乃呼荣欲改嫁之。 荣叹曰:“命之所遭,义无离贰! ”终不肯归。 升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寻被本州辟命,行至寿春,道为盗所害。 刺史尹耀捕盗得之。 荣迎丧于路,闻而诣州,请甘心仇人。 耀听之。 荣乃手断其头,以祭升灵。 后郡遭寇贼,贼欲犯之,荣逾垣走,贼拔刀追之。 贼曰:“从我则生,不从我则死。 ”荣曰:“义不以身受辱寇虏也! ”遂杀之。 是日疾风暴雨,雷电晦冥,贼惶惧叩头谢罪,乃殡葬之。 汝南袁隗妻者,扶风马融之女也,字伦。 隗已见前传。 伦少有才辩。 融家世丰豪,装遣甚盛。 及初成礼,隗问之曰:“妇奉箕帚而已,何乃过珍丽乎? ”对曰:“慈亲垂爱,不敢逆命。 君若欲慕鲍宣、梁鸿之高者,妾亦请从少君、孟光之事矣。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 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 ”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 ”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 ”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 家君获此,固其宜耳。 ”隗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 隗既宠贵当时,伦亦有名于世。 年六十余卒。 伦妹芝,亦有才义。 少丧亲长而追感,乃作《申情赋》云。 酒泉庞BF73母者,赵氏之女也,字娥。 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 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 十余年不能得。 后遇于都亭,刺杀之。 因诣县自首。 曰:“父仇已报,请就刑戮。 ”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缓欲与俱亡。 娥不肯去。 曰:“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 何敢苟生,以枉公法! ”后遇赦得免。 州郡表其闾。 太常张奂嘉叹,以束帛礼之。 沛刘长卿妻者,同郡桓鸾之女也。 鸾已见前传。 生一男五岁而长卿卒,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 儿年十五,晚又夭殁。 妻虑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 宗妇相与愍之,共谓曰:“若家殊无它意;假令有之,犹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诚,何贵义轻身之甚哉! ”对曰:“昔我先君五更,学为儒宗,尊为帝师。 五更已来,历代不替,男以忠孝显,女以贞顺称。 《诗》云:'无忝尔祖,聿修厥德。 '是以豫自刑剪,以明我情。 ”沛相王吉上奏高行,显其门闾,号曰“行义桓B341”,县邑有祀必E122焉。 安定皇甫规妻者,不知何氏女也。 规初丧室家,后更娶之。 妻善属文,能草书,时为规答书记,众人怪其工。 及规卒时,妻年犹盛而容色美。 后董卓为相国,承其名,娉以𫐌辎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 妻乃轻服诣卓门,跪自陈清,辞甚酸怆。 卓使傅奴侍者悉拔刀围之,而谓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 ”妻知不免,乃立骂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 妾之先人,清听奕世。 皇甫氏文武上才,为汉忠臣。 君亲非其趣使走吏乎? 敢欲行非礼于尔君夫人邪! ”卓乃引车庭中,以其头县轭,鞭扑交下。 妻谓持杖者曰:“何不重乎? 速尽为惠。 ”遂死车下。 后人图画,号曰“礼宗”云。 南阳阴瑜妻者,颍川荀爽之女也,名采,字女荀。 聪敏有才艺。 年十七,适阴氏。 十九产一女,而瑜卒。 采时尚丰少,常虑为家所逼,自防御甚固。 后同郡郭奕丧妻,爽以采许之,因诈称病笃,召采。 既不得已而归,怀刃自誓。 爽令傅婢执夺其刃,扶抱载之,犹忧致愤激,敕卫甚严。 女既到郭氏,乃伪为欢悦之色,谓左右曰:“我本立志与阴氏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于此,素情不遂,奈何? ”乃命使建四灯,盛装饰,请奕入相见,共谈,言辞不辍。 奕敬惮之,遂不敢逼,至曙而出。 采因敕令左右办浴。 既入室而掩户,权令侍人避之,以粉书扉上曰:“尸还阴。 ”“阴”字未及成,惧有来者,遂以衣带自缢。 左右玩之不为意,比视,已绝,时人伤焉。 犍为盛道妻者,同郡赵氏之女也,字媛姜。 建安五年,益部乱,道聚众起兵,事败,夫妻执系,当死。 媛姜夜中告道曰:“法有常刑,必无生望。 君可速潜逃,建立门户,妾自留狱,代君塞咎。 ”道依违未从。 媛姜便解道桎梏,为赍粮货。 子翔时年五岁,使道携持而走。 媛姜代道持夜,应对不失。 度道已远,乃以实告吏,应时见杀。 道父子会赦得归。 道感其义,终身不娶焉。 孝女叔先雄者,犍为人也。 父泥和,永建初为县功曹。 县长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乘船D926湍水物故,尸丧不归。 雄感念怨痛,号泣昼夜,心不图存,常有自沉之计。 所生男女二人,并数岁,雄乃各作囊,盛珠环以系儿,数为诀别之辞。 家人每防闲之,经百许日后稍懈,雄因乘小船,于父D926处恸哭,遂自投水死。 弟贤,其夕梦雄告之:“却后六日,当共父同出。 ”至期伺之,果与父相持,浮于江上。 郡县表言,为雄立碑,图象其形焉。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 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适河东卫仲道。 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之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 ”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 ”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 ”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 ”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其辞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今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DF4F欷,行路亦鸣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其二章曰:嗟薄祐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 山谷眇兮路曼曼,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C55B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 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 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 岁聿幕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 不能寐兮起屏菅,登胡殿兮临广庭。 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 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 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赞曰: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发布时间:2024-09-19 10:27:21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