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晋书》 帝纪第七 成帝康帝 内容: 成皇帝讳衍,字世根,明帝长子也。 太宁三年三月戊辰,立为皇太子。 闰月戊子,明帝崩。 己丑,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增文武位二等,赐鳏寡孤老帛,人二匹,尊皇后庾氏为皇太后。 秋九月癸卯,皇太后临朝称制。 司徒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参辅朝政。 以抚军将军、南顿王宗为骠骑将军,领军将军、汝南王祐为卫将军。 辛丑,葬明帝于武平陵。 冬十一月癸巳朔,日有蚀之。 广陵相曹浑有罪,下狱死。 咸和元年春二月丁亥,大赦,改元,大酺五日,赐鳏寡孤老米,二人斛,京师百里内复一年。 夏四月,石勒遣其将石生寇汝南,汝南人执内史祖济以叛。 甲子,尚书左仆射邓攸卒。 五月,大水。 六月癸亥,使持节、散骑常侍、监淮北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州刺史、泉陵公刘遐卒。 癸酉,以车骑将军郗鉴领徐州刺史,征虏将军郭默为北中郎将、假节、监淮北诸军。 刘遐部曲将李龙、史迭奉遐子肇代遐位以距默,临淮太守刘矫击破之,斩龙,传首京师。 秋七月癸丑,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平南将军、观阳伯应詹卒。 八月,以给事中、前将军、丹阳尹温峤为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江州刺史。 九月,旱。 李雄将张龙寇涪陵,执太守谢俊。 冬十月,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绍魏。 丙寅,卫将军、汝南王祐薨。 己巳,封皇弟岳为吴王。 车骑将军、南顿王宗有罪,伏诛,贬其族为马氏。 免太宰、西阳王羕,降为弋阳县王。 庚辰,赦百里内五岁以下刑。 是月,刘曜将黄秀、帛成寇酂,平北将军魏该帅众奔襄阳。 十一月壬子,大阅于南郊。 改定王侯国秩,九分食一。 石勒将石聪攻寿阳,不克,遂侵逡遒、阜陵。 加司徒王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中外征讨诸军事以御之。 历阳太守苏峻遣其将韩晃讨石聪,走之。 时大旱,自六月不雨,至于是月。 十二月,济岷太守刘闿杀下邳内史夏侯嘉,叛降石勒。 梁王翘薨。 二年春正月,宁州秀才庞遗起义兵,攻李雄将任回、李谦等,雄遣其将罗恒、费黑救之。 宁州刺史尹奉遣裨将姚岳、朱提太守杨术援遗,战于台登,岳等败绩,术死之。 三月,益州地震。 夏四月,旱。 己未,豫章地震。 五月甲申朔,日有蚀之。 丙戌,加豫州刺史祖约为镇西将军。 戊子,京师大水。 冬十月,刘曜使其子胤侵枹罕,遂略河南地。 十一月,豫州刺史祖约、历阳太守苏峻等反。 十二月辛亥,苏峻使其将韩晃入姑孰,屠于湖。 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 庚申,京师戒严。 假护军将军庾亮节为征讨都督,以右卫将军赵胤为冠军将军、历阳太守,使与左将军司马流帅师距峻,战于慈湖,流败,死之。 假骁骑将军钟雅节,帅舟军,与赵胤为前锋,以距峻。 丙寅,徒封琅邪王昱为会稽王,吴王岳为琅邪王。 辛未,宣城内桓彝及峻战于芜湖,彝军败绩。 军骑将军郗鉴遣广陵相刘矩帅师赴京师。 三年春正月,平南将军温峤帅师救京师,次于寻阳,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太守纪睦为前锋。 征西大将军陶侃遣督护龚登受峤节度。 钟雅、赵胤等次慈湖,王愆期、邓岳等次直渎。 丁未,峻济自横江,登牛渚。 二月庚戌,峻至于蒋山。 假领军将军卞壸节,帅六军,及峻战于西陵,王师败绩。 丙辰,峻攻青溪栅,因风纵火,王师又大败。 尚书令、领军将军卞壸,丹阳尹羊曼,黄门侍郎周导,庐江太守陶瞻并遇害,死者数千人。 庾亮又败于宣阳门内,遂携其诸弟与郭默、赵胤奔寻阳。 于是司徒王导、右光禄大夫陆晔、荀崧等卫帝于太极殿,太常孔愉守宗庙。 贼乘胜麾戈接于帝座,突入太后后宫,左右侍人皆见掠夺。 是时太官唯有烧余米数石,以供御膳。 百姓号泣,响震都邑。 丁巳,峻矫诏大赦,又以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自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吴郡太守庾冰奔于会稽。 三月丙子,皇太后庾氏崩。 夏四月,石勒攻宛,南阳太守王国叛,降于勒。 壬申,葬明穆皇后于武平陵。 五月乙未,峻逼迁天子于石头,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 峻以仓屋为宫,遣管商、张瑾、弘徽寇晋陵,韩晃寇义兴。 吴兴太守虞潭与庚冰、王舒等起义兵于三吴。 丙午,征西大将军陶侃、平南将军温峤、护军将军庾亮、平北将军魏该舟军四万,次于蔡洲。 六月,韩晃攻宣城,内史桓彝力战,死之。 壬辰,平北将军、雍州刺史魏该卒于师。 庐江太守毛宝攻贼合肥戍,拔之。 秋七月,祖约为石勒将石聪所攻,众溃,奔于历阳。 石勒将石季龙攻刘曜于蒲坂。 八月,曜及石季龙战于高候,季龙败绩,曜遂围石生于洛阳。 九月戊申,司徒王导奔于白石。 庚午,陶侃使督护杨谦攻峻于石头。 温峤、庾亮阵于白石,竟陵太守李阳距贼南偏。 峻轻骑出战,坠马,斩之,众遂大溃。 贼党复立峻弟逸为帅。 前交州刺史张琏据始兴反,进攻广州,镇南司马曾勰等击破之。 冬十月,李雄将张龙寇涪陵,太守赵弼没于贼。 十二月乙未,石勒败刘曜于洛阳,获之。 是岁,石勒将石季龙攻氐帅蒲洪于陇山,降之。 四年春正月,帝在石头,贼将匡术以苑城归顺,百官赴焉。 侍中钟雅、右卫将军刘超谋奉帝出,为贼所害。 戊辰,冠军将军赵胤遣将甘苗讨祖约于历阳,败之,约奔于石勒,其将牵腾帅众降。 峻子硕攻台城,又焚太极东堂、秘阁,皆尽。 城中大饥,米斗万钱。 二月,大雨霖。 丙戌,诸军攻石头。 李阳与苏逸战于柤浦,阳军败。 建威长史滕含以锐卒击之,逸等大败。 含奉帝御于温峤舟,群臣顿首号泣请罪。 弋阳王羕有罪,伏诛。 丁亥,大赦。 时兵火之后,宫阙灰烬,以建平园为宫。 甲午,苏逸以万余人自延陵湖将入吴兴。 乙未,将军王允之及逸战于溧阳,获之。 壬寅,以湘州并荆州。 刘曜太子毗与其大司马刘胤帅百官奔于上邽,关中大乱。 三月壬子,以征西大将军陶侃为太尉,封长沙郡公;车骑将军郗鉴为司空,封南昌县公;平南将军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始安郡公。 其余封拜各有差。 庚午,以右光禄大夫陆晔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复封高密王纮为彭城王。 以护军将军庾亮为平西将军、都督扬州之宣城江西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镇芜湖。 夏四月乙未,骠骑将军、始安公温峤卒。 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会稽、吴兴、宣城、丹阳大水。 诏复遭贼郡县租税三年。 八月,利曜将刘胤等帅众侵石生,次于雍。 九月,石勒将石季龙击胤,斩之,进屠上邽,尽灭刘氏,坑其党三千余人。 冬十月,庐山崩。 十二月壬辰,右将军郭默害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刘胤,太尉陶侃帅众讨默。 是岁,天裂西北。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 癸亥,诏除诸将任子。 二月,以尚书陆玩为尚书左仆射,孔愉为右仆射。 夏五月,旱,且饥疫。 乙卯,太尉陶侃擒郭默于寻阳,斩之。 石勒将刘征寇南沙,都尉许儒遇害,进入海虞。 六月癸巳,初税田,亩三升。 秋八月,石勒僭即皇帝位,使其将郭敬寇襄阳。 南中郎将周抚退归武昌,中州流人悉降于勒。 郭敬遂寇襄阳,屯于樊城。 九月,造新宫,始缮苑城。 甲辰,徒乐成王钦为河间王,封彭城王纮子浚为高密王。 冬十月丁丑,幸司徒王导第,置酒大会。 李雄将李寿寇巴东、建平,监军毌丘奥、太守杨谦退归宜都。 十二月,张骏称臣于石勒。 六年春正月癸巳,刘征复寇娄县,遂掠武进。 乙未,进司空郗鉴都督吴国诸军事。 戊午,以运漕不继,发王公已下千余丁,各运米六斛。 二月己丑,以幽州刺史、大单于段辽为骠骑将军。 三月壬戌朔,日有蚀之。 癸未,诏举贤良直言之士。 夏四月,旱。 六月丙申,复故河间王颙爵位,封彭城王植子融为乐成王,章武王混子珍为章武王。 秋七月,李雄将李寿侵阴平,武都氐帅杨难敌降之。 八月庚子,以左仆射陆玩为尚书令。 七年春正月辛未,大赦。 三月,西中郎将赵胤、司徒中郎匡术攻石勒马头坞,克之。 勒将韩雍寇南沙及海虞。 夏四月,勒将郭敬陷襄阳。 五月,大水。 秋七月丙辰,诏诸养兽之属,损费者多,一切除之。 太尉陶侃遣子平西参军斌与南中郎将桓宣攻石勒将郭敬,破之,克樊城。 竟陵太守李阳拔新野、襄阳,因而戍之。 冬十一月壬子朔,进太尉陶侃为大将军。 诏举贤良。 十二月庚戌,帝迁于新宫。 八年春正月辛亥朔,诏曰:“昔犬贼纵暴,宫室焚荡,元恶虽翦,未暇营筑。 有司屡陈,朝会逼狭,遂作斯宫,子来之劳,不日而成。 既获临御,大飨群后,九宾充诞,百官象物。 知君子勤礼,小人尽力矣。 思蠲密纲,咸同斯惠,其赦五岁刑以下。 ”令诸郡举力人能举千五百斤以上者。 丙寅,李雄将李寿陷宁州,刺史尹奉及建宁太守霍彪并降之。 癸酉,以张骏为镇西大将军。 丙子,石勒遣使致赂,诏焚之。 夏四月,诏封故新蔡王弼弟邈为新蔡王。 以束帛征处士寻阳翟汤、会稽虞喜。 五月,有星陨于肥乡。 麒麟、驺虞见于辽东。 乙未,车骑将军、辽东公慕容廆卒,子皝嗣位。 六月甲辰,抚军将军王舒卒。 秋七月戊辰,石勒死,子弘嗣伪位,其将石聪以谯来降。 冬十月,石弘将石生起兵于关中,称秦州刺史,遣使来降。 石弘将石季龙攻石朗于洛阳,因进击石生,俱灭之。 十二月,石生故部将郭权遣使请降。 九年春正月,陨石于凉州二。 以郭权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二月丁卯,加镇西大将军张骏为大将军。 三月丁酉,会稽地震。 夏四月,石弘将石季龙使石斌攻郭权于郿,陷之。 六月,李雄死,其兄子班嗣伪位。 乙卯,太尉、长沙公陶侃薨。 大旱,诏太官撤膳;省刑,恤孤寡,贬费节用。 辛末,加平西将军庾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 秋八月,大雩。 自五月不雨,至于是月。 九月戊寅,散骑常侍,卫将军、江陵公陆晔卒。 冬十月,李雄子期弑李班而自立,班弟玝与其将焦会、罗凯等并来降。 十一月,石季龙弑石弘,自立为天王。 十二月丁卯,以东海王冲为车骑将军,琅邪王岳为骠骑将军。 兰陵人朱纵斩石季龙将郭祥,以彭城来降。 咸康元年春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增文武位一等,大酺三日,赐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米,人五斛。 二月甲子,帝亲释奠。 扬州诸郡饥,遣使振给。 三月乙酉,幸司徒府。 夏四月癸卯,石季龙寇历阳,加司徒王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征讨诸军事,以御之。 癸丑,帝观兵于广莫门,分命诸将,遣将军刘仕救历阳,平西将军赵胤屯慈湖,龙骧将军路永戍牛渚,建武将军王允之戍芜湖。 司空郗鉴使广陵相陈光帅众卫京师,贼退向襄阳。 戊午,解严。 石季龙将石遇寇中庐,南中郎将王国退保襄阳。 秋八月,长沙、武陵大水。 束帛征处士翟汤、郭翻。 冬十月乙未朔,日有蚀之。 是岁,大旱,会稽余姚尤甚,米斗五百价,人相卖。 二年春正月辛巳,彗星见于奎。 以吴国内史虞潭为卫将军。 二月,算军用税米,空悬五十余万石,尚书谢褒巳下免官。 辛亥,立皇后杜氏,大赦,增文武位一等。 庚申,高句骊遣使贡方物。 三月,旱,诏太官减膳,免所旱郡县繇役。 戊寅,大雩。 夏四月丁巳,皇后见于太庙。 雨雹。 秋七月,扬州会稽饥,开仓振给。 冬十月,广州刺史邓岳遣督护王随击夜郎,新昌太守陶协击兴古,并克之。 诏曰:“历观先代,莫不褒崇明祀,宾礼三恪。 故杞宋启土,光于周典;宗姬侯卫,垂美汉册。 自顷丧乱,庶邦殄悴,周汉之后,绝而莫继。 其祥求卫公、山阳公近属,有履行修明,可以继承其祀者,依旧典施行。 ”新作朱雀浮桁。 十一月,遣建威将军司马勋安集汉中,为李期将李寿所败。 三年春正月辛卯,立太学。 夏六月,旱。 冬十一月丁卯,慕容皝自立为燕王。 四年春二月,石季龙帅众七万,击段辽于辽西,辽奔于平岗。 夏四月,李寿弑李期。 僭即伪位,国号汉。 石季龙为慕容皝所败,癸丑,加皝征北大将军。 五月乙未,以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郗鉴为太尉,征西将军庾亮为司空。 六月,改司徒为丞相,以太傅王导为之。 秋八月丙午,分宁州置安州。 五年春正月辛丑,大赦。 三月乙丑,广州刺史邓岳伐蜀,建宁人孟彦执李寿将霍彪以降。 夏四月辛未,征西将军庾亮遣参军赵松击巴郡、江阳,获石季龙将李闳、黄桓等。 秋七月庚申,使持节、侍中、丞相、领扬州刺史、始兴公王导薨。 辛酉,以护军将军何充录尚书事。 八月壬午,复改丞相为司徒。 辛酉,太尉、南昌公郗鉴薨。 九月,石季龙将夔安、李农陷沔南,张貉陷邾城,因寇江夏、义阳,征虏将军毛宝、西阳太守樊俊、义阳太守郑进并死之。 夔安等进围石城,竟陵太守李阳距战,破之,斩首五千余级。 安乃退,遂略汉东,拥七千余家迁于幽冀。 冬十二月丙戌,以骠骑将军、琅邪王岳为司徒。 李寿将李奕寇巴东,守将劳扬战败,死之。 六年春正月庚子,使持节、都督江豫益梁雍交广七州诸军事、司空、都亭侯庾亮薨。 辛亥,以左光禄大夫陆玩为司空。 二月,慕容皝及石季龙将石成战于辽西,败之,献捷于京师。 庚辰,有星孛于太微。 三月丁卯,大赦。 以车骑将军、东海王冲为骠骑将军。 李寿陷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皆死之。 秋七月乙卯,初依中兴故事,朔望听政于东堂。 冬十月,林邑献驯象。 十一月癸卯,复琅邪,比汉丰沛。 七年春二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己卯,慕容皝遣使求假燕王章玺,许之。 三月戊戌,杜皇后崩。 夏四月丁卯。 葬恭皇后于兴平陵。 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 秋八月辛酉,骠骑将军、东海王冲薨。 九月,罢太仆官。 冬十二月癸酉,司空、兴平伯陆玩薨。 除乐府杂伎。 罢安州。 八年春正月己未朔,日有蚀之。 乙丑,大赦。 三月,初以武悼杨皇后配飨武帝庙。 夏六月庚寅,帝不豫,诏曰:“朕以眇年,获嗣洪绪,托于王公之上,于兹十有八年。 未能阐融政道。 翦除逋昆,夙夜战兢,匪遑宁处。 今遘疾殆不兴,是用震悼于厥心。 千龄眇眇,未堪艰难。 司徒、琅邪王岳,亲则母弟,体则仁长,君人之风,允塞时望。 肆尔王公卿士,其辅之! 以祗奉祖宗明祀,协和内外,允执其中。 呜呼,敬之哉! 无坠祖宗之显命。 ”壬辰,引武陵王晞、会稽王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并受顾命。 癸巳,帝崩于西堂,时年二十二,葬兴平陵,庙号显宗。 帝少而聪敏,有成人之量。 南顿王宗之诛也,帝不之知,及苏峻平,问庾亮曰:“常日白头公何在? ”亮对以谋反伏诛,帝泣谓亮曰:“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作贼,复若何? ”亮惧,变色。 庾怿尝送酒于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与犬,犬毙,惧而表之。 帝怒曰:“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邪? ”怿闻,饮药而死。 然少为舅氏所制,不亲庶政。 及长,颇留心万机,务在简约,常欲于后园作射堂,计用四十金,以劳费乃止。 雄武之度,虽有愧于前王;恭俭之德,足追踪于住烈矣。 康皇帝讳岳,字世同,成帝母弟也。 咸和元年封吴王,二年徙封琅邪王;九年拜散骑常侍,加骠骑将军,咸康五年迁侍中、司徒。 八年六月庚寅,成帝不豫,诏以琅邪王为嗣。 癸巳,成帝崩。 甲午,即皇帝位,大赦。 诸屯戍文武及二千石官长,不得辄离所局而来奔赴。 己亥,封成帝子丕为琅邪王,奕为东海王。 时帝谅阴不言,委政于庾冰、何充。 秋七月丙辰,葬成皇帝于兴平陵。 帝亲奉奠于西阶,既发引,徒行至阊阖门,升素舆,至于陵所。 己未,以中书令何充为骠骑将军。 八月辛丑,彭城王纮薨。 以江州刺史王允之为卫将军。 九月,诏琅邪国及府史进位各有差。 冬十月甲午,卫将军王允之卒。 十二月,增文武位二等。 壬子,立皇后褚氏。 建元元年春正月,改元,振恤鳏寡孤独。 三月,以中书监庾冰为车骑将军。 夏四月,益州刺史周抚、西阳太守曹据伐李寿,败其将恒于江阳。 五月,旱。 六月壬午,又以束帛征处士寻阳翟汤、会稽虞喜。 有司奏,成帝崩一周,请改素服,御进膳如旧。 壬寅,诏曰:“礼之降杀,因时而寝兴,诚无常矣。 至于君亲相准,名教之重,莫之改也。 权制之作,盖出近代,虽曰适事,实弊薄之始。 先王崇之,后世犹怠,而况因循,又从轻降,义弗可矣。 ”石季龙帅众伐慕容皝,皝大败之。 秋七月,石季龙将戴开帅众来降。 丁巳,诏曰:“慕容皝摧殄羯寇,乃云死没八万余人,将是其天亡之始也。 中原之事,宜加筹量。 且戴开已帅部党归顺,宜见慰劳。 其遣使诣安西、骠骑,咨谋诸军事。 ”以辅国将军、琅邪内史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帅众入临淮,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讨大都督,迁镇襄阳。 庚申,晋陵、吴郡灾。 八月,李寿死,子势嗣伪位。 石季龙使其将刘宁攻陷狄道。 冬十月辛巳,以车骑将军庾冰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以骠骑将军何充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政。 以琅邪内史桓温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为卫将军、领中书令。 十一月己巳,大赦。 十二月,石季龙侵张骏,骏使其将军谢艾拒之,大战于河西,季龙败绩。 十二月,高句骊遣使朝献。 二年春正月,张骏遣其将和驎、谢艾讨南羌于阗和,大破之。 二月,慕容皝及鲜卑帅宇文归战于昌黎,归众大败,奔于漠北。 四月,张骏将张瓘败石季龙将王擢于三交城。 秋八月丙子,进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西将军。 庚辰,持节、都督司雍梁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平北将军、竟陵公桓宣卒。 丁巳,以卫将军褚裒为特进、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镇金城。 九月,巴东太守杨谦击李势将申阳,走之,获其将乐高。 丙申,立皇子聃为皇太子。 戊戌,帝崩于式干殿。 时年二十三,葬崇平陵。 初,成帝有疾,中书令庾冰自以舅氏当朝,权侔人主,恐异世之后,戚属将疏,乃言国有强敌,宜立长君,遂以帝为嗣。 制度年号,再兴中朝,因改元曰建元。 或谓冰曰:“郭璞谶云‘立始之际丘山倾’,立者,建也;始者,元也;丘山,讳也。 ”冰瞿然,既而叹曰:“如有吉凶,岂改易所能救乎? ”至是果验云。 史臣曰:肆虐滔天,岂伊朝夕。 若乃详刑不怨,庶情犹仰,又可以见逆顺之机焉。 成帝因削弱之资,守江淮之地,政出渭阳,声乖威服。 凶徒既纵,神器阽危,京华元敖之资,宫室类咸阳之火。 桀犬吠尧。 封狐嗣乱,方诸后羿,曷若斯之甚也。 反我皇驾,不有晋文之师,系于苞桑,且赖陶公之力。 古之侯服,不幸臣家,天子宣游,则避宫北面,闻诸遗策,用为恒范。 显宗于王导之门,敛衣前拜,岂鲁公受玉之卑乎! 帝亦克俭于躬,庶能激扬流弊者也。 赞曰:惟皇夙表,余舅为毗。 勤于致寇,拙于行师。 火及君屋,兵缠帝帷。 石头之驾,海内含悲。 康后天资,居哀礼缛。 坠典方兴,降龄奚促。 发布时间:2024-10-05 10:03:22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