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书》 卷六本纪第六 孝武帝 内容: 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也。 元嘉七年秋八月庚午生。 十二年,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 十六年,都督湘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湘州刺史,领石头戍事。 十七年,迁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如故,犹戍石头。 二十一年,加督秦州,进号抚军将军。 明年,徙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襄阳竟陵南阳顺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持节、将军如故。 自晋氏江左以来,襄阳未有皇子重镇,时太祖欲经略关、河,故有此授。 寻给鼓吹一部。 二十五年,改授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持节如故,北镇彭城。 寻领兖州刺史。 始兴王浚为南兖州,上解督南兖。 二十七年,坐汝阳战败,降号镇军将军。 又以索虏南侵,降为北中郎将。 二十八年,进督南兖州、南兖州刺史,当镇山阳。 寻迁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四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持节如故。 时缘江蛮为寇,太祖遣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等伐之,使上总统众军。 三十年正月,上出次西阳之五洲。 会元凶弑逆,以上为征南将军,加散骑常侍。 上率众入讨,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并举义兵。 四月辛酉,上次溧洲。 癸亥,冠军将军柳元景前锋至新亭,修建营垒。 甲子,贼劭亲率众攻元景,大败退走。 丙寅,上次江宁。 丁卯,大将军江夏王义恭来奔,奉表上尊号。 戊辰,上至于新亭。 己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文武赐爵一等,从军者二等。 赃污清议,悉皆荡除。 高年、鳏寡、孤幼、六疾不能自存,人赐谷五斛。 逋租宿债勿复收。 长徒之身,优量降宥。 崇改太祖号谥。 以大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 庚午,以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中书监、丞相、录尚书六条事、扬州刺史;安东将军随王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雍州刺史臧质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征虏将军沈庆之为领军将军;抚军将军、兖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为尚书左仆射。 壬申,以征虏将军王僧达为尚书右仆射。 改新亭为中兴亭。 五月甲戌,辅国将军申坦克京城。 乙亥,辅国将军朱修之克东府。 丙申,克定京邑。 劭及始兴王浚诸同逆,并伏诛。 庚辰,诏曰:“天步艰难,国道用否,虽基构永固,而气数时愆。 朕以眇身,奄承皇业,奉寻历命,鉴寐震怀。 万邦风政,人治之本,感念陵替,若疚在心。 可分遣大使巡省方俗。 ”是日解严。 辛巳,车驾幸东府城。 甲申,尊所生路淑媛为皇太后。 乙酉,立妃王氏为皇后。 戊子,以左卫将军柳元景为雍州刺史。 壬辰,以太尉江夏王义恭为太傅,领大司马。 甲午,曲赦京邑二百里内,并蠲今年租税。 戊戌,以抚军将军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宏为尚书左仆射,东海王祎为抚军将军,新除尚书左仆射萧思话迁职。 六月壬寅,以骠骑参军坦护之为冀州刺史。 甲辰,以山阳太守申恬为青州刺史。 丙午,车驾还宫,初置殿门及上皞屯兵。 以江夏内史朱修之为平西将军、雍州刺史,御史中丞王昙生为广州刺史。 戊申,以新除雍州刺史柳元景为护军将军。 己酉,以司州刺史鲁爽为豫州刺史。 庚戌,以梁、南秦二州刺史刘秀之为益州刺史;太尉司马庞秀之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卫军司马徐遗宝为兖州刺史;宁朔将军王玄谟为徐州刺史;卫将军随王诞进号骠骑大将军。 尚书右仆射王僧达迁职,丹阳尹褚湛之为尚书右仆射。 丙辰,以侍中南谯王世子恢为湘州刺史。 丁亥,诏曰:“兴王立训,务弘治节,辅臣佐时,勤献政要,仰惟圣规,每存兹道。 猥以眇躬,属承景业,阐扬遗泽,无废厥心。 夫量入为出,邦有恒典;而经给之宜,多违常度。 兵役糜耗,府藏散减,外内众供,未加损约,非所以聿遵先旨,敬奉遗图。 自今诸可薄己厚民、去烦从简者,悉宜施行,以称朕意。 ”庚申,诏有司论功班赏,各有差。 辛酉,安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浑拾寅进号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庚午,还分南徐,立南兖州。 辛未,改封南谯王义宣为南郡王,随王诞为竟陵王,义宣次子宜阳侯恺为宜阳县王。 闰月壬申,以领军将军沈庆之为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 癸酉,以护军将军柳元景为领军将军。 丙子,遣兼散骑常侍乐询等十五人巡行风俗。 甲申,蠲寻阳、西阳郡租布三年。 甲午,丞相南郡王义宣改为荆、湘二州刺史,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竟陵王诞改为扬州刺史,南蛮校尉王僧达为护军将军。 是月,置卫尉官。 秋七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甲寅,诏曰:“世道未夷,惟忧在国。 夫使群善毕举,固非一才所议,况以寡德,属衰薄之期,夙宵寅想,永怀待旦。 王公卿士,凡有嘉谋善政,可以维风训俗,咸达乃诚,无或依隐。 ”辛酉,诏曰:“百姓劳弊,徭赋尚繁,言念未乂,宜崇约损。 凡用非军国,宜悉停功。 可省细作并尚方,雕文靡巧,金银涂饰,事不关实,严为之禁。 供御服膳,减除游侈。 水陆捕采,各顺时日。 官私交市,务令优衷。 其江海田池公家规固者,详所开弛。 贵戚竞利,悉皆禁绝。 ”戊戌,以右卫将军宗悫为广州刺史。 己巳,司空南平王铄薨。 八月辛未,武皇帝旧役军身,尝在斋内,人身犹存者,普赐解户。 乙亥,尚书左仆射建平王宏加中书监、中军将军。 丁亥,以沛郡太守垣闳为宁州刺史。 抚军司马费沈为梁、南秦二州刺史。 甲午,护军将军王僧达迁职。 九月丁巳,以前尚书刘义綦为中护军。 壬戌,新亭战亡者,复同京城。 劭党南海太守萧简据广州反。 丁卯,辅国将军邓琬讨平之。 冬十月癸未,车驾于阅武堂听讼。 十一月丙午,以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丙辰,停台省众官朔望问讯。 丙寅,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十二月甲戌,省都水台,罢都水使者官,置水衡令官。 癸未,以将置东宫,省太子率更令、步兵、翊军校尉、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左右积弩将军官。 中庶子、中舍人、庶子、舍人、洗马,各减旧员之半。 孝建元年春正月己亥朔,车驾亲祠南郊,改元,大赦天下。 壬寅,以丹阳尹萧思话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 甲辰,护军将军刘义綦迁职,以尚书令何尚之为左光禄大夫、护军将军。 戊申,诏曰:“首食尚农,经邦本务,贡士察行,宁朝当道。 内难甫康,政训未洽;衣食有仍耗之弊,选造无观国之美。 昔卫文勤民,高宗恭默,卒能收贤岩穴,大殷季年。 朕每侧席疚怀,无忘鉴寐。 凡诸守莅亲民之官,可详申旧条,勤尽地利。 力田善蓄者,在所具以名闻。 褒甄之科,精为其格。 四方秀孝,非才勿举,献答允值,即就铨擢。 若止无可采,犹赐除署;若有不堪酬奉,虚窃荣荐,遣还田里,加以禁锢。 尚书百官之元本,庶绩之枢机,丞郎列曹,局司有在。 而顷事无巨细,悉归令仆,非所以众材成构,群能济业者也。 可更明体制,咸责厥成,纠核勤惰,严施赏罚。 ”壬戌,更铸四铢钱。 丙寅,立皇子子业为皇太子。 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粟帛各有差。 是月,起正光殿。 二月庚午,豫州刺史鲁爽、车骑将军江州刺史臧质、丞相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兖州刺史徐遗宝举兵反。 乙亥,抚军将军东海王祎迁职。 己卯,领军将军柳元景加抚军将军。 壬午,曲赦豫州。 辛卯,左卫将军王玄谟为豫州刺史。 癸巳,玄谟进据梁山。 丙申,以安北司马夏侯祖欢为兖州刺史。 三月癸亥,内外戒严。 辛丑,以安北将军、徐州刺史萧思话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抚军将军柳元景即本号为雍州刺史。 癸卯,以太子左卫率庞秀之为徐州刺史。 徐遗宝为夏侯祖欢所破,弃众走。 丙寅,以辅国长史明胤为冀州刺史。 夏四月戊辰,以后将军刘义綦为湘州刺史。 甲申,以平西将军、雍州刺史朱修之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 丙戌,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沈庆之大破鲁爽于历阳之小岘,斩爽。 癸巳,进庆之号镇北大将军。 封第十六皇弟休倩为东平王。 未拜,薨。 五月甲寅,义宣等攻梁山,王玄谟大破之。 己未,解严。 癸亥,以吴兴太守刘延孙为尚书右仆射。 六月戊辰,臧质走至武昌,为人所斩,传首京师。 甲戌,抚军将军柳元景进号抚军大将军,镇北大将军沈庆之并开府仪同三司。 丙子,以征虏将军武昌王浑为雍州刺史。 癸未,分扬州立东扬州;分荆、湘、江、豫州立郢州。 罢南蛮校尉。 戊子,省录尚书事。 庚寅,义宣于江陵赐死。 秋七月丙申朔,日有蚀之。 丙辰,大赦天下。 文武赐爵一级;逋租宿债勿复收。 辛酉,于雍州立建昌郡。 以会稽太守义阳王昶为东扬州刺史。 八月庚午,抚军大将军柳元景复为领军将军,本号如故。 壬申,以游击将军垣护之为徐州刺史。 壬辰,以安西司马梁坦为梁、南秦二州刺史。 九月丙申,以强弩将军尹怀顺为宁州刺史。 丁酉,左光禄大夫何尚之解护军将军。 甲辰,加尚之特进。 丙午,以安南将军、江州刺史萧思话为镇西将军、郢州刺史。 冬十月戊寅,诏曰:“仲尼体天降德,维周兴汉,经纬三极,冠冕百王。 爰自前代,咸加褒述。 典司失人,用阙宗祀。 先朝远存遗范,有诏缮立,世故妨道,事未克就。 国难频深,忠勇奋厉,实凭圣义,大教所敦。 永惟兼怀,无忘待旦。 可开建庙制,同诸侯之礼。 详择爽垲,厚给祭秩。 ”丁亥,以秘书监东海王祎为抚军将军、江州刺史。 于郢州立安陆郡。 十一月癸卯,复立都水台,置都水使者官。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二年正月壬寅,以冠军将军湘东王讳为中护军。 二月己丑,婆皇国遣使献方物。 丙寅,以镇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沈庆之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辛巳,以尚书右仆射刘延孙为南兖州刺史。 三月辛亥,以吴兴太守刘遵考为湘州刺史。 壬子,以行征西将军杨文智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 夏四月壬申,河南国遣使献方物。 壬午,以豫章太守檀和之为豫州刺史。 五月戊戌,以湘州刺史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前军司马垣闳为交州刺史。 庚子,以辅国将军申坦为徐、兖二州刺史。 癸卯,以右卫将军顾觊之为湘州刺史。 丁未,以金紫光禄大夫王偃为右光禄大夫。 六月甲子,以国哀除释,大赦天下。 庚辰,以曲江县侯王玄谟为豫州刺史。 秋七月癸巳,立第十三皇弟休祐为山阳王,第十四皇弟休茂为海陵王,第十五皇弟休业为鄱阳王。 戊戌,镇西将军萧思话卒。 己酉,以益州刺史刘秀之为郢州刺史。 盘盘国遣使献方物。 甲寅,以义兴太守到元度为益州刺史。 八月庚申,雍州刺史武昌王浑有罪,废为庶人,自杀。 辛酉,以南兖州刺史刘延孙为镇军将军、雍州刺史。 斤陀利国遣使献方物。 三吴民饥,癸酉,诏所在赈贷。 丙子,诏曰:“诸苑禁制绵远,有妨肄业。 可详所开弛,假与贫民。 ”壬午,以新除豫州刺史王玄谟为青、冀二州刺史,青州刺史申恬为豫州刺史。 甲申,以右卫将军檀和之为南兖州刺史。 九月丁亥,车驾于宣武场阅武。 庚戌,诏曰:“国道再屯,艰虞毕集。 朕虽寡德,终膺鸿庆。 惟新之祉,实深百王;而惠宥之令,未殊常渥。 永言勤虑,寤寐载怀。 在朕受命之前,凡以罪徙放,悉听还本。 犯衅之门,尚有存者,子弟可随才署吏。 ”冬十月壬午,太傅江夏王义恭领扬州刺史,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竟陵王诞为司空、南徐州刺史,中书监、尚书左仆射、中军将军建平王宏为尚书令,将军如故。 十一月戊子,中护军湘东王讳迁职,镇军将军刘延孙为护军将军。 青、冀二州刺史王玄谟为雍州刺史。 甲午,以大司马垣护之为青、冀二州刺史。 辛亥,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十二月癸亥,以前交州刺史萧景宪为交州刺史。 三年春正月庚寅,立第十八皇弟休范为顺阳王,第十九皇弟休若为巴陵王。 戊戌,立第二皇子子尚为西阳王。 辛丑,车驾亲祠南郊。 壬子,立皇太子妃何氏。 甲寅,大赦天下。 二月癸亥,右光禄大夫王偃卒。 甲子,以广州刺史宗悫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 丁卯,以新除御史中丞王翼为广州刺史。 丁丑,始制朔望临西堂接群下,受奏事。 壬午,内外官有田在近道,听遣所给吏僮附业。 三月癸丑,以西阳王子尚为南兖州刺史。 闰月戊午,尚书右仆射刘遵考迁职。 癸酉,鄱阳王休业薨。 庚辰,停元嘉三十年以前兵工考剔。 夏五月辛酉,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 壬戌,以右卫将军刘瑀为益州刺史。 六月,上于华林园听讼。 秋七月,太傅江夏王义恭解扬州。 丙子,以南兖州刺史西阳王子尚为扬州刺史,秘书监建安王休仁为南兖州刺史。 八月戊戌,以北军中郎谘议参军费淹为交州刺史。 丁未,以尚书吏部王琨为广州刺史。 九月壬戌,以丹阳尹刘遵考为尚书左仆射。 冬十月癸未,以寻阳太守张悦为益州刺史。 丙午,太傅江夏王义恭进位太宰,领司徒。 丁未,领军将军柳元景加骠骑将军,尚书令建平王宏加中书监、卫将军,抚军将军、江州刺史东海王祎进号平南将军。 十一月癸丑,淮南太守袁景有罪弃市。 十二月丙午,以侍中孔灵符为郢州刺史。 大明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改元,大赦天下。 赐高年、孤疾粟帛各有差。 庚午,护军将军刘延孙迁职,右卫将军湘东王讳为中护军。 京邑雨水,辛未,遣使检行,赐以樵米。 二月己亥,复亲民职公田。 索虏寇兖州。 三月壬戌,制大臣加班剑者,不得入宫城门。 梁州獠求内属,立怀汉郡。 夏四月,京邑疾疫。 丙申,遣使按行,赐给医药。 死而无收敛者,官为敛埋。 庚子,省湘州宋建郡并临贺。 五月,吴兴、义兴大水,民饥。 乙卯,遣使开仓赈恤。 癸酉,于华林园听讼。 乙亥,以左卫将军沈昙庆为徐州刺史,辅国将军梁瑾葱为河州刺史、宕昌王。 六月己卯,以前太子步兵校尉刘祗子歆继南丰王朗。 辛巳,以长水校尉山阳王休祐为东扬州刺史。 丁亥,休祐改为湘州刺史。 以丹阳尹颜竣为东扬州刺史。 秋七月辛未,土断雍州诸侨郡县。 八月戊戌,于兖州立阳平郡。 壬寅,于华林园听讼。 甲辰,司空、南徐州刺史竟陵王诞改为南兖州刺史,太子詹事刘延孙为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 冬十月丙申,诏曰:“旒纩之道,有孚于结绳,日昃之勤,已切于姬后。 况世弊教浅,岁月浇季。 朕虽戮力宇内,未明求衣,而识狭前王,务广昔代,永言菲德,其愧良深。 朝咨野怨,自达者寡,惠民利公,所昧实众。 自今百辟庶尹,下民贱隶,有怀诚抱志,拥郁衡闾,失理负谤,未闻朝听者,皆听躬自申奏,小大以闻。 朕因听政之日,亲对览焉。 ”甲辰,以百济王余庆为镇东大将军。 十二月丁亥,顺阳王休范改封桂阳王。 戊戌,于华林园听讼。 二年春正月辛亥,车驾祀南郊。 壬子,诏曰:“去岁东土多经水灾,春务已及,宜加优课。 粮种所须,以时贷给。 ”丙辰,复郡县田秩,并九亲禄俸。 壬戌,诏曰:“先帝灵命初兴,龙飞西楚,岁纪浸远,感往缠心。 奉迎文武,情深常隶,思弘殊泽,以申永怀。 吏身可赐爵一级,军户免为平民。 ”二月丙子,诏曰:“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阙衣裳,没无敛槥,朕甚伤之。 其明敕守宰,勤加存恤。 赙赠之科,速为条品。 ”乙酉,以金紫光禄大夫褚湛之为尚书左仆射。 丙戌,中书监、尚书令、卫将军建平王宏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如故。 丁酉,骠骑将军柳元景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甲辰,散骑常侍义阳王昶为中军将军。 三月丁未,中书监、尚书令、卫将军建平王宏薨。 乙卯,以田农要月,太官停杀牛。 丁卯,上于华林园听讼。 癸酉,以宁朔将军刘季之为司州刺史。 夏四月甲申,立皇子子绥为安陆王。 甲午,以海陵王休茂为雍州刺史。 辛丑,地震。 五月戊申,复西阳郡。 六月戊寅,增置吏部尚书一人,省五兵尚书。 丁亥,左光禄大夫何尚之加开府仪同三司。 戊子,以金紫光禄大夫羊玄保为右光禄大夫。 丙申,诏曰:“往因师旅,多有逋亡。 或连山染逆,惧致军宪;或辞役惮劳,苟免刑罚。 虽约法从简,务思弘宥,恩令骤下,而逃伏犹多,岂习愚为性,忸恶难反;将在所长吏,宣导乖方。 可普加宽申,咸与更始。 ”秋七月甲辰,彭城民高阇等谋反伏诛。 癸亥,以右卫将军颜师伯为青、冀二州刺史。 八月乙酉,河南王遣使献方物。 丙戌,中书令王僧达有罪,下狱死。 己丑,以强弩将军杜叔文为宁州刺史,交州刺史费淹为广州刺史,南海太守垣阆为交州刺史。 甲午,以宁朔将军沈僧荣为兖州刺史。 九月癸卯,于华林园听讼。 壬戌,以宁朔将军刘道隆为徐州刺史。 襄阳大水,遣使巡行赈赡。 庚午,置武卫将军、武骑常侍官。 冬十月甲午,以中军将军义阳王昶为江州刺史。 乙未,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十一月壬子,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加抚军将军。 十二月己亥,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听设凶门,余悉断。 闰月庚子,诏曰:“夫山处岩居,不以鱼鳖为礼。 顷岁多虞,军调繁切,违方设赋,本济一时,而主者玩习,遂为常典。 杶杆瑶琨,任土作贡,积羽群轻,终致深弊。 永言弘革,无替朕心。 凡寰卫贡职,山渊采捕,皆当详辨产殖,考顺岁时,勿使牵课虚悬,睽忤气序。 庶简约之风,有孚于品性;惠敏之训,无漏于幽仄。 ”庚申,上于华林园听讼。 壬戌,林邑国遣使献方物。 是冬,索虏寇青州,刺史颜师伯频大破之。 三年春正月丁亥,割豫州梁郡属徐州。 己丑,以骠骑将军、领军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尚书右仆射刘遵考为领军将军。 丙申,婆皇国遣使献方物。 二月乙卯,以扬州所统六郡为王畿。 以东扬州隶扬州。 时欲立司隶校尉,以元凶已立乃止。 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徙为扬州刺史。 甲子,复置廷尉监官。 荆州饥,三月甲申,原田租布各有差。 庚寅,以义兴太守垣阆为兖州刺史。 壬辰,中护军湘东王讳迁职,以中书令东海王祎为卫将军、护军将军。 癸巳,太宰江夏王义恭加中书监。 夏四月癸卯,上于华林园听讼。 丙午,以建宁太守苻仲子为宁州刺史。 乙卯,司空、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诞有罪,贬爵;诞不受命,据广陵城反,杀兖州刺史垣阆。 以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讨诞。 甲子,上亲御六师,车驾出顿宣武堂。 司州刺史刘季之反叛,徐州刺史刘道隆讨斩之。 秋七月己巳,克广陵城,斩诞。 悉诛城内男丁,以女口为军赏;是日解严。 辛未,大赦天下。 尚方长徒、奚官奴婢老疾者原放。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赐粟帛各有差。 王畿下贫之家,与近行顿所由,并蠲租一年。 丙子,以丹阳尹刘秀之为尚书右仆射。 丙戌,分淮南北复置二豫州。 以新除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沈庆之为司空,刺史如故。 戊子,以卫将军、护军将军东海王祎为南豫州刺史,卫将军如故。 江州刺史义阳王昶为护军将军,冠军将军桂阳王休范为江州刺史。 癸巳,以前左卫将军王玄谟为郢州刺史。 八月丙申,诏曰:“近北讨文武,于军亡没,或殒身矢石,或疠疾死亡,并尽勤王事,而敛槥卑薄。 可普更赙给,务令丰厚。 ”己酉,以车骑长史庾深之为豫州刺史。 甲子,诏曰:“昔姬道方凝,刑法斯厝;汉德初明,犴圄用简。 良由上一其道,下淳其性。 今民浇俗薄,诚浅伪深,重以寡德,弗能心化。 故知方者鲜,趣辟实繁,向因巡览,见二尚方徒隶,婴金屦校,既有矜复。 加国庆民和,独隔凯泽,益以惭焉。 可详所原宥。 ”九月己巳,诏曰:“夫五辟三刺,自古所难;巧法深文,在季弥甚。 故沿情察讼,鲁师致捷;市狱勿扰,汉史飞声。 廷尉远迩疑谳,平决攸归,而一蹈幽圄,动逾时岁。 民婴其困,吏容其私。 自今囚至辞具,并即以闻,朕当悉详断,庶无留狱。 若繁文滞劾,证逮遐广,必须亲察,以尽情状。 自后依旧听讼。 ”壬辰,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 冬十月丁酉,诏曰:“古者荐鞠青坛,聿祈多庆,分茧玄郊,以供纯服。 来岁,可使六宫妃嫔修亲桑之礼。 ”庚子,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刘延孙进号车骑将军。 戊申,河西国遣使献方物。 庚戌,以河西王大沮渠安周为征虏将军、凉州刺史。 十一月己巳,高丽国遣使献方物;肃慎国重译献楛矢、石砮;西域献舞马。 十二月戊午,上于华林园听讼。 辛酉,置谒者仆射官。 四年春正月辛未,四驾祠南郊。 甲戌,宕昌王奉表献方物。 乙亥,车驾躬耕藉田,大赦天下。 尚方徒系及逋租宿债,大明元年以前,一皆原除。 力田之民,随才叙用。 孝悌义顺,赐爵一级。 孤老贫疾,人谷十斛。 藉田职司,优沾普赉。 百姓乏粮种,随宜贷给。 吏宣劝有章者,详加褒进。 壬午,以北中郎司马柳叔仁为梁、南秦二州刺史。 左将军、荆州刺史朱修之进号镇军将军。 庚寅,立第三皇子勋为晋安王,第六皇子房为寻阳王,第七皇子子顼为历阳王,第八皇子子鸾为襄阳王。 二月庚子,侍中建安王休仁为湘州刺史。 己未,以员外散骑侍郎费景绪为宁州刺史。 三月甲子,以冠军将军巴陵王休若为徐州刺史。 丁卯,以安陆王子绥为郢州刺史。 癸酉,以徐州刺史刘道隆为青、冀二州刺史。 索虏寇北阴平孔堤,太守杨归子击破之。 甲申,皇后亲桑于西郊。 夏四月癸卯,以南琅邪隶王畿。 丙午,诏曰:“昔紩衣御宇,贬甘示节;土簋临天,饬俭昭度。 朕绨帛之念,无忘于怀。 虽深诏有司,省游务实,而岁用兼积,年量虚广。 岂以捐丰从损,允称约心。 四时供限,可详减太半。 庶裘𫄨顺典,有偃民华;纂组伤工,无竞廛市。 ”辛酉,诏曰:“都邑节气未调,疠疫犹众,言念民瘼,情有矜伤。 可遣使存问,并给医药;其死亡者,随宜恤赡。 ”  五月庚辰,于华林园听讼。 乙酉,以徐州之梁郡还属豫州。 丙戌,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卒。 以抚军长史刘思考为益州刺史。 庚寅,以南下邳并南彭城郡。 秋七月甲戌,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何尚之薨。 八月壬寅,宕昌王遣使献方物。 己酉,以晋安王子勋为南兖州刺史。 雍州大水,甲寅,遣军部赈给。 九月辛未,以冠军将军垣护之为豫州刺史。 甲申,上于华林园听讼。 丁亥,改封襄阳王子鸾为新安王。 冬十月庚寅,遣新除司空沈庆之讨沿江蛮。 壬辰,制郡县减禄,并先充公限。 十一月戊辰,改细作署令为左右御府令。 丙戌,复置大司农官。 十二月乙未,上于华林园听讼。 辛巳,车驾幸廷尉寺,凡囚系咸悉原遣。 索虏遣使请和。 丁未,车驾幸建康县,原放狱囚。 倭国遣使献方物。 五年春正月丁卯,以宕昌王梁唐子为河州刺史。 二月癸己,车驾阅武。 诏曰:“昔人称人道何先,于兵为首,虽淹纪勿用,忘之必危。 朕以听览余闲,因时讲事,坐作有仪,进退无爽。 军幢以下,普量班锡。 顷化弗能孚,而民未知禁,逭役违调,起触刑网。 凡诸逃亡,在今昧爽以前,悉皆原赦;已滞囹圄者,释还本役;其逋负在大明三年以前,一赐原停。 自此以还,鳏贫疾老,详所申减,伐蛮之家,蠲租税之半。 近籍改新制,在所承用,殊谬实多,可普更符下,听以今为始。 若先已犯制,亦同荡然。 ”甲寅,加右光禄大夫羊玄保特进。 夏四月癸巳,改封西阳王子尚为豫章王。 丙申,加尚书令柳元景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戊戌,诏曰:“南徐、兖二州去岁水潦伤年,民多困窭。 逋租未入者,可申至秋登。 ”丙午,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杀司马庾深之,举兵反,义成太守薛继考讨斩之。 甲寅,以第九皇子子仁为雍州刺史。 五月癸亥,制帝室期亲,朝官非禄官者,月给钱十万。 丙辰,车驾幸阅武堂听讼。 六月丙午,以护军将军义阳王昶为中军将军。 壬子,分广陵置沛郡,省东平郡并广陵。 秋七月丙辰,诏曰:“雨水猥降,街衢泛溢,可遣使巡行。 穷弊之家,赐以薪粟。 ”丁卯,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庚午,曲赦雍州。 八月戊子,立第九皇子子仁为永嘉王,第十一皇子子真为始安王。 以北中郎参军费伯弘为宁州刺史。 己丑,诏曰:“自灵命初基,圣图重远。 参正乐职,感神明之应;崇殖礼囿,奋至德之光。 声实同和,文以均节,化调其俗,物性其情。 故临经式奠,焕乎炳发,道丧世屯,学落年永。 狱讼微衰息之术,百姓忘退素之方。 今息警夷嶂,恬波河渚,栈山航海,向风慕义,化民成俗,兹时笃矣。 来岁可修葺庠序,旌延国胄。 ”庚寅,制方镇所假白板郡县,年限依台除,食禄三分之一,不给送故。 卫将军东海王祎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九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丁卯,行幸琅邪郡,囚系悉原遣。 甲戌,移南豫州治淮南于湖县。 丁丑,以冠军将军寻阳王子房为南豫州刺史。 闰月戊子,皇太子妃何氏薨。 丙申,初立驰道,自阊阖门至于朱雀门,又自承明门至于玄武湖。 壬寅,改封历阳王子顼为临海王。 冬十月甲寅,以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领护军将军,尚书右仆射刘秀之为安北将军、雍州刺史。 以冠军将军临海王子顼为广州刺史。 乙卯,以东中郎将新安王子鸾为南徐州刺史。 十一月壬辰,诏曰:“王畿内奉京师,外表众夏,民殷务广,宜思简惠。 可遣尚书就加详检,并与守宰平治庶狱。 其有疑滞,具以状闻。 ”丁酉,增置少府丞一人。 十二月壬申,以领军将军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甲戌,制天下民户岁输布四匹。 庚辰,以太常王玄谟为平北将军、徐州刺史。 六年春正月己丑,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加平南将军。 辛卯,车驾亲祠南郊。 是日,又宗祀明堂,大赦天下。 孝子、顺孙、义夫、悌弟,赐爵一级;慈姑、节妇及孤老、六疾,赐帛五匹,谷十斛。 下四方旌赏茂异,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乙未,置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官。 二月乙卯,复百官禄。 三月庚寅,立第十三皇子子元为邵陵王。 壬寅,以倭国王世子兴为安东将军。 乙巳,改豫州南梁郡为淮南郡,旧淮南郡并宣城。 丁未,辅国将军、征虏长史、广陵太守沈怀文有罪,下狱死。 四月庚申,原除南兖州大明三年以前逋租。 新作大航门。 五月丙戌,置凌室,修藏冰之礼。 壬寅,太宰江夏王义恭解领司徒。 六月辛酉,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刘延孙卒。 秋七月庚辰,以荆州刺史朱修之为领军将军,广州刺史临海王子顼为荆州刺史。 甲申,地震。 戊子,以辅国将军王翼之为广州刺史。 辛卯,以西阳太守檀翼之为交州刺史。 乙未,立第十九皇子子云为晋陵王。 八月癸亥,原除雍州大明四年以前逋租。 乙亥,置清台令。 九月戊寅,制沙门致敬人主。 戊子,以前金紫光禄大夫宗悫为中护军。 乙未,尚书右仆射刘遵考为尚书左仆射,丹阳尹王僧朗为尚书右仆射。 冬十月丁巳,以山阳王休祐子士弘继鄱阳哀王休业。 上林苑内民庶丘墓欲还合葬者,勿禁。 十一月己卯,陈留王曹虔秀薨。 辛巳,以尚书令柳元景为司空,尚书令如故。 七年春正月癸未,诏曰:“春搜之礼,著自周令;讲事之语,书于鲁史。 所以昭宣德度,示民轨则。 今岁稔气荣,中外宁晏。 当因农隙,葺是旧章。 可克日于玄武湖大阅水师,并巡江右,讲武校猎。 ”丁亥,以尚书右仆射王僧朗为太常,卫将军颜师伯为尚书右仆射。 己丑,以尚书令柳元景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庚寅,以南兖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为江州刺史。 癸巳,割吴郡属南徐州。 二月甲寅,车驾巡南豫、南兖二州。 丙辰,诏曰:“江汉楚望,咸秩周禋,礼九疑于盛唐,祀蓬莱于渤海,皆前载流训,列圣遗式。 霍山是曰南岳,实维国镇,韫灵呈瑞,肇光宋道。 朕驻驆于野,有事岐阳,瞻睇风云,徘徊以想。 可遣使奠祭。 ”丁巳,车驾校猎于历阳之乌江。 己未,车驾登乌江县六合山。 庚申,割历阳秦郡置临江郡。 壬戌,诏曰:“朕受天庆命,十一年于兹矣。 凭七庙之灵,获上帝之力,礼横四海,威震八荒。 方巡三湘而奠衡岳,次九河而检云、岱。 今恢览功成,省风畿表,观民六合,搜校长洲。 腾沙飞砾,平岳荡海,{卉鼓}晋合序,铙钲协节,献鬯如礼,馌兽倾郊,敬举王公之觞,广纳士民之寿。 八风循通,卿云丛聚,尽天罄瑞,率宇竭欢。 思散太极之泉,以福无方之外。 可大赦天下,行幸所经,无出今岁租布。 其逋租余债,勿复收。 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刺守邑宰及民夫从搜者,普加洽赉。 ”又诏曰:“朕弱年操制,出牧司雍,承政宣风,荐历年纪。 国步中阻,治戎江甸,难夷情义,实系于怀。 今或练搜训旅,涉兹境闾,故邑耆旧,在目罕存。 年世未远,歼亡太半,抚迹惟事,倾慨兼著。 太宗燕故,晋阳洽恩;世祖流仁,济畿畅泽。 永言往猷,思广前赉。 可蠲历阳郡租输三年。 遣使巡慰,问民疾苦,鳏寡、孤老、六疾不能自存者,厚赐粟帛。 高年加以羊酒。 凡一介之善,随才铨贯;前国名臣及府州佐吏,量所沾锡。 人身已往,施及子孙。 ”壬申,车驾还宫。 夏四月甲寅,以领军将军朱修之为特进。 丙辰,以尚书湘东王讳为领军将军。 甲子,诏曰:“自非临军战陈,一不得专杀。 其罪甚重辟者,皆如旧先上须报,有司严加听察。 犯者以杀人罪论。 ”五月乙亥,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进号车骑将军,辅国将军始安王子真为广州刺史。 丙子,诏曰:“自今刺史守宰,动民兴军,皆须手诏施行。 唯边隅外警,及奸衅内发,变起仓卒者,不从此例。 ”六月甲辰,以北中郎司马柳元怙为梁、南秦二州刺史。 戊申,芮芮国、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戊辰,以秦郡太守刘德愿为豫州刺史。 七月乙亥,征东大将军高丽王高琏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秋七月丙申,诏曰:“前诏江海田池,与民共利。 历岁未久,浸以弛替。 名山大川,往往占固。 有司严加检纠,申明旧制。 ”八月丁巳,诏曰:“昔匹妇含怨,山焦北鄙;孀妻哀恸,台倾东国。 良以诚之所动,在微必著;感之所震,虽厚必崩。 朕临察九野,志深待旦,弗能使烂然成章,各如其节。 遂令炎精损河,阳偏不施,岁云不稔,咎实朕由。 大官供膳,宜从贬撤。 近道刑狱,当亲料省。 其王畿内及神州所统,可遣尚书与所在共详;畿外诸州,委之刺史。 并详省律令,思存利民。 其考谪贸袭,在大明七年以前,一切勿治;尤弊之家,开仓赈给。 ”乙丑,立第十六皇子子孟为淮南王,第十八皇子子产为临贺王。 车驾幸建康秣陵县,讯狱囚。 九月巳卯,诏曰:“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 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尤弊之家,量贷麦种。 ”戊子,诏曰:“昔周王骥迹,实穷四溟;汉帝鸾轸,夙遍五岳。 皆所以上对幽灵,下理民土。 自天昌替驭,临宫创图,礼代夭郁,世贸兴毁。 皇家造宋,日月重光,璇玑得序,五星顺命,而戎车岁动,陈诗义阙。 朕聿含五光,奄一天下,思尽宝戒之规,以塞谋危之路。 当沿时省方,观察风俗。 外详考旧典,以副侧席之怀。 ”庚寅,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兼司徒。 乙未,车驾幸廷尉,讯狱囚。 丙申,立第十七皇子子嗣为东平王。 冬十月壬寅,太子冠,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戊申,车驾巡南豫州。 诏曰:“朕巡幸所经,先见百年者,及孤寡老疾,并赐粟帛。 狱系刑罪,并亲听讼。 其士庶或怨郁危滞,受抑吏司,或隐约洁立,负摈州里,皆听进朕前,面自陈诉。 若忠信孝义,力田殖谷,一介之能,一艺之美,悉加旌赏。 虽秋泽频降,而夏旱婴弊。 可即开行仓,并加赈赐。 ”癸丑,行幸江宁县,讯狱囚。 车骑将军、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加开府仪同三司。 癸亥,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海王祎为司空,中军将军义阳王昶加开府仪同三司。 丙寅,诏曰:“赏庆刑威,奄国彝轨,黜幽升明,辟宇恒宪。 故采言聆风,式观侈质,贬爵加地,于是乎在。 今类帝宜社,亲巡江甸,因觐岳守,躬求民瘼。 思弘明试之典,以申考绩之义。 行幸所经,莅民之职,功宣于德,即加甄赏;若废务乱民,随愆议罚,主者详察以闻。 ”己巳,车驾校猎于姑孰。 十一月丙子,曲赦南豫州殊死以下。 巡幸所经,详减今岁田租。 乙酉,诏遣祭晋大司马桓温、征西将军毛璩墓。 上于行所讯溧阳、永世、丹阳县囚。 癸巳,车驾习水军于梁山,有白爵二集华盖,有司奏改大明七年为神爵元年,诏不许。 乙未,原放行狱徒系。 东诸郡大狱,壬寅,遣使开仓贷恤,听受杂物当租。 十二月丙午,行幸历阳。 甲寅,大赦天下。 南豫州别署敕系长徒,一切原散。 其兵期考袭谪戍,悉停。 历阳郡女子百户牛酒;高年孤疾,赐帛十匹,蠲郡租十年。 己未,太宰江夏王义恭加尚书令。 于博望梁山立双阙。 癸亥,车驾至自历阳。 八年春正月甲戌,诏曰:“东境去岁不稔,宜广商货。 远近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杂税。 其以仗自防,悉勿禁。 ”癸未,安北将军、雍州刺史刘秀之卒。 戊子,以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为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为抚军将军,领司徒、刺史如故,辅国将军江夏王世子伯禽为湘州刺史。 二月辛丑,特进朱修之卒。 壬寅,诏曰:“去岁东境偏旱,田亩失收。 使命来者,多至乏绝。 或下穷流冗,顿伏街巷,朕甚闵之。 可出仓米付建康、秣陵二县,随宜赡恤。 若济拯不时,以至捐弃者,严加纠劾。 ”乙巳,以镇军将军湘东王讳为镇北将军、徐州刺史。 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玄谟为领军将军。 夏闰五月辛丑,以前御史中丞萧惠开为青、冀二州刺史。 壬寅,太宰江夏王义恭领太尉。 特进、右光禄大夫羊玄保卒。 庚申,帝崩于玉烛殿,时年三十五。 秋七月丙午,葬丹阳秣陵县岩山景宁陵。 史臣曰:役己以利天下,尧、舜之心也;利己以及万物,中主之志也;尽民命以自养,桀、纣之行也。 观大明之世,其将尽民命乎! 虽有周公之才之美,犹终之以乱,何益哉! 发布时间:2024-10-21 10:08:1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