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梁书》 卷第十八列传第十二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 内容: 张惠绍,字德继,义阳人也。 少有武干。 齐明帝时为直阁,后出补竟陵横桑戍主。 永元初,母丧归葬于乡里。 闻义师起,驰归高祖,板为中兵参军,加宁朔将军、军主。 师次汉口,高祖使惠绍与军主朱思远游遏江中,断郢、鲁二城粮运。 郢城水军主沈难当帅轻舸数十挑战,惠绍击破,斩难当,尽获其军器。 义师次新林、朱雀,惠绍累有战功。 建康城平,迁辅国将军、前军,直阁、左细仗主。 高祖践阼,封石阳县侯,邑五百户。 迁骁骑将军,直阁、细仗主如故。 时东昏余党数百人,窃入南北掖门,烧神虎门,害卫尉张弘策。 惠绍驰率所领赴战,斩首数十级,贼乃散走。 以功增邑二百户。 迁太子右卫率。 天监四年,大举北伐,惠绍与冠军长史胡辛生、宁朔将军张豹子攻宿预,执城主马成龙,送于京师。 使部将蓝怀恭于水南立城为掎角。 俄而魏援大至,败陷怀恭,惠绍不能守,是夜奔还淮阴,魏复得宿预。 六年,魏军攻钟离,诏左卫将军曹景宗督众军为援,进据邵阳。 惠绍与冯道根、裴邃等攻断魏连桥,短兵接战,魏军大溃。 以功增邑三百户,还为左骁骑将军。 寻出为持节、都督北兖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北兖州刺史。 魏宿预、淮阳二城内附,惠绍抚纳有功,进号智武将军,益封二百户。 入为卫尉卿,迁左卫将军。 出为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 在州和理,吏民亲爱之。 征还为左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甲仗百人,直卫殿内。 十八年,卒,时年六十三。 诏曰:“张惠绍志略开济,干用贞果。 诚勤义始,绩闻累任。 爰居禁旅,尽心朝夕。 奄至殒丧,恻怆于怀。 宜追宠命,以彰勋烈。 可赠护军将军,给鼓吹一部,布百匹,蜡二百斤。 谥曰忠。 ”子澄嗣。 澄初为直阁将军,丁父忧,起为晋熙太守,随豫州刺史裴邃北伐,累有战功,与湛僧智、胡绍世、鱼弘并当时之骁将。 历官卫尉卿、太子左卫率。 卒官,谥曰愍。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 少失父,家贫,佣赁以养母。 行得甘肥,不敢先食,必遽还以进母。 年十三,以孝闻于乡里。 郡召为主簿,辞不就。 年十六,乡人蔡道斑为湖阳戍主,道斑攻蛮锡城,反为蛮所困,道根救之。 匹马转战,杀伤甚多,道斑以免,由是知名。 齐建武末,魏主托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明帝遣太尉陈显达率众复争之。 师入汮均口,道根与乡里人士以牛酒候军,因说显达曰:“汋均水迅急,难进易退。 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 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 如是,则立破之矣。 ”显达不听,道根犹以私属从军。 及显达败,军人夜走,多不知山路;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 寻为汮均口戍副。 永元中,以母丧还家。 闻高祖起义师,乃谓所亲曰:“金革夺礼,古人不避,扬名后世,岂非孝乎? 时不可失,吾其行矣。 ”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高祖。 时有蔡道福为将从军,高祖使道根副之,皆隶于王茂。 茂伐沔,攻郢城,克加湖,道根常为前锋陷陈。 会道福卒于军,高祖令道根并领其众。 大军次新林,随王茂于朱雀航大战,斩获尤多。 高祖即位,以为骁骑将军,封增城县男,邑二百户。 领文德帅,迁游击将军。 是岁,江州刺史陈伯之反,道根随王茂讨平之。 天监二年,为宁朔将军、南梁太守,领阜陵城戍。 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 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 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 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 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 是时魏分兵于大小岘、东桑等,连城相持。 魏将高祖珍以三千骑军其间,道根率百骑横击破之,获其鼓角军仪。 于是粮运既绝,诸军乃退。 迁道根辅国将军。 豫州刺史韦睿围合肥,克之。 道根与诸军同进,所在有功。 六年,魏攻钟离,高祖复诏睿救之,道根率众三千为睿前驱。 至徐州,建计据邵阳洲,筑垒掘堑,以逼魏城。 道根能走马步地,计马足以赋功,城隍立办。 及淮水长,道根乘战舰,攻断魏连桥数百丈,魏军败绩。 益封三百户,进爵为伯。 还,迁云骑将军、领直阁将军,改封豫宁县,户邑如前。 累迁中权中司马、右游击将军、武旅将军、历阳太守。 八年,迁贞毅将军、假节、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汝阴太守。 为政清简,境内安定。 十一年,征为太子右卫率。 十三年,出为信武将军、宣惠司马、新兴、永宁二郡太守。 十四年,征为员外散骑常侍、右游击将军,领朱衣直阁。 十五年,为右卫将军。 道根性谨厚,木讷少言,为将能检御部曲,所过村陌,将士不敢虏掠。 每所征伐,终不言功,诸将讠雚哗争竞,道根默然而已。 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鉴功之多少,吾将何事。 ”高祖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曰:“此人口不论勋。 ”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 ”处州郡,和理清静,为部下所怀。 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 当时服其清退,高祖亦雅重之。 微时不学,既贵,粗读书,自谓少文,常慕周勃之器重。 十六年,复假节、都督豫州诸军事、信武将军、豫州刺史。 将行,高祖引朝臣宴别道根于武德殿,召工视道根,使图其形像。 道根踧谢曰:“臣所可报国家,惟余一死;但天下太平,臣恨无可死之地。 ”豫部重得道根,人皆喜悦。 高祖每称曰:“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州。 ”居州少时,遇疾,自表乞还朝,征为散骑常侍、左军将军。 既至疾甚,中使累加存问。 普通元年正月,卒,时年五十八。 是日舆驾春祠二庙,既出宫,有司以闻。 高祖问中书舍人朱异曰:“吉凶同日,今行乎? ”异对曰:“昔柳庄寝疾,卫献公当祭,请于尸曰:‘有臣柳庄,非寡人之臣,是社稷之臣也,闻其死,请往。 ’不释祭服而往,遂以襚之。 道根虽未为社稷之臣,亦有劳王室,临之,礼也。 ”高祖即幸其宅,哭之甚恸。 诏曰:“豫宁县开国伯、新除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冯道根,奉上能忠,有功不伐,抚人留爱,守边难犯,祭遵、冯异、郭亻及、李牧,不能过也。 奄致殒丧,恻怆于怀。 可赠信威将军、左卫将军,给鼓吹一部。 赙钱十万,布百匹。 谥曰威。 ”子怀嗣。 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也。 其先出自康居。 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 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 晋时陇右乱,康氏迁于蓝田。 绚曾祖因为苻坚太子詹事,生穆,穆为姚苌河南尹。 宋永初中,穆举乡族三千余家,入襄阳之岘南。 宋为置华山郡蓝田县,寄居于襄阳,以穆为秦、梁二州刺史。 未拜,卒。 绚世父元隆,父元抚,并为流人所推,相继为华山太守。 绚少俶傥有志气。 齐文帝为雍州刺史,所辟皆取名家,绚特以才力召为西曹书佐。 永明三年,除奉朝请。 文帝在东宫,以旧恩引为直后,以母忧去职。 服阕,除振威将军、华山太守。 推诚抚循,荒余悦服。 迁前军将军,复为华山太守。 永元元年,义兵起,绚举郡以应高祖,身率敢勇三千人,私马二百五十匹以从。 除西中郎南康王中兵参军,加辅国将军。 义师方围张冲于郢城,旷日持久,东昏将吴子阳壁于加湖,军锋甚盛,绚随王茂力攻屠之。 自是常领游兵,有急应赴,斩获居多。 天监元年,封南安县男,邑三百户。 除辅国将军、竟陵太守。 魏围梁州,刺史王珍国使请救,绚以郡兵赴之,魏军退。 七年,司州三关为魏所逼,诏假绚节、武旅将军,率众赴援。 九年,迁假节、督北兖州缘淮诸军事、振远将军、北兖州刺史。 及朐山亡徒以城降魏,绚驰遣司马霍奉伯分军据崄。 魏军至,不得越朐城。 明年,青州刺史张稷为土人徐道角所杀,绚又遣司马茅荣伯讨平之。 征骠骑临川王司马,加左骁骑将军,寻转朱衣直阁。 十三年,迁太子右卫率,甲仗百人,与领军萧景直殿内。 绚身长八尺,容貌绝伦,虽居显官,犹习武艺。 高祖幸德阳殿戏马,敕绚马射,抚弦贯的,观者悦之。 其日,上使画工图绚形,遣中使持以问绚曰:“卿识此图不? ”其见亲如此。 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 足引北方童谣曰:“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 ”高祖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芃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 高祖弗纳,发徐、扬人,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 假绚节、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役人及战士,有众二十万。 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 十四年,堰将合,淮水漂疾,辄复决溃,众患之。 或谓江、淮多有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因是引东西二冶铁器,大则釜鬵,小则鋘锄,数千万斤,沉于堰所。 犹不能合,乃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 缘淮百里内,冈陵木石,无巨细必尽,负担者肩上皆穿。 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 高祖愍役人淹久,遣尚书右仆射袁昂、侍中谢举假节慰劳之,并加蠲复。 是冬又寒甚,淮、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高祖复遣赐以衣袴。 十一月,魏遣将杨大眼扬声决堰,绚命诸军撤营露次以待之。 遣其子悦挑战,斩魏咸阳王府司马徐方兴,魏军小却。 十二月,魏遣其尚书仆射李昙定督众军来战,绚与徐州刺史刘思祖等距之。 高祖又遣右卫将军昌义之、太仆卿鱼弘文、直阁曹世宗、徐元和相次距守。 十五年四月,堰乃成。 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 夹之以堤,并树杞柳,军人安堵,列居其上。 其水清洁,俯视居人坟墓,了然皆在其下。 或人谓绚曰:“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 若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 ”绚然之,开湫东注。 又纵反间于魏曰:“梁人所惧开湫,不畏野战。 ”魏人信之,果凿山深五丈,开湫北注,水日夜分流,湫犹不减。 其月,魏军竟溃而归。 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地。 魏寿阳城戍稍徙顿于八公山,此南居人散就冈垄。 初,堰起于徐州界,刺史张豹子宣言于境,谓己必尸其事。 既而绚以他官来监作,豹子甚惭。 俄而敕豹子受绚节度,每事辄先谘焉,由是遂谮绚与魏交通,高祖虽不纳,犹以事毕征绚。 寻以绚为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增封二百户。 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芃坐下狱。 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十八年,征为员外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与护军韦睿、太子右卫率周舍直殿省。 普通元年,除卫尉卿,未拜,卒,时年五十七。 舆驾即日临哭。 赠右卫将军,给鼓吹一部。 赙钱十万,布百匹。 谥曰壮。 绚宽和少喜惧,在朝廷,见人如不能言,号为长厚。 在省,每寒月见省官䍀缕,辄遗以襦衣,其好施如此。 子悦嗣。 昌义之,历阳乌江人也。 少有武干。 齐代随曹虎征伐,累有战功。 虎为雍州,以义之补防阁,出为冯翊戍主。 及虎代还,义之留事高祖。 时天下方乱,高祖亦厚遇之。 义师起,板为辅国将军、军主,除建安王中兵参军。 时竟陵芊口有邸阁,高祖遣驱,每战必捷。 大军次新林,随王茂于新亭,并朱雀航力战,斩获尤多。 建康城平,以为直阁将军、马右夹毂主。 天监元年,封永豊县侯,邑五百户。 除骁骑将军。 出为盱眙太守。 二年,迁假节、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钟离。 魏寇州境,义之击破之。 三年,进号冠军将军,增封二百户。 四年,大举北伐,扬州刺史临川王督众军军洛口,义之以州兵受节度,为前军,攻魏梁城戍,克之。 五年,高祖以征役久,有诏班师,众军各退散,魏中山王元英乘势追蹑,攻没马头,城内粮储,魏悉移之归北。 议者咸曰:“魏运米北归,当无复南向。 ”高祖曰:“不然,此必进兵,非其实也。 ”乃遣土匠修堑营钟离城,敕义之为战守之备。 是冬,英果率其安乐王元道明、平东将军杨大眼等众数十万,来寇钟离。 钟离城北阻淮水,魏人于邵阳洲西岸作浮桥,跨淮通道。 英据东岸,大眼据西岸,以攻城。 时城中众才三千人,义之督帅,随方抗御。 魏军乃以车载土填堑,使其众负土随之,严骑自后蹙焉。 人有未及回者,因以土迮之,俄而堑满。 英与大眼躬自督战,昼夜苦攻,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 又设飞楼及冲车撞之,所值城土辄颓落。 义之乃以泥补缺,冲车虽入而不能坏。 义之善射,其被攻危急之处,辄驰往救之,每弯弓所向,莫不应弦而倒。 一日战数十合,前后杀伤者万计,魏军死者与城平。 六年四月,高祖遣曹景宗、韦睿帅众二十万救焉,既至,与魏战,大破之,英、大眼等各脱身奔走。 义之因率轻兵追至洛口而还。 斩首俘生,不可胜计。 以功进号军师将军,增封二百户,迁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未拜,改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 坐禁物出籓,为有司所奏免。 其年,补朱衣直阁,除左骁骑将军,直阁如故。 迁太子右卫率,领越骑校尉,假节。 八年,出为持节、督湘州诸军事、征远将军、湘州刺史。 九年,以本号还朝,俄为司空临川王司马,将军如故。 十年,迁右卫将军。 十三年,徙为左卫将军。 是冬,高祖遣太子右卫率康绚督众军作荆山堰。 明年,魏遣将李昙定大众逼荆山,扬声欲决堰,诏假义之节,帅太仆卿鱼弘文、直阁将军曹世宗、徐元和等救绚,军未至,绚等已破魏军。 魏又遣大将李平攻峡石,围直阁将军赵祖悦,义之又率朱衣直阁王神念等救之。 时魏兵盛,神念攻峡石浮桥不能克,故援兵不得时进,遂陷峡石。 义之班师,为有司所奏,高祖以其功臣,不问也。 十五年,复以为使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信威将军、湘州刺史。 其年,改授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 义之性宽厚,为将能抚御,得人死力,及居籓任,吏民安之。 俄给鼓吹一部,改封营道县侯,邑户如先。 普通三年,征为护军将军,鼓吹如故。 四年十月,卒。 高祖深痛惜之,诏曰:“护军将军、营道县开国侯昌义之,干略沉济,志怀宽隐,诚著运始,效彰边服。 方申爪牙,寄以禁旅;奄至殒丧,恻怆于怀。 可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并鼓吹一部。 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 赙钱二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 谥曰烈。 ”子宝业嗣,官至直阁将军、谯州刺史。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初起从上,其功则轻。 及群盗焚门,而惠绍以力战显;合肥、邵阳之逼,而道根、义之功多;浮山之役起,而康绚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 先是镇星守天江而堰兴,及退舍而堰决,非徒人事,有天道矣。 发布时间:2024-11-11 10:20:3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