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梁书》 卷第十九列传第十三 宗夬 刘坦 乐蔼 内容: 宗夬,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也,世居江陵。 祖炳,宋时征太子庶子不就,有高名。 父繁,西中郎谘议参军。 夬少勤学,有局干。 弱冠,举郢州秀才,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 齐司徒竟陵王集学士于西邸,并见图画,夬亦预焉。 永明中,与魏和亲,敕夬与尚书殿中郎任昉同接魏使,皆时选也。 武帝嫡孙南郡王居西州,以夬管书记,夬既以笔札被知,亦以贞正见许,故任焉。 俄而文惠太子薨,王为皇太孙,夬仍管书记。 及太孙即位,多失德,夬颇自疏,得为秣陵令,迁尚书都官郎。 隆昌末,少帝见诛,宠旧多罹其祸,惟夬及傅昭以清正免。 明帝即位,以夬为郢州治中,有名称职,以父老去官还乡里。 南康王为荆州刺史,引为别驾。 义师起,迁西中郎谘议参军,别驾如故。 时西土位望,惟夬与同郡乐蔼、刘坦为州人所推信,故领军将军萧颖胄深相委仗,每事谘焉。 高祖师发雍州,颖胄遣夬出自杨口,面禀经略,并护送军资,高祖甚礼之。 中兴初,迁御史中丞,以父忧去职。 起为冠军将军、卫军长史。 天监元年,迁征虏长史、东海太守,将军如故。 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 是冬,迁五兵尚书,参掌大选。 三年,卒,时年四十九。 子曜卿嗣。 夬从弟岳,有名行,州里称之,出于夬右。 仕历尚书库部郎,郢州治中,北中郎录事参军事。 刘坦,字德度,南阳安众人也,晋镇东将军乔之七世孙。 坦少为从兄虬所知。 齐建元初,为南郡王国常侍,寻补孱陵令,迁南中郎录事参军,所居以干济称。 南康王为荆州刺史,坦为西中郎中兵参军,领长流。 义师起,迁谘议参军。 时辅国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帅师赴夏口,西朝议行州事者,坦谓众曰:“湘境人情,易扰难信。 若专用武士,则百姓畏侵渔;若遣文人,则威略不振。 必欲镇静一州城,军民足食,则无逾老臣。 先零之役,窃以自许。 ”遂从之。 乃除辅国长史、长沙太守,行湘州事。 坦尝在湘州,多旧恩,道迎者甚众。 下车简选堪事吏,分诣十郡,悉发人丁,运租米三十余万斛,致之义师,资粮用给。 时东昏遣安成太守刘希祖破西台所选太守范僧简于平都,希祖移檄湘部,于是始兴内史王僧粲应之。 邵陵人逐其内史褚洊,永阳人周晖起兵攻始安郡,并应僧粲。 桂阳人邵昙弄、邓道介报复私仇,因合党亦同焉。 僧粲自号平西将军、湘州刺史,以永阳人周舒为谋主,师于建宁。 自是湘部诸郡,悉皆蜂起;惟临湘、湘阴、浏阳、罗四县犹全。 州人咸欲泛舟逃走,坦悉聚船焚之,遣将尹法略距僧粲,相持未决。 前湘州镇军钟玄绍潜谋应僧粲,要结士庶数百人,皆连名定计,刻日反州城。 坦闻其谋,伪为不知,因理讼至夜,而城门遂不闭,以疑之。 玄绍未及发,明旦诣坦问其故。 坦久留与语,密遣亲兵收其家书。 玄绍在坐未起,而收兵已报具得其文书本末,玄绍即首伏,于坐斩之。 焚其文书,其余党悉无所问,众愧且服,州部遂安。 法略与僧粲相持累月,建康城平,公则还州,群贼始散。 天监初,论功封荔浦县子,邑三百户。 迁平西司马、新兴太守。 天监三年,迁西中郎长史,卒,时年六十二。 子泉嗣。 乐蔼,字蔚远,南阳淯阳人,晋尚书令广之六世孙,世居江陵。 其舅雍州刺史宗悫,尝陈器物,试诸甥侄。 蔼时尚幼,而所取惟书,悫由此奇之。 又取史传各一卷授蔼等,使读毕,言所记。 蔼略读具举,悫益善之。 宋建平王景素为荆州刺史,辟为主簿。 景素为南徐州,复为征北刑狱参军,迁龙阳相。 以父忧去职,吏民诣州请之,葬讫起焉。 时齐豫章王嶷为武陵太守,雅善蔼为政,及嶷为荆州刺史,以蔼为骠骑行参军、领州主簿,参知州事。 嶷尝问蔼风土旧俗,城隍基寺,山川险易,蔼随问立对,若按图牒,嶷益重焉。 州人嫉之,或谮蔼廨门如市,嶷遣觇之,方见蔼闭阁读书。 嶷还都,以蔼为太尉刑狱参军,典书记,迁枝江令。 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转署记室。 永明八年,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称兵反,既败,焚烧府舍,官曹文书,一时荡尽。 武帝引见蔼,问以西事,蔼上对详敏,帝悦焉。 用为荆州治中,敕付以修复府州事。 蔼还州,缮修廨署数百区,顷之咸毕,而役不及民。 荆部以为自晋王悦移镇以来,府舍未之有也。 九年,豫章王嶷薨,蔼解官赴丧,率荆、湘二州故吏,建碑墓所。 累迁车骑平西录事参军、步兵校尉,求助戍西归。 南康王为西中郎,以蔼为谘议参军。 义师起,萧颖胄引蔼及宗夬、刘坦,任以经略。 梁台建,迁镇军司马、中书侍郎、尚书左丞。 时营造器甲,舟舰军粮,及朝廷仪宪,悉资蔼焉。 寻迁给事黄门侍郎,左丞如故。 和帝东下,道兼卫尉卿。 天监初,迁骁骑将军、领少府卿;俄迁御史中丞,领本州大中正。 初,蔼发江陵,无故于船得八车辐,如中丞健步避道者,至是果迁焉。 蔼性公强,居宪台甚称职。 时长沙宣武王将葬,而车府忽于库火油络,欲推主者。 蔼曰:“昔晋武库火,张华以为积油万石必然。 今库若有灰,非吏罪也。 ”既而检之,果有积灰。 时称其博物弘恕焉。 二年,出为持节、督广、交、越三州诸军、冠军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前刺史徐元瑜罢归,道遇始兴人士反,逐内史崔睦舒,因掠元瑜财产。 元瑜走归广州,借兵于蔼,托欲讨贼,而实谋袭蔼。 蔼觉之,诛元瑜。 寻进号征虏将军,卒官。 蔼姊适征士同郡刘虬,亦明识有礼训。 蔼为州,迎姊居官舍,参分禄秩,西土称之。 子法才,字元备,幼与弟法藏俱有美名。 少游京师,造沈约,约见而称之。 齐和帝为相国,召为府参军,镇军萧颖胄辟主簿。 梁台建,除起部郎。 天监二年,蔼出镇岭表,法才留任京邑,迁金部郎,父忧去官。 服阕,除中书通事舍人,出为本州别驾。 入为通直散骑侍郎,复掌通事,迁尚书右丞。 晋安王为荆州,重除别驾从事史。 复征为尚书右丞,出为招远将军、建康令。 不受俸秩,比去任,将至百金,县曹启输台库。 高祖嘉其清节,曰:“居职若斯,可以为百城表矣。 ”即日迁太府卿。 寻除南康内史,耻以让俸受名,辞不拜。 俄转云骑将军、少府卿。 出为信武长史、江夏太守。 因被代,表便道还乡。 至家,割宅为寺,栖心物表。 皇太子以法才旧臣,累有优令,召使东下,未及发而卒,时年六十三。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萧颖胄起大州之众以会义,当其时,人心未之能悟。 此三人者,楚之镇也。 经营缔构,盖有力焉。 方面之功,坦为多矣;当官任事,蔼则兼之。 咸登宠秩,宜乎! 发布时间:2024-11-11 10:24:3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