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魏书》 列传第六十八 内容: 朱瑞叱列延庆斛斯椿贾显度樊子鹄贺拔胜侯莫陈悦侯渊朱瑞,字元龙,代郡桑干人。 祖就,字祖成,卒于沛县令。 父惠,字僧生,行太原太守,卒。 永安中,瑞贵达,就赠平东将军、齐州刺史,惠赠使持节、冠军将军、恒州刺史。 瑞长厚质直,敬爱人士。 孝昌末,尔朱荣引为其府户曹参军,又为大行台郎中,甚为荣所亲任。 建义初,除黄门侍郎,仍中书舍人。 荣恐朝廷事意有所不知,故居之门下,为腹心之寄。 录前后勋,封阳邑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 未几,又除散骑常侍、安南将军,黄门如故。 丁父忧,去官。 诏起复任,除青州大中正,及元颢内逼,瑞启劝北幸,乃从驾于河阳,除侍中、征南将军、兼吏部尚书,改封北海郡开国公,增邑一千户。 庄帝还洛,加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又改封乐陵郡开国公,仍侍中。 瑞虽为尔朱荣所委,而善处朝廷之间,庄帝亦赏遇之,曾谓侍臣曰:“为人臣当须忠实,至如朱元龙者,朕待之亦不异余人。 ”瑞启乞三从之内并属沧州乐陵郡,诏许之,仍转沧州大中正。 瑞始以青州乐陵有朱氏,意欲归之,故求为青州中正;又以沧州乐陵亦有朱氏,而心好河北,遂乞移属焉。 寻加车骑将军。 尔朱荣死,瑞与世隆俱北走。 既而以庄帝待之素厚,且见世隆等并无雄才,终当败丧,于路乃还。 帝大悦,执其手曰:“社稷忠臣,当须如此。 ”尔朱天光拥众关右,帝欲招纳之,乃以瑞兼尚书左仆射,为西道大行台以慰劳焉。 既达长安,会尔朱兆入洛,复还京师。 都督斛斯椿先与瑞有隙,数谮之于世隆。 世隆性多忌,且以前日乖异,忿恨更甚,普泰元年七月,遂诛之,时年四十九。 太昌初,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恭穆。 子孟胤,袭封。 齐受禅,例降。 瑞弟珍,字多宝。 太尉、上党王天穆录事参军。 卒。 珍弟腾,字神龙。 建义初,为龙骧将军、大都督司马。 又封泾阳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 累迁中军将军、光禄大夫。 与瑞同遇害。 太昌初,赠沧州刺史。 腾弟庆宾,卒于光禄大夫。 子清,武定末,齐王开府中兵参军。 叱列延庆,代西部人也,世为酋帅。 曾祖𨱎石,世祖末从驾至瓜步,赐爵临江伯。 父亿弥,袭祖爵,高祖时越骑校尉。 延庆少便弓马,有胆力。 正光末,除直后,隶大都督李崇北伐。 后随尔朱荣入洛,仍从荣讨葛荣于相州。 延庆,世隆姊婿也,荣亲遇之。 葛荣既擒,除使持节、抚军将军、光禄大夫、假镇东将军、都督、西部第一领民酋长,封永宁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永安二年,以本将军除恒州刺史。 普泰初,世隆得志,特见委重,迁散骑常侍、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又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余如故。 寻除都督恒云燕朔四州诸军事、大都督、兼尚书左仆射、山东行台,北海郡开国公,邑五百户。 时幽州刺史刘灵助以庄帝幽崩,遂举兵唱义,诸州豪右咸相结附。 灵助进屯于定州之安固。 世隆白前废帝,以延庆与大都督侯渊于定州相会,以讨灵助。 渊谓延庆曰:“灵助善于卜占,百姓信惑,所在响应,未易可图,若万一战有利钝,则大事去矣。 未若还师西入,据关拒险,以待其变。 ”延庆曰:“刘灵助,庸人也。 天道深远,岂其所识? 大兵一临,彼皆恃其妖术,坐看符厌,宁肯戮力致死,与吾争胜负哉。 如吾计者,政欲出营城外,诡言西归,灵助闻之,必信而自宽,潜军往袭,可一往而擒。 ”渊从之,乃出顿城西,声云将还。 简精骑一千夜发,诘朝造灵助垒,战于城北,遂破擒之。 仍兼尚书左仆射,为恒云燕朔四州行台。 又除使持节、侍中、都督恒云燕朔定五州诸军事、定州刺史,余如故。 与尔朱兆等拒义旗于韩陵,战败,延庆与尔朱仲远走渡石济。 仲远南窜,延庆北降齐献武王。 王与之入洛,仍从王于并州。 后赴洛,出帝以为中军大都督。 延庆既尔朱亲昵,又党于权佞,出帝之西,齐献武王入洛,以罪诛之。 延庆兄子平,武定末,仪同三司、右卫将军、廮陶县开国侯。 斛斯椿,字法寿,广牧富昌人也。 父敦,肃宗时为左牧令,时河西贼起,牧民不安,椿乃将家投尔朱荣,荣以椿兼其都督府铠曹参军。 从荣征伐有功,表授厉威将军。 稍迁中散大夫,署外兵事。 椿性佞巧,甚得荣心,军之密谋,颇亦关预。 及肃宗崩,椿从荣入洛。 庄帝初,封阳曲县开国公,食邑千户,迁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司马,寻除尔朱荣大将军府司马。 从平葛荣,以功除上党太守。 及元颢入洛,椿随荣奉迎庄帝,遂从攻颢。 颢败,迁安北将军、建州刺史,改封深泽县,转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又转征东将军、东徐州刺史。 及尔朱荣死,椿甚忧惧。 时萧衍以汝南王悦为魏主,资其士马,次于境上。 椿闻大喜,遂率所部弃州归悦,悦授椿使持节、侍中、大将军、领军将军、领左右、尚书左仆射、司空公,封灵丘郡开国公,邑万户,又为大行台前驱都督。 会尔朱兆入洛,椿复率所部背悦归兆。 尔朱世隆之立前废帝也,椿参其谋,以定策功,拜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京畿北面大都督,改封城阳郡开国公,增邑五百户,并前一千五百户,寻加开府。 时椿父敦先在秀容,忽有传敦死问,请减己阶以赠之,自襄城将军超赠车骑将军、恒州刺史。 寻知其父犹在,诏复椿官,仍除其父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 世隆之厚椿也如此。 椿与尔朱度律、仲远等北拒齐献武王,次阳平。 会尔朱兆与度律等相疑,遁还,语在《兆传》。 椿后复与度律等同拒义旗,败于韩陵。 椿谓都督贾显智等曰:“若不先执尔朱,我等死无类矣。 ”遂与显智等夜于桑下盟约,倍道兼行。 椿入北中城,收尔朱部曲尽杀之,令长孙稚、贾显智等率数百骑袭尔朱世隆、彦伯兄弟,斩于阊阖门外。 椿入洛,悬世隆兄弟首于其门树。 椿父出见,谓椿曰:“汝与尔朱约为兄弟,今何忍悬其头于家门,宁不愧负天地乎! ”椿乃传世隆等首,并囚度律、天光,送于齐献武王。 出帝拜椿侍中、仪同开府。 初,献武王之入洛,顿于邙山,尔朱仲远帐下都督桥宁、张子期自滑台而至。 献武王责宁等曰:“汝事仲远,擅其荣利,盟契百重,许同生死。 前仲远自徐为逆,汝为戎首,今仲远南走,汝复背之。 于臣节则不忠,论事人则无信。 犬马尚识恩养,汝今犬马之不如! ”遂斩之。 椿自以数为反复,见宁等之死,意常不安。 遂密构间,劝出帝置阁内都督部曲,又增武直人数,自直阁已下员别数百,皆选天下轻剽者以充之。 又说帝数出游幸,号令部曲,别为行陈,椿自约勒,指麾其间。 从此以后,军谋朝政,一决于椿。 又劝帝征兵,诡称南讨,将以伐齐献武王,帝从之。 遂陈兵城西,北接邙山,南至洛水,帝诘旦戎服与椿临阅焉。 献武王以椿乱政,欲诛之。 椿谮说既行,因此遂相恐动。 出帝勒兵河桥,令椿为前军,营于邙山北。 寻遣椿率步骑数千镇虎牢。 椿弟豫州刺史元寿与都督贾显智守滑台,献武王令相州刺史窦泰击破之。 椿惧己不免,复启出帝,假说游声以劫胁。 帝信之,遂入关,椿亦西走长安。 椿狡猾多事,好乱乐祸,于时败国,朝野莫不仇疾之。 元寿寻为部下所杀。 贾显度,中山无极人。 父道监,沃野镇长史。 显度形貌伟壮,有志气。 初为别将,防守薄骨律镇。 正光末,北镇扰乱,为贼攻围。 显度拒守多时,以贼势转炽,不可久立,乃率镇民浮河而下。 既达秀容,为尔朱荣所留。 寻表授直阁将军、左中郎将。 建义初,除汲郡太守,假平东将军。 随尔朱荣破葛荣,又除抚军将军、光禄大夫、都督,封石艾县开国公,邑一千户。 从上党王天穆破邢杲。 值元颢入洛,仍与天穆渡河赴行宫于河内。 颢平,以本将军除广州刺史、假镇南将军,转南兖州刺史。 尔朱荣之死也,显度情不自安,南奔萧衍,衍厚待之。 普泰初,还朝,授卫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又行济州事。 复随尔朱度律等北拒义旗,败于韩陵,与斛斯椿及弟显智等率众先据河桥,诛尔朱氏。 出帝初,除尚书左仆射,寻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大中正。 未几,以本官行徐州刺史、东道大行台。 永熙三年五月,转雍州刺史、西道大行台。 殁于关中。 弟智,字显智,少有胆决。 孝昌中,告毛谧等逆,灵太后嘉之,除伏波将军、冗从仆射,领直斋。 萧衍将夏侯夔攻郢州,以智为龙骧将军、别将讨之。 至则夔退,智仍入城。 及刺史元显达以城降于萧衍,智勒城人不欲叛者与显达交战,相率归阙。 后为都督,隶太宰、上党王天穆征邢杲,临陈流矢中胸,仍战不已。 元颢入洛,仍随天穆渡河,朝庄帝于河内。 与尔朱兆同先渡河破颢军,以勋除持节、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义阳县开国伯,邑五百户。 假卫将军,与行台樊子鹄讨吕文欣于东徐州,平之。 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增邑三百户。 寻行东中郎将,加散骑常侍。 及尔朱仲远为徐州刺史,智隶仲远赴彭城。 尔朱荣之死也,仲远举兵向洛,智不从之,遂拥部下出清水东,招勒州民,与相拒击。 庄帝闻而善之,除右光禄大夫、武卫将军,进爵为侯,增邑二百户,通前一千,因镇徐州。 普泰初,还洛。 仲远忿其乖背,议欲杀之。 智兄显度先为世隆所厚,世隆为解喻得全。 时赵修延起逆荆州,萧衍遣兵接援,世隆欲令智以功自效,遣智讨之,除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假骠骑大将军、荆州大都督,进爵为公。 将发,会荆州斩送修延首,不行。 又从尔朱度律北拒义旗,合尔朱兆于阳平。 兆与度律自相疑阻,退还。 除骠骑大将军。 后随度律等败于韩陵,智与兄显度、斛斯椿谋诛尔朱氏。 椿、显度据守北中,令智等入京,擒世隆兄弟。 出帝初,除散骑常侍、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沧州刺史。 在州贪纵,甚为民害,出帝征还京师。 寻加授侍中,以本将军除济州刺史。 率众达东郡,仍停不进,于长寿津为相州刺史窦泰所破,还洛。 天平初,赴晋阳。 智去就多端,后坐事死,时年四十五。 子罗侯,秘书郎。 樊子鹄,代郡平城人。 其先荆州蛮酋,被迁于代。 父兴,平城镇长史、归义侯。 普泰中,子鹄贵显,乃赠征虏将军、荆州刺史。 子鹄值北镇扰乱,南至并州,尔朱荣引为都督府仓曹参军。 孝昌三年冬,荣使子鹄诣京师。 灵太后见之,问荣兵势,子鹄应对称旨,太后嘉之。 除直斋,封南和县开国子,邑三百户,令还赴荣。 荣以为行台郎中,行上党郡。 及荣向洛,以为假节、假平南将军、都督河东正平军事、行唐州事。 刺史崔元珍闭门拒守,子鹄攻克之。 建义初,拜平北将军、晋州刺史,封永安县开国伯,食邑千户,又兼尚书行台。 治有威信,山胡率服。 元颢入洛,薛修义及降蜀陈双炽等受颢处分,率众攻州城。 子鹄出与战,大破之,又破修义等于土门。 以功拜抚军将军。 寻征授都官尚书、西荆州大中正。 后兼右仆射,为行台,督贾智等讨吕文欣于东徐州,平之。 还,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进封南阳郡开国公,增户六百,尚书如故,仍假骠骑大将军,率所部为都督。 时尔朱荣在晋阳,京师之事,子鹄颇预委寄,故在台阁,征官不解。 后出除散骑常侍、本将军、殷州刺史。 属岁旱俭,子鹄恐民流亡,乃勒有粟之家分贷贫者,并遣人牛易力,多种二麦,州内以此获安。 及尔朱荣之死,世隆等遣书招子鹄,欲与同趣京师,子鹄不从。 以母在晋阳,启求移镇河南,庄帝嘉之。 除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假骠骑大将军、都督二豫郢三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二豫郢颍四州行台。 子鹄到相州,又敕赉绢五百匹。 行达汲郡,闻尔朱兆入洛,乃渡河见仲远,仲远遣镇汲郡。 兆征子鹄赴洛,既见,责以乖异之意,夺其部众,将还晋阳。 及纥豆陵步籓起,以子鹄为都督,征发粮仗。 元晔以为侍中、御史中尉、中军大都督,随晔向洛。 普泰初,仍除旧任。 及赵修延叛于荆州,诏子鹄通三鵶道而还。 遭母忧去职,前废帝闻其在洛无宅,凶费不周,赉绢四百匹、粟五百石,以本官起之。 太昌初,兼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总大都督杜德等追讨尔朱仲远。 仲远已奔萧衍,收其兵马甲仗。 时萧衍遣元树入寇,陷据谯城。 诏子鹄与德讨之。 树屯兵梁国,欲来逆战,见子鹄军盛,夜退还谯。 子鹄引兵追蹑,树又背城为陈。 子鹄勒兵直趣城下,纵骑冲突,树众大败,奔入城门,城门隘塞,多自杀害。 于是斩千余级,获马数百匹,大收铠仗,遂围城。 加仪同三司。 树勒兵出战,辄被摧衄,遂不敢出,自守而已。 子鹄恐萧衍遣救,乃分兵击衍苞州、然州、宕州、大涧、蒙县等五城,并望风逃散。 树既无外援,计无所出,子鹄又令人说之,树遂请率众归南,以地还国。 子鹄等许之,共结盟约。 及树众半出,子鹄中击,破之,擒树及衍谯州刺史朱文开,俘馘甚多。 班师,出帝赉马匹。 迁吏部尚书,转尚书右仆射,寻加骠骑大将军、开府,典选。 初,青州人耿翔聚众反,亡奔萧衍,衍资其兵,偷据胶州。 除子鹄使持节、侍中、青胶大使,督济州刺史蔡俊讨之。 师达青州,翔拔城奔走。 在军遇病,诏遣医给药。 仍除兖州刺史,余官如故,便道之州。 子鹄先遣腹心缘历民间,采察得失。 及入境,太山太守彭穆参候失仪,子鹄责让穆,并数其罪状,穆皆引伏,于是州内震悚。 及出帝入关,子鹄据城为逆。 南青州刺史大野拔、徐州人刘粹各率众就子鹄。 天平初,遣仪同三司娄昭等率众讨之。 子鹄先使前胶州刺史严思达镇东平郡,昭攻陷之,仍引兵围子鹄。 城久不拔,昭以水灌城。 静帝欲招慰下之,遣散骑常侍陆琛、兼黄门郎张景征赍玺书劳子鹄而入,野拔因与相见,左右斩子鹄以降。 贺拔胜,字破胡,神武尖山人。 祖尔逗,选充北防,家于武川。 以窥觇蠕蠕,兼有战功,显祖赐爵龙城男,为本镇军主。 父度拔,袭爵。 正光末,沃野人破落汗拔陵聚众反,度拔与三子、乡中豪勇援怀朔镇,杀贼王卫可瑰。 度拔寻为贼所害。 孝昌中,追赠安远将军、肆州刺史。 度拔之死也,胜与兄弟俱奔恒州刺史广阳王渊。 胜便弓马,有武干,渊厚待之,表为强弩将军,充帐内军主。 恒州陷,归尔朱荣,转积射将军,为别将,又兼都督。 及荣入洛,以预义之勋,封易阳县开国伯,邑四百户,除直阁将军,寻加通直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光禄大夫,进号安南将军。 寻除抚军将军,为大都督,出井陉,镇中山。 元颢入洛,胜从东路率骑三百赴行宫于河梁。 荣命胜与尔朱兆先渡,破擒颢息冠受及颢大都督陈思保。 庄帝还宫,以功增邑六百户,复加通直散骑常侍、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武卫将军,改封真定县开国公。 寻除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尔朱荣之死也,胜与田怙等奔走荣第。 于时宫殿之门未加严防,怙等议即攻门。 胜止之曰:“天子既行大事,必当更有奇谋,吾等众旅不多,何可轻尔? 但得出城,更为他计。 ”怙乃止,及世隆夜走,胜遂不从,庄帝甚嘉之。 仲远逼东郡,诏胜以本官假骠骑大将军,为东征都督,率众会郑先护以讨之。 为先护所疑,置之营外,人马未得休息。 俄而仲远兵至,胜与交战不利,乃降之。 普泰初,除右卫将军,进号车骑大将军、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共尔朱仲远、度律北拒义旗,相与奔退,事在《尔朱兆传》。 后俱败于韩陵,胜因降齐献武王。 太昌初,拜领军将军,余官如故,又除侍中。 出帝既纳斛斯椿等谗间之说,将谋齐献武王,以胜弟岳拥众关西,仍欲广为势援,除胜使持节、侍中、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 胜将图襄阳,攻萧衍下迮戍,克之,擒其戍主尹道玩、戍副库峨。 又使人诱动蛮王问道期,道期率种起义。 衍雍州刺史萧续遣军击道期,为道期所败,汉南大骇。 胜又遣军攻均口,擒衍将庄思延,又攻冯翊、安定、沔阳、酂阳城,并平之。 续遣将柳仲礼于谷城拒守,胜攻之不克,乃班师。 沔北荡为丘墟矣。 衍书敕续云:“贺拔胜北间骁将,汝宜慎之,勿与争锋。 ”其见惮如此。 进爵琅邪郡公。 出帝末,诏胜统众北赴京师。 军次汝水,出帝入关。 胜率所部欲从武关趣长安,行至析阳,闻齐献武王平潼关,擒毛鸿宾,胜惧,复走荆州,城人闭门不纳。 时献武王已遣行台侯景、大都督高敖曹讨之,胜战败,为流矢所中,乃率左右五百余骑奔萧衍。 明年,从间道投宝炬。 胜好行小数,志大胆薄,周章南北,终无所成,致殁于贼中。 胜兄可泥,永熙中,太尉公,封燕郡王。 胜弟岳,字阿斗泥。 初为太学生,长以弓马为事。 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瑰在城西二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瑰臂,贼众大骇。 后归恒州,广阳王渊以为帐内军主,表为强弩将军。 州陷,投尔朱荣,荣以为别将,进为都督。 永安初,除安北将军、光禄大夫、武卫将军,赐爵樊城乡男。 坐事失官爵。 二年,诏并复之。 寻除使持节、假卫将军、西道都督,隶尔朱天光为左厢大都督,讨万俟丑奴。 天光先知岳,喜得同行,每事论访。 寻加卫将军、假车骑将军,余如故。 岳届长安,荣遣兵续至。 时万俟丑奴遣其大行台尉迟菩萨向武功,南渡渭水,攻围趣栅。 天光遣岳率骑一千驰往赴救,菩萨攻栅已克,还向岐州。 岳以轻骑八百北渡渭水擒贼,令杀掠其民,以挑菩萨。 菩萨果率步骑二万余人至渭水北。 岳以轻骑数十与菩萨隔水交言,岳称扬国威,菩萨自言强盛,往复数返。 菩萨乃自骄,令省事传语。 岳怒曰:“我与菩萨言,卿是何人,与我对语! ”省事恃水,应答不逊。 岳举弓射之,应弦而倒。 时已逼暮,于此各还。 岳密于渭南傍水分置精骑,四十、五十以为一所,随地形便,骆驿置之。 明日,自将百余骑,隔水与贼相见,并且东行。 岳渐前进,先所置驿骑随岳而集。 骑既渐增,贼不复测其多少。 行二十里许,便至浅可济,岳便驰马东出,以示奔遁。 贼谓岳走,乃弃步兵,南渡渭水,轻骑追岳。 岳东行十余里,依横岗伏兵以待之。 贼以路险不得前进,前后继至,半渡岗东。 岳乃回战,身先士卒,急击之,贼便退走。 岳号令所部,贼下马者皆不听杀。 贼顾见之,便悉投马。 俄而虏获三千人,马亦无遗。 遂渡渭北,降步兵万余,收其辎重。 其有土民,普皆劳遣。 丑奴寻弃岐州,北走安定。 其后,破侯伏、侯元进,降侯机长贵,擒丑奴、萧宝夤、王庆云、万俟道洛,走宿勤明达,事在《尔朱天光传》。 天光虽为元帅,而岳功效居多。 加车骑将军,增邑二千户,进封樊城县开国伯。 寻诏岳都督泾北豳二夏四州诸军事、本将军、泾州刺史,进爵为公,改封清水郡公。 天光入洛,使岳行雍州事。 元晔立,除骠骑大将军,增邑五百户,余如故。 普泰初,都督二岐东秦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岐州刺史。 寻加侍中,给后部鼓吹,仍诏开府。 俄兼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仍停高平。 后以陇中犹有土民不顺,岳助侯莫陈悦,所在讨平。 二年,加岳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华诸军事,雍州刺史,关西行台,余如故。 及尔朱天光率众赴洛,将抗齐献武王,岳与侯莫陈悦下陇赴雍,以应义旗。 永熙初,仍开府、兼仆射、大行台、雍州刺史,增邑千户。 二年,诏岳都督雍、华、北华、东雍、二岐、豳、四梁、二益、巴、二夏、蔚、宁、南益、泾二十州诸军事,大都督。 岳自诣北境,安置边防,率部趣泾州平凉西界,布营数十里,使诸军士田殖泾州。 身将壮勇,托以牧马,于原州北招万俟受洛于等,并远近州镇聚结者。 灵州刺史曹泥身诣岳军请代,岳以前洛州刺史元季海为州。 彼民不促,击破季海部下,独听季海囗三年正月,岳召侯莫陈悦会于高平,将讨之,令悦前驱,北趣灵州。 闻渴波隘中河水未解,将往趣之。 岳既总大众,据制关右,凭强骄恣,有不臣之心。 齐献武王恶其专擅,令悦图之。 悦素服威略,既承密旨,便潜为计。 时岳遣悦先行,悦乃通夜东进,达明晦日,岳行军前与悦相见。 悦诱岳入营,坐论兵事。 悦诈云腹痛,起而徐行,悦女夫元洪景抽刀斩岳。 后岳部下收岳尸葬于雍州北石安原。 六月,赠大将军、太保、录尚书事,都督、刺史、开国并如故。 侯莫陈悦,代郡人也。 父婆罗门,为驼牛都尉,故悦长于河西。 好田猎,便骑射。 会牧子逆乱,遂归尔朱荣,荣引为都督府长流参军,稍迁大都督。 庄帝初,除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柏人县开国侯,邑五百户。 尔朱天光之讨关西,荣以悦为天光右厢大都督,本官如故。 西伐克获,皆与天光、贺拔岳略同劳效。 以本将军除鄯州刺史,余如故。 尔朱荣死后,亦随天光下陇。 元晔立,除车骑大将军、渭州刺史,进爵为公,改封白水郡,增邑五百户。 及天光向洛,使悦行华州事。 普泰中,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刺史。 天光之东出,将抗义旗,悦与岳下陇以应齐献武王,至雍州,会尔朱覆败。 永熙初,加开府、都督陇右诸军事,仍秦州刺史。 永熙三年正月,岳召悦共讨灵州。 悦诱岳斩之,岳左右奔散,悦遣人安慰云:“我别禀意旨,止在一人,诸君勿怖。 ”众皆畏服,无敢拒违。 悦心犹豫,不即抚纳,乃还入陇,止永洛城。 岳之所部,聚于平凉,规还图悦,遣追夏州刺史宇文黑獭。 黑獭至,遂总岳部众并家口入高平城,以自安固,乃勒众入陇征悦。 悦闻之,弃城,南据山水之险,设陈候战。 黑獭至,遥望见悦,欲待明日决斗。 悦先召南秦州刺史李景和,其夜,景和遣人诣黑獭,密许翻降。 至暮,景和乃勒其所部使上驴驼,云:“仪同有教,欲还秦州,守以拒贼”,令军人严备。 景和复绐悦帐下云:“仪同欲还秦州,汝等何不装办? ”众谓为实,以次相惊,人情惶惑,不可复止,皆散走而趣秦州。 景和先驱至城,据门以慰辑之。 悦部众离散,猜畏傍人,不听左右近己,与其二弟并儿及谋杀岳者八九人弃军并走。 数日之中,盘回往来,不知所趣。 左右劝向灵州,而悦不决,言下陇之后,恐有人所见。 乃于中山令从者悉步,自乘一骡,欲向灵州。 中路,追骑将及,望见之,遂缢死野中,弟、息、部下悉见擒杀,唯先谋杀岳者悦中兵参军豆卢光走至灵州,后奔晋阳。 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恒言:“我仅睡即梦见岳语:‘我兄欲何处去,随我不相置。 ’”因此弥不自安,而致败灭。 侯渊,神武尖山人也。 机警有胆略。 肃宗末年,六镇饥乱,渊随杜洛周南寇。 后与妻兄念贤背洛周归尔朱荣。 路中遇寇,身披苫褐,荣赐其衣帽,厚待之,以渊为中军副都督。 常从征伐,屡有战功。 孝庄即位,除领左右,封厌次县开国子,邑四百户。 后从荣讨葛荣于滏口,战功尤多。 荣启渊为骠骑将军、燕州刺史。 时葛荣别帅韩楼、郝长等有众数万,屯据蓟城,尔朱荣令渊与贺拔胜讨之。 会元颢入洛,荣征胜南赴大军,留渊独镇中山。 及庄帝还宫,荣令渊进讨韩楼,配卒甚少。 或以为言,荣曰:“侯渊临机设变,是其所长,若总大众,未必能用。 今击此贼,故当不足定也。 ”止给骑七百。 渊遂广张军声,多设供具,亲率数百骑,深入楼境,欲执行人以问虚实。 去蓟百余里,值贼帅陈周马步万余,渊遂潜伏以乘其背,大破之,虏其卒五千余人。 寻还其马仗,纵令入城。 左右谏曰:“既获贼众,何为复资遣之也? ”渊曰:“我兵既少,不可力战,事须为计以离隙之。 ”渊度其已至,遂率骑夜进,昧旦,叩其城门。 韩楼果疑降卒为渊内应,遂遁走,追擒之。 以勋进爵为侯,增邑八百户。 寻诏渊以本将军为平州刺史、大都督,仍镇范阳。 及尔朱荣之死也,范阳太守卢文伟诱渊出猎,闭门拒之。 渊率部曲屯于郡南,为荣举哀,勒兵南向。 庄帝使东莱王贵平为大使,慰劳燕蓟。 渊乃诈降,贵平信之,遂执贵平自随。 进至中山,行台仆射魏兰根邀击之,为渊所败。 会元晔立,渊欲归之。 常山太守甄楷屯据井陉,渊又击破之。 晔乃授渊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左军大都督、渔阳郡开国公,邑一千户。 前废帝立,仍加开府,余如故。 幽州刺史刘灵助举义兵,屯于安国城,渊与叱列延庆等破擒之。 后随尔朱兆拒义旗于广阿,兆既败走,渊降齐献武王,后从王破尔朱于韩陵。 永熙初,除齐州刺史,余如故。 出帝末,渊与兖州刺史樊子鹄、青州刺史东莱王贵平密信往来,以相连结,又遣间使通诚于献武王。 及出帝入关,复怀顾望。 汝阳王暹既除齐州刺史,次于城西,渊拥部据城,不时迎纳。 民刘桃符等潜引暹入据四城,渊争门不克,率骑出奔,妻儿部曲为暹所虏。 行达广里,会承制以渊行青州事。 齐献武王又遗渊书曰:“卿勿以部曲轻少,难于东迈。 齐人浇薄,唯利是从。 齐州城民尚能迎汝阳王,青州之人岂不能开门待卿也? 但当勉之。 ”渊乃复还,暹始归其部曲。 而贵平自以斛斯椿党,亦不受代。 渊进袭高阳郡,克之,置部曲家累于城中,身率轻骑游掠于外。 贵平使其长子率众攻高阳,南青州刺史茹怀朗遣兵助之。 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渊亲率骑夜趣青州,诈馈粮人曰:“台军已至,杀戮都尽,我是世子下人,今已走还城,汝何为复去也? ”人信其言,弃粮奔走。 比晓,复谓行人曰:“台军昨夜已至高阳,我是前锋,今始到此,颇知侯公竟在何处? ”城人凶惧,遂执贵平出降。 渊自惟反复,虑不获安,遂斩贵平,传首京师,欲明不同于斛斯椿也。 及子鹄平,诏以封延之为青州刺史。 渊既不获州任,情又恐惧,行达广川,遂劫光州库兵反。 遣骑诣平原,执前胶州刺史贾璐。 夜袭青州南郭,劫前廷尉卿崔光韶,以惑人情,攻掠郡县。 其部下督帅叛拒之,渊率骑奔萧衍,途中亡散,行达南青州南境,为卖浆者斩之,传首京师,家口配没。 史臣曰:朱瑞以背本向义,责不见原。 延庆党旧违顺,常刑所及。 斛斯椿奸佞为心,谗忒自口,取譬苍蝇,交乱四国,投于豺虎,天实弃之。 贾智、侯渊,反复取毙。 破胡器小谋大,终于颠蹶。 子鹄迷机寡算,竟以歼殄。 岳负力无谋,制以一剑。 悦果行虑浅,死不旋足。 观其亡灭,自取之也。 发布时间:2024-12-01 10:36:5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