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魏书》 列传第八十三 内容: 匈奴刘聪羯胡石勒铁弗刘虎徒何慕容廆临渭氐苻健羌姚苌略阳氐吕光夫帝皇者,配德两仪,家有四海,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者也。 三代以往,守在海外,秦吞列国,汉并天下。 逮桓灵失败,九州瓦裂,曹武削平寇难,魏文奄有中原,于有伪孙假命于江吴,僭刘盗名于岷蜀。 何则? 戎方椎髻之帅,夷俗断发之魁,世崇凶德,罕闻王道,扇以跋扈,忻从放命。 加以中州避地,华土违雠,思托号令之声,念邀风尘之际。 因虞候隙,仍相君长,偷名窃位,胁息一隅。 至乃指言井络,假上帝之祉;妄说黄旗,云人君之气。 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秉帝籍,三公鼎立,比踪王者。 溺人必笑,其在兹乎? 若是鳖灵可拟于周王,夫差容比于汉祖,尉他定黄屋之尊,子阳成绾玺之贵,岂其然哉? 及钟会一将之威,士治偏师之势,而使骡车西至,侯盖北首,天人弗许,断可知焉。 晋年不永,时逢丧乱,异类群飞,奸凶角逐,内难兴于戚属,外祸结于籓维。 刘渊一唱,石勒继响,二帝沉沦,两都倾覆。 徒何仍衅,氐羌袭梗,夷楚喧聒于江淮,胡虏叛换于瓜凉,兼有张赫山河之间,顾恃辽海之曲。 各言应历数,人谓迁图鼎。 或更相吞噬,迭为驱除;或狼戾未驯,俟我斧钺。 太神奋风霜于参合,鼓雷电于中山,黄河以北,靡然归顺矣。 世祖叡略潜举,灵武独断,以夫僭伪未夷,九域尚阻,慨然有混一之志。 既而戎车岁驾,神兵四出,全国克敌,伐罪吊民,遂使专制令、擅威福者,西自流沙,东极沧海,莫不授馆于东门,悬首于北阙矣。 唯夫穷发遗虏,未拔根株;徼垂残狡,尚余栽蘖。 而北逾翰漠,折其肩髀;南极江湖,抽其肠胃。 虽骸骨仅存,脂膏咸尽;视息才举,魂魄久游。 高祖圣敬时乘,迁居改作,日转云移,风行电扫。 辫发之渠,非逃则附;卉服之长,琛赆继入。 犹以侍子不至,取乱乘机,五牛一指,六师骋路,馘其武臣骁帅,倾其汤池石城。 向使时无谷塘之祸,民无鼎湖之思;北可焚穹庐,收服匿,削引弓之左衽,苑龙荒以牧马;南则罺{圭黾}黾暴鲸鲵,变水处之文身,化为言于人俗矣。 寻以寿春内款,华阳稽服,蕞彼江阴,忧于系颈。 肃宗以冲年践祚,俄则母后当阳,务崇宽政,取和朝野,置荒遐于度外,譬蛮夷于鸡肋。 面黠狄沦胥,种落离贰,虏帅飘然,穷而归我,矜其眼目,愍厥颠亡,反之于故庭,复之以保塞。 魏道将亏,祸出权幸,事僻于中,民惊于外,疆埸崩腾,籓篱倾骇,阴朔委命之伦,云蒸务合。 上失其道,下极其难,政乱如风草,师亡犹弹丸,十数年间,中区殄悴。 而江湄巨狡,窥觎上国,蛇虺肆毒,窃我边鄙。 毡裘相率,马首南向,白山、氵垒水,狐鼠群游。 魏德虽衰天命未改,援坠扶危,齐武电发,屈身宰世,大济横流。 和戎略远,用谋急病,輶轩四指,喻以德音。 尔乃舟车接次,驼驴衔尾,烽柝不警,尉候空设。 而水乡大猾,好利忘信,纳我逋叛,共为举斧,遂有寒山之战,涡阳。 阙二字纠合伧楚,覆其巢穴,衍以喂卒,网实鸩死。 獯虏那环,寻亦歼殪。 自二百许年,僭盗多矣,天道人事,卒有归焉,犹众星环于斗极,百川之赴溟海。 今总其僭伪,列于国籍,俾后之好事,智僭盗之终始焉。 匈奴刘聪,字玄明,一名载,冒顿之后也。 汉高祖以宗女妻冒顿,故其子孙以母姓为氏。 祖豹,为左贤王。 及魏分匈奴之众为五部,以豹为左部帅。 豹虽分属五部,然皆家于晋阳汾涧之滨。 父渊,形容伟壮,膂力过人。 晋初为任子,在洛阳。 豹卒,渊代之。 后改帅为都尉,以渊为北部都尉。 杨骏辅政,以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 后坐部民叛出塞,免官,永宁初,成都王颍表渊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 及齐王冏、长沙王乂与颍等自相诛灭,北部都督刘宣等窃议反叛,谋推渊为大单于。 时渊在邺,乃使呼延攸以此谋告之。 渊请归会葬,颍不许。 颍为皇太弟,以渊为太弟屯骑校尉。 晋惠帝之伐颍也,以渊为辅国将军、都督北城守事。 及惠帝败,以渊为冠军将军,封卢奴伯。 既而并州刺史司马腾、幽州刺史王浚,起兵伐颍,颍师战败。 渊谓颍曰:“今二镇跋扈,众逾十万,恐非宿卫及近郡士民所能御之。 渊当为殿下还说五部,鸠合义众,以赴国难。 ”颍悦,拜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渊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便五万,都于离石。 渊谓宣等曰:“帝王岂有常哉,当上为汉高,下为魏武。 然晋人未必同我,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民心,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 今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民望。 ”乃迁左国城,自称汉王,置百官,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 攻击郡县。 桓帝十一年,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来乞师,桓帝亲率万骑救腾,斩渊将綦母豚,渊南走蒲子。 语在《序纪》。 晋光熙元年,渊进据河东,克平阳、蒲坂,遂都平阳。 晋永嘉二年,渊称帝,年号永凤。 后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盖王莽之玺也。 得者因增“渊海光”三字而献之,渊以为己瑞,号年为河瑞。 以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置单环境台于平阳西。 渊死,子和僭立。 聪即和第四弟也,杀和而自立。 聪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 晋新兴太守郭颐辟为主簿,任以郡事。 举良将,为骁骑别部司马。 齐王冏以为国中尉。 出为左部司马,寻迁右部尉。 太宰、河间王颙表为赤沙中郎将。 以渊在邺,惧为成都王颍所害,亡奔颍,颍甚悦,拜右积弩将军,参前锋战事。 随还左国。 渊称大号,拜大司马,封楚王。 及僭位,年号光兴。 聪遣王弥、刘曜攻陷洛阳,执晋怀帝,改年为嘉平。 聪于是骄奢淫暴,杀戮无已,诛翦公卿,旬日相继。 纳其太保刘殷二女为左右贵嫔,又纳殷孙女四人为贵人,六刘之宠,倾于后宫。 聪希复出外,事皆中黄门纳奏,左贵嫔决之。 其都水使者襄陵王摅以鱼蟹不供,将作大匠望都公靳陵以营作迟晚,并斩于东市。 聪游猎无度,晨出暮归,观鱼于汾,以烛继昼。 其弟乂及子粲舆榇切谏,聪怒曰:“吾岂桀纣幽厉乎,而汝等生来哭人也! ”先是,刘琨来告难,穆帝亲率大众,令长子六修击粲等,大破之。 语在《序纪》。 聪与群臣饮宴,逼晋帝行酒。 晋光禄大夫庾珉等谋以平阳应刘琨,于是害晋帝,诛珉等。 改嘉平为建元。 平阳地震,聪崇明观陷为池,水赤如血,赤气至天,有赤龙奋迅而去。 流星起于牵牛,入紫微,龙形委蛇,其光照地,落于平阳北十里。 视之则肉,长三十步,广二十七步,臭达于平阳。 肉帝常有哭声,昼夜不止。 聪恶之。 刘后产一蛇一虎,各害人而走,寻之不得,须之见在陨肉之旁。 聪遣刘曜攻陷长安,执晋愍帝,改建元为麟嘉。 其武库陷,入地一丈五尺。 聪自去冬至是,遂不受朝贺,立市于后庭,与宫人宴戏,积日不醒。 立上皇后樊氏,樊氏是聪张后之侍婢也。 时称后者四人,佩皇后玺绶者七人。 阿谀日进,货贿公行,后宫赏赐,动至千万。 有豕著进贤冠,犬冠武弁带绶,并升聪座,俄而斗死,宿卫之人无见入者。 平文二年,聪死。 子粲,袭位,号年汉昌。 粲荒耽酒色,游荡后庭,军国之事,决于大将军靳准。 准勒兵诛粲,刘氏男女无少长皆杀之。 准自号汉王,置百官。 寻为靳明所杀,众降渊族子曜。 曜,字永明。 少孤,见养于渊。 颇知书计,志性不恒。 拳勇有膂力,铁厚一寸,射而洞之。 坐事当诛,亡匿朝鲜,客为县卒,会赦得还。 聪之末年,位至相国,镇长安。 靳准之诛粲也,曜来赴之,次于赤壁。 遂僭尊号,改年光初。 靳明既降于曜,曜还都长安,自称大赵。 曜西通张骏,南服仇池,穷兵极武,无复宁岁。 又发六百万功,营其父及妻二冢,下洞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基,周回二里,发掘古冢以千百数,迫督役徒,继以脂烛,百姓嗥哭,盈于道路。 又更增九十尺。 冢前石人有声言“慎”。 封其子胤为南阳王,以汉阳十三郡为国。 立单于台于渭城,置左右贤王已下,皆以杂种为之。 曜得黑兔,改年为太和。 石虎伐曜,曜击破之,遂攻石生于洛阳。 曜不抚士众,专与嬖臣饮博,左右或谏,曜怒斩之。 石勒进据石门,曜甫知之,解金墉之围,陈于洛西,将与勒战。 至西阳门,麾军就,平师遂大溃。 曜坠于冰,为石勒将石堪所擒,勒囚之襄国,寻杀之烈帝。 元年,曜子毗率百官弃长安西走秦州。 寻为石勒所灭。 羯胡石勒,字世龙,小字匐勒。 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 祖邪弈于,父周曷朱,一字乞翼加,并为部落小帅。 周曷朱性凶粗,不为群胡所附。 勒壮健,有胆略,好骑射,周曷朱每使代己督摄部胡,部胡爱信之。 并州刺史司马腾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两胡一枷,勒亦在中。 至平原,卖与师氏为奴。 师家邻于马牧,勒与牧帅汲桑往来相托,遂招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姚豹、逮明、郭敖、刘征、刘实、张噎、乎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东如赤龙、𫘧骥诸苑,乘苑马还掠缯宝以赂汲桑。 成都王颍之废也,颍故将阳平人公师籓等自称将军,起兵赵魏,众至数万,勒与汲桑率牧人,乘苑马数百骑以赴之。 于是桑始命勒以石为姓,以勒为名。 籓拜为前队督。 籓战败身死,勒与汲桑亡潜苑中。 颍之将如河北也,汲桑以勒为伏夜牙门,率牧人劫掠郡县系囚,合军以应之,屯于平石。 桑自号大将军,进军攻邺,以勒为前锋都尉。 攻邺,克之。 寻为晋将苟晞所败。 勒往从刘渊,拜为辅汉将军、平晋王。 刘聪立,以勒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公。 刘粲攻洛阳,勒留长史刁膺统步卒九万,徙辎重于重门,率轻骑二万会粲于太阳,大败晋监军裴邈于渑池,遂至洛川。 勒出成皋,围晋陈留太守王赞于仓垣,为赞所败。 屯文石津,将北攻晋幽州刺史王浚。 会浚将王甲始率辽西鲜卑万余骑败刘聪安北大将军赵固于津北,勒乃烧船弃营,引军向柏门,迎重门辎重,合于石门而济。 南攻晋豫州刺史冯嵩于陈郡,不克,进攻襄城太守崔广于繁昌,斩之。 先是,雍州流民王如、侯脱、严嶷等,起兵江淮间,受刘渊官位。 闻勒之来也,惧,遣众一万拒于襄城,勒击败之,尽俘其众。 勒至南阳,屯于宛之北山。 王如遣使通好。 勒进攻宛,克之,斩侯脱,降严嶷,尽并其众。 南至襄阳,攻克江西三十余垒,有据江汉之志。 勒右长史张宾以为不可,引军而北。 晋太傅、东海王越率洛阳之众二十余万讨勒。 越薨于军,军人推太尉王衍为主,率众而东。 勒追击,破之于苦县。 勒分骑围而射之,相登如山,杀王衍及晋襄阳王范等十余万人。 越世子毗闻越薨,出自洛阳,从者倾城。 勒逆毗于洧仓,破之,执毗及晋宗室二十六王并诸卿士,皆杀之。 与王弥、刘曜攻陷洛阳,归功弥曜。 遂出不辕,执晋大将军苟晞于蒙城,以为左司马。 刘聪授勒镇军大将军、幽州牧,领并州刺史。 用张宾之计,自当南葛陂北都襄国。 袭幽州,擒王浚,杀之。 刘聪加勒陕东伯,得专征伐,封拜刺史、将军、守宰、列侯,岁尽集上。 及刘粲为勒准所杀,勒率众赴平阳。 曜称尊号,授勒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并前十三郡,进为赵公。 勒至平阳,靳明出与勒战,勒大破之,遣兼左长史王修、主簿刘茂献捷于曜。 明率平阳之众奔曜,曜西如粟邑。 勒焚平阳宫室,置戍而归,徙浑仪乐器于襄国。 曜遣使授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增封七郡,并前二十郡;出入警跸,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如魏武辅汉故事。 王修舍人曹平乐留仕曜朝,言于曜曰:“大司马遣修等来,外表至虔,内觇强弱。 ”曜实残弊,惧修宣之,大怒,追还策命而斩王修。 刘茂逃归,言修死状。 勒大怒,诛曹平乐父兄,夷其三族。 又知追亭太宰、赵王之授,怒曰:“帝王之起,复何常也? 赵王、赵帝,孤自取之,名号大小,岂尔所节乎! ”勒乃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赵王,以二十四郡为赵国,号为赵元克年,平文三年也。 勒遣使求和,请为兄弟,斩其使以绝之。 自是朝会,常僭天子礼乐,以飨群臣。 烈帝元年,勒又遣使求和,帝许之。 二年,勒僭称皇帝,置百官,年号建平。 虽都襄国,又营邺宫,作者数十万从,兼以昼夜。 五年,勒死,子大雅僭立。 大雅,名犯显祖庙讳。 大雅立,号年延熙。 石虎废大雅为海阳王而僭立,寻杀之。 虎,字季龙,勒之从子也。 祖曰匐邪,父曰寇觅。 寇觅有七子,虎第四。 勒父幼而子之,故或谓之为勒弟也。 晋永兴中,与勒相失。 永嘉五年,刘琨送勒母王氏及虎于葛陂,时年十七矣。 性残忍,游猎无度,能左右射,好以弹弹人,军中甚患之。 勒白母曰:“此儿凶暴无赖,使军人杀之,声名可惜,宜自除也。 ”王曰:“快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 为复小忍,勿却之。 ”至年十八,身长七尺五寸,弓马迅捷,勇冠当时。 将佐亲戚,莫不敬惮,勒深嘉之。 而酷害过差,军中有壮健与己齐者,因猎戏谑,辄杀之。 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 御众严整,莫敢犯者,指授攻讨,所向无前。 故勒宠信弥隆,仗以专征之任。 刘聪以虎为魏郡太守,镇邺三台;又封繁阳侯,食邑三千户。 勒为赵王,以虎为车骑将军,加侍中、开府,进封中山公。 勒称尊号,为太尉、守尚书令,封中山王,食邑万户。 勒死,虎擅诛右光禄大夫程遐、中书令徐光,遣子邃率兵入大雅宫,直卫文武皆奔散。 大雅大惧,自陈弱劣,让位于虎。 虎曰:“若其不堪,天下自当有大义,何足豫论。 ”遂逼立之。 虎自为丞相、魏王。 虎以勒文武旧臣,皆补丞相闲任,其府僚旧昵,悉居台省禁要。 改勒太子宫曰崇训宫,徙勒妻刘氏已下居之,简其美淑及车马服御,皆归虎第。 刘氏谓其彭城王石堪曰:“丞相便相凌蹈,恐国祚之灭不复久矣。 真可谓养虎自残者也。 王将何以图之? ”堪曰:“先帝旧臣,皆以斥外,众旅不复由人,宫殿之中,亡所厝计。 臣请出奔兖州,据廪丘,扶南阳王恢为盟主,宣太后诏于诸牧守、征镇,令各率义兵财讨恶逆,蔑不济也。 ”刘氏然之。 既而,堪计不果,虎灸而杀之,又杀刘氏。 石生先镇长安,石朗镇洛阳,并起兵讨虎,为虎所灭。 虎遂自立为大赵王,号年建武,自襄国徙居于邺。 乃杀大雅及其母程氏,并大雅诸弟。 初,虎衣衮冕,将祀南郊,照镜无首,大恐怖,不敢称皇帝,乃自贬为王。 使其太子邃省可尚书奏事,唯选牧守、祀郊庙、征伐、刑断,乃亲览之。 虎又改称大赵天王。 邃以事呈之,恚曰:“此小事,何足呈也! ”时有所问,复怒曰:“何以不呈! ”诮责杖捶,月至再三。 邃甚愠恨,私谓中庶子李颜等曰:“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 ”颜等状不敢对。 虎闻而大怒,杀邃及其男女二十六人,一棺埋之,诛其宫臣支党二百余人。 立次子宣为太子。 虎于邺起台四十余所,营长安、洛阳二宫,作者四十余万人。 又欲自邺起阁道,至于襄国。 敕河南四州具南师之备,并、朔、秦、雍严西讨之资,青、冀、幽州三五发卒。 诸州造甲者五十万人。 扰役黎元,民庶失业,得农桑者十室而三。 船夫十七万人,为水所没,为虎所害,三分而一。 课责征士,五人车一乘、牛二头、米各十五斛、绢十匹。 诸役调有不办者,皆以斩论。 穷民率多鬻子以充军制,而犹不足者,乃自经于道路。 死者相望,犹求发无己。 太武殿成,图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皆变为胡状,头缩入肩。 虎大恶之。 遣司虞中郎将贾霸率工匠四千,于东平冈山造猎车千乘,辕长三丈,高一丈八尺,置高一丈七尺;格虎车四十乘,立行楼二层于其上。 南至荥阳,东极阳都,使御史监司。 其中禽兽,民有犯者罪至大辟。 御史因之,擅作威福,民有美女、好牛马,求之不得,便诬以犯兽论,民死者相继,海岱、河济之间,民无宁志矣。 又发民牛二万余头,配朔州牧官。 增内官二十四等,东宫十二等,诸公侯七十余国,皆为置女官九等。 先是,大发民女二十已下、十三已上三万余人,为三等之第,以分配之。 郡县有希旨,务于美淑,夺人妇者九千余人。 民妻有美色,豪势因而胁之,率多自杀。 太子、诸公私令采发者,亦垂一万。 建国九年,虎遣使朝贡。 虎使其太子宣及宣弟秦公韬递日省可尚书奏事。 宣恶韬侔己,谓嬖人杨柯、牟成等曰:“汝等杀韬,吾入西宫,当以韬之国邑分封汝等。 韬既死,上必亲临,因行大事,亡不济矣。 ”柯等许诺,乃夜入韬第而杀之。 虎将出临韬丧,其司空李农谏,乃止。 翌日,有人告之,虎大怒,以铁钚穿宣颔而锁之,作数斗木槽,和以羹饭,以猪狗法食之。 取害韬刀仗,舐其上血,号叫之声,震动宫殿。 积柴城北,树标其上,标末置鹿卢,穿之以绳。 送宣于标所,使韬所亲宦者郝雅、刘灵拔其发,抽其舌,以绳贯其颔,鹿绞上之。 刘霸断其手足,斫眼溃腹,如韬之伤。 四面纵火,烟焰际天,虎从昭仪已下数千人,登中台以观之。 火灭,取灰分置诸门交道中。 杀其妻子二十九人,诛其四率已下三百人,、宦者五十人,皆车裂、节解,弃之漳水。 洿其东宫,以养猪牛。 十二年,虎自称皇帝,号年太宁。 虎死,少子世僭立。 虎养孙闵杀世,以世兄遵为主。 遵以闵为大将军辅政。 遵立七日,大风、雷震、昼昏,火水俱下,灾其太武殿,延及宫内府库,至于阊阖门。 火月余乃灭。 遵兄鉴,又杀遵而自立,号年青龙。 鉴弟苞与胡张才、孙伏都等谋杀闵,不克而死。 自凤阳门至琨华殿,积尸如丘,流血成池。 闵知胡人不为己用,乃闭邺城四门,尽杀诸胡,晋人貌似胡者多亦滥死。 闵乃杀鉴而自立,尽灭石氏。 闵本姓冉,乃复其姓自称大魏,号年永兴。 寻为慕容俊所擒。 铁弗刘虎,南单于之苗裔,左贤王去卑之孙,北部帅刘猛之从子,居于新兴虑虒之北。 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因以为号。 猛死,子副仑来奔。 虎父诰升爰代领部落。 诰升爰一名训兜。 诰升爰死,虎代焉。 虎一名乌路孤。 始臣附于国,自以众落稍多,举兵外叛。 平文与晋并州刺史刘琨共讨之,虎走据朔方,归附刘聪,聪以虎宗室,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 复渡河侵西部,平文逆击,大破之,虎退走出塞。 昭成初,虎又寇西部,帝遣军逆讨,又大破之。 虎死,子务桓代领部落,遣使归顺。 务桓,一名豹子。 招集种落,为诸部雄。 潜通石虎,虎拜为平北将军、左贤王。 务桓死,弟阏陋头代立。 密谋反叛,语在《序纪》。 后务桓子悉勿祈逐阏陋头而自立。 悉勿祈死,弟卫辰代立。 卫辰,务桓之第三子也。 既立之后,遣子朝献,昭成以女妻卫辰。 卫辰潜通苻坚,坚以为左贤王。 遣使请坚,求田内地,春来秋云,坚许之。 后掠坚边民五十余口为奴婢以献于坚,坚让归之。 乃背坚,专心归国,举兵伐坚,坚遣其建节将军邓羌讨擒之。 坚自至朔方,以卫辰为夏阳公,统其部落。 卫辰以坚还复其国,复附于坚,虽于国贡使不绝,而诚敬有乖。 帝讨卫辰,大破之,收其部落十六七焉。 卫辰奔苻坚,坚送还朔方,遣兵戍之。 昭成末,卫辰导苻坚来寇南境,王师败绩。 坚遂分国民为二部,自河以西属之卫辰,自河以东属之刘库仁。 语在《燕凤传》。 坚后以卫辰为西单于,督摄河西杂类,屯代来城。 慕容永之据长子,拜卫辰使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大将军、朔州牧,居朔方。 姚苌亦遣使结好,拜卫辰使持节、都督北朔杂夷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河西王、幽州牧。 累为寇害。 登国中,卫辰遣子直力鞮寇南部,其众八九万,太祖军五六千人,为其所围。 太子乃以车为方营,并战并前,大破之于铁岐山南,直力鞮单骑而走,获牛羊二十余万。 乘胜追之,自五原金津南渡,迳入其国,居民骇乱,部落奔溃,遂至卫辰所居悦跋城。 卫辰父子惊遁,乃分遣诸将轻骑追之。 陈留公元虔南至白盐池,虏卫辰家属;将军伊谓至木根山,擒直力鞮,尽并其众。 卫辰单骑遁走,为其部下所杀,传首行宫,获马牛羊四百余万头。 先是,河水赤如血,卫辰恶之,及卫辰之亡,诛其族类,并投之于河。 卫辰第三子屈孑,亡奔薛干部帅太悉伏。 屈孑,本名勃勃,太宗改其名曰屈孑,屈孑者,卑下也。 太悉伏送之姚兴,兴高平公破多罗没弈于妻之以女。 屈孑身长八尺五寸,兴见而奇之,拜骁骑将军,加奉军都尉,常参军国大议,宠遇逾于勋旧。 兴弟济南公邕言于兴曰:“屈孑天性不仁,难以亲育,宠之太甚,臣窃惑之。 ”兴曰:“屈孑有济世之才,吾方收其艺用,与之共平天下,有何不可? ”乃以屈孑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使助没弈于镇高平,议以义城、朔方杂夷及卫辰部众三万配之,以候边隙。 邕固谏以为不可,兴曰:“卿何以知其气性? ”邕曰:“屈孑奉上慢,御众残,贪暴无亲,轻为去就,宠之逾分,终为边害。 ”兴乃止,以屈孑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二万余落,镇朔方。 太祖末,屈孑袭杀没弈于而并其众,僭称大夏天王,号年龙升,置百官。 兴乃悔之。 屈孑耻姓铁弗,遂改为赫连氏,自云徽赫与天连;又号其支庶为铁伐氏,云其宗族刚锐如铁,皆堪伐人。 刘裕攻长安,屈孑闻而喜曰:“姚泓岂能拒裕,裕必灭之。 待裕去后,吾取之如拾遗耳。 ”于是秣马厉兵,休养士卒。 及裕擒泓,留子义真守长安,屈孑伐之,大破义真,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 遂僭称皇帝于灞上,号年为昌武,定都统万。 勒铭城南,颂其功德。 以长安为南都。 性骄虐,视民如草芥。 蒸土以筑都城,铁锥刺入一寸,即杀作人而并筑之。 所造兵器,匠呈必死,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凡杀工匠数千人。 常居城上,置弓剑于侧,有所嫌忿,手自杀之。 群臣忤视者,凿其目;笑者,决其唇;谏者,谓之诽谤,先截其舌,而后斩之。 议废其长子𪻺,𪻺,自长安起兵攻屈孑,屈孑中子太原公昌破𪻺,。 杀之。 屈孑以昌为太子。 始光二年,屈孑死,昌僭立。 昌,字还国,一名折,屈孑之第三子也。 既僭位,改年永光。 世祖闻屈孑死,诸子相攻,关中大乱,于是西伐。 乃以轻骑一万八千济河袭昌。 时冬至之日,昌方宴飨,王师奄到,上下惊扰。 四驾次于黑水,去城三十余里,昌乃出战。 世祖驰往击之,昌退走入城,未及闭门,军士乘胜入其西宫,焚其西门。 夜宿城北。 明日,分军四出,略居民,杀获数万,生口牛马十数万,徙万余家而还。 后昌遣弟定与司空奚斤相持于长安,世祖乘虚西伐,济君子津,轻骑三万,倍道兼行。 群臣咸谏曰:“统万城坚,非十日可拔,今轻军讨之,进不可克,退无所资,不若步军攻具,一时俱往。 ”世祖曰:“夫用兵之术,攻城最下,不得已而用之。 如其攻具一时俱往,贼必惧而坚守,若攻不时拔,则食尽兵疲,外无所掠,非上策也。 朕以轻骑至其城下,彼先闻有步军而徒见骑至,必当心闲,朕且羸师以诱之,若得一战,擒之必矣。 ,所以然者,军士去家二千里,复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以是决战则有余,攻城则不足。 ”遂行。 次于黑水,分军伏于深谷,而以少众至其城下。 昌将狄子玉来降,说:“昌使人追其弟定,定曰:‘城既坚峻,未可攻拔,待擒斤等,然后徐往,内外击之,何有不济。 ’昌以为然。 ”世祖恶之,退军城北,示昌以弱。 遣永昌王健及娥清等分骑五千,西掠居民。 会军士负罪,亡入昌城,言官军粮尽,士卒食菜,辎重在后,步兵未至,击之为便。 昌信其言,引众出城,步骑三万。 司徒长孙翰等言:“昌步陈难陷,宜避其锋,且纵步兵,一时奋击。 ”世祖曰:“不然。 远来求贼,恐其不出,今避而不击,彼奋我弱,非计也。 ”遂收军伪北,引而疲之。 昌以为退,鼓噪而前,舒陈为翼。 行五六里,世祖冲之,贼陈不动,稍复前行。 会有风起,方术宦者赵倪劝世祖更待后日,崔浩叱之。 世祖乃分骑为左右以掎之。 世祖坠马,贼已逼接,世祖腾马,刺杀其尚书斛黎,又杀骑贼十人,流矢中掌,奋击不辍。 昌军大溃,不及入城,奔于上邽,遂克其城。 初,屈孑性奢,好治宫室。 城高十仞,其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 台榭高大,飞阁相连,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 世祖顾谓左右曰:“蕞尔小国,而用民如此,虽欲不亡,其中得乎? ”后侍御史安颉擒昌,世祖使侍中古弼迎昌至京师,舍之西宫门内,给以乘舆之副,又诏昌尚始平公主,假常忠将军、会稽公,封为秦王。 坐谋反,伏诛。 昌弟定,小字直獖。 屈孑之第五子,凶暴无赖。 昌败,定奔于平凉,自称尊号改年胜光。 定登阴槃山,望其本国,泣曰:“先帝以朕承大业者,岂有今日之事乎! 使天假朕年,当与诸卿建季兴之业。 ”俄而有群狐百数鸣于其侧,定命射之,无所获。 定恶之,曰:“此亦大不臧,咄咄天道,复何言哉! ”与刘义隆连和,遥分河北,自恒山以东属义隆,恒山以西属定。 遣其将寇麟城,始平公隗归讨破之。 定又将数万人东击归。 世祖亲率轻骑袭平凉,定救平凉,方陈自固。 世祖四面围之,断其水草。 定不得水,引众下原。 诏武卫将军丘眷击之,众溃。 定被创,单骑遁走,收其余众,乃西保上邽。 神四年,为吐谷浑慕𪻺,所袭,擒定,送京师,伏诛。 徒何慕容廆,字弈洛环,其本出于昌黎。 曾祖莫护跋,魏初率诸部落入居辽西,从司马宣王讨平公孙渊,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 祖木延,从毋丘俭征高丽有功,加号左贤王。 父涉归,以勋进拜鲜卑单于,迁邑辽东。 涉归死,廆代领部落。 以辽东僻远,徙于徒何之青山。 穆帝之世,颇为东部之患,左贤王普根击走之,乃修和亲。 晋愍帝拜廆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 平文之末,廆复侵东部,击破之。 王浚称制,以廆为散骑常待、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 廆以非王命所授,拒之”廆死,子元真代立。 元真,小字万年,名犯恭宗庙讳。 元真既袭,弟仁叛于辽东之平郭,与元真相攻,元真讨斩之。 乃号年为元年,自称燕王,置官如魏武辅汉故事。 石虎率众伐元真,元真击走之。 建国二年,帝纳元真女为后。 元真袭石虎,至于高阳,掠徙幽冀二州三万户而还。 四年,元真遣使朝贡,城加龙城而都焉。 元真征高丽,大破之,遂入丸都,掘高丽王钊父利墓,载其尸,并其母妻、珍宝,掠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而归。 钊单马遁走,后称臣于元真,乃归其父尸。 又大破宇文,闼地千里,徙其部民五万余家于昌黎。 元真死,子俊统任。 俊,字宣英。 既袭位,号年为元年。 闻石氏乱,乃砺甲严兵,将为进取之计。 凿山除道,入自卢龙,克蓟城而都之。 进克中山、常山,大破冉闵于魏昌廉台,擒之。 闵太子叡固守邺城,进师攻邺,克之。 建国十五年,俊僭称皇帝,置百官,号年元玺,国称大燕,郊祀天地。 十六年,遣使朝贡。 俊自蓟迁都于邺,号年为光寿。 俊死,子暐统任。 暐,字景茂,俊之第三子也。 既僭立,号年建熙。 暐政无纲纪,时人知其将灭。 有神降于邺,自称“湘女”,有声,与人相接,数日而去。 僭晋将桓温率众伐暐。 至于枋头,暐叔父垂击走之。 垂有大功,暐不能赏,方欲杀之,垂怒,奔苻坚。 坚遣将王猛伐邺,擒暐,封新兴侯,后拜尚书。 太祖之七年,苻坚败于淮南,垂叛,攻苻丕于邺。 暐弟济北王泓,先为北地长史,闻垂攻邺,亡奔关东,收诸马牧鲜卑,众至数千,还屯华阴。 暐乃潜使诸弟及宗人起兵于外。 坚遣将军张永步骑五千击之。 为泓所败。 泓众遂盛。 ,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推垂为承相、都督陕东诸军事、领大司马、冀州牧、吴王。 坚遣子钜鹿公叡伐泓。 泓弟中山王冲,先为平阳太守,亦起兵河东,有众二万。 泓大破叡军,斩叡。 冲为坚将窦冲所破,弃其步众,率鲜卑骑八千奔于泓军。 泓众至十余万。 遣使谓坚曰:“秦为无道,灭我社稷。 今天诱其衷,秦师倾败,将欲兴复大燕。 吴王已定关东。 可速资备大驾,奉送乘舆并宗室功臣之家,泓当率关中燕人翼卫皇帝,还返邺都。 与秦以虎牢为界,分王天下,永为邻好,不复为秦之患也。 ”坚怒责暐曰:“卿虽曰破灭,其实若归,奈何因王师小败,猖悖若是! 泓书如此,卿欲去者,朕当相资。 ”暐叩头流血,涕泣陈谢。 坚久之曰:“此自三竖之罪,非卿之过。 ”复其位,待之如初。 命暐以书招喻垂及泓、冲,使息兵还长安,恕其反叛之咎。 而暐密遣使谓泓曰:“今秦数已终,社稷不轻,勉建大业。 可以吴王为大将军,领司徒,承制封拜。 听吾死问,汝例即尊位。 ”泓于是进向长安,年号燕兴。 泓谋臣高盖、宿勤崇等以泓德望后冲,且持法苛峻,乃杀泓,立冲为皇太弟,承制行事,置百官。 冲去长安二百里,坚遣子平原公晖拒之,冲大破晖军,进据阿房。 初,坚之灭燕,冲姊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纳之,宠冠后庭。 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 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咸惧为乱。 王猛切谏,坚乃出冲。 及其母卒,葬之以燕后之礼。 长安又谣曰:“凤皇,凤皇,止阿房。 ”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莳梧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凤皇之至。 冲小字凤皇,至是终为坚贼,入止阿城焉。 暐入见坚,稽首谢曰:“弟冲不识义方,孤背国恩,臣罪应万死。 陛下垂天地之容,臣蒙更生之惠。 臣二子昨婚,明当三日,愚欲暂屈銮驾,幸臣私第。 ”坚许之。 暐出,术士王嘉曰:“椎芦作蘧篨,不成文章;会天大雨,不得杀羊。 ”言暐将杀坚而不果也。 坚与群臣莫之能解。 是夜大雨,晨不果出。 初,暐之遣诸弟起兵于外也,谋欲伏兵请坚杀之。 时鲜卑在城者犹有千余人,暐令其帅悉罗腾、屈突铁侯等潜告之曰:“官今使吾外镇,听旧人悉随。 可于某日会集某处。 ”鲜卑信之。 北部人突贤之妹,为坚左将军窦冲小妻,贤与妹别,妹请冲留其兄。 冲驰入白坚,坚大惊,召腾问之,腾具首服。 乃诛暐父子及其宗族,城内鲜卑无少长男女皆杀之。 廆弟运,运孙永。 永,字叔明。 暐既为苻坚所并,永徙于长安,家贫,夫妻常卖靴于市。 及暐为坚所杀也,冲乃自称尊号,以永为小将。 冲与左将军苟池大战于骊山,永力战有功,斩池等数千级。 坚大怒,复遣领军将军杨定率左右精骑二千五百击冲,大败之,俘掠鲜卑万余而还,坚悉抗之。 又败冲右仆射慕容宪于灞浐之间。 定果勇善战,冲深惮之。 纳永计,穿马埳以自固。 迁永黄门郎。 冲毒暴关中,人民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 及坚出如五将山,冲入长安,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计。 初,坚之末乱也,关中土燃,无火而烟气大起,方数十里,月余不灭。 坚每临听讼观,令民有怨者,举烟于城北,观而录之。 长安为之语曰:“欲得必存,当举烟。 ”关中谣曰:“长鞘马鞭击左股,太岁南行当复虏。 ”西人呼徒何为白虏。 冲果据长安,乐之忘归,且以慕容垂威名夙著,跨据山东,惮不敢进,课农筑室,为久安之计。 众咸怨之。 登国元年,冲左将军韩延因民之怨,杀冲,立冲将段随为燕王,改年昌平。 冲之入长安,王嘉谓之曰:“凤皇,凤皇,何不高飞还故乡? 无故在此取灭亡! ”冲败,其左仆射慕容恒与永潜谋,袭杀段随,立宜都王子凯为燕王,号年建明,率鲜卑男女三十余万口,乘舆服御,礼乐器物去长安而东,以求为武卫将军。 恒弟护军将军韬阴有贰志,诱觊杀之于临晋。 恒怒,去之。 永与武卫将军刁云率众攻韬,韬遣司马宿勤黎逆战,永执而戮之。 韬惧,出奔恒营。 恒立慕容冲子望为帝,号年建平。 众悉去望奔永,永执望杀之,立慕容泓之子忠为帝,改年建武。 忠以永为太尉,守尚书令,封河东公。 至闻嘉,知慕容垂称尊号,托以农要弗集,筑燕熙城以自固。 刁云等又杀忠,推永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雍秦梁凉四州牧、河东王,称籓于垂。 永以苻丕至平阳,恐不能自固,乃遣使求丕假道还东。 丕不许,率众讨永,永击走之,进据长子。 永僭称帝,号年中兴。 垂攻丁零翟钊于滑台,钊请救于永,永谋于众。 尚书郎勃海鲍遵曰:“徐观其弊,卞庄之举也。 ”中书侍郎太原张腾曰:“强弱势殊,何弊之有! 不如救之,成鼎峙之势。 可引兵趣中山,昼多疑兵,夜倍其火,彼必惧而还师。 我冲其前,钊蹑其后,此天授之机,不可失也。 ”永不从。 钊败降永,永以钊为车骑大将军、东郡王。 岁余,谋杀永,永诛之。 垂遣其龙骧将军张崇攻永弟武乡公友于晋阳,永遣其尚书令刁云率众五万屯潞川。 垂停邺,月余不进,永乘诡道伐之,乃摄诸军还于太行轵关。 垂进师,入自木井关,攻永从子征东将军小逸豆归、镇东将军王次多于台壁。 永遣其从兄太尉大逸豆归救次多等,垂将平规击破之。 永率众五万与垂战于台壁南,为垂所败,奔还长子,婴城固守。 大逸豆归部将潜为内应,垂勒兵密进,永奔北门,为前驱所获,垂数而戮之,并斩永公卿已下刁云、大逸豆归等三十余人。 永所统新旧民户,及服御、图书、器乐、珍宝,垂尽获之。 垂,字道明,元真第五子也。 甚见宠爱,常目而谓诸弟曰:“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 ”故名霸,字道业,恩遇逾于俊,故俊不能平之。 及即王位,以垂坠马伤齿,改名为,外以慕却为名,内实恶之。 寻以谶记之文,乃去乂,以垂为名焉。 年十三,为偏将,所在征伐,勇冠三军。 俊平中原,垂为前锋,累战有大功。 及僭尊号,拜黄门郎,出为安东、冀州牧,封吴王。 以侍中、右禁将军。 录留台事,镇龙城,大收东北之和。 历位镇东、平州、征南大将军、荆兖二州牧、司隶校尉。 以军骑大将军败桓温于枋头,威名大震。 不容于暐,西奔苻坚。 坚甚重之,拜冠军将军,封宾都侯。 坚败于淮南,入于垂军。 子宝劝垂杀之,垂以坚遇之厚也,不听。 行至洛阳,请求拜墓,许之,遂起兵。 攻苻丕于邺,乃引漳水以灌之,不没者尺余。 丁零翟斌怨垂,使人夜往决堰,水溃,故邺不拔。 垂称燕王,置百官,年号燕元。 引师去邺,开苻丕西归之路。 丕固守邺城,请援于司马昌明。 垂怒曰:“苻丕,吾纵之不能去,方引南贼规固邺都,不可置也。 ”乃复进师。 丕乃弃邺奔并州。 垂以兄子鲁阳王和为南中郎将,镇邺。 垂定都中山。 登国元年,垂僭称大位,号年为建兴。 建宗庙社稷于中山,尽有幽、冀、平州之地。 垂遣使朝贡。 三年,太祖遣九原公仪使于垂,垂又遣使朝贡。 四年,太祖遣陈留公虔使于垂,又遣使朝贡。 五年,又遣秦王觚使于垂,垂留觚不遣,遂绝行人。 垂议讨慕容永,太史令靳安言于垂曰:“彗星经尾箕之分,燕当有野死之王,不出五年,其国必亡,岁在鹑火,必克长子。 ”垂乃止。 安出而谓人曰:“此众既并,终不能久。 ”安意盖知太祖之兴也,而不敢言。 先是,丁零翟辽叛垂,后遣使谢罪,垂不许,辽怒,遂自号大魏天王,有众数万,屯于滑台,与垂相击。 辽死,子钊代之,及垂征克滑台,钊奔长子。 垂议征长子,诸将咸谏,以永国未有衅,连岁征役,士卒疲怠,请待他年。 垂将从之。 垂弟司徒、范阳王德固劝垂征。 垂曰:“司徒议与吾同,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吾计决矣。 且吾投老,叩囊底智足以克之,不复留逆贼以累子孙。 ”垂率步骑七万伐永,克之。 十年,垂遣其太子宝来寇。 时太祖幸河南宫,乃进师临河,筑台告津,奋扬威武,连旌氵公河,东西千有余里。 是时,陈留公虔五万骑在河东,要山截谷六百余里,以绝其左;太原公仪十万骑在河北,以承其后;略阳公遵七万骑塞其南路。 太祖遣捕福宝中山行人,一二尽擒,马步无脱。 宝乃引船列兵,亦欲南渡。 中流,大风卒起,漂宝船数十艘泊南岸,擒其将士三百余人。 太祖悉赐衣服遣还。 始宝之来,垂已有疾,自到五原,太祖断其行路,父子问绝。 太祖乃诡其行人之辞,令临河告之曰:“汝父已死,何不遽还! ”兄弟闻之,忧怖,以为信然。 于是士卒骇动,往往间言,皆欲为变。 初,宝至幽州,其所乘车轴,无故自折,占工靳安以为大凶,固劝令还,宝怒不从。 至是问安,安对曰:“今天变人事,咎征已集,速去可免。 ”宝逾大恐。 安退而告人曰:“今皆将死于他乡,尸骸委于草野,为乌鸟蝼蚁所食,不复见家矣。 ”冬十月,宝烧船夜遁。 是时,河冰未成,宝谓太祖不能渡,故不设斥候。 十一月,天暴风寒,冰合。 太祖进军济河,留辎重,简精锐二万余骑急追之,晨夜兼行,暮至参合陂西。 宝在陂东,营于蟠羊山南水上。 靳安言于宝曰:“今日西北风劲,是追军将至之应,宜设警备,兼行速去,不然必危。 ”宝乃使人防后。 先步抚循,军无节度,将士莫为尽心,行十余里,便皆解鞍寝卧,不觉大军在近。 前驱斥候,见宝军营,还告。 其夜,太祖部分众军相援,诸将罗落东西,为掎角之势。 约勒士卒,束马口,衔枚无声。 昧爽,众军齐进,日出登山,下临其营。 宝众晨将东引,顾见军至,遂惊扰奔走。 太祖纵骑腾蹑,大破之,有马者皆蹶倒冰上,自相镇压,伤者万数。 宝乃诸父兄弟,单马迸散,仅以身免。 于是宝军四五万人,一时放仗,敛手就羁矣。 其遗迸去者不过千余人。 生擒其王公文武将吏数千,获宝宠妻及宫人,器甲、辎重、军资杂财十余万计。 垂复欲来寇,太史曰:“太白夕没西方,数日后见东方,此为躁兵,先举者亡。 ”垂不从,凿山开道。 至宝前败所,见积骸如丘,设祭吊之,死者父兄子弟遂皆嗥哭,声震山川。 垂惭忿呕血,发病而还,死于上谷。 宝僭立。 宝,字道祐,小字库勾,垂之第四子也。 少而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 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朝士翕然称之,垂亦以为克保家业。 垂妻段氏谓垂曰:“宝资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 今托之以大业,未见克昌之美。 辽西、高阳,儿之贤者,宜择一以树之。 赵王麟,奸诈负气,常有轻宝之心,恐必难作。 此自家事,宜深图之。 ”垂弗纳。 宝闻之,深以为恨。 宝既僭位,年号永康。 遣麟逼其母段氏曰:“后常谓主上不能继守大统,今竟能不? 宜早自裁,以全段氏。 ”段氏怒曰:“妆兄弟尚逼杀母,安能保社稷! 吾岂惜死,念国灭不久耳。 ”遂自杀。 宝议以后谏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臣咸以为然。 宝中书令眭邃执意抗言,宝从而止。 皇始元年,太祖南伐。 及克信都,宝大惧。 太祖军于栢肆,宝夜来犯营,太祖击破之。 宝走还中山,率万余骑奔蓟。 宝子清河王会,先守龙城,闻宝被围,率众赴难,逢宝于路。 宝分夺其军,以授弟辽西王农等。 会怒,袭农伤之。 农弟高阳王隆,劝宝收会,不获。 会勒兵攻宝,宝走龙城,会追围之。 侍御郎高云袭败会,会奔中山。 宝命云为子,封夕阳公。 会至中山,为慕容普邻所杀。 宝率众自龙城而南,将攻中山。 众惮征,逃溃。 宝还龙城,垂兰汗拒之,宝南走,奔蓟。 汗遣使诱迎宝,宝杀之。 将南奔叔父范阳王德,闻德称制,退潜辟阳。 汗复遣迎宝。 宝以汗垂之季舅,子盛又汗之婿也,必谓无二,乃还龙城。 汗杀之,及子弟等百余人。 汗自称大都督、大单于、昌黎王,号年青龙,以盛子婿,哀而宥之。 盛,字道运,宝之长子也。 垂封为长乐公,历位散骑常侍、左将军。 宝既僭立,进爵为王,拜征北大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 兰汗之杀宝也,以盛为侍中、左光禄大夫。 盛乃间汗兄弟,使相疑害。 李旱、卫双、刘志、张真等,皆盛之旧昵,汗太子穆并引为腹心。 盛要结旱等,因汗、穆等酒醉,夜袭杀之。 僭尊号,改年为建平,又号年为长乐,盛改称庶民大王。 盛以宝暗而不断,遂峻极威刑,纤介嫌忌,莫不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兆。 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虽忠诚亲戚,亦佥怀离贰。 前将军段玑等,夜潜禁中,鼓噪攻盛。 盛闻变起,率左右出战,众皆披溃。 俄有一贼,暗中击盛,伤之。 遂辇升殿,申约禁卫,召叔父河间公熙属之,未至而盛死。 熙,字道文,小字长生,垂之少子也。 群臣与盛伯母丁氏议,以其家多难,宜立长君,遂废盛子定,迎熙而立之。 熙立,杀定,年号光始。 筑龙腾苑,广袤十余里,役徒二万人。 起景云山于苑内,基广五百步,高十七丈。 又起逍遥宫、甘露殿,连房数百,观阁相交。 凿天河渠,引水入宫。 又为妻苻氏凿曲光海、清凉池,季夏盛暑,不得休息,暍死者太半。 熙游于城南,止大柳树下,若有人呼曰:“大王且止。 ”熙恶之,伐其树,下有蛇长丈余。 熙尽杀宝诸子,改年为建始。 又为其妻起承华殿,负土于北门,土与谷同价。 典军杜静,载棺诣阙,上书极谏。 熙大怒,斩之。 熙妻尝季夏思冻鱼鲙,仲冬须生地黄,皆下有司切责,不得,加之以大辟,其虐也如此。 及苻氏死,熙拥其尸而抚之,曰:“体已就冷,命遂断矣。 ”于是僵仆绝息,久而乃苏,悲号擗踊,斩衰食粥。 大敛之后,复启而交接。 制百官哭临,沙门素服,令有司案检,有泪者为忠孝,无泪者罪之。 于是群臣震惧,莫不含辛以为泪焉。 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轜车高大,毁城门而出,长老相谓曰:’慕容氏自毁其门,将不入矣。 ”中卫将军冯跋兄弟闭门拒熙,执而杀之。 立夕阳公云为主。 云,宝之养子。 复姓高氏,年号正始。 跋又杀云自立。 云之立也,熙幽州刺史、上庸公慕容懿以辽西归降,太祖以懿为征东将军、平州牧、昌黎王。 后坐反,伏诛。 元真少子德。 德,字玄明,雅为兄垂所重。 桓温之至枋头也,德与垂击走之。 苻坚灭暐,以德为张掖太守。 垂称尊号,封为范阳王,拜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寻迁司徒。 宝既即位,以德镇邺,后拜丞相。 宝既东走,群僚劝德称尊号,德不从。 皇始二年,既拔中山,太祖遣卫王仪攻邺。 德率户四万南走滑台,自称燕王,号年为燕元,置百官。 德冠军将军苻广叛于乞活垒,德留兄子和守滑台,率众攻广,斩之。 而和长史李辩杀和,以城来降。 德无所据,乃谋于众。 其给事黄门侍郎张华劝德取彭城而据之。 其尚书潘聪曰:“青齐沃壤,号曰‘东秦’。 土方二千里,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 宜攻取据之,以为关中、河内也。 ”德从之,引师克薛城,徐兖之民尽附之。 以其南海王法为兖州刺史,镇梁父。 进克莒城,以潘聪为徐州刺史,镇莒城。 北伐广固,司马德宗幽州刺史辟闾浑闻德将至,徙民八千余户入广固,遣司马崔诞率千余人戍薄荀固,平原太守张豁屯柳泉。 诞、豁皆承檄遣子降德。 浑惧,携妻子北走,德追骑斩之。 浑少子道秀自归,请与父俱死。 德曰:“浑虽不忠,而子能孝,其特赦之。 ”德入都广固,僭称尊号,号年建平。 女水竭,德闻而恶之,因而寝疾。 兄子超请祈女水,德曰:“人君之命,岂女水所知。 ”超固请,终不许。 立超为太子。 德死,超僭立。 超,字祖明,德兄北海王纳之子也。 既僭位,号年太上。 超青州刺史、北地王钟,兖州刺史、南海王法等,起兵叛超,超悉平之。 超南郊,柴燎焰起,而烟不出。 灵台令张光告人曰:“今火盛而烟灭,国其亡乎? ”天赐五年,司马德宗将刘裕伐超。 超将公孙五楼劝超拒之于大岘,超曰:“但令度岘,我以铁骑践之,此成擒也。 ”太尉、桂林王镇曰:“若如圣旨,必须平原用马,便宜出岘逆战,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自贻寇逼。 臣以为天时不如地利,拒之大岘,策之上也。 ”超不从。 出而告人曰:“主上酷似刘璋。 今年国灭,吾必死之。 ”超收镇下狱。 裕入大岘,超拒之于临朐,乃赦镇而谢之。 超战于临朐,为裕所败,退还广固。 裕遂围之。 广固鬼夜哭,有流星长十余丈,陨于广固。 城溃,裕执超,送建康市斩之。 临渭氐苻健,字建业,本出略阳临渭。 祖怀归,为部落小帅。 父洪,字广世。 洪之生也,陇右霖雨,百姓苦之。 时有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 ”故名之曰洪。 年十二而父死,为部帅。 群氐推以为盟主。 刘曜拜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徙之高陆,进为氐王。 石虎平秦陇,表石勒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又徙之枋头。 迁光烈将军,进爵为侯,稍迁冠军大将军,进封西平公。 讨平梁犊,进位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略阳公。 冉闵之乱,秦雍徙民西归,凭洪为主,众至十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既而为其将麻秋所鸩,临死,谓健曰:“关中周汉旧都,形胜之国,进可以一同天下,退不失保全秦雍,吾死之后,便可鼓行而西。 ”健从之。 健,初名罴,字世建,又避石虎外祖张罴之名,故改焉。 健便弓马,善于事人,石虎深爱之,历位翼军校尉、镇军将军。 时京兆杜洪窃据长安,关中雄俊皆应之。 健密图关中,惧洪之知也,乃缮宫室于枋头,课民种麦,示无西意。 既而自称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尽众西行。 至盟津,起浮桥以济,遣弟辅国将军雄率步骑五千入自潼关,兄子扬武将军菁率众七千自轵关入河东。 势菁手曰:“若事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济讫,焚桥;自统大众,继雄而进。 杜洪遣将军张光逆健于潼关,雄击破之。 洪尽召关中之众以拒健,健闻而筮之,遇《泰》之《临》。 健曰:“小往大来,吉亨。 昔往东而小,今还西而大,吉孰大焉。 诸君知不? 此则汉祖屠秦之机也。 ”健长驱至长安,杜洪奔司竹,健遂入都。 建国十四年,乃僭称天王,号年皇始,国号大秦,置百官。 健寻自称皇帝。 桓温率众伐长安,次于灞上。 健弟雄击温,破之,温乃引众东走。 健遣其太子苌追温,比至潼关,九败之,苌亦为流矢所中死。 关中大饥,蝗虫生于华泽,西至陇山,百草皆尽,牛马至相啖毛,虎狼食人,行路断绝。 十八年,健死,子生僭立。 生,字长生,健之第三子也。 幼而粗暴,昏酒无赖,祖洪甚恶之。 生无一目,年七岁,洪戏之,问侍者曰:“吾闻瞎儿一泪,信乎? ”侍者曰“然”。 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也! ”洪惊,鞭之,生曰:“性耐刀槊,不堪鞭捶。 ”洪曰:“汝为尔不已,吾将以汝为奴。 ”生曰:“可不如石勒也。 ”洪惧,跣而掩其口。 谓健曰:“此儿狂悖,宜早除之,不然,长大必破人家。 ”健将杀之,雄止之曰:“儿长成自当修改,何至使如此。 ”健乃止。 及长,力举千钧,雄勇好杀,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 初,健之长子死,生母强氏意在少子柳,健以谶有“三羊五眼”之言,故立之。 生既僭立,号年寿光。 虽在谅暗,游饮自若。 弯弓露刃,以见朝臣,锤钳锯凿,备置左右。 在位未几,后妃公卿,下至仆隶,杀五百余人。 朝飨群臣,酣饮奏乐,生亲歌以和之。 命其尚书令辛牢行酒,既而生怒曰:“何不强酒,犹有坐者! ”引弓射牢而杀之。 于是百僚大惧,无不引满,污服失冠,生以为乐。 长安大风,或称贼至,宫门昼闭,五日乃止。 生推告贼者,刳出心胃。 生舅强平切谏,生凿其顶而杀之。 虎狼大暴,从潼关至于长安,昼则断道,夜则发屋,不食六畜,专以害人。 自其元年秋,至于二年夏,虎杀七百余人,民废农桑,内外忷惧。 其官奏请禳灾,生曰:“野兽饥则食人,饱当自止,终不累年为患也。 天将助吾行诛,以施刑教,但勿犯罪,何为怨天。 ”生如阿房,遇人共妹行者,逼令为淫,固执弗从,生怒杀之。 其尚书仆射贾玄石,形貌美伟,生与妻楼上望见玄石在庭中,妻曰:“此何人也? ”生曰:“汝欲得也。 ”乃诛玄石。 生尝夜食枣过多,至旦病,使太医程延诊脉,延曰:“陛下食枣多,无他疾也。 ”生曰:“嘻,汝非圣人,焉知吾食枣? ”乃杀之。 常从舆上溲便,辇者谓之天雨。 生既眇其目,所讳者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之言,皆不得道,左右忤旨而死者,不可胜纪。 太白犯东井,其臣奏曰:“东井,秦也,太白罚星,必有暴兵起于京师。 ”生曰:“星入井者,必将渴耳,何所怪乎? ”初,生梦大鱼食蒲,又长安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 问在何所,洛门东。 ”是月,生以谣梦之故,诛太师鱼遵父子一十八人。 东海,苻坚封也,时为龙骧将军,宅在洛门之东。 又谣曰:“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 瞎人不知法,仰不见天星。 ”于是悉坏诸空城以禳之。 “法”,是苻法也。 生耽湎于酒,无复昼夜。 其臣朝谒,漏尽请见,生曰:“日知尽乎? 须待饮讫。 ”因醉问左右曰:“吾统天下已来,汝等何所闻乎? ”或对曰:“圣明宰世,子育百姓,罚必有罪,赏必有功,天下唯歌太平,未闻有怨。 ”生曰:“汝媚吾也。 ”引而斩之。 他日,又问,或对曰:’陛下刑罚微过。 ”生曰:“汝谤吾也。 ”亦杀之。 使宫人与男女裸交于殿前,引群臣临而观之。 或生剥牛羊驴马,活燅鸡豚鹅鸭,数十为群,放之殿下。 剥人面皮,令其歌舞。 勋旧亲戚,杀害略尽,王公在者以疾告归,得度一日如过十年。 至于截胫刳胎、拉胁锯颈者,动有千数。 生夜对侍婢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 ”旦而侍婢以告,法与弟坚率壮士数百人入云龙门,宿卫者皆舍仗归坚。 废生为越王,俄而杀之。 坚,字永固,一字文玉,雄第二子也。 既杀苻生,以位让其兄清河王法,法固以推坚。 于是去皇帝之号,僭称天王,号年永兴。 以法为丞相、东海公,寻以疑忌杀之。 改年为甘露,时建国二十二年也。 坚从弟晋公柳反于蒲坂,魏公庾反于陕,燕公武反于安定,坚弟赵公双反于上邽,皆讨平之。 慕容垂奔于坚,王猛劝坚杀之,坚不从。 三十八年,改为建元。 坚遣使牛恬朝贡。 使尚书令王猛伐邺,坚亲率大众以继之。 克邺,擒慕容暐。 坚使其右将军杨安攻克汉中,仍平蜀;又遣其武卫将军苟苌西伐凉州,降张天锡;遣其子长乐公丕攻克襄阳。 坚观其史书,见母苟氏通李威之事,惭怒,乃焚其书。 坚南伐司马昌明,戎卒六十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坚至项城,凉州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自河入石门,达于汝颍。 坚弟阳平公融攻寿春,克之。 融驰使白坚曰:“贼少易俘,但惧越逸,宜速进军。 ”坚大悦,舍大军于项城,轻骑八千,兼道赴之。 坚与融登城,望昌明将谢石军,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 ”怃然有惧色。 谢石欲战,苻融陈逼肥水,石遣使谓融曰:“君若小退师,令将士周旋,仆与君公缓辔而观之,不亦美也? ”融于是麾军却陈,欲因其济,覆而取之。 军遂奔退,制之不可止。 融马倒见杀,军遂大败。 谢石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死者相枕。 坚单骑遁还淮北。 初,谣言曰:“坚不出项。 君臣劝坚停项,为六军声镇,坚不从。 诸军悉溃,唯其冠军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 收集离散,比至洛阳,众十余万。 行未及关,垂有贰志,说坚请巡抚燕代,并求拜墓,许之。 垂遂杀坚骁骑将军石越、镇军将军毛当,引丁零之众攻坚子长乐公丕于邺。 慕容泓、冲起兵华泽,坚遣子叡、晖前后击泓,为泓所败。 长安鬼夜哭三旬。 冲又击杀坚将姜宇于灞上,遂屯阿房,进逼长安。 坚登城观之,叹曰:“此虏何从而出? 其强若斯! ”大言责冲曰:“尔辈群奴,正可牧牛羊,何为送死! ”冲曰:“奴则奴矣,既厌奴苦,取尔见代。 ”坚遣使送锦袍一领遗冲,便者称有诏:“古人兵交,使在其间。 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 今送一袍,以明本怀。 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为此变? ”冲命詹事答之,亦称皇太弟有令:“孤今心在天下,岂顾一袍小惠。 苟能知命,便可君臣束手,早送皇帝。 自当宽贷苻氏,以酬曩好,终不使既往之事,独美于前。 ”坚大怒曰:“朕不用王景略、阳平公之言,使白虏敢至于此! ”长安大饥,人民相食。 姚苌叛于北地,与冲连和,合攻长安。 有君乌数万,鸣于长安城上,其声甚悲,占者以为不终年,有甲兵入城之象。 每夜有人周城大呼曰:“杨定健儿应属我,宫殿台观应坐我,父子同出不共汝。 ”旦遣寻求,不见人迹。 先是,又谣曰:“坚入五将山长得。 ”坚大信之,告其太子永道曰:“天或导余,脱如谣言。 留汝兼总戎政,勿与贼争利。 吾当出陇收兵,运粮以给汝。 天其或者正训予也。 ”遣其卫将军杨定击冲于城西,为冲所擒。 坚弥惧,付永道以后事,率骑数百出如五将,宣告州郡,期救长安。 月余,永道寻将母妻、宗室、男女数千骑出奔武都,遂假道入司马昌明。 慕容冲入据长安。 坚至五将山,姚苌遣其将吴忠围之。 坚众奔散,独左右十数人,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进食。 俄而兵至,执坚及其夫人张氏与少女宝锦,送诣姚苌。 苌囚之,将害焉。 坚自以平生遇苌厚,忿之,厉声大骂,谓张氏曰:“岂令羌奴辱吾儿! ”于是杀宝锦。 姚苌乃缢坚于新平佛寺。 永道既奔昌明,处之江州,桓玄以为梁州刺史,后为刘裕所诛。 永道名犯高祖庙讳。 坚子丕,字永叙。 坚以为征东将军、冀州牧,封长乐公,镇邺。 为慕容垂围逼,丕乃去邺,率男女六万余口进如潞川。 坚骠骑将军张蚝、并州刺史王腾迎丕入据晋阳。 坚既为姚苌所杀,太祖九年,丕乃僭称尊号,改年太安。 先是,王猛子幽州刺史永亦率众赴之,丕以永为司徒、录尚书事,张蚝为司空,王腾为司隶,传檄远近,率多应之。 丕留王腾守晋阳,杨辅守壶关,率众四万,进据平阳,将讨姚苌。 而慕容永请假道东归,丕弗许,怒曰:“永乃我之马将,首乱京畿,祸倾社稷,承凶继逆,方请逃归。 是而可忍,孰不可恕! ”使其丞相王永讨之,战于襄陵,永大败,死之。 丕众离散,率骑数千南奔东垣。 为司马昌明将冯该所杀。 丕族子登,字文高,粗险不修细行,故坚弗之奇也。 长而折节,颇览书传。 坚以为长安令,坐事黜为狄道长。 及关中起兵,奔于枹罕。 群氐杀河州牧毛兴,推卫平为安西将军、河州刺史,平以登为长史。 既而,枹罕诸氐以卫平年老,议欲废之,而惮其宗强,连日不决。 氐有啖青者,谓诸将曰:“大事宜定,东讨姚苌,不可犹豫,一旦事发,返为人害。 诸君但请卫公会集众将,青为诸君决之。 ”众咸以为然,因大飨。 青抽剑而前曰:“卫公朽耄,不足以成大事。 狄道长苻登,虽王室疏属,请共立之。 ”于是准登为使持节、都督陇右征羌诸军事、抚军大将军、雍河二州牧、略阳公,北众五万东下陇,据南安,驰使请命。 丕以登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安王,余因其所称而授之。 后与姚苌战于胡奴阜,大破之。 丕死,登国元年,登僭称尊号于陇东,号年太初,置百官。 立坚神主于军中,载以辎𫐌,羽葆青盖,建黄旗,虎贲之士三百人以卫之,每战必告。 缮甲治兵,引师而东,皆刻𫓴铠为“死休”字,示以战死为志。 每战,以长矛钩刃为方圆大陈,知有厚薄,从中分配,故人自为战,所向无前。 登每围苌营,四面大哭,哀声动人,大呼曰:“杀君贼姚苌,出来! 吾与尔决。 何为枉害无辜! ”苌惮而不应。 登进攻安定,苌袭其辎重,获登妻毛氏,将妻之,毛氏哭骂,苌杀之。 登闻姚苌死,喜曰:“姚兴小儿,吾将折杖以笞之。 ”乃尽众而东,以趣废桥。 与将尹纬据桥待之,争水不得,为纬所败,奔于平凉,入马毛山。 姚兴攻之,登战死。 子崇,奔于湟中。 僭称尊号,改年延初。 寻为乞伏干归所杀。 羌姚苌,字景茂,出于南安赤亭,烧当之后也。 祖柯回,助魏将绊姜维于沓中,以功假绥戎校尉、西羌都督。 父弋仲,晋永嘉之乱,东徙榆眉。 刘曜以弋仲为平西将军、平襄公。 烈帝之五年,弋仲率部众随石虎迁于清河之滠头,勒以弋仲为奋武将军,封襄平公。 昭成时,弋仲死,子襄代,屯于谯城。 慕容俊以襄为豫州刺史、丹阳公,进屯淮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 为司马聃将桓温所败,奔于河东。 后为苻眉所杀。 弋仲有子四十二人,苌第二十四,随兄襄征伐,襄甚奇之。 襄之败也,苌率子弟降于苻坚。 从坚征伐,频有战功,历宁、幽、兖三州刺史,封益都侯,邑五百户。 苻坚伐司马昌明,以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谓苌曰:“朕本以龙骧建业,龙骧之号,初未假人,今特以相授。 山南之事,一以委卿。 ”坚左将军窦冲进曰:“王者无戏言,此将不臧之征也,惟陛下察之。 ”坚默然。 及慕容泓起兵华泽,坚遣子卫大将军叡讨之,战败,为泓所杀。 时苌为叡司马,惧罪奔马牧,聚众万余,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号年白雀,数月之间,众至十余万,与慕容冲连和,进屯北地。 苻坚出至五将山,苌执而杀之。 登国元年,僭称皇帝,置百官,国号大秦,年曰建初,改长安曰常安。 以其太子兴镇长安,自击苻登安定,败之。 苌病,梦苻坚将天官使者、鬼兵数百,突入营中,苌惧走后宫,宫人迎苌刺鬼。 误中苌阴。 鬼相谓曰:“正中死处。 ”拔矛出血石余。 寤而惊悸,遂患阴肿,医刺之,出血如梦。 苌乃狂言,或称“臣”,或称“苌”,“杀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愿不枉臣。 ”苌死,子兴袭位,秘不发丧。 兴,字子略,苌长子也。 既灭苻登,乃发丧行服,僭称皇帝于槐里,号年皇初。 天兴元年,兴去皇帝之号,降称天王,号年洪始。 兴克洛阳,以其弟东平公绍镇之。 三年,兴遣使朝贡,太祖遣谒者仆射张济使于兴。 兴又大破乞伏干归,遂入枹罕,获铠马六万匹,干归降于兴。 太祖遣军袭兴高平公没弈于,于弃部众,率数千骑与赫连屈孑奔于秦州。 追至于瓦亭,长安震惧。 兴大议为寇,其臣咸以为不可,兴不从。 天兴五年夏,兴遣其弟义阳公平率众四万侵平阳,攻干壁六十余日,壁中众少失井,乃陷之。 六月,太祖将讨平,遣毗陵王顺等三军六万骑为先锋。 七月,车驾亲征;八月,次于永安。 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为太祖前锋将长孙肥所擒,匹马不返。 平遂退走,太祖急追,及于柴壁。 平因守固,太祖围之,兴乃悉举其众救平。 太祖闻兴将至,增筑重围,内以防平之出,外以拒兴之入。 又截汾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 太祖以步骑三万余人,渡蒙坑南四十里,逆击兴。 兴晨行北引,未及安营,太祖军卒至,兴众怖忧。 太祖诏毗陵王顺以精骑冲击,获兴甲骑数百,斩首千余级。 兴退,南走四十余里,太祖引还。 平竟不敢出,但使人烧围数百步而已。 太祖知兴气挫,乃南绝蒙坑之口,东杜新坂之隘,守天渡,屯贾山,令平水陆路绝,将坐甲而擒之。 太祖知兴气挫,乃南绝蒙坑之口,东杜新坂之隘,守天渡,屯贾山,令平水陆路绝,将坐甲而擒之。 太祖又缘汾带冈树栅数十里,以卫刍牧者。 九月,兴从汾西北下,凭壑为垒以自固。 兴又将数千骑,乘西岸窥视太祖营,束柏材从汾上流下之,欲以毁桥,官军钩取以为薪蒸。 兴还垒。 太祖度其必攻西围,乃命修堑,增广之。 至夜,兴果来攻,梯短不及,弃之堑中而还。 又分其众,临汾为垒,叩逼水门,举平相望。 太祖因截水中,兴内外隔绝,士众丧气。 于是平粮尽窘急,夜悉众将突西南而出。 兴列兵汾西,举烽鼓噪,为平接援。 太祖简诸军精锐,屯汾西,固守南桥,绝塞水口。 兴夜闻声,望平力战突免;平闻外鼓,望兴攻围引接。 故但叫呼,虚相应和,莫敢逼围。 平引不得出,穷迫,乃将二妾赴水而死。 兴安远将军不蒙世、扬武将军雷重等将士四千余人,随平投水。 太祖令泅水钩捕,无得免者。 平众三万余人,皆敛手受执,擒兴尚书右仆射狄伯支,越骑校尉唐小方,积弩将军姚梁国,建忠将军雷星、康官,北中郎将康猥,兴从子伯禽已下四品将军已上,四十余人。 兴远来赴救,自观其穷,力不能免,举军悲号,震动出谷,数日不止。 频遣使请和,太祖不许,乃班师。 兴还长安。 有雀数万头,斗于兴庙,毛羽折落,多有死者,月余乃止。 识者曰:“今雀斗庙上,子孙当有争乱者乎? ”又兴殿有声如牛吼。 有二狐入长安,一登兴殿屋,走入宫,一入于市,求之不得。 先是,谯纵略有益宁之地,僭称尊号,遣使称蕃于兴,兴以纵为蜀王,加九赐。 永兴三年,兴遣周宝朝贡。 五年,兴遣使朝贡,并请进女,太宗许之。 兴中子广平公弼有宠,季之朝政。 兴疾笃,长子泓侍疾于中,弼集党数千人,候兴死,欲杀泓自立。 兴诸子侄外镇者,闻之,皆起兵讨弼。 兴疾瘳,不忍诛弼,免官而已。 神瑞元年,兴遣兼散骑常侍、尚书吏部郎严康朝贡。 二年,兴遣散骑常侍东武侯姚敞、尚书姚泰奉其西平公主于太宗,帝以后礼纳之。 兴复以弼为中军大将军,配兵三万,屯于渭北。 兴又疾甚,弼遣其党姚武伯等率众攻端门。 泓时侍疾,遣兵拒之,兴力疾临前殿,杀弼,弼党乃散。 泰常元年,兴死,泓僭立。 泓,字元子,兴之长子也。 既僭位,号年永和。 赫连屈孑攻泓秦州,又克安定,遂据雍城。 司马德宗将刘裕伐泓。 裕遣将檀道济至洛阳,泓弟陈留公洸以城降。 泓弟太原公懿反环境蒲坂,泓从弟齐公恢反于岭北,皆举兵伐长安。 泓既有内难,裕遂长驱入关。 泓战败,请降,送于建康市斩之。 略阳氐吕光,字世明,本出略隄。 父婆楼,苻坚太尉。 光年十岁,游戏好战陈之法,为诸儿所推。 身长八尺四寸,肘有肉印。 从王猛征讨,稍迁破虏将军。 坚以光为骁骑将军,率众七千讨西域,所经诸国,莫不降附。 光至龟兹,王帛纯拒之,西域诸胡救帛纯者,七十余万人。 光乃结陈为勾锁之法,战于城西,大破之,斩级万余,帛纯逃走,降者三十余国。 光以驼二千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而还。 苻坚凉州刺史梁熙遣兵拒之,光击破熙军,遂入姑臧。 斩熙,自署护羌校尉、凉州刺史。 登国初,又自称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 主簿尉祐,奸佞浅薄,光宠任之,谮诛姚皓、尹景等名士十余人。 于是远近失望,人怀离贰。 四年,光私称三河王,遣使朝贡。 置官自丞郎已下,犹摄州事。 号麟嘉元年。 皇始初,光僭称天王,置百官,改号龙飞,立子绍为太子。 遣使朝贡。 光疾甚,立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 光死,长子纂杀绍僭立。 纂,字永绪。 既自立,号咸宁元年。 纂弟大司马洪,名犯显祖讳,以猜忌不容,起兵攻纂,纂杀之,纵兵大掠。 纂笑谓左右曰:“今日之战何如? ”纂侍中房晷对曰:“先帝始崩,太子以幽逼致殂;山陵甫讫,大司马疑惧肆逆。 京邑交兵,友交接刃。 虽洪自取夷灭,亦由陆下无棠棣之义。 且洪妻陛下弟妇也,洪女陛下之侄女也,奈何使小人污辱为婢妾。 天地神明,岂忍见此! ”因歔欷流涕。 纂谢之,乃收洪妻子,  纂昏虐任情,游田无度,耽荒酒色,与左右因醉驰猎于坑涧之间,或有谏者,纂皆不纳。 又性多猜忌,忍于杀戮。 纂从弟超杀纂。 纂弟纬单马入城,超杀之而立其兄隆。 隆,字永基,光弟宝之子也。 初,超让位于隆,隆难之,超曰:“今犹乘龙上天,岂得中下! ”乃僭位,改神鼎元年。 超使纂妻杨氏及侍婢数人殡纂于城西,超虑杨持珍宝出,使人搜之。 杨氏责超曰:’郎君兄弟手刃相图,新妇旦夕死人,用金宝何为! ”超惭而退。 杨氏国色,超将妻焉,谓其父桓曰:“后若自杀,祸及卿宗。 ”桓以告之,杨氏曰:“大人本卖女与氐,以图富贵,一之以甚,复可使女辱于二氐乎! ”乃自杀。 沮渠蒙逊、秃发辱檀频来攻击,河西之民,不得农西,谷价涌贵,斗直钱五千文,人相食,饿死者千余口。 姑臧城门昼闭,樵采路断,民请出城,乞为夷虏奴婢者,日有数百。 隆恐沮动人情,尽坑之。 于是积尸盈于衢路,户绝者十有九焉。 屡为蒙逊攻逼,乃请迎于姚兴。 遣齐难率众迎之,隆遂降焉。 至长安,寻复为兴所诛。 史臣曰:夷狄不恭,作害中国,帝王之世,未曾无也。 刘渊等假窃名目,狼戾为梗,污辱神器,毒螫黎元,丧乱鸿多,一至于此。 怨积祸盈,旋倾巢穴。 天意其俟大人乎? 发布时间:2024-12-03 10:30:2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