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旧唐书》 列传第七十一 内容: ○仆固怀恩 梁崇义 李怀光仆固怀恩,铁勒部落仆骨歌滥拔延之曾孙,语讹谓之仆固。 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其部落来降,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于夏州,别为蕃州以御边,授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 拔延生乙李啜拔,乙李啜拔生怀恩,世袭都督。 天宝中,加左领军大将军同正员、特进。 历事节度王忠嗣、安思顺,皆以善格斗,达诸蕃情,有统御材,委之心腹。 及安禄山反,从郭子仪讨高秀岩于云中,破之,又败薛忠义于背度山下,抗贼七千骑,生擒忠义男,袭下马邑郡。 十五载,进军与李光弼合势,及史思明战于常山、赵郡、沙河、嘉山,皆大破之,怀恩功居多。 肃宗即位于灵武,怀恩从郭子仪赴行在所。 时同罗部落自西京叛贼,北寇朔方,子仪与怀恩击之。 怀恩子玢领徒击贼,兵败而降,寻又自拔而归,怀恩叱而斩之。 将士慑骇,无不一当百,遂破同罗千余骑于河上,尽收其器械、驼马。 肃宗虽仗朔方之众,将假蕃兵以张形势,乃遣怀恩与炖煌王承采使于回纥,请兵结好。 回纥可汗遂以女妻承采,兼请公主,遣首领随怀恩入朝。 二年正月,又从子仪下冯翊、河东二郡。 走伪将崔干祐,又袭破潼关。 贼将安守忠、李归仁自京率众来援,苦战二日,官军败绩。 怀恩退至渭水,无舟楫,抱马以渡,存者仅半,乃奔归子仪于河东,整其余众。 四月,子仪赴凤翔,李归仁以劲卒五千邀之于三原北。 子仪窘急,使怀恩及王升、陈回光、浑释之、李国贞等五将伏兵于白渠留运桥以待之,贼至伏发,归仁大败而走。 又从子仪战于清渠,不利,归于凤翔。 及回纥使叶护、帝得数千骑来赴国难,南蛮、大食之卒相继而至。 肃宗乃遣广平王为元帅,以子仪为副,而怀恩领回纥兵从之澧水。 贼伏兵于营东,怀恩引回纥驰杀之,匹马不归,贼乃大溃。 日暮,怀恩谓王曰:“贼必弃城走矣,请以二百骑马追之,缚取李归仁、田干真、安守忠、张通儒。 ”王曰:“将军战亦疲矣,且休息,迨明而后图之。 ”怀恩曰:“归仁、守忠,天下骁贼也,聚胜而败,此天与我也,奈何纵之不取? 若使得众,复为我患,虽悔无及。 夫战尚速,何明日为? ”王固止之,令还营。 怀恩又固请,往而复反,一夕四五起。 迟明谍至,守忠等果逃。 又从王大破贼于陕西之新店,收两京,皆立殊功。 以前后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同正员、同节度副使。 十二月,封丰国公,食实封二百户。 干元元年九月,遣九节度击安庆绪于相州。 从郭子仪领朔方行营,破安太清,下怀、卫二州,围相州,战愁思岗。 凡经五月,常为先锋,坚敌大阵,必经其战,勇冠三军。 寻充都知兵马使。 及李光弼代子仪,怀恩又副之。 干元二年,进封大宁郡王,迁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 又从李光弼守河阳,破周出,擒徐璜玉、安太清,拔怀州,皆摧锋陷敌,功冠诸将。 其男玚又以开府仪同三司从将兵于其军,每深入虏阵,以勇敢闻,军中号为“斗将”。 怀恩为人雄毅寡言,应对舒缓,而刚决犯上,始居偏裨之中,意有不合,虽主将必诟怒之。 郭子仪为帅,以宽厚容众,素重怀恩,其麾下皆朔方蕃汉劲卒,恃功怙将,多为不法,子仪每事优容之,行师用兵,倚以辑事。 而光弼持法严肃,法不贷下,怀恩心惮而颇不叶。 上元二年,从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邙山,不利。 肃宗以怀恩功高,恩顾特异诸将,至冬,加工部尚书,敕李辅国及常参官送上,太官造食以宠之。 代宗即位,拜陇右节度,未行,改朔方行营节度,以副郭子仪。 其秋,上使中官刘清潭请兵于回纥登里可汗,登里已为史朝义诱之倾国入塞,众号十万,关中骚扰,上使殿中监乐子昂驰于塞上劳之,遇于忻州。 先是,肃宗以宁国公主下嫁于毗伽阙可汗,毗伽阙可汗又以少子请婚,肃宗以怀恩女妻之。 毗伽可汗死,少子代立,即登里可汗。 登里立,以怀恩女为可敦。 至是,可汗请与怀恩及怀恩之母相见,诏从之。 怀恩嫌疑不敢,上因赐铁券,手诏以遣之,即令其母便发。 怀恩与回纥可汗相见于太原,可汗大悦,遂许助讨朝义,于是进兵,历太原、汾、晋,营于陕州以俟期。 十月,诏天下兵马元帅雍王为中军先锋,以怀恩为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河东、朔方节度行营及镇西、回纥兵马赴陕州,并令诸道节度一时齐进。 怀恩与回纥左杀为先锋,观军容使鱼朝恩、陕州节度郭英乂为后殿,自渑池入;陈郑节度李抱玉自河阳入;河南副元帅、雍王留陕州。 怀恩等师至黄水,贼徒数万,坚栅自固。 怀恩阵于西原上,广张旗帜以当之,命骁骑及回纥之众傍南山出于东北,两军举旗内应,表里击之,一鼓而拔,贼死者数万。 朝义领铁骑十万来救,阵于昭觉寺,贼皆殊死决战,短兵既接,相杀甚众。 官军骤击之,贼阵而不动。 鱼朝恩令射生五百人下马,弓弩乱发,多中贼而死,阵亦如初。 镇西节度使马璘曰:“事急矣! ”遂援旗而进,单骑奔击,夺贼两牌,突入万众之中,左右披靡,大军乘之而入,朝义大败,斩首一万六千级,生擒四千六百人,降者三万二千人。 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贼党又败,人马蹂践,填于尚书谷,朝义轻骑而走。 怀恩乃进收东京及河阳城,封其府库,伪中书令许叔冀、王伷等,承制释之,悉皆安堵。 怀恩留回纥可汗营于河阳,乃使其子右厢兵马使玚、北庭朔方兵马使高辅成以步军万余众乘胜逐北。 怀恩常压贼而行,至于郑州,再战皆捷;进至汴州,伪节度张献诚开门降;又拔滑州,追破朝义于卫州。 伪睢阳节度田承嗣、李进超、李达卢等兵马四万余众,又与朝义合,据河来拒。 玚连盘济师,登岸薄之,贼党悉奔,长驱至昌县东。 朝义率魏州兵马来战,又败走,达卢来降,贼徒震骇。 于是相州伪节度薛嵩以相、卫州、洺、邢、赵降于李抱玉、高辅成、尚文悊;伪恒阳节度李宝臣以深、恒、定、易四州降于河东节度辛云京。 朝义至贝州,又与伪大将薛忠义两节度合。 玚至临清,惧贼气盛,驻军以俟变。 朝义领众三万并攻具来攻,玚令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等设三伏以待之,贼半渡,伏发,合击而走之。 其时回纥又至,官军益振,玚卷甲驰之,大战于下博县东南。 贼背水而阵,大军冲击而崩之,积尸拥流而下。 朝义又走莫州。 于是河南副元帅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廷玉、兖郓节度使辛云京会师于下博,进军莫州城下。 朝义与田承嗣频出挑战,大败而旋,临阵杀其伪尚书敬荣。 朝义惧,自分万余众投归义县,留承嗣守城。 于是淄青节度侯希逸继诸将同为攻守,凡月余日。 玚与高彦崇、侯杀逸、薛兼训等以众三万追及朝义于归义县,交锋而贼溃。 属幽州节度使李怀仙送降款,玚顿兵于其境,遣怀仙分兵追蹑。 二年三月,朝义至平州石城县温泉栅,穷蹙,走入长林自缢,怀仙使妻弟徐有济传其首以献。 又降田承嗣之军,河北悉平,怀恩乃与诸将班师。 先是,去冬郭子仪以怀恩有平定河朔之功,让位于怀恩,遂授河北副元帅、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仍加实封四百户,通前一千户。 春,又加太子少师,充朔方都知兵马使、同节度副大使,食实封五百户,庄宅各一所,仍与一子五品官。 高辅成太子少傅、兼御史中丞,充河北副元帅都知兵马使,加实封三百户,仍与一子五品官。 高彦崇太子宾客,仍旧朔方右厢兵马使,实封二百户,庄宅各赐一所,与一子五品官。 遂诏怀恩统可汗还蕃,遂自相州西郭口趣潞州,与回纥可汗会,出太原之北。 怀恩初至太原,辛云京以可汗是其子婿,疑其召戎,闭关不报,且惧可汗相袭,不敢犒军;及还,亦如之。 怀恩父子宣力王室,攻城野战,无役不从,一举灭史朝义,复燕、赵、韩、魏之地,自以为功无以让。 至是,又为云京所拒,怀恩怒,上表列其状,顿军汾州。 会中官骆奉先使于云京,云京言怀恩与可汗为约,逆状已露,乃与奉先厚结欢。 奉先回至怀恩所,其母数让奉先曰:“尔等与我儿约为兄弟,今又亲云京,何两面乎? 虽然,前事勿谕,自今母子兄弟如初。 ”酒酣,怀恩起舞,奉先赠缠头彩。 怀恩将酬其贶,奉先遽告发,怀恩曰:“明日端午,请宿为令节。 ”奉先固辞,怀恩苦邀之,命藏其马。 中夕谓其从者曰:“向者责吾,又收吾马,是将害我也。 ”奉先惧,遂逾垣而走。 怀恩惊,遽令追还其马。 奉先使回,奏其反状。 怀恩累奏请诛云京、奉先,上以云京有功,手诏和解之,怀恩遂有贰于我。 至七月,改元广德,册勋拜太保,仍与一子三品、一子四品官并阶,仍加实封五百户。 仆固玚一子五品官,加实封一百户。 仍赐铁券,以名藏太庙,画像于凌烟阁。 寻以玚为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 怀恩以寇难已来,一门之内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再收两京,皆导引回纥,摧灭强敌,而为人媒孽,蕃性犷戾,怏怏不已。 乃上书自叙功伐,曰:广德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朔方节度副大使、河北副元帅、上柱国、大宁郡王臣怀恩,刺肝沥血,谨顿首顿首上书宝应圣文神武皇帝陛下:臣家本蕃夷,代居边塞,爰自祖父,早沐国恩。 臣年未弱冠,即蒙上皇驱策,出入死生,竭力疆场,叨承先帝报功,时年已授特进。 洎乎禄山作乱,大振王师,臣累任偏裨,决死靖难,上以安社稷,下以拯生灵,仗皇天之威神,灭狂胡之丑类。 无何,思明继逆,又据东周,宸极不安,海内腾沸。 臣谬承大行皇帝委任,授以兵权,誓雪国仇,以匡时难。 阖门忠烈,咸愿杀身,野战攻城,皆先士卒。 兄弟死于阵敌,子侄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纵有在者,疮痍遍身。 况陛下潜龙之时,亲统师旅,臣忝事麾下,陛下悉臣愚诚。 大行皇帝未捐宫馆之时,臣频立微效,累沾官赏,遂被辅国等谗害,几至破家,便夺兵权,逾年宿卫。 臣虽内省无疚,终惧谗佞倾危,以日继时,命悬秋叶,至将归骨泉壤,永谢明时。 幸遇陛下龙跃天衢,继缵鸿业,知臣负谤,察臣丹心,遂开独见之明,杜绝众多之口,特拔臣于汧、陇,再任臣于朔方。 诚谓游魂返骸,枯骨再肉,使臣得竭驽蹇之力,效锥刀之功,上答陛下再造之恩,下展微臣犬马之志。 去年秋末,回纥伏义而来,士庶不知,悉皆惊骇。 陛下以臣与其姻娅,令至太原祗迎,一切事宜,许臣逐便处置。 遂与可汗计议,分道用兵,克复洛阳,平荡幽、蓟,惟有神策兵马,顿军独住陈留。 可汗时在洛阳,即被朝恩猜阻,要为流议,已失蕃情。 臣自平贼却回,天恩又令饯送,臣遂罄竭家产,为国周旋,发遣外蕃,贵图上道。 行至山北,被奉先、云京共生异见,妄作加诸,闭城不出祗迎,仍令潜行窃盗。 蕃夷怨怒,早欲相仇,臣遂弥缝,方得出界。 及其祖饯事了,回至太原,臣忝迹鼎司,又承重寄,奉先、云京曾无礼数,闭关不出相看。 臣遂过汾州,休息士马,凡经数日,不遣一介知闻。 自以行事乘疏,恐臣先有论奏,遂乃构其谤黩,妄起异端,扇动军城,以为设备。 又臣从潞府过日,见抱玉只迎回纥,庶事用心,恳称家资罄于公用,又与臣马兼银器四事,臣于回纥处得绢,便与抱玉二千匹以充答赠。 今被抱玉共相组织,将此往来之贶,便为结托之私,贵在厚诬,务相倾夺。 陛下不垂明察,采听流言,欲令忠直之臣,枉陷谗邪之党。 臣实不欺天地,不负神明,夙夜三思,臣罪有六:  往年同罗背叛,河曲骚然,经略数军,兵围不解。 臣不顾老母,走投灵州,先帝嘉臣忠诚,遂遣征兵讨叛,使得河曲清泰,贼徒奔亡。 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一也。 臣男玢尝被同罗虏将,盖亦制不由己,旋即弃逆归顺,却来投臣,臣斩之以令士众。 且臣不爱骨肉之重,而徇忠义之诚,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二也。 臣有二女,俱聘远蕃,为国和亲,合从讨难,致使贼徒殄灭。 寰宇清平。 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三也。 臣及男玚,不顾危亡,身先行阵,父子效命,志宁邦家。 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四也。 陛下委臣副元帅之权,令臣指麾河北。 其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之抚绥,悉安反侧,州县既定,赋税以时。 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五也。 臣叶和回纥,戡定凶徒,天下削平,蕃夷归国,使其永为邻好。 义著急难,万姓安宁,干戈止息,二圣山陵事毕,陛下忠孝两全。 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六也。 臣既负六罪,诚合万诛,延颈辕门,以待斧钅质。 过此以往,更无他违。 陛下若以此诛臣,何异伍子胥存吴,卒浮尸于江上,大夫种霸越,终赐剑于稽山。 唯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 复何诉哉! 且葵藿尚解仰阳,犬马犹能恋主,臣忝恩至重,委任非轻,夙夜思奉天颜,岂暂心离魏阙,诚恐以忠获罪,龟镜不遥。 顷者来瑱受诛,朝廷不示其罪,天下忠义,从此生疑。 况来瑱功业素高,人多所忌,不审圣衷独断,复为奸臣弄权? 臣欲入朝,恐罹斯祸,诸道节度使皆惧,非臣独敢如此。 近闻追诏数人,并皆不至,实畏中官谗口,又惧陛下损伤,岂唯是臣不忠,只为回邪在侧。 且臣前后所奏骆奉先词情,非不摭实,陛下竟无处置,宠用弥深。 皆由同类相从,致蒙蔽圣聪,人皆惧死,谁复敢言! 臣义切君臣,志忧社稷,若无极谏,有负圣朝,敢肆愚忠,以干鼎镬。 况今西有犬戎背乱,东有吴、越不庭,均、房群盗纵横,鄜、坊稽胡草扰。 陛下不思外御,而乃内忌忠良,何以混一车书,而使梯航纳赆? 天下至大,岂可暂轻。 伏承四方敷奏之人,引对之时,陛下皆云与骠骑商量,曾不委宰臣可否。 或有稽留数月,不放归还,远近之心,转加疑阻。 且臣朔方将士,功效最高,为先帝中兴主人,是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奖,却信嫉妒谤词,子仪先已被猜,臣今又遭毁黩。 弓藏鸟尽,兔死犬烹,臣昔谓非,今方知实。 且臣息军汾上,关键大开,收马放羊,曾无守备,分兵数郡,贵免般粮,劝课农桑,务安黎庶,有何状迹,而涉异端。 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 陛下倘斥逐邪佞,亲附忠良,蠲削狐疑,敷陈政化,使君臣无二,天下归心,则窥边之戎,不足为患,梗命之寇,将复何忧,偃武修文,其则不远。 陛下若不纳愚恳,且贵因循,臣实不敢保家,陛下岂能安国! 忠言利行,良药愈病,伏惟陛下图之。 臣今戎事已安,粮储且继,深愿一至阙下,披露心肝,再睹圣颜,万死无恨。 臣欲公然进发,虑恐将士留连。 臣今便托巡晋、绛等州,于彼迁延且住,谨遣押衙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张休臧先进书兼口奏事。 伏惟陛下览臣此书,知臣诚恳,特垂圣断,勿议近臣,待臣如初,浮谤不入,臣当死节王命,誓酬国恩。 仍请遣一介专使至绛州问臣,臣即便与同行,冀获蹈舞轩陛。 鄙臣愚虑,不顾死亡,轻触天威,战汗无地。 九月,上以回纥近塞,怀恩又与辛云京有隙,上欲其悔过,推心以待之。 恐其不信,诏召黄门侍郎裴遵庆使汾州喻旨,且察其去就。 遵庆即至,怀恩抱其足号泣而诉,遵庆因宣圣恩优厚,讽令入朝,怀恩许诺。 副将范志诚说之曰:“公以谗言交构,有功高不赏之惧,嫌隙已成,奈何入不测之朝? 公不见来瑱、李光弼之事乎! 功成而不见容,二臣以走诛。 ”怀恩然之。 明日,又以惧死为辞,许令一子入朝,志诚又不可。 遵庆复命。 御史大夫王翊自回纥使还,怀恩与可汗往来,恐泄其事,乃止之。 遂令子玚率众攻云京,云京出战,玚大败而旋,进围榆次,朝廷患之。 先是,尚书右丞颜真卿请奉诏怀恩,上因以真卿为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往宣慰之。 真卿曰:“臣往请行者,时也;今方受命,事无益矣。 ”上问其故,对曰:“怀恩阻兵,是其反侧明矣。 顷陛下避狄于陕郊,臣方责以《春秋》之义,云寡君蒙尘于郊,敢不恭问官守。 当是时也,怀恩来朝,以助讨贼,则其辞顺。 今陛下攘去犬戎,即宫京邑,怀恩进不勤王,退不释众,其辞曲,必不来矣。 且明怀恩反者,独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人耳,自外朝臣,咸言其枉。 然怀恩将士,皆子仪部曲,恩信结其心,陛下何不以子仪代之,喻以逆顺祸福,必相率而归耳。 ”上从之。 子仪至河中,仆固玚已为朔方兵马使张惟岳等四人斩其首,献于阙下。 怀恩闻之,率麾下数百骑,弃其母,渡河北走灵武。 余众闻子仪到,束甲来奔,归者数万。 怀恩至灵武,啸聚亡命,其众复振。 上念其勋旧,不欲罪功臣,厚抚其家,怀恩终不从。 其母月余日竟以寿终。 又遥授太师、兼中书令、大宁王,余并停。 是秋为乡导,诱吐蕃十万入寇泾、邠州,祭来瑱之墓,自序云“俱遭放逐”。 寇奉天、醴泉,郭子仪拒之而退。 永泰元年,上征天下兵以防之。 怀恩又纠合诸蕃,众号二十万,南犯京师:遣吐蕃之众自北道先寇醴泉、奉天,任敷、郑庭、郝德自东道寇奉先、同州,羌、浑、奴剌之众自西道寇盩厔、凤翔。 朝廷大骇,诏遣郭子仪屯泾阳,浑日进、白元光屯奉天,李光时进屯云阳,马璘、郝廷玉屯中渭桥,董秦屯东渭桥,骆奉先、李日越屯盩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杜冕屯同州。 上亲率六军,令鱼朝恩屯苑中,下诏亲征。 怀恩领回纥及朔方之众继进,行至鸣沙县,遇疾舁归。 九月九日,死于灵武,部曲以乡法焚而葬之。 张韶代领其众,为徐璜玉所杀;璜玉领其众,又为范志诚所杀,志诚领其众。 回纥进寇泾阳,诸军坚壁不战。 吐蕃相持二十余日,又闻怀恩死,与回纥争长,自相疑贰,莫敢先进,遂大掠居人,焚烧舍宇,驱男女数万而去,所过践禾谷殆尽。 回纥乃诣子仪降,请击吐蕃以自效。 子仪分兵随之,大破吐蕃于泾州界。 任敷又败走,羌、浑又多降于李抱玉。 怀恩逆命三年,再犯顺,连诸蕃之众,为国大患,士不解甲,粮尽馈军,适幸天亡,而上为之隐恶,前后下制,未尝言其反。 及怀恩死,群臣以闻,上为之悯默曰:“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 ”其宽仁如此。 闰十月,怀恩侄名臣领千余骑来降。 梁崇义,长安人。 以升斗给役于市,有膂力,能卷金舒钩。 后为羽林射生,从来瑱于襄阳。 沉默寡言,众悦之,累迁为偏裨。 瑱朝京师,分使诸将戍福昌、南阳。 来瑱被诛,戍者皆溃归。 崇义时在南阳,统归师径入襄州,与同列李昭、薛南阳相让为长,不决。 诸将请曰:“兵非梁卿主之不可。 ”遂推崇义为帅。 宝应二年三月,崇义杀昭与南阳,以胁众心,朝廷因授其节度焉。 以襄州荐履兵祸,屈法含容,姑务息人也。 历御史中丞、大夫、尚书。 遂与田承嗣、李正己、薛嵩、李宝臣为辅车之势,奄有襄、汉七州之地,带甲二万,连结根固,未尝朝觐,然于群凶,地最褊,兵最少,法令最理,礼貌最恭。 其地跨东南之冲,数有王命之所宣洽,故其人知化。 所亲尝劝其来朝,崇义曰:“吾本帅来公有大勋庸,当上元中以阉竖谗讟,逡巡稽召,及代宗嗣位,不俟驾行,旋见诛族。 今吾衅盈而事久,若之何见上。 ”建中元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数请兴师讨崇义,崇义惧,军旅之事加严焉。 流人郭昔告其为变,崇义闻之,请罪昔,坐决杖配流,命金部员外郎李舟谕旨以安之。 初,刘文喜作难,舟尝入其城说利害,文喜拘之,会帐下杀文喜而降。 四方反侧者闻之,谓舟必能覆军杀将,是以皆恶。 及舟至,又劝其入觐,言颇切直,崇义益不悦。 二年春,发五使宣谕诸道,而舟复如荆、襄,崇义虑有变,拒境不纳,上言“军中疑惧,请换他使”。 由是益不安,凶谋日深,宾僚或有忠言沮劝,多遭伤害。 时群凶方自疑阻,朝廷将仗大信,欲来而安之,以示天下。 仍加崇义同平章事,其妻子悉加封赏,且赐铁券誓之,兼授其裨将蔺杲为邓州刺史,遣御史张著赉手诏征之。 崇义益恐怖,使持满而受命。 蔺杲奉诏书,又不敢发,驰诣崇义请命,崇义益疑惧,对著号哭,不受诏。 由是征四方兵,使希烈统击之。 崇义乃发兵攻江陵,以通黔、岭,及四望,大败而归,遂屯襄、邓。 希烈先发千余人守临汉,崇义屠之,无遗噍。 既而希烈统大军缘汉而上,崇义使将翟晖、杜少诚迎战于蛮水,希烈大破之;复合于涑口,又破之。 二将求降,希烈受之,使统本兵入襄阳号令,以安百姓。 崇义领亲兵老小闭壁,将守者斩关争出,不可止。 其年八月,崇义与其妻投井而死,传首阙下。 其亲戚希烈皆戮之,选其尝从临汉之役者三千人,悉斩之。 李怀光,渤海靺鞨人也。 本姓茹,其先徙于幽州,父常为朔方列将,以战功赐姓氏,更名嘉庆。 怀光少从军,以武艺壮勇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礼之益厚。 上元中,累迁试太仆、太常卿,主右衙兵将,积功劳至开府仪同三司,为朔方军都虞候。 永泰初,实封三百户。 大历六年,兼御史中丞,间一年,兼御史大夫,加为军都虞候。 性清勤严猛,而敢诛杀,虽亲戚犯法,皆不挠避。 子仪性宽厚,不亲军事,纪纲任怀光,军中尤畏之,亦称为理。 十二年,以母忧罢职。 明年,起复本官,仍兼邠、宁、庆三州都将。 德宗即位,罢子仪节度副元帅,以其所部分隶诸将,遂以怀光起复检校刑部尚书,兼河中尹、邠州刺史、邠宁庆晋降慈隰节度支度营田观察押诸蕃部落等使。 先是,怀光频岁率师城长武以处军士,城据原首,临泾水,俯瞰通道,吐蕃自是不敢南侵,为西边要防矣。 建中初,泾原四镇节度使段秀实为宰相杨炎所恶,征为司农卿。 上将复城原州,乃以怀光兼泾州刺史、泾原四镇北庭节度使。 时怀光挟私怨,亲诛杀朔方旧将温儒雅等数人,泾州军士咸畏之。 刘文喜因众不欲,遂以城叛。 诏朱泚与怀光将兵讨平之,加检校太子少师。 二年,迁检校左仆射,兼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支度营田观察盐池押诸蕃部落六城水运使,实封四百户。 邠宁节度等使如故。 时马燧、李抱真诸军同讨魏城未拔,朱滔、王武俊皆反,连兵救悦。 三年,诏遣怀光统朔方兵步骑一万五千同讨田悦。 怀光勇而无谋,至魏城之日,营垒未设,因与滔等大战于惬山,为滔等所败。 复为悦决水以灌之,诸军不利,因与燧等退军于魏县。 寻加同平章事,益实封二百户。 自是与滔等相持不战。 明年十月,泾原之卒叛,上居奉天。 朱泚既僭大号,遣中使驰告河北诸帅,怀光率军奔命。 时属泥淖,怀光奋厉军士,道自蒲津渡河,败泚骑兵于醴泉,直赴奉天。 前数日,先遣裨将张韶持表封蜡丸随贼攻城,乘间逾堑,呼城上人曰:“朔方军使也。 ”乃以绳引上城而入,比登堞,身中数十矢。 时上在重围中,守拒益急,既知怀光军至,令张韶号令于城上,人心乃安。 怀光又败泚兵于鲁店,泚乃解兵还走入城。 怀光性粗厉疏愎,缘道数言卢杞、赵赞、白志贞等奸佞,且曰:“天下之乱,皆此辈也,吾见上,当请诛之。 ”杞等微知之,惧甚,因说上令怀光乘胜逐泚,收复京师,不可许至奉天,德宗从之。 怀光屯军咸阳,数上表暴扬杞等罪恶,上不得已为贬杞、赵赞、白志贞以慰安之。 又疏中使翟文秀,上之信任也,又杀之。 怀光既不敢进军,迁延自疑,因谋为乱。 初,诏遣崔汉衡使于吐蕃,出兵佐收京城,蕃相尚结赞曰:“蕃法,进军以统兵大臣为信。 今奉制书,无怀光名署,故不敢前。 ”上闻之,遣翰林学士陆贽诣怀光议用蕃军,怀光坚执言不可者三,不肯署制,词慢,且谓贽曰:“尔何所能? ”兴元元年二月,诏加太尉,兼赐铁券,遣李升及中使邓鸣鹤赉券喻旨。 怀光怒甚,投券于地曰:“凡人臣反,则赐铁券,今授怀光,是使反也。 ”词气益悖,众为之惧。 时怀光部将韩游瑰掌兵在奉天,怀光乃与游瑰书,约令为变,游瑰密奏之。 翌日,怀光又使趣之,游瑰复奏闻。 数日,怀光又使趣游瑰,为门者所捕。 怀光且宣言曰:“吾今与朱泚连和,车驾当须引避。 ”由是上遽幸梁州。 时李晟已移军东渭桥,怀光复劫李建徽、杨惠元等军,移于好畤,其下颇多携贰。 先是朱泚甚畏之,至是因欲臣之。 怀光虏劫无所得,益疑惧不自安,居二旬,乃驱兵分为部队,掠泾阳、三原、富平,自同州往河中。 神策将孟涉、段威勇自三原拥兵三千余人奔归李晟,怀光不能遏。 韩游瑰杀怀光留后张昕,以邠州从顺。 戴休颜自奉天令于军曰:“怀光已反。 ”乃令城守驰表以闻。 上于是授游瑰、休颜节度使。 乃除怀光太子太保,罢其余官,其所管委本军择一人功高望崇者统之,皆不奉诏。 四月,怀光至河中,遂偷有同、绛等州,按兵观望。 李晟既收复京师,上遣给事中孔巢父、中使啖守盈持诏征之,怀光素服受命。 巢父乃宣言于众:“太尉军中谁可领军事者? ”怀光左右皆胡虏,因发怒,乱持兵杀巢父及守盈,自是缮兵益修守拒。 上还京师,以侍中浑瑊为河中节度副元帅,将兵讨怀光。 瑊复破同州,屯军不进,数为怀光所败。 时仍岁旱蝗,京师初复,经费不给,言事者多请赦怀光。 时河东、节度使马燧威名素著,乃加燧副元帅,与瑊及镇国军节度骆元光、邠宁节度韩游瑰、鄜坊节度唐朝臣会兵同讨怀光。 燧率军拔绛州,至宝鼎,虑怀光西走,唐突京邑,乃舍军朝京师。 既还,与瑊先自河东而降其骁将尉珪、徐庭光,统诸军以围河中。 贞元元年秋,朔方部将牛名俊斩怀光首以降燧瑊隹刃其弟数人,乃自杀。 怀光死时年五十七。 寻诏以男一人为嗣,赐庄宅各一所,仍还怀光尸首,任其收葬,妻子并徙澧州。 五年,又诏曰:怀旧念功,仁之大也;兴灭继绝,义之弘也。 昔蔡叔圮族,周公封其子于东土;韩信干纪,汉后爵其孥以弓高。 侯君集之不率景化,我太宗存其胤以主祀。 详考先王之道,洎乎烈祖之训,皆以刑佐德,俾人向方,则斧钺之诛,甲兵之伐,盖不得已而用也。 曩岁盗臣窃发,国步多虞,朕狩于近郊,指期薄伐,将振昆阳之旅,以兴涿鹿之功,征师未达于诸侯,卫士且疲于七萃。 而李怀光三军夙驾,千里勤王,上假雷霆之威,下逐虎狼之众。 议功方始,守节靡终,潜构祸胎,拒违朝命,弃同即异,舍顺效逆。 为臣至此,在法必诛,犹示绥怀,庶其牵复。 而枭音益厉,犭希突莫迁,大戮所加,曾无噍类。 虽自贻伊戚,与众弃之,而言念尔劳,何嗟及矣! 以其前效犹在,孤魂无归,怀之怳然,是用忄妻轸。 予欲布陈大惠,冀以化成,保合太和,期于刑措。 宜以怀光外孙燕八八赐姓李氏,名承绪,授左卫率府胄曹参军,承怀光之后。 仍赐钱一千贯,任于怀光墓侧置立庄园,侍养怀光妻王氏,并备四时享奠之礼。 呜呼! 朕实不德,临于兆人,泣辜宥罪,素诚所志。 尔其保姓受氏,宣力承家,勉绍乃考之建国庸,无若尔父之违王命。 初,怀光授首,其子琟、瑗等皆死,唯妻王氏在,故上特舍其死。 及是又思怀光旧勋,哀其绝后,乃命承绪继之。 史臣曰:仆固怀恩、李怀光,咸以勇力,有劳王家,为臣不终,遂行反噬,其罪大矣。 然辛云京、骆奉先、卢杞、白志贞辈,致彼二逆,贻忧时君,亦可谓国之谗贼矣。 梁崇义既无令始,又无善终,与妻投泉,何塞其咎。 赞曰:臣之事君,有死无二。 怀恩、怀光,凶终一致。 崇义多奸,国家所弃。 迷而亡归,自速其毙。 发布时间:2025-02-07 10:10:1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