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旧唐书》 列传第九十四 内容: ○尚可孤 李观 戴休颜 阳惠元 李元谅 韩游瑰 贾隐林 杜希全 尉迟胜 邢君牙 杨朝晟 张敬则尚可孤,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也,代居松、漠之间。 天宝末归国,隶范阳节度安禄山,后事史思明。 上元中归顺,累授左、右威卫二大将军同正,充神策大将,以前后功改试太常卿,仍赐实封一百五十户。 鱼朝恩之统禁军,爱其勇,甚委遇之,俾为养子,奏姓鱼氏,名智德,以禁兵三千镇于扶风县,后移武功。 可孤在扶风、武功凡十余年,士伍整肃,军邑安之。 朝恩死,赐可孤姓李氏,名嘉勋。 会李希烈反叛,建中四年七月,除兼御史中丞、荆襄应援淮西使,仍复本姓名尚可孤,以所统之众赴山南,累有战功。 及泾原兵叛,诏征可孤军至蓝田,贼众方盛,遂营于七盘,修城栅而居之。 贼将仇敬等来寇,可孤频击破之,因收蓝田县。 兴元元年三月,迁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神策京畿渭南商州节度使。 四月,仇敬又来寇,可孤率兵急击,擒仇敬斩之,遂进军与副元帅李晟决策攻讨。 五月,晟率可孤及骆元光之军收京城,可孤之师为先锋。 京师平,以功升检校右仆射,封冯翊郡王,增邑通前八百户,实封二百户。 可孤性谨愿沉毅,既有勋𪟝,众会之中,未尝言功。 贼平之后,营于白花亭,御众公平,号令严整,时人称焉。 李晟甚亲重之。 及李怀光以河中叛,诏可孤帅师与诸军进讨,次于沙苑,遇疾,卒于军。 赠司徒,赙布帛米粟加等,丧葬所须,并令官给。 李观,洛阳人,其先自赵郡徙焉,秋官员外郎敬仁侄孙也。 少习武艺,沉厚寡言,有将帅识度。 干元中,以策干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子仪善之,令佐坊州刺史吴伷,充防遏使。 寻以忧免,居盩厔别业。 广德初,吐蕃入寇,銮驾之陕,觐于盩厔,率乡里子弟千余人守黑水之西,戎人不敢近。 会岭南节度杨慎微将之镇,以观权谋,奏充偏将,俾总军政。 及徐浩、李勉继领广州,尤加信任,麾下兵甲悉委之。 平冯崇道、朱泚时有功,累迁大将。 李勉移镇滑州,累奏授试殿中监,加开府仪同三司。 追赴阙,授右龙武将军。 建中末,泾师叛,观时上直,领卫兵千余人扈从奉天。 诏都巡警训练诸军戍卒,三数日间,加召二千余众,列之通衢,整肃鼙鼓,城内因之增气。 德宗倚赖之,赐封二百户;二子宏、寓,授八品京官。 及驾出奉天,与令狐建、李升、韦清等咸执羁靮,周旋艰险,皆著功劳。 驾还京师,诏总后军禁卫。 兴元元年闰十月,拜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 在镇四年,虽无拓境之绩,励卒储粮,训整宁辑。 及平凉之师会,浑瑊既无戎备,观伺知狡谋,潜择精兵五千要伏险道。 及瑊遁归,赖观游军及李元谅之师表里以免。 帝优赏,赐赉甚厚,特诏褒美。 其年,朝京师,除少府监、检校工部尚书,以疾终。 贞元四年,赠太子少傅。 戴休颜,夏州人。 在军伍以胆略称。 大历中,为郭子仪部将,以战功累迁至盐州刺史。 奉天之难,倍道以所部蕃汉三千人号泣赴难;德宗嘉之,赐实封二百户。 与浑瑊、杜希全、韩游瑰等捍御有功。 车驾再幸梁、洋,留守奉天。 及李怀光叛据咸阳,使诱休颜;休颜集三军斩其使,婴城自守。 怀光大骇,遂自泾阳夜遁。 其月,拜检校工部尚书、奉天行营节度使。 李晟收京师,乃与浑瑊破泚偏师,斩首三千级,休颜追贼至中渭桥。 李晟既清宫阙,休颜与瑊等率兵赴岐阳邀击泚余众。 及策勋,加检校右仆射,封至六百户。 七月,扈驾至京,特赐女乐、甲第以褒功伐,寻拜左龙武将军。 贞元元年卒,年五十九,废朝一日,赠赙有差。 阳惠元,平州人。 以材力从军,隶平卢节度刘正臣。 后与田神功、李忠臣等相继泛海至青、齐间,忠勇多权略,称为名将。 又以兵隶神策,充神策京西兵马使,镇奉天。 初,大历中,两河平定,事多姑息。 李正己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兖、郓十五州之地,养兵十万;李宝臣有恒、易、深、赵、沧、冀、定七州之地,有兵五万;田承嗣有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之地,有兵五万;梁崇义有襄、邓、均、房、复、郢六州之地,其众二万。 皆始因叛乱得侯,各擅土宇,虽泛禀朝旨,而威刑爵赏,生杀自专,盘根结固,相为表里。 朝廷常示大信,不为拘限,缓之则嫌衅自作,急之则合谋。 或闻诏旨将增一城,浚一池,必皆怨怒有辞,则为之罢役;而自于境内治兵缮垒以自固。 凡历三朝,殆二十年,国家不敢兴拳石撮土之役。 代宗性宽柔无怒,一切从之。 凡河朔诸道健步奏计者,必获赐赉。 及德宗即位,严察神断,自诛刘文喜之后,知朝法不可犯,四盗俱不自安。 奏计者空还,无所赏赐,归者多怨。 或传说飞语,云帝欲东封,汴州奏以城隘狭,增筑城郭。 李正己闻之,移兵万人屯于曹州,田悦亦加兵河上;河南大扰,羽书警急。 乃诏移京西戎兵万二千人以备关东。 帝御望春楼亲誓师以遣之,曰:“呜呼! 东鄙之警,事非获已。 唯尔将校群士,各以忠节,勤于王家;南赴蜀门,西定泾垒,甲胄不解,疮痍未平;今载用尔分镇于周、郑之郊,敬听明命。 夫王者之师,有征无战,稽诸理道,用正邦国。 宜励乃戈甲,保固城池,以德和人,以义制事。 将备其侵轶,不用越境攻取,戢而后动,可谓正矣! 今外夷来庭,方春生植,品物资始,农桑是时。 俾尔将士,暴露中野,我心痛悼,郁如焚灼。 嗟尔有众,其悉予怀。 ”士卒多泣下。 及赐宴,诸将列坐;酒至,神策将士皆不饮,帝使问之。 惠元时为都将,对曰:“臣初发奉天,本军帅张巨济与臣等约曰:‘斯役也,将策大勋,建大名。 凯旋之日,当共为欢;苟未戎捷,无以饮酒。 ’故臣等不敢违约而饮。 ”既发,有司供饩于道路,他军无孑遗,唯惠元一军瓶罍不发。 上称叹久之,降玺书慰劳。 及田悦反,诏惠元领禁兵三千与诸将讨伐,战御河,夺三桥,皆惠元之功也。 寻加检校工部尚书,摄贝州刺史,令以兵属李怀光。 建中四年冬,自河朔与怀光同赴国难,解奉天之围。 明年二月,怀光背国叛逆,惠元义不受污,脱身奔窜奉天。 会乘舆南幸,怀光怒惠元之逸,令其将冉宗以百余骑追及于好畤县。 惠元计穷,父子三人并投人家井中,冉宗并出而害之。 兴元元年,赠右仆射,仍赙绢百匹。 惠元男尚食奉御晟,赠殿中监,左卫兵曹参军皓赠邠州刺史,褒死难也。 李元谅,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 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 元谅长大美须,勇敢多计。 少从军,备宿卫,积劳试太子詹事。 镇国军节度使李怀让署奏镇国军副使,俾领州事。 元谅尝在潼关领军,积十数年,军士皆畏服。 德宗居奉天,贼泚遣伪将何望之轻骑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州走;望之遂据城,将聚兵以绝东道。 元谅自潼关将所部,仍令义兵因其未设备,径攻望之。 遂拔华州,望之走归。 元谅乃修城隍器械召募,不数日,得兵万余人,军益振。 以功加御史中丞。 贼泚数遣兵来寇,辄击却之。 是时,尚可孤守蓝田,与元谅掎角;贼东不能逾渭南,元谅功居多。 无几,迁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寻加检校工部尚书。 兴元元年五月,诏元谅与副元帅李晟进收京邑。 兵次于浐西,贼悉众来攻,元谅先士卒奋击,大败之。 进军至苑东,与晟力战,坏苑垣而入,贼联战皆败,遂复京师。 元谅让功于晟,出屯于章敬佛寺。 帝还宫,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实封七百户,赐甲第、女乐,仍与一子六品正员官。 李怀光反于河中,绝河津。 诏元谅与副元帅马燧、浑瑊同讨之。 时贼将徐庭光以锐兵守长春宫,元谅遣使招之。 庭光素轻易元谅,且慢骂之;又以优胡为戏于城上,辱元谅先祖。 元谅深以为耻。 及马燧以河东兵至,庭光降于马燧,诏以庭光为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 河中平,燧待庭光益厚。 元谅因遇庭光于军门,命左右劫而斩之,乃诣燧匍匐请罪。 燧盛怒,将杀元谅;久之,以其功高,乃止。 德宗以元谅专杀,虑有章疏,先令宰相谕谏官勿论。 贞元三年,诏元谅将本军从浑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 元谅谓瑊曰:“本奉诏,令营于潘原堡,以应援侍中。 窃思潘原去平凉六七十里,蕃情多诈,倘有急变,何由应赴? 请次侍中为营。 ”瑊以违诏,固止之。 元谅竟与瑊同进。 瑊营距盟所二十里,元谅营次之,壕栅深固。 及瑊赴会,乃戒严部伍,结阵营中。 是日,虏果伏甲,乘瑊无备窃发。 时士大夫皆朝服就执,军士死者十七八。 瑊单马奔还,群虏追蹑,瑊营将李朝彩不能整众,多已奔散;瑊至,空营而已。 赖元谅之军严固;瑊既入营,虏皆散去。 是日无元谅军,瑊几不免。 元谅乃整军,先遣辎重,次与瑊俱申号令,严其部伍而还,时谓元谅有将帅之风。 德宗嘉之,赐良马十匹,金银器、锦彩等甚厚。 丁母忧,加右金吾卫上将军,起复本官。 帝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四年春,加陇右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临洮军使,移镇良原。 良原古城多摧圮,陇东要地,虏入寇,常牧马休兵于此。 元谅远烽堠,培城补堞,身率军士,与同劳逸。 芟林薙草,斩荆榛,俟干,尽焚之,方数十里,皆为美田。 劝军士树艺,岁收粟菽数十万斛,生殖之业,陶冶必备。 仍距城筑台,上彀车弩,为城守备益固。 无几,又进筑新城,以据便地。 虏每寇掠,辄击却之,泾、陇由是乂安,虏深惮之。 以疾,贞元九年十一月,卒于良原,年六十二。 帝甚悼惜,废朝三日,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 韩游瑰,河西灵武人。 仕本军,累历偏裨,积功至邠宁节度使。 德宗出幸奉天,卫兵未集,游瑰与庆州刺史论惟明合兵三千人赴难,自干陵北过赴醴泉以拒泚。 会有人自京城来,言贼信宿当至,上遽令追游瑰等军伍。 才入壁,泚党果至。 乃出斗城下,小不利,乃退入城。 贼急夺门,游瑰与贼隔门血战,会暝方解。 自是贼日攻城,游瑰、惟明乘城拒守,躬当矢石,不暇寝息,赴难之功,游瑰首焉。 李怀光反,从驾山南。 德宗以禁军无职局,六军特置统军一员,秩从二品,以游瑰、惟明、贾隐林等分典从驾禁兵。 李晟移军东渭桥,与骆元光、尚可孤分扼京东要路;浑瑊与游瑰、戴休颜分典京西要路,掎角进攻。 兴元元年,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例授“奉天定难功臣”。 李晟收京城,游瑰三将亦破贼于咸阳。 德宗自兴元还京,浑瑊与游瑰、休颜三将从;李晟、尚可孤、骆元光三将奉迎,论功行封,与瑊等相次,还镇邠宁。 三年,以子钦绪与妖贼李广弘同谋不轨,时游瑰镇长武城,事将发,钦绪奔于邠州;邠州将吏械送京师。 游瑰以子大逆,请代归,固欲诣阙,诏不许。 游瑰锁系钦绪二子送京师,请从坐,上亦宥之。 十二月,游瑰入朝,素服待罪,入朝堂;遽命释之,劳遇如故,复令还镇。 初,游瑰入觐,邠州将吏以其子谋叛,又御军无政,谓必受代,饯送之礼甚薄。 及游瑰见上,盛论边事,请筑丰义城以备蕃寇,上以特达,委用如初。 及还镇,军中惧不自安。 大将范希朝善将兵,名闻军中;游瑰畏其逼己,将因事诛之。 希朝惧,出奔凤翔。 上素知名,召入宿卫。 及游瑰遣五百人筑丰义城,两板而溃。 又宁州戍卒数百人,纵掠而叛。 其无方略,失士心,皆此类也。 自宁州卒叛,吐蕃入寇,游瑰自率众戍宁州。 四年七月,除将军张献甫代游瑰,不俟献甫至,又不告众知,乃轻骑夜出归朝。 将卒素骄,闻献甫严急,因其无帅,纵兵大掠,且围监军杨明义第,请奏范希朝为帅。 都虞侯杨朝晟初逃难郊外,翌日闻请希朝,乃复入城,与军众曰:“所请甚惬,我来贺也。 ”叛卒稍安。 朝晟乃与诸将密谋,晨率甲兵而出,召叛卒告曰:“前请者不获,张尚书来,昨日已入邠州。 汝等谋叛,皆当死。 吾不尽杀,谁为贼首,各言之,以罪归之,余悉不问。 ”于众中唱二百余人,立斩之,军城方定。 上闻军情欲希朝,乃授宁州刺史,为献甫邠宁之副。 游瑰至京,授右龙武统军。 十四年卒。 李广弘者,或云宗室亲王之胤。 落发为僧,自云见五岳、四渎神,己当为人主。 贞元三年,自邠州至京师,有市人董昌者,通导广弘,舍于资敬寺尼智因之室。 智因本宫人。 董昌以酒食结殿前射生将韩钦绪、李政谏、南珍霞,神策将魏修、李傪,前越州参军刘昉、陆缓、陆绛、陆充、徐纲等,同谋为逆。 广弘言岳渎神言,可以十月十日举事,必捷。 自钦绪已下,皆有署置为宰相,以智因尼为后。 谋于举事日,夜令钦绪击鼓于凌霄门,焚飞龙厩舍草积;又令珍霞盗击街鼓,集城中人;又令政谏、修、傪等领射生、神策兵内应;事克,纵剽五日,朝官悉杀之。 事未发,魏修、李傪上变,令内官王希迁等捕其党与斩之,德宗因禁止诸色人不得辄入寺观。 贾隐林者,滑州牙将也。 建中初,为本军兵马使,令率兵宿卫。 朱泚之乱,诸军未集,隐林率众扈从。 性质朴,在奉天,贼急攻城,隐林与侯仲庄逐急救应,难险备至。 既而怀光军至,逆贼解围,从臣称庆。 隐林抃\舞毕,奏曰:“贼泚奔遁,臣下大庆,此皆宗社无疆之休。 然陛下性灵太急,不能容忍,若旧性未改,贼虽奔亡,臣恐忧未艾也。 ”上不以为忤,甚称之。 累官至检校右散骑常侍,封武威郡王。 将幸山南而卒,赠左仆射,赐其家实封三百户,赙绢百匹、米百硕,丧葬官给。 杜希全,京兆醴泉人也。 少从军,尝为郭尚父子仪裨将,积功至朔方军节度使;军令严肃,士卒皆悦服。 初,德宗居奉天,希全首将所部与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合兵赴难。 军已次漠谷,为贼泚邀击,乘高纵礧,又以大弩射之,伤者众。 德宗令出兵援之,不得进;希全退次邠州。 以赴难功,加检校户部尚书、行在都知兵马使。 从幸梁州。 帝还京师,迁太子少师、检校右仆射,兼灵州大都督、御史大夫、受降定远城天德军,灵盐丰夏等州节度支度营田观察押蕃落等使、余姚郡王。 希全将赴灵州,当献《体要》八章,多所规谏。 德宗深纳之,乃著《君臣箴》以赐之,其辞曰:夫惟德惠人,惟辟奉天,从谏则圣,共理惟贤。 皇立有极,骏命不易,总万机以成务,齐六合之殊致。 一心不能独鉴,一目不能周视,敷求哲人,式序在位。 于戏! 君之任臣,必求一德;臣之事君,咸思正直。 何启沃之所宜,自古今而未得? 且以谠言者逆耳,谗谀者伺侧,故下情未通,而上听已惑;俾夫忠贤,败于凶慝。 譬彼轻舟,烝徒楫之;亦有和羹,宰夫膳之。 孰云理国,不自得师,覆车之轨,予其惩而。 高以下升,和由甘受,惟君无良,亦臣之咎。 闻诸辛毗,牵裾魏后,则有禽息,竭忠碎首,勉思献替,以平可否。 勿谓无伤,自微而彰;勿谓何害,积小成大。 事有隐而必见,令既出而焉悔! 鼓钟在宫,声闻于外,浩然涉水,朕未有艾。 将负扆以虚心,期尽忠而纳诲。 在昔稷、契,实匡舜、禹;近兹魏征,佑我文祖,君臣协德,混一区宇。 肆予寡昧,获缵丕绪,臣哉邻哉,尔翼尔辅。 高秋始肃,我武惟扬,辍此禁卫,殿于大邦。 恋阙方甚,嘉言乃昌,是规是谏,金玉其相。 辞高理要,入德知方,总彼千虑,备于八章,宣父有言,启予者商。 殷有盘铭,周有欹器,或诫以辞,或警以事。 披图演义,发于尔志,与金镜而高悬,将座右而同置。 人皆有初,鲜慎厥终,汝其夙夜,期保朕躬。 无曰尔身在外,而尔诚不通,一言之应,千里攸同。 导彼遐徐,达余四聪,华夷仰德,时乃之功。 既往既来,怀贤忡忡,唱予和汝,式示深衷。 寻兼本管及夏绥节度都统,加太子少师。 希全以盐州地当要害,自贞元三年西蕃劫盟之后,州城陷虏;自是塞外无保障,灵武势隔,西通鄜坊,甚为边患,朝议是之。 九年,诏曰:  设险守国,《易象》垂文,有备无患,先王令典。 况修复旧制,安固疆里,偃甲息人,必在于此。 盐州地当冲要,远介朔陲,东达银夏,西援灵武,密迩延庆,保扞王畿。 乃者城池失守,制备无据,千里庭障,烽燧不接,三隅要害,役戍其勤。 若非兴集师徒,缮修壁垒,设攻守之具,务耕战之方,则封内多虞,诸华屡警,由中及外,皆靡宁居。 深惟永图,岂忘终食! 顾以薄德,至化未孚,既不能复前古之治,致四夷之守,与其临事而重扰,岂若先备而即安! 是用弘久远之谋,修五原之垒,使边城有守,中夏克宁,不有暂劳,安能永逸? 宜令左右神策及朔方河中绛邠宁庆兵马副元帅浑瑊、朔方灵盐丰夏绥银节度都统杜希全、邠宁节度使张献甫、神策行营节度使邢君牙、银夏节度使韩潭、鄜坊节度使王栖曜、振武节度使范希朝,各于所部简练将士,令三万五千人同赴盐州。 神策将军张昌宜权知盐州事,应板筑杂役,取六千人充。 其盐州防秋将士,率三年满更代,仍委杜彦先具名奏闻,悉与改转。 朕情非己欲,志在靖人。 咨尔将相之臣,忠良之士,输诚奉命,陈力忘忧,勉茂功勋,永安疆场。 必集兵事,实惟众心,各相率励,以副朕志。 凡役六千人,二旬而毕。 时将板筑,仍诏泾原、剑南、山南诸军深讨吐蕃以牵制之,由是板筑之时,虏不及犯塞。 城毕,中外称贺。 由是灵武、银夏、河西稍安,虏不敢深入。 希全久镇河西,晚节倚边多恣横,帝尝宽之。 丰州剌史李景略威名出其右,希全深忌之,疑畏代己,乃诬奏景略;德宗不得已为贬之。 素病风眩,暴戾益甚。 判官监察御史李起颇忤之,希全又诬奏杀之。 将吏皆重足胁息。 贞元十年正月卒,废朝三日,赠司空。 尉迟胜,本于阗王珪之长子,少嗣位。 天宝中来朝,献名马、美玉,玄宗嘉之,妻以宗室女,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还国。 与西安节度使高仙芝同击破萨毗播仙,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改光禄卿,皆同正。 至德初,闻安禄山反,胜乃命弟曜行国事,自率兵五千赴难。 国人留胜,以少女为质而后行。 肃宗待之甚厚,授特进,兼殿中监。 广德中,拜骠骑大将军、毗沙府都督、于阗王,令还国。 胜固请留宿卫,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武都王,实封百户。 胜请以本国王授曜,诏从之。 胜乃于京师修行里盛饰林亭,以待宾客,好事者多访之。 建中末,从幸奉天,为兼御史中丞。 驾在兴元,胜为右领军将军,俄迁右威卫大将军,历睦王傅。 贞元初,曜遣使上疏,称:“有国以来,代嫡承嗣,兄胜既让国,请传胜子锐。 ”上乃以锐为检校光禄卿、兼毗沙府长史还。 固辞,且言曰:“曜久行国事,人皆悦服。 锐生于京华,不习国俗,不可遣往。 ”因授韶王谘议。 兄弟让国,人多称之。 府除,以胜为原王傅。 卒。 时年六十四。 贞元十年,赠凉州都督。 子锐嗣。 邢君牙,瀛州乐寿人也。 少从军于幽蓟、平卢,以战功历果毅折冲郎将,充平卢兵马使。 安禄山反,随平卢节度使侯希逸过海,至青、徐间。 田神功之讨刘展,君牙又从神功战伐有功,历将军、试光禄卿。 神功既为兖郓节度使,令君牙领防秋兵入镇好畤。 属吐蕃陵犯,代宗幸陕,君牙隶属禁军扈从。 后又以战功加鸿胪卿,累封河间郡公。 建中初,河北诸节帅叛,李晟率禁军助马燧等征之。 晟以君牙为都虞候,累于武安、襄国、洹水、魏县、清丰讨贼有功,君牙擒生斩级居多。 属德宗幸奉天,晟率君牙统所部兵,倍道兼程,来赴国难。 及驻军咸阳,移营渭桥,军中之事,晟惟与君牙商之,他人莫可得而闻也。 收复宫阙,骤加御史大夫、检校常侍。 既而晟为凤翔、泾原元帅,数出军巡边,常令君牙掌知留后,军府安悦。 贞元三年,晟以太尉、中书令归朝,君牙代为凤翔尹、凤翔陇州都防御观察使,寻迁右神策行营节度、凤翔陇州观察使,加检校工部尚书。 吐蕃连岁犯边,君牙且耕且战,以为守备,西戎竟不能为大患。 寻加检校右仆射。 贞元十四年卒,时年七十一,废朝一日,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 初,在朔方为部军前锋,常有功,授甘泉果毅。 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 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 上在奉天,李怀光自山东赴难,以朝晟为右厢兵马使,将千余人下咸阳,以挫朱泚。 加御史中丞,实封一百五十户。 及怀光反于河中,朝晟被胁在军。 上幸梁、洋,韩游瑰退于邠宁,怀光以尝在邠宁,迫制如属城,以贼党张昕在邠州总后务。 昕惧难作,乃大索军资,征卒乘,约明潜发,归于怀光。 时朝晟父怀宾为游瑰将,夜后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者。 游瑰即日使怀宾奉表闻奏,上召劳问,授兼御史中丞,正授游瑰邠宁节度使。 间谍至河中,朝晟闻其事,泣告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合诛戮,不可主兵。 ”怀光遂系之。 及诸军进围河中,韩游瑰营于长春宫,怀宾身当战伐。 及怀光平,上念其忠,俾副元帅浑瑊特原朝晟,用为游瑰都虞候。 时父子同军,皆为开府、宾客、御史中丞,异姓王,荣于军中。 后诏征游瑰宿卫,以张献甫代之。 献甫在道,军中有裴满者,扇乱劫朝晟,朝晟阳许之,密计斩三百余人。 献甫入,改御史大夫。 九年,城盐州,征兵以护外境,朝晟分统士马镇木波堡。 献甫卒,诏以朝晟代之。 其年,丁母忧,起复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十三年春,朝晟奏:“方渠、合道、木波,皆贼路也,请城其地以备之。 ”诏问:“须兵几何? ”朝晟奏曰:“臣部下兵自可集事,不烦外助。 ”复问:“前筑盐州,凡兴师七万,今何其易也? ”朝晟曰:“盐州之役,咸集诸军,番戎尽知之。 今臣境迫虏,若大兴兵,即番戎来寇;来寇则战,战则无暇城矣! 今请密发军士,不十日至塞下,未旬而功毕,番人始知,已无奈何。 ”上从之。 已事,军还至马岭,吐蕃始来,数日而退。 初,军次方渠,无水,师旅嚣然。 遽有青蛇乘高而下,视其迹,水随而流,朝晟命筑防环之,遂为渟泉。 军人仰饮以足,图其事上闻,诏置祠焉。 免丧,加检校工部尚书。 是夏,以防秋移军宁州,遘疾,旬余而卒。 张敬则者,不知何许人,本名昌,后赐名敬则。 初助刘玄佐,累有军功,官至凤翔节度使。 常有复河湟之志,遣大将野诗良辅发锐卒至陇西,番戎大骇。 元和二年六月卒。 史臣曰:有唐中否,逆寇勃兴,天王窘以蒙尘,诸侯忠而赴难。 可孤生居沙漠,挺然怀效命之风;功冠貔貅,屹尔有不矜之色。 李观文儒之胄,乐习兵戎,戴圣主著定难之勋,救浑瑊于会盟之变。 休颜斩使婴城,怀光股栗;惠元穷蹙自致,天子轸悼。 元谅退兵章敬,力战让功,雅有器度。 及不忍小忿,专杀庭光,请罪军门,壮哉烈士! 其下诸将,郁有劳能。 胜生异域,推位让国,坚留宿卫,顾慕华风;居中土者,岂不思廉让耶! 斯乃高祖之基,太宗之业,贻厥孙谋,不徒虚语。 赞曰:建中失国,啸聚氛慝。 景命载延,群雄毕力。 歌钟甲第,珪组繁锡。 凡百人臣,忠为令德。 发布时间:2025-02-10 10:04:4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