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唐书》 列传第三十四 崔杨窦宗祝王 内容: 崔义玄,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乱,往见李密,密不用。 河内贼黄君汉为密守柏崖,义玄见群鼠度河的天人合一之论。 阐发子思之学,继承孔子之说,成思孟学,槊刃有华文,曰:“此王敦亡兆也。 ”因说君汉以城归,乃拜君汉怀州刺史、行军总管,以义玄为司马。 王世充将高毘寇河内,义玄击走之,多下屯堡。 君汉以所掠子女金帛分之,拒不受。 以功封清丘县公。 太宗讨世充,数用其谋。 东都平,转隰州都督府长史。 贞观初,历左司郎中,兼韩王府长史,与王友孟神庆志趣不同,而俱以介直任。 永徽中,累迁婺州刺史。 时睦州女子陈硕真举兵反。 始,硕真自言仙去,与乡邻辞诀,或告其诈,已而捕得,诏释不问。 于是姻家章叔胤妄言硕真自天还,化为男子,能役使鬼物,转相荧惑,用是能幻众。 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破睦州,攻歙,残之,分遣其党围婺州。 义玄发兵拒之,其徒争言硕真有神灵,犯其兵辄灭宗,众凶惧不肯用。 司功参军崔玄籍曰:“仗顺起兵,犹无成;此乃妖人,势不持久。 ”义玄乃署玄籍先锋,而自统众继之。 至下淮戍,擒其谍数十人。 有星坠贼营,义玄曰:“贼必亡。 ”诘朝奋击,左右有以盾鄣者,义玄曰:“刺史而有避邪,谁肯死? ”敕去之。 由是众为用,斩首数百级,降其众万余。 贼平,拜御史大夫。 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 高宗诏与博士讨论《五经》义。 武氏为皇后,义玄赞帝决,又以后旨按长孙无忌等诛之。 终蒲州刺史,年七十一。 赠幽州都督,谥曰贞。 后持政,赠扬州大都督,赐其家实封户二百。 子神基袭爵。 神基,长寿中,为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为酷吏所构,流岭南。 中宗初,稍用为大理卿。 弟神庆,举明经,武后时,累迁莱州刺史。 入朝,待制亿岁殿,奏事称旨。 后以历官有佳政,且其父于己有功,擢拜并州长史,谓曰:“并州,朕乡里,宿兵多,前长史皆尚书为之,今授卿,宜知所以委重者。 ”乃亲为按行图,谋日而遣。 神庆始至,有诏改钱币法,州县布下,俄而物价踊昂,百贾惊扰,神庆质其非于朝,果豪猾妄为之。 后喜,下制褒美。 初,州隔汾为东、西二城,神庆跨水联堞,合而一之,省防御兵岁数千。 神基既下狱,驰赴都告变,得召见,后出具狱示之,神庆为申理,得减死,然用是贬歙州司马。 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 转太子右庶子,封魏县子。 是时,突厥使者入见,皇太子应朝,有司移文东宫召太子。 神庆谏曰:“五品以上佩龟者,盖防征召之诈,内出龟以合之,况太子乎? 古者召太子用玉契,此诚重慎防萌之意,不可不察。 凡虑事于未萌之前,故长无悔吝之咎。 今太子与陛下异宫,非朝朔望而别唤者,请降墨敕玉契。 ”诏可。 寻诏与詹事祝钦明更日侍读东宫。 历司刑卿,劾张昌宗狱,颇阔略不尽。 神龙初,昌宗伏诛,坐流钦州,卒。 五王得罪,缘昌宗被流者皆诏原雪,赠神庆幽州都督。 神庆子琳,明政事,开元中,与高仲舒同为中书舍人。 侍中宋璟亲礼之,每所访逮,尝曰:“古事问仲舒,今事问琳,尚何疑? ”累迁太子少保。 天宝二年卒,秘书监潘肃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琳长子俨,谏议大夫。 其群从数十人,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驺哄相望。 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犹重积其上。 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世号“三戟崔家”。 开元、天宝间,中外宗属无缌麻丧。 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 即中,且赐酒。 ”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 ”帝曰:“然。 ”赐太子酒。 时两人有宰相望,帝欲相之数矣,以族大,恐附离者众,卒不用。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第明经,为人佞而智。 初,调玄武尉,使至京师,舍逆旅,有盗窃其衣囊,再思遇之,盗窘谢。 再思曰:“而苦贫,故至此。 囊中檄无所事,幸留,它物可持去。 ””初不为人言,但假贷以还。 累迁天官员外郎,历左肃政御史中丞。 延载初,擢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兼左肃政御史大夫,封郑县侯,迁内史。 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 人主所不喜,毁之;所善,誉之。 畏慎足恭,未尝忤物。 或曰:“公位尊,何自屈折? ”答曰:“世路孔艰,直者先祸。 不尔,岂全吾躯? ”于时水沴,闭坊门以禳。 再思入朝,有车陷于泞,叱牛不前,恚曰:“痴宰相不能和阴阳,而闭坊门,遣我艰于行! ”再思遣吏谓曰:“汝牛自弱,不得独责宰相。 ”  张昌宗坐事,司刑少卿桓彦范劾免其官,昌宗诉诸朝,武后意申释之,问宰相:“昌宗于国有功乎? ”再思曰:“昌宗为陛下治丹,饵而愈,此为有功。 ”后悦,昌宗还官。 自是天下贵彦范,贱再思。 左补阙戴令言赋“两脚狐”以讥之,再思怒,谪令言为长社令,士愈蚩噪。 易之兄司礼少卿同休,请公卿宴其寺,酒酣,戏曰:“公面似高丽。 ”再思欣然,翦谷缀巾上,反披紫袍,为高丽舞,举动合节,满坐鄙笑。 昌宗以姿貌亻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华,非也;正谓莲华似六郎耳。 ”其巧谀无耻类如此。 俄检校右庶子。 中宗立,拜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京师留守,封弘农郡公,加兼扬州长史,检校中书令。 改侍中,郑国公,赐实封户三百,为顺天皇后奉册使。 武三思诬陷王同晈,再思与李峤、韦巨源按狱,希意抵同晈死,众以为冤。 复拜中书令,监修国史。 迁尚书右仆射,仍同三品。 卒,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干陵,谥曰恭。 弟季昭,中茂才第,为殿中侍御史。 武后诛驸马都尉薛绍,绍兄𫖮为齐州刺史,命季昭按之,不得反状,后怒,放于沙州。 赦还,为怀州司马。 窦怀贞,字从一,左相德玄子。 少诡激,衣服羸俭,不为舆马豪侈事。 仕累清河令,有治状。 后迁越州都督、扬州长史。 神龙中,进左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 会岁除,中宗夜宴近臣,谓曰:“闻卿丧妻,今欲继室可乎? ”怀贞唯唯。 俄而禁中宝扇鄣卫,有衣翟衣出者,已乃韦后乳媪王,所谓莒国夫人者,故蛮婢也。 怀贞纳之不辞。 又避后先讳,而以字称。 世谓媪婿为阿赩,怀贞每谒见奏请,辄自署“皇后阿赩”,而人或谓为“国赩”,轩然不诉,以自媚于后。 时政令多门,赤尉由墨制授御史者众,或戏曰:“尉入台多,而县办否? ”对曰:“办于异日。 ”问其故,答曰:“佳吏在,侥幸去,故办。 ”闻者皆笑。 又附宗楚客、安乐公主等以取贵位,为素议所斥,名称尽矣。 韦后败,斩妻献其首,贬濠州司马,再徙益州长史,乃复故名。 景云初,以殿中监召,阅月迁左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中山县公。 再迁侍中。 方太平公主干政,怀贞倾己附离,日视事退,辄诣主第,刺取所欲。 睿宗为金仙、玉真二公主营观,费钜万,谏者交疏不止,唯怀贞劝成之,躬护役作。 族弟维鍌谏曰:“公位上衮,当思献可替否辅天子,而计校瓦木,杂厕工匠间,使海内何所瞻仰乎? ”不答,督缮益急。 时语曰:“前作后国赩,后为主邑丞。 ”言事公主如邑官属也。 在位半岁,无所事,帝引见承天门,切责之。 俄与李日知、郭元振、张说皆罢。 为左御史大夫。 于时,岁犯左执法,术家又言怀贞且有祸,大惧,表请为安国寺奴,不许。 逾年,复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詹事,监修国史。 又以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军国重事宜共平章。 玄宗受内禅,进左仆射,封魏国公。 与太平公主谋逆,既败,投水死,追戮其尸,改姓毒氏。 然生平所得俸禄,悉散亲族无留蓄,败时,家惟粗米数石而已。 性谄诈,善谐结权贵,宦者用事,尤所畏奉,或见无须者,误为之礼。 监察御史魏传弓嫉中人辅信义,欲劾奏其奸,怀贞曰:“是安乐所信任者,奈何绳之? ”传弓曰:“王纲坏矣,正坐此属。 今日杀之,明日诛,无所悔! ”怀贞犹固止之。 传弓者,钜鹿人,忠謇士也,终司农丞。 怀贞从子兢,字思慎,举明经,为英王府参军、尚乘直长。 调郪令,修邮舍道路,设冠婚丧纪法,百姓德之。 宗楚客,字叔敖,其先南阳人。 曾祖丕,后梁南弘农太守,梁亡入隋,居河东之汾阴,故为蒲州人。 父岌,仕魏王泰府,与谢偃等撰《括地志》。 楚客,武后从姊子,长六尺八寸,明皙美须髯。 及进士第,累迁户部侍郎。 兄秦客,垂拱中,劝武后革命,进为内史,而弟晋卿典羽林兵。 后兄弟并坐奸赃流岭外。 岁余,秦客死,而楚客等还。 俄检校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与武懿宗不协,会赐将作材营第,僭侈过度,为懿宗所劾,自文昌左丞贬播州司马,晋卿流峰州。 稍为豫州长史,迁少府少监、岐陕二州刺史。 久之,复以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坐聘邵王妓,贬原州都督。 神龙初,为太仆卿、郢国公。 武三思引为兵部尚书,以晋卿为将作大匠。 节愍太子败,逃于鄠,被杀,殊其首祭三思等柩,楚客请之也。 俄同中书门下三品。 韦后、安乐公主亲赖之,与纪处讷为党,世号“宗纪”。 景龙二年,诏突厥娑葛为金河郡王,而其部阙啜忠节赂楚客等罢之,娑葛怨,将兵患边。 监察御史崔琬廷奏:“楚客、处讷专威福,有无君心,纳境外交,为国取怨;晋卿专徇赃私,骄恣跋扈。 并请收付狱,三司推鞫。 ”故事,大臣为御史对仗弹劾,必趋出,立朝堂待罪。 楚客乃厉色大言:“性忠鲠,为琬诬诋。 ”中宗不能穷也,诏琬与楚客、处讷约兄弟两解之,故世谓帝为“和事天子”。 寻迁中书令。 韦氏败,与晋卿同诛。 楚客性明达。 武后时,降突厥沓实力吐敦者,部落在平夏。 会边书至,言吐敦反,楚客为兵部员外郎,后召问方略,对曰:“吐敦者,臣昔与之言,其为人忠义和厚,且国家与有恩必不反。 其兄之子默子者,狡悍,与吐敦不和,今言叛,疑默子为之,然无能为。 ”俄而夏州表默子劫部落北奔,为州兵及吐敦所擒。 后张仁亶请筑三城,议者或不同,独楚客言:“万世利也。 ”然冒于权利,尝讽右补阙赵廷禧陈符命以媚帝,曰:“唐有天下,当百世继周,陛下承母禅,周、唐一统,其符兆有八:天皇再以陛下为周王,是在唐兴周,则天立陛下为皇太子,是在周兴唐,一也;天后立文王庙,二也;唐同泰《洛水图》云:‘永昌帝业’,三也;谶曰:‘百代不移宗’,四也;孔子曰:‘百世继周’,五也;《桑条韦歌》,应二圣在位九十八年,而子孙相承九十八世,六也;乃二月庆云五色,天应以和,七也;去六月九日,内出瑞蒜,八也。 起则天为一世,圣朝为二世,后子孙相承九十八,其数正满百世,唐之历乃三千余年。 ”帝大喜,擢延禧谏议大夫。 识者以楚客等欺神诬君,且有大咎。 又尝密语其党曰:“始,吾在卑位,尤爱宰相;及居之,又思天子,南面一日足矣。 ”虽外附韦氏,而内畜逆谋,故卒以败。 晋卿髭貌雄伟,声如钟。 虽不学,然性倜傥。 垂拱后,武后任之,宫苑、闲厩、内外众作无不总。 开中岳,造明堂,铸九鼎,有力焉。 纪处讷者,秦州上邽人。 为人魁岸,髭长数尺。 其妻武三思妇之姊,纵使通三思,繇是款昵,进为太府卿。 神龙元年夏,大旱,谷价腾踊,中宗召问所以救人者。 三思知之,阴讽太史迦叶志忠奏“是夜摄提入太微,近帝坐,此天子与大臣接,有纳忠之符”。 帝信之,下诏褒美,赐处讷衣一副、彩六十段。 与楚客并同三品,进侍中。 后伏诛。 祝钦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 父綝,字叔良,少通经,颇著书质诸家疑异;门人张后胤既显宦,荐于朝,诏对策高第,终无极尉。 钦明擢明经,为东台典仪。 永淳、天授间,又中英才杰出、业奥《六经》等科,拜著作郎,为太子率更令。 中宗在东宫,钦明兼侍读,授太子经,兼弘文馆学士。 中宗复位,擢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 进礼部尚书,封鲁国公,食实封户三百。 桓彦范、崔玄、袁恕巳,敬晖等皆从受《周官》大义,朝廷尊之。 以匿亲忌日,为御史中丞萧至忠所劾,贬申州刺史。 入为国子祭酒。 景龙三年,天子将郊,钦明与国子司业郭山恽阴迎韦后意,谬立议曰:《周官》天神曰祀,地祗曰祭,宗庙曰享。 《大宗伯》曰:“祀大神,祭大祗,享大鬼,王有故不预,则摄而荐。 追师掌后首服,以待祭祀。 内司服掌后六服,祭祀则供。 又九嫔,凡大祭祀,后裸献则赞瑶爵。 然则后当助天子祀天神、祭地只。 郑玄称:阙狄,后助王祭群小祀服。 小祀尚助,况天地哉? 阙狄之上,祎、礻俞、狄,三服皆以助祭,知祎衣助大祀也。 王之祭服二:曰先王兖冕,先公冕。 故后助祭,亦以祎衣祭先王,礻俞狄祭先公。 不言助祭天地,举此以明彼,反三隅也。 《春秋外传》:禘郊,天子亲射其牛,王后亲春其粢。 ”世妇诏后之礼事,不专主宗庙。 《祭统》曰:“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内外之官。 ”哀公问孔子曰:“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答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主,君何谓已重焉? ”则知后宜助祭。 臣请因经谊,制仪典。 帝虽不睿,犹疑之,召礼官质问。 于是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对:“钦明所引,皆宗庙礼,非祭天地者。 周、隋而上,无皇后助祭事。 ”帝令宰相参订,绍、钦绪又引博士彭景直共议曰:  《周官》所云祀、祭、享,皆互言。 《典瑞》:“两圭以祀地。 ”《司几筵》:“设祀先王昨席。 ”《内宗》:“掌宗庙祭祀。 传曰:“圣人为能飨帝。 ”“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此祀天称享,享庙称祭也。 礼家凡称大祭祀,不独主天。 《爵人》:“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之卒爵。 ”祭天不祼,则九嫔赞瑶爵,容庙称大祭祀也。 钦明据《大宗伯》之职,以谓后有祭天地之礼。 按经:“凡祀大神、祭大祗、享大鬼,帅执事而卜宿,视涤濯,涖玉鬯,省牲镬,奉玉盥,制大号。 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 ”自凡而推,兼言王祭天地宗庙也。 下言:“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 ”直王后祭庙一凡耳。 若当助祭天地,应不列重凡。 且内宗、外宗所掌,皆佐王后庙荐,无佐祭天地语。 有如助祭天地,谁当赞佐者? 是则摄荐为宗庙明甚。 内司服掌后祭服,无祭天服。 礼家说曰:“后不助祭天地五岳,故无具服。 ”又言:“后有五辂,以重翟从祭先王先公,以厌翟从飨诸侯,以安车朝夕见王,以翟车采桑,以辇车游宴。 ”按此,后无祭天车明甚。 然后助王祭天地,古无闻焉。 时左仆射韦巨源助后掎掣帝,夺政事,即传钦明议,帝果用其言,以皇后为亚献。 取大臣李峤等女为斋娘,奉豆笾。 礼成,诏斋娘有夫者悉进官。 初,后属婚,上食禁中,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 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 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景云初,侍御史倪若水劾奏:“钦明、山恽等腐儒无行,以谄佞乱常改作,百王所传,一朝惰放。 今圣德中兴,不宜使小人在朝,请斥远之,以肃具臣。 ”乃贬钦明饶州刺史,山恽括州刺史。 钦明于《五经》为该淹,自见坐不孝免,无以澡祓,乃阿附韦氏,图再用,又坐是见逐,诸儒共羞之。 后徙洪州都督,入为崇文馆学士,卒。 赞曰:“钦明以经授中宗,为朝大儒,乃诡圣僻说,引艳妻郊见上帝,腥德播闻,享胙不终。 盖与少正卯顺非而泽,庄周以诗书破冢者同科。 独保腰领死家箦,宁不幸邪! 后之托儒为奸者,可少戒云。 山恽者,河东人。 善治《礼》。 景龙中,累迁国子司业。 帝昵宴近臣及修文学士,诏遍为伎。 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为《浑脱舞》,左卫将军张洽为《黄麞舞》,给事中李行言歌《贺车西河曲》,余臣各有所陈,皆鄙黩;而出恽奏:“我所习,惟知诵诗。 ”乃诵《鹿鸣》、《蟋蟀》二篇,未毕,中书令李峤以其近规讽,止之。 帝嘉其直,下诏褒咨,赐服一称。 其后与钦明僻论阿世,不能终其守。 久之,复拜国子司业。 王玙者,方庆六世孙,少为礼家学。 玄宗在位久,推崇老子道,好神仙事,广修祠祭,靡神不祈。 玙上言,请筑坛东郊祀青帝,天子入其言,擢太常博士、侍御史,为祠祭使。 玙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觋。 汉以来葬丧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玙乃用之。 肃宗立,累迁太常卿,又以祠祷见宠。 干元三年,拜蒲同绛等州节度使,俄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时大兵后,天下愿治,玙望轻,无它才,不为士议谐可,既骤得政,中外怅骇。 乃奏置太一坛,劝帝身见九宫祠。 帝由是专意,它议不能夺。 帝尝不豫,太卜建言祟在山川。 玙遣女巫乘传分祷天下名山大川,巫皆盛服,中人护领,所至干托州县,赂遗狼藉。 时有一巫美而蛊,以恶少年数十自随,尤𪫺狡不法。 驰入黄州,刺史左震晨至馆请事,门𫔎不启。 震怒,破𫔎入,取巫斩廷下,悉诛所从少年,籍其赃得十余万,因遣还中人。 既以闻,玙不能诘,帝亦不加罪。 明年,罢玙为刑部尚书,又出为淮南节度使,犹兼祠祭使,徙浙东。 召入,再迁太子少师。 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简怀。 始,玙托鬼神致位将相,当时以左道进者纷纷出焉。 李国祯者,以术士显,广德初,建言“唐家仙系,宜崇表福区,招致神灵,请度昭应南山作天华上宫、露台、大地婆父祠,并三皇、道君、太古天皇、中古伏羲、女娲等各为堂皇,给百户扫除”。 又即义扶谷故湫祠龙,置房宇。 有诏从之,乃除地课工,方岁饥,人不堪命。 昭应令梁镇上疏切谏,以为有七不可:“天地之神,推之尊极者,扫地可祭,精意可享。 今废先王之典,为人祈福,福未至而人已困。 又违神虐人,何从而致福邪? 宗庙月无三祭,此不宜然。 婆父之鄙语,不经见,若为地建祖庙,上天必贻向背之责。 夫湫者,龙所托耳,今湫竭已久,龙安所存? 不宜崇去龙之穴,破生人之产。 若三皇、五帝、道君等,两京及所都各有宫庙,春秋彝飨,此复营造,是谓渎神。 夫休咎丰凶本于五事,不在山川百神明矣。 ”即劾国祯等“动众则得人,兴工则获利,祭祀则受胙,主执则市权,营罔天听,负抱粢糈,道路相望,无时而息,人神胥怨,灾孽并至。 臣昨受命,有所安辑,陛下许以权宜,今所兴造臣谨以便宜悉停”。 帝从之。 镇忼慨有名士也,仕至司门郎中。 玙曾孙抟,别传。 发布时间:2025-03-14 10:18:41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