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史》 本纪第二十一 徽宗三 内容: 二年春正月甲子,制:上书邪等人并不除监司。 二月戊子朔,蔡京复太师致仕,赐第京师。 庚子,以婉容崔氏为贤妃。 三月戊午朔,定国公□共薨。 己巳,御集英殿策进士。 己卯,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身七百十三人。 夏四月己丑,诏县令以十二事劝农于境内,躬行阡陌,程督勤惰。 辛卯,复行方田。 日中有黑子。 甲午,宴蔡京等于太清楼。 乙巳,以定国军节度使仲忽为开府仪同三司。 庚戌,以何执中为司空。 壬子,赐张商英自便。 五月癸亥,虑囚。 丁卯,封子椿为庆国公。 己巳,蔡京落致仕,三日一至都堂议事。 六月己丑,以资政殿学士余深为门下侍郎。 乙卯,白虹贯日。 秋七月壬申,访天下遗书。 丙子,置礼制局。 九月壬午,改太尉以冠武阶。 癸未,正三公、三孤官。 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罢尚书令。 冬十月乙巳,得玉圭于民间。 十一月己未,置知客省、引进、四方馆、东西上阁门事。 戊寅,日南至,受元圭于大庆殿,赦天下。 辛巳,蔡京进封鲁国公。 以何执中为少傅、太宰兼门下侍郎,执政皆进秩。 十二月甲申,行给地牧马法。 乙酉,以郑居中为特进。 丙戌,以武信军节度使童贯为太尉。 乙巳,定命妇名为九等。 丙午,燕辅臣于延福宫。 辛亥,封子屋为卫国公。 是岁,成都府、苏州火。 出宫女三百八十三人。 高丽入贡。 成都路夷人董舜咨、董彦博内附,置祺、亨二州。 三年春正月己未,以定王桓、嘉王楷并为太保。 庚申,以广平郡王构为检校太保。 甲子,诏以天赐元圭,遣官册告永裕、永泰陵。 丙寅,以燕王俣为太傅。 癸酉,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子雱为临川伯,配飨文宣王庙。 丁丑,吴居厚罢,以观文殿学士郑居中知枢密院事。 己卯,以越王偲为太傅,封子楗为韩国公。 二月甲申,以德妃王氏为淑妃。 庚寅,罢文臣勋官。 辛卯,崇恩太后暴崩。 甲午,以辽、女真相持,诏河北治边防。 丁酉,诏百官奉祠禄者并以三年为任。 乙巳,增定六朝勋臣一百一十六人。 三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戊辰,进神宗淑妃宋氏为贵妃。 升永安县为永安军。 癸酉,赐上舍生十九人及第。 夏四月戊子,作保和殿。 庚寅,以复溱、播,等州降德音于梓夔路。 癸巳,邓洵仁罢。 乙巳,以福宁殿东建玉清和阳宫。 丙午,升定州为中山府。 己酉,以资政殿学士薛昂为尚书右丞。 庚戌,班《五礼新仪》。 闰月丙辰,改公主为帝姬。 戊午,复置医学。 辛酉,上崇恩太后谥曰昭怀。 庚午,庆国公椿薨。 五月乙酉,虑囚。 丙申,升苏州为平江府。 庚子,大盈仓火。 壬寅,以筑溱、播进执政官一等。 丙午,葬昭怀皇后于永泰陵。 丁未,诏尚书内省分六司,以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置内宰、副宰、内史、治中等官及都事以下吏员。 己酉,班新燕乐。 六月癸亥,祔昭怀皇后神主于太庙。 戊辰,降两京、河阳、郑州囚罪一等,民缘园陵役者蠲其赋。 秋七月癸未,升赵城县为庆祚军。 甲申,还王珪、孙固赠谥,追复韩忠彦、曾布、安焘、李清臣、黄履等官职。 庚子,贵妃刘氏薨。 壬寅,复置白州。 八月甲戌,以燕乐成,进执政官一等。 丙子,以何执中为少师。 丁丑,升润州为镇江府。 戊寅,封四镇山为王。 九月庚寅,诏大理寺、开封府不得奏狱空,其推恩支赐并罢。 戊戌,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谥曰明达。 冬十月乙丑,阅新乐器于崇政殿,出古器以示百官。 戊辰,诏冬祀大礼及朝景灵宫,并以道士百人执威仪前导。 冬十一月辛巳,朝献景灵宫。 壬午,飨太庙,加上神宗谥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改上哲宗谥曰宪元继道世德扬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癸未,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大赦天下。 升端州为兴庆府。 乙酉,以天神降,诏告在位,作《天真降临示现记》。 乙丑,以贤妃崔氏为德妃。 壬辰,筑祥州。 己亥,诏有官人许举八行。 十二月癸丑,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 乙卯,诏天下贡医士。 辛酉,太白昼见。 是岁,江东旱,温、封、滋三州火。 出宫女二百七十有九人。 四年春正月戊寅朔,置道阶凡二十六等。 辛丑,追封濮王子宗谊为祁王,宗咏为莱王,宗师为温王,宗辅为楚王,宗博为萧王,宗沔为霍王,宗荩为建王,宗胜为袁王。 二月丁巳,赐上舍生十七人及第。 癸亥,改淯井监为长宁军。 癸酉,长子桓冠。 三月丙子朔,以淑妃王氏为贵妃。 夏四月庚戌,幸尚书省,以手诏训诫蔡京、何执中,各官迁秩,吏赐帛有差。 癸丑,阅太学、辟雍诸生雅乐。 甲子,改戎州为叙州。 五月丙戌,始祭地于方泽,以太祖配。 降德音于天下。 子机薨。 六月戊午,虑囚。 壬申,以广西溪洞地置隆、兑二州。 秋七月丁丑,置保寿粹和馆,以养宫人有疾者。 戊寅,焚苑东门所储毒药可以杀人者,仍禁勿得复贡。 甲午,祔明达皇后神主于别庙。 八月乙巳,改端明殿学士为延康殿学士,枢密直学士为述古殿直学士。 癸亥,定武臣横班以五十员为额。 九月乙卯,以安静军节度使王宪为开府仪同三司。 己亥,诏诸路兵应役京师者,并以十月朔遣归。 冬十月乙巳,复置拱州。 十一月丁丑,封子梴为相国公。 十二月己酉,以禁中神御殿成,减天下囚罪一等。 癸丑,定朝议、奉直大夫以八十员为额。 己未,诏广南市舶司岁贡真珠、犀角、象齿。 是岁,相州野蚕成茧。 出宫女六十八人。 五年春正月庚辰,泸南晏州夷反,寻诏梓州路转运使赵遹等督兵讨平之。 己丑,令诸州县置医学,立贡额。 甲午,改龙州为政州。 二月乙巳,立定王桓为皇太子。 甲寅,册皇太子,赦天下。 庚午,以童贯领六路边事。 三月辛未朔,太白昼见。 己卯,御集英殿策进士。 甲申,追论至和、嘉佑定策功,封韩琦为魏郡王,复文彦博官。 丁亥,诏以立皇太子,见责降文武臣僚并与牵复甄叙,凡千五百人。 壬辰,升舒州为德庆军。 癸巳,赐礼部奏名进士出身六百七十人。 夏四月甲辰,作葆真宫。 丁未,诣景灵宫,还,幸秘书省,进馆职官一等。 庚戌,改集英殿为右文殿。 癸亥,置宣和殿学士。 诏东宫讲读官罢读史。 五月壬辰,虑囚。 六月癸丑,以修三山河桥,降德音于河北、京东、京西路。 秋七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乙亥,升汝州为陆海军。 丁丑,诏建明堂于寝殿之南。 甲申,昭庆军节度使蔡卞为开府仪同三司。 丁亥,封子□越为瀛国公。 八月己酉,以秘书省地为明堂。 辛亥,升通利军为浚州、平川军节度。 嗣濮王仲增薨。 九月己卯,封仲御为嗣濮王。 丙戌,封子柍为惠国公。 冬十月癸卯,以嵩山道人王仔昔为冲隐处士。 戊午,夏国入贡。 十一月癸酉,录昭宪皇后杜氏之裔。 庚寅,高丽遣子弟入学。 十二月己亥,升遂州为遂宁府。 庚申,以平晏夷,曲赦四川。 癸亥,置缘边安抚司于泸州。 是岁,平江府、常、湖、秀州水。 出宫女五十人。 六年春正月戊子,以泸南献捷,转宰执一官。 以童贯宣抚陕西、河北。 闰月壬寅,升颖州为顺昌府。 丁未,置道学。 二月丁亥,诏增广天下学舍。 庚寅,诏广京城。 三月癸丑,赐上舍生十一人及第。 夏四月乙丑,会道士于上清宝菉宫。 辛未,以何执中为太傅致仕,朝朔望。 丁丑,诏天宁诸节及壬戌日,杖已下罪听赎。 丙戌,却监司、守臣进献。 庚寅,诏蔡京三日一朝,正公相位,总治三省事。 五月丁酉,废锡钱。 庚子,以郑居中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刘正夫为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 壬寅,以保大军节度使邓洵武知枢密院事。 六月丙寅,班中书官制格。 庚午,虑囚。 甲戌,诏堂吏迁官至奉直大夫止。 癸未,皇太子纳妃朱氏。 秋七月壬辰朔,以震武城为震武军。 甲午,以德妃崔氏为贵妃。 辛亥,以河阳三城节度使王荐为开府仪同三司。 诸盗晏州卜漏阙一字、沅州黄安俊、定边军李吪□移伏诛,诏函首于甲库。 壬子,曲赦湖北。 己未,解池生红盐。 辛酉,改走马承受公事为廉访使者。 八月壬戌朔,戒北边帅臣毋生事。 壬午,诏天下监司、郡守搜访岩谷之士,虽恢诡谲怪自晦者悉以名闻。 丁亥,幸蔡京第。 己丑,升晋州为平阳、寿州为寿春、齐州为济南府。 九月辛卯朔,诣玉清和阳宫,上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徽号宝册。 丙申,赦天下。 令洞天福地修建宫观,塑造圣像。 以西内成,曲赦京西。 己未,以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月乙丑,太白昼见。 十一月丁酉,朝献景灵宫。 戊戌,飨太庙。 己亥,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 庚子,以礼部尚书白时中为尚书右丞。 辛丑,魏国公材薨。 戊申,以侯蒙为中书侍郎,薛昂为尚书左丞。 己未,徙封卫国公屋为郓国公。 增横班为十三阶。 十二月己巳,以婉仪刘氏为贤妃。 戊寅,以熙河进筑功成,进执政一官。 乙酉,奠九鼎于圜像徽调阁。 刘正夫为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戊子,以宗粹为开府仪同三司。 是岁,冀州三山黄河清。 出宫女六百人。 高丽、占城、大食、真腊、大理、夏国入贡,茂州夷郅永寿内附。 七年春正月丁酉,于阗入贡。 庚子,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 二月癸亥,以大理国主段和誉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 甲子,会道士二千余人于上清宝菉宫,诏通真先生林灵素谕以帝君降临事。 丁卯,御集英殿策高丽进士。 辛未,改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 乙亥,幸上清宝菉宫,命林灵素讲道经。 三月庚寅,赐高丽祭器。 高丽进士权适等四人赐上舍及第。 乙未,以童贯权领枢密院。 丙申,升鼎州为常德军。 夏四月庚申,帝讽道菉院上章,册己为教主道君皇帝,止于教门章疏内用。 辛酉,升温州为应道军。 五月戊子朔,升庆州为庆阳军、渭州为平凉军。 己丑,如玉清和阳宫,上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徽号宝册。 辛卯,命蔡攸提举秘书省并左右街道菉院。 乙未,诏权罢宫室修造。 辛丑,祭地于方泽,降德音于诸路。 以监司州县共为奸赃,令廉访使者察奏,仍许民径赴尚书省陈诉。 癸卯,改玉清和阳宫为玉清神霄宫。 六月戊午朔,以明堂成,进封蔡京为陈、鲁国公。 戊辰,以嘉王楷为太傅。 改节度观察留后为承宣使。 己巳,蔡京辞两国不拜,诏官其亲属二人。 壬午,诏禁巫觋。 丙戌,贵妃宋氏薨。 秋七月壬辰,熙河、环庆、泾原地震。 庚子,诏八宝增定命宝。 八月癸亥,诏明堂并祠五帝。 郑居中以母忧去位。 九月戊子,诏湖北民力未纾,胡耳西道可罢进筑。 辛卯,大飨明堂,赦天下。 乙未,刘正夫卒。 丁酉,西蕃王子益麻党征降,见于紫宸殿。 壬寅,进宰执官一等。 甲辰,以薛昂为特进。 癸丑,贵妃王氏薨。 冬十月乙卯朔,初御明堂,班朔布政。 戊寅,侯蒙罢。 十一月庚寅,命蔡京五日一赴都堂治事。 辛卯,郑居中起复。 以余深为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白时中为中书侍郎。 壬辰,复置醴州。 丙申,何执中卒。 升石泉县为军。 十二月戊申朔,有星如月。 丁巳,以薛昂为门下侍郎。 戊辰,诏天神降于坤宁殿,刻石以纪之。 庚午,以童贯领枢密院。 命户部侍郎孟揆作万岁山。 是岁,三山河水清。 出宫女六十八人。 重和元年春正月甲申朔,受定命宝于大庆殿。 戊子,封孙谌为崇国公。 己丑,赦天下。 应元符末上书邪中等人,依无过人例。 乙巳,封侄有奕为和义郡王。 庚戌,以翰林学士承旨王黼为尚书左丞。 二月戊辰,增诸路酒价。 庚午,遣武义大夫马政由海道使女真,约夹攻辽。 甲戌,升六安县为六安军。 丁丑,诏监司辄以禁钱买物为苞苴馈献,论以大不恭。 三月丙戌,诏监司、郡守自今须满三岁乃得代,仍毋得通理。 癸巳,令嘉王楷赴廷对。 丙申,以茂州蕃族平,曲赦四川。 丁酉,知建昌陈并等改建神霄宫不虔及科决道士,诏并勒停。 戊戌,御集英殿策进士。 戊申,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身七百八十三人。 有司以嘉王楷第一,帝不欲楷先多士,遂以王昂为榜首。 夏四月癸丑朔,筑靖夏城、制戎城。 录吕余庆后。 癸亥,减捶刑。 己卯,诏每岁以季秋亲祠明堂,如孟月朝献礼。 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 五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乙酉,诏诸路选漕臣一员,提举本路神霄宫。 丁亥,以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张虚白为通元冲妙先生。 壬辰,班御制《圣济经》。 以青华帝君八月九日生辰为元成节。 庚戌,手敕两浙漕司,以权添酒钱尽给御前工作。 六月乙卯,以贤妃刘氏为淑妃。 己巳,以淮西盗平,曲赦。 庚子,虑囚。 甲戌,以西边献捷,曲赦陕西、河东路。 秋七月壬午,以西师有功,加蔡京恩,官其一子。 郑居中为少傅,余深为少保,邓洵武为特进,进执政官一等。 己酉,遣廉访使者六人振济东南诸路水灾。 八月甲寅,以童贯为太保。 辛酉,诏班御注《道德经》。 壬申,诏执政非入谢及丐去,毋得独留奏事。 癸酉,封子椅为嘉国公。 乙亥,升兖州为袭庆府。 九月辛巳,大飨明堂。 壬午,诏罢拘白地、禁榷货、增方田税、添酒价、取醋息、河北加折耗米、东南水灾强籴等事。 丙戌,诏太学、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二员。 己丑,以岁当戌、月当壬为元命,降德音于天下。 庚寅,薛昂罢。 以白时中为门下侍郎,王黼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冯熙载为尚书左丞,刑部尚书范致虚为尚书右丞。 壬辰,禁州郡遏籴及边将杀降以幸功赏者。 癸巳,禁群臣朋党。 丁酉,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为纪志,赐名《道史》。 辛丑,郑居中罢,乞持余服,诏从之。 诏察县令治行、诸路监司能改正州县事者,较为殿最。 诏视中大夫林灵素、视中奉大夫张虚白并特授本品真官。 闰月庚申,诏江、淮、荆、浙、闽、广监司督责州县还集流民。 丁卯,进封楷为郓王。 丙子,诏:周柴氏后已封崇义公,复立恭帝后以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世世为国三恪。 冬十月己卯朔,太白昼见。 己亥,改兴庆军为肇庆府。 甲辰,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 十一月己酉朔,改元,大赦天下。 辛亥,日中有黑子。 丙辰,以婉容王氏为贤妃。 辛酉,补上书人安尧臣官。 己巳,升梓州为潼川府。 十二月戊寅朔,复京西钱监。 己丑,置裕民局。 是岁,江、淮、荆、浙、梓州水。 出宫女百七十八人。 黄岩民妻一产四男子。 于阗、高丽入贡。 发布时间:2025-05-08 10:36:4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