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史》 本纪第三十八 宁宗二 内容: 嘉泰元年春正月戊午,申严福建科盐之禁。 壬戌,谢深甫等荐士三十有五人,诏籍名中书,以待选擢。 丁卯,命路钤按阅诸州兵士,毋受馈遗及擅招军。 违者置诸法。 庚午,以葛邲配飨光宗庙庭。 丙子,金遣完颜充来吊祭。 二月戊子,诏求明历之士,壬辰,开资善堂。 遣俞烈使金报谢。 癸巳,监察御史施康年劾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周必大首倡伪学,私植党与,诏降为少保。 修《光宗实录》。 乙未,续修《吏部七司法》。 己亥,初置教官试于四川。 辛丑,雨土。 三月丙寅,雨雹。 戊辰,复雨雹。 颁《庆元宽恤诏令》、《役法撮要》。 己巳,雨雹。 戊寅,临安大火,四日乃灭。 夏四月辛巳,诏有司振恤被灾居民,死者给钱瘗之。 壬午,下诏自责。 诏枢密院核禁卫班直及诸军营栅焚毁之数。 癸未,避正殿,减膳。 甲申,命临安府察奸民纵火者,治以军法。 内降钱十六万缗,米六万五千余石,振被灾死亡之家。 辛卯,龙州蕃部寇边,遣官军讨之。 诏以风俗侈靡,灾后官军营造,务遵法制。 内出销金铺翠,焚之通衢,禁民无或服用。 丁酉,御正殿,复膳。 戊戌,以潜邸为开元宫。 丙午,诏文武臣无寓居州任厘务官,着为令。 五月戊午,以旱,祷于天地、宗庙、社稷,诏大理、三衙、临安府、两浙州县决系囚。 癸亥,释诸路杖以下囚,除茶盐赏钱。 丁卯,命有司举行宽恤之政十有六条。 乙亥,监太平惠民局夏允中请用文彦博故事,以韩侂胄平章军国重事。 韩侂胄上疏请致仕,不许。 免允中官。 丙子,雨。 丁丑,雨雹。 六月辛巳,遣陈宗召贺金主生辰。 丙午,太白经天。 秋七月乙卯,何澹罢。 丁巳,以旱,复祷于天地、宗庙、社稷。 壬戌,释大理、三衙、临安府及诸路阙雨州县杖以下囚。 癸亥,雨雹。 甲子,以陈自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张釜签书枢密院事。 丁卯,复振被火贫民。 己巳,以吴曦为兴州都统制兼知兴州。 八月己卯,减奏荐恩。 甲申,张釜罢,以陈自强兼知枢密院事,给事中张岩参知政事,右谏议大夫程松同知枢密院事。 丙戌,复诏侍从、台谏、两省集议沿江八州行铁钱利害。 九月辛亥,遣朝臣二人决浙西围田。 己未,雨土。 辛未,遣李景和使金贺正旦。 甲戌,令礼官纂集孝宗一朝典礼。 冬十月甲申,诏免瑞庆节诸道入贡。 丙戌,起居郎王容请以韩侂胄定策事迹付史馆,从之。 甲午,金遣徒单怀忠来贺瑞庆节。 甲辰,编《光宗御集》。 十一月庚申,蠲潭州民旧输黄河铁缆钱。 丙寅,太白昼见。 十二月己卯,太白经天。 庚寅,复免临安府民身丁钱三年,辛丑,雨土。 癸卯,金遣纥石烈真来贺明年正旦。 是岁,浙西、江东、两淮、利州路旱,振之,仍蠲其赋。 真里富国献驯象二。 二年春正月癸亥,以知阁门事苏师旦兼枢密都承旨。 丁卯,陈自强等上《高宗实录》。 二月甲申,追复赵汝愚资政殿学士。 丁亥,修《高宗正史》、《宝训》。 戊子,颁《治县十二事》以风厉县令。 癸巳,禁行私史。 三月辛亥,诏宰执各举可守边郡者二三人。 己未,初命诸路提刑以五月按部理囚。 己巳,诏诸路帅臣、总领、监司举任将帅者与本军主帅列上之。 夏四月庚寅,雨雹。 五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己巳,赐礼部进士傅行简以下四百九十有七人及第、出身。 六月丙子,遣赵不艰贺金主生辰。 己卯,临安火。 壬午,浚浙西运河。 辛卯,禁都民以火说相惊者。 庚子,大雨雹。 秋七月辛亥,封子觌为安定郡王。 癸亥,以旱,释诸路杖以下囚。 己巳,命有司举行宽恤之政七条。 庚午,祷于天地、宗庙、社稷。 复行宽恤四事。 八月丙子,以吏部尚书袁说友同知枢密院事。 癸未,建宝谟阁,以藏《光宗御集》。 己丑,诏作寿慈宫,请太皇太后还内。 甲午,谢深甫等上《庆元条法事类》。 九月己酉,朝寿慈宫。 甲寅,修《皇帝会要》。 壬戌,奉安光宗皇帝、慈懿皇后神御于景灵宫、万寿观。 丙寅,嗣秀王伯圭薨,追封崇王,谥曰宪靖。 庚午,临安府野蚕成茧。 冬十月乙亥,上寿成惠慈太皇太后尊号曰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 戊子,金遣完颜瑭来贺瑞庆节。 乙未,遣鲁使金贺正旦。 是月,追复朱熹焕章阁待制致仕。 十一月甲辰,始御正殿。 乙巳,重修《吏部七司法》。 庚戌,以陈自强知枢密院事,前同知枢密院事许及之参知政事。 丁巳,右文殿楹生芝。 十二月甲戌,日中有黑子。 率群臣奉上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册宝于寿慈宫。 甲申,立贵妃杨氏为皇后。 加韩侂胄太师。 庚寅,大阅。 闰月丁未,诏讲官有当开释者,随事开陈。 乙卯,以福州观察使□严为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 丁卯,金遣徒单公弼来贺明年正旦。 是月,复周必大少傅、观文殿大学士。 是冬,子垧生,未逾月薨,追封华王,谥冲穆。 是岁,建宁府、福、汀、南剑、泸四州水,邵州旱,振之。 三年春正月庚辰,谢深甫罢。 壬午,置湖南溪洞总首。 戊子,龙州蕃部复寇边,遣官军讨之。 甲午,张岩罢。 丙申,以陈自强兼参知政事。 戊戌,幸太学,谒大成殿,御化原堂,命国子祭酒李寅仲讲《尚书·周官》篇。 遂幸武学,谒武成殿。 监学官进秩一级,诸生推恩、赐帛有差。 以袁说友参知政事,权翰林学士、知制诰傅伯寿签书枢密院事,伯寿辞不拜。 二月乙巳,御文德殿册皇后。 以吏部尚书费士寅签书枢密院事。 三月丁丑,以久雨,诏大理、三衙、临安府决系囚。 乙酉,幸聚景园。 夏四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壬寅,福州瑞麦生。 丙午,出封桩库两淮交子一百万,命转运司收民间铁钱。 乙卯,陈自强等上《徽宗玉牒》、孝宗、光宗《实录》。 辛酉,诏宰执、台谏子孙毋就试。 五月戊寅,以陈自强为右丞相,许及之知枢密院事,仍兼参知政事。 庚辰,以旱,诏大理、三衙、临安府释杖以下囚。 癸未,命有司搜访旧闻,修三朝正史,以书来上者赏之。 是月,以苏师旦为定江军承宣使。 六月壬寅,遣刘甲贺金主生辰。 己酉,减大理、三衙、临安府囚罪一等,释杖以下。 癸亥,太白经天。 秋七月辛未,颁《庆元条法事类》。 命殿前司造战舰。 壬午,权罢同安、汉阳、蕲春三监铸钱。 白虹贯日。 癸未,禁江、浙州县抑纳逃赋。 乙未,加光宗皇帝谥曰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八月壬寅,增置襄阳骑军。 戊申,置四川提举茶马二员,分治茶、马事。 丙辰,陈自强等上《皇帝会要》。 甲子,诏刑部岁终比较诸路瘐死之数,以为殿最。 九月庚午,袁说友罢。 壬申,以宗子希琪为庄文太子嗣,更名搢,授右千牛卫将军。 癸酉,命坑冶铁冶司毋得毁私钱改铸。 己丑,诏南郊加祀感生帝,太子、庶子星,宋星。 遣张孝曾使金贺正旦。 冬十月庚子,诏宥吕祖泰。 癸卯,以费士寅参知政事,华文阁学士、知镇江府张孝伯同知枢密院事。 丙午,命两淮诸州以仲冬教阅民兵万弩手。 丁未,大风。 戊申,龙州蕃部出降。 壬子,金遣完颜奕来贺瑞庆节。 十一月壬申,上光宗册宝于太庙。 癸酉,朝献于景灵宫。 甲戌,朝飨于太庙。 乙亥,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癸未,大风。 己丑,安定郡王子觌薨。 更定选人荐举改官法。 庚寅,复置福田、居养院,命诸路提举常平司主之。 十二月丙辰,命四川提举茶马通治茶马事。 辛酉,下诏戒敕将帅掊克。 金遣独吉思忠来贺明年正旦。 是冬,金国多难,惧朝廷乘其隙,沿边聚粮增戍,且禁襄阳榷场。 边衅之开,盖自此始。 四年春正月乙亥,大风。 浚天长县濠。 癸未,日中有黑子。 壬辰,雨雹。 琼州西浮洞逃军作乱,寇掠文昌县,遣兵讨平之。 二月丁酉,置庄文太子府小学教授。 辛亥,命内外诸军射铁帖转资。 壬子,蠲临安府逋负酒税。 己未,立《试刑法避亲格》。 庚申,夜有赤气亘天。 三月丁卯,临安大火,迫太庙,权奉神主于景灵宫。 己巳,避正殿。 庚午,命临安府振焚室。 辛未,诏修太庙。 甲戌,下诏罪己。 乙亥,诏百官疏陈时政阙失。 庚寅,复御正殿。 夏四月甲午朔,立韩世忠庙于镇江府。 命内外诸军详度纯队法。 甲辰,许及之罢。 振恤江西水旱州县。 乙巳,以费士寅兼知枢密院事,张孝伯参知政事,吏部尚书钱象祖赐出身,同知枢密院事。 丙辰,诏革选举之弊。 五月乙亥,诏诸军主帅各举部内将材三人,不如所举者坐之。 癸未,追封岳飞为鄂王。 六月癸巳,遣张嗣古贺金主生辰。 丙申,置诸军帐前雄校,以军官子孙补之。 壬寅,诏侍从、台谏、两省集议裁抑滥赏。 壬子,诏诸路监司核实诸州桩积钱米。 沿江、四川军帅简练军实。 丁巳,增庐州强勇军为千人。 秋七月甲子,以旱,诏大理、三衙、临安府、两浙及诸路决系囚。 戊辰,祷于天地、宗庙,社稷。 己巳,命诸路提刑从宜断疑狱。 蠲内外诸军逋负营运息钱。 辛未,蠲两浙阙雨州县逋租。 戊子,命诸路提刑、提举司措置保伍法。 八月己亥,陈自强等上《皇帝玉牒》。 癸丑,诏自今以恩赏进秩,岁毋过二官。 蠲绍兴府攒宫所在民身丁钱绢绵盐。 丙辰,除静江府、昭州折布钱。 戊午,张孝伯罢。 九月乙丑,得四圭,有邸玉一,诏藏于太常。 壬午,遣邓友龙使金贺正旦。 丙戌,戒饬两淮州县遵守宽恤旧法。 冬十月庚子,以资政殿大学士、淮东安抚使张岩参知政事。 壬寅,金遣完颜昌来贺瑞庆节。 十一月乙未朔,诏两淮、荆襄诸州值荒歉奏请不及者,听先发廪以闻。 庚午,封伯栩为安定郡王。 壬申,白气亘天。 庚辰,修六合县城。 十二月癸巳,诏总核内外财赋,以陈自强及兼国用使,费士寅、张岩同知国用事。 己亥,诏改明年为开禧元年。 壬寅,禁州县挟私籍没民产。 甲辰,再蠲临安府民身丁钱三年。 乙卯,金遣乌林答毅来贺明年正旦。 开禧元年春正月癸酉,初置澉浦水军。 壬午,雨霾。 二月癸巳,夺徐安国三官。 癸卯,诏国用司立考核财赋之法。 丙午,蠲临安府逋负酒税。 三月庚申,太白昼见。 辛未,申严民间生子弃杀之禁,仍令有司月给钱米收养。 辛巳,以淮西安抚司所招军为强勇军。 癸未,费土寅罢。 夏四月戊子朔,以钱象祖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刘德秀签书枢密院事。 辛卯,以江陵副都统李奕为镇江都统,皇甫斌为江陵副都统兼知襄阳府。 戊戌,修《宪圣慈烈皇后圣德事迹》。 辛丑,日中有黑子。 甲寅,武学生华岳上书,谏朝廷不宜用兵,恐启边衅。 以忤韩侂胄,送建宁府编管。 乙卯,大风。 五月己巳,赐礼部进士毛自知以下四百三十有三人及第、出身。 复淳熙荐举改官法。 乙亥,诏以卫国公□严为皇子,进封荣王。 甲申,镇江都统戚拱遣忠义人朱裕结弓手李全焚涟水县。 是月,金国以边民侵掠及增边戍来责渝盟。 六月戊子,罢广东税场八十一墟。 辛卯,诏内外诸军密为行军之计。 戊戌,命诸路安抚司教阅禁军。 己亥,遣李壁贺金主生辰。 庚子,进程松资政殿大学士,为四川制置使。 辛丑,淮东安抚郑挺坐擅纳北人牛真及劫涟水军事败,夺二官罢。 壬寅,天鸣有声。 复同安、汉阳、蕲春三监。 己巳,荧惑犯太微右执法。 陈自强等上《新修淳熙以后吏部七司法》。 壬子,陈自强侍御史邓友龙等请用本朝故事,以韩侂胄平章军国事。 减大理、三衙、临安府囚罪一等,释杖以下。 秋七月庚申,诏韩侂胄平章军国事,立班丞相上,三日一朝,赴都堂治事。 命兴元都统司增招战兵。 丙寅,以苏师旦为安远军节度使,领阁门事。 丁卯,诏侍从、两省、台谏、在外待制、学士已上及内外文武官,各举将帅边守一二人。 戊辰,赠赵汝愚少保。 己卯,韩侂胄等上《高宗御集》。 壬午,诏诸路提刑、提举司措置保甲。 癸未,以韩侂胄兼国用使。 以旱,诏大理、三衙、临安府、两浙州县及诸路决系囚。 八月丙戌朔,蠲两浙阙雨州县赃赏钱。 丁亥,命湖北安抚司增招神劲军。 癸巳,雨。 乙巳,以殿前副都指挥使郭倪为镇江都统兼知扬州。 是月,赠宇文虚中少保。 追封刘光世为鄜王。 闰月戊寅,韩侂胄等上《钦宗玉牒》、《宪圣慈烈皇后圣德事迹》。 九月丁亥,刘德秀罢。 庚子,诏官吏犯赃追还所受如旧法。 丁未,遣陈景俊使金贺正旦。 庚戌,大风。 冬十月甲子,江州守臣陈铸以岁旱图献瑞禾,诏夺一官。 丙寅,升嘉定府为嘉庆军。 庚午,金遣纥石烈子仁来贺瑞庆节。 复置和州马监。 十一月乙酉,置殿前司神武军五千人屯扬州。 乙未,申严告讦之禁。 十二月癸丑朔,修孝宗、光宗《御集》。 庚午,诏两淮京西监司、帅守讲行宽恤之政。 增刺马军司弩手。 癸酉,诏永除两浙身丁钱绢。 戊寅,金遣赵之杰来贺明年正旦,入见,礼甚倨。 韩侂胄请帝还内,诏使人更以正旦朝见。 著作郎朱质上书请斩金使,不报。 是岁,真里富国献瑞象。 江浙、福建、二广诸州旱,两淮、京西、湖北诸州水,振之。 二年春正月癸未朔,蠲两浙路身丁䌷绵。 癸巳,再给军士雪寒钱。 发米振给贫民。 以金使悖慢,馆伴使、副以下夺官有差。 乙未,增太学内舍生为百二十人。 辛丑,更名国用司曰国用参计所。 己酉,雷雨雹。 辛亥,诏坑户毁钱为铜者不赦,仍籍其家,着为令。 是月,雅州蛮高吟师寇边,遣官军讨之。 二月癸丑,寿慈宫火。 甲寅,太皇太后移居大内,车驾月四朝。 乙卯,以火灾,避正殿,彻乐。 丁巳,以久雨,诏大理、三衙、临安府及诸路决系囚。 己卯,复御正殿。 三月癸巳,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宣抚副使。 甲午,颁《开禧重修七司法》。 丁酉,诏诸路监司岁十一月按部理囚,如五月之制。 己亥,从太皇太后幸聚景园。 乙巳,钱象祖罢,以张岩兼知枢密院事。 丙午,以钱象祖怀奸避事,夺二官、信州居住,己酉,知处州徐邦宪入见,请立太子,因以肆赦弭兵,侍御史徐柟劾罢之。 夏四月己未,雅州蛮作乱,焚碉门砦,官军失利。 庚申,四川宣抚司复调御前大军往讨之。 甲子,以薛叔似为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宣抚使,邓友龙为御史中丞、两淮宣抚使。 下纳粟补官之令。 戊辰,以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 己巳,调三衙兵增戍淮东。 庚午,追夺秦桧王爵,命礼官改谥。 乙亥,以郭倪兼山东、京东路招抚使,鄂州都统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抚副使,丁丑,吴曦遣其客姚淮源献关外四州于金,求封蜀王。 镇江都统制陈孝庆复泗州,江州统制许进复新息县。 戊寅,光州忠义人孙成复褒信县。 五月辛巳朔,陈孝庆复虹县。 吴兴郡王秉薨,追封沂王,谥曰靖惠。 癸未,禁边郡官吏擅离职守。 丙戌,江州都统王大节引兵攻蔡州,不克,军大溃。 丁亥,下诏伐金。 癸巳,以伐金告于天地、宗庙、社稷。 皇甫斌引兵攻唐州,败绩。 兴元都统秦世辅出师至城固县,军大乱。 甲午,赐宗室希瞿子名均,命为沂王秉后,补千牛卫将军。 以池州副都统郭倬、主管马军行司公事李汝翼会兵攻宿州,败绩。 壬寅,太白昼见。 简荆襄、两淮田卒以备战兵。 癸卯,郭倬等还至蕲县,金人追而围之,倬执马军司统制田俊迈以与金人,乃得免。 六月壬子,王大节除名、袁州安置,寻徙封州。 癸丑,建康都统李爽攻寿州,败绩。 甲寅,邓友龙罢。 以江南东路安抚使丘崇为刑部尚书、两淮宣抚使。 乙卯,雅州蛮高吟师出降,官军杀之。 丁巳,减大理、三衙、临安府囚罪一等,释杖以下。 夺郭倬、李汝翼二官。 辛酉,夺皇甫斌三官。 甲子,李爽罢。 丁卯,曲赦泗州,减杂犯死罪囚,余皆除之,蠲其租税三年。 建康副都统田琳复寿春府。 戊辰,雅州蛮复寇边。 甲戌,夺李爽三官、汀州居住。 再夺皇甫斌五官、南安军安置。 丙子,夺邓友龙三官、兴化军居住,戊寅,苏师旦罢。 是月,命丘崇至扬州部署诸将,悉三衙江上军分守江、淮要害。 金人封吴曦为蜀王。 秋七月辛巳,复绍兴边郡赏。 夺苏师旦三官、衡州居住,仍籍其家。 罢旱伤州军比较租赋一年。 诏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郎官、监司、郡守、前宰执侍从、各举人材二三人。 壬午,雅州蛮出降,庚子,苏师旦除名、韶州安置。 癸卯,以张岩知枢密院事,礼部尚书李壁参知政事。 乙巳,置沂王府小学教授。 八月丙寅,有司上《开禧刑名断例》。 斩郭倬丁镇江。 戊辰,再夺李爽三官、南雄州安置。 辛未,诏诸州无证有佐之狱毋奏裁。 壬申,以淮东安抚司所招军为御前强勇军。 九月壬午,金兵攻夺和尚原。 己丑,朝献于景灵宫。 庚寅,朝飨于太庙。 辛卯,合祭天地于明堂,大赦。 乙巳,赏复泗州功。 冬十月戊申朔,诏内外军帅各举智勇可将帅者二人。 辛酉,以将士暴露,罢瑞庆节宴。 丙子,金人自清河口渡淮,遂围楚州。 十一月庚辰,命主管殿前司公事郭杲领兵驻真州以援两淮。 辛巳,金人破枣阳军。 甲申,以丘崇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 金人犯神马坡,江陵副都统魏友谅突围趋襄阳。 乙酉,赵淳焚樊城。 戊子,金人犯庐州,田琳拒退之。 癸巳,以金人犯淮告于天地、宗庙、社稷。 乙未,避正殿,减膳。 以湖广总领陈谦为湖北、京西宣抚副使。 丙申,金人去庐州。 丁酉,金人犯旧岷州,守将王喜遁去。 戊戌,金人围和州,守将周虎拒之。 金人破信阳军。 辛丑,金人围襄阳。 壬寅,金人破随州。 癸丑,太皇太后赐钱一百万缗犒赏军士。 诏诸路招填禁军以待调遣。 甲辰,金人犯真州。 乙巳,金人破西和州。 是月,濠州、安丰军及边屯皆为金人所破。 十二月戊申,金人围德安府,守将李师尹拒之。 庚戌,金人破成州,守臣辛□□之遁去。 吴曦焚河池县,退屯青野原。 辛亥,释大理、三衙、临安府杖以下囚。 癸丑,金人去和州。 甲寅,金人攻六合县,郭倪遣前军统制郭僎救之,遇于胥浦桥,大败,倪弃扬州走。 丁巳,金人破大散关。 戊午,荧惑守太微。 癸亥,魏友谅军溃于花泉,走江陵。 丁卯,金人犯七方关,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拒却之。 戊辰,吴曦还兴州。 金人自淮南退师,留一军据濠州。 己巳,罢郭倪,夺三官,责授果州团练副使、南康军安置。 庚午,薛叔似、陈谦罢。 以荆湖北路安抚使吴猎为湖北、京西宣抚使。 复两浙围田,募两淮流民耕种。 癸酉,吴曦始自称蜀王。 甲戌,以镇江副都统毕再遇为镇江都统、权山东京东路招抚司公事。 乙亥,四川宣抚使程松遁。 三年春正月丁丑朔,丘崇罢。 己卯,命知枢密院事张岩督视江、淮军马。 庚辰,以陈自强兼枢密使。 癸未,金人破阶州。 丁亥,子圻生。 庚寅,诏建康府给淮民装钱,遣归业。 辛卯,吴曦招通判兴元府、权大安军事杨震仲,震仲不屈,死之。 癸巳,命两淮帅守、监司招集流民。 甲午,吴曦僭位于兴州。 甲辰,夺池州都统陈孝庆三官罢。 二月壬子,以金师退,御正殿,复膳。 甲寅,削夺福建路总管兼延祥水军统制商荣官爵、柳州安置。 己未,罢程松四川宣抚使,以成都府路安抚使杨辅为四川制置使,沿江制置使叶适兼江、淮制置使。 庚申,以旱,诏大理、三衙、临安府决系囚。 癸亥,子圻薨,追封顺王,谥冲怀。 甲子,振给旱伤州县贫民。 命诸路提刑司从宜断疑狱。 丁卯,罢江、浙、荆湖、福建招军。 戊辰,子址生。 庚午,金人去襄阳。 辛未,以旱,祷于天地、宗庙、社稷。 命有司举行宽恤之政八条,蠲两淮被兵诸州今年租赋。 乙亥,释两浙路杖以下囚。 四川宣抚副使司随军转运安丙及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监四川总领所兴州合江仓杨巨源等共诛吴曦,传首诣行在,献于庙社,枭三日,四川平。 并诛曦妻子,家属徙岭南,夺其父挺官,迁吴璘子孙出蜀,存其庙祀,玠子孙免连坐。 三月丙子朔,蠲两淮被兵州郡役钱。 丁丑,斩伪四川都转运使徐景望于利州。 壬辰,兴州将刘昌国引兵至阶州,金人退去。 癸巳,李好义复西和州。 丁酉,金人去成州。 庚子,诏以杨辅为四川宣抚使,安丙为端明殿学士、四川宣抚副使,起居舍人许奕为四川宣谕使。 落程松资政殿大学士,夺六官、筠州安置。 忠义统领张翼复凤州。 辛丑,曲赦四川,减杂犯死罪囚,释杖以下。 壬寅,责授程松顺昌军节度副使、澧州安置。 夏四月戊申,以吴猎兼四川宣谕使。 子址薨,追封申王,谥冲懿。 癸丑,赦两淮、湖北、京西被兵诸州,减杂犯死罪囚,释流以下。 蠲湖北、京西诸郡今年租赋。 四川忠义人复大散关。 己未,奉使金国通谢、国信所参议官方信孺发行在。 庚申,以兵部尚书宇文绍节知江陵府,权湖北、京西宣抚使。 壬戌,诏吴猎与宣抚司议,分兴州都统司军之半屯利州。 丁卯,召杨辅诣行在,以吴猎为四川制置使。 戊辰,以资政殿学士钱象祖参知政事。 己巳,改兴州为沔州。 庚午,赠杨震仲官,仍官其子一人。 癸酉,金人复破大散关。 甲戌,赦西和、阶、成、凤四州。 五月丁丑,赏诛吴曦功。 戊寅,用四川宣抚司奏,吴曦党人张伸之等一十六人除名,编配两广及湖南诸州。 己丑,以旱,祷于天地、宗庙、社稷。 辛卯,以太皇太后谢氏有疾,赦,是日崩。 四川宣抚副使司参赞军事杨巨源与金人战于长桥,败绩。 戊戌,诏四川宣抚、制置司分治兵民。 庚子,复置沔州副都统制,以李好义为之。 辛丑,李好义袭秦州,败还。 六月甲寅,赏守襄阳功。 己未,李好义遇毒死。 癸亥,以林拱辰为金国通谢使,遣富管使金告哀,刘弥正贺金主生辰。 癸酉,安丙杀其参议官杨巨源。 秋七月己卯,命不俦为嗣濮王。 乙酉,以灾伤,下诏罪己。 八月己巳,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成肃皇后。 九月丁丑,诏诸路帅臣申儆边备。 辛巳,召张岩诣行在。 壬午,方信孺以忤韩侂胄,坐用私觌物擅作大臣馈遗金将,夺三官、临江军居住。 甲申,减极边官吏举主员。 乙酉,权攒成肃皇后于永阜陵。 丙戌,命淮西转运司措置雄淮军。 辛卯,以赵淳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兼江、淮制置使。 乙未,张岩罢。 辛丑,遣王□冉持书赴金国都副元帅府。 壬寅,祔成肃皇后神主于太庙。 冬十月乙巳,减临安、绍兴二府囚罪一等,蠲民缘攒宫役者赋。 丙午,更殿前司纯队法。 乙卯,复珍州遵义军。 丙辰,诏以边事谕军民。 十一月甲戌,诏:韩侂胄轻启兵端,罢平章军国事;陈自强阿附充位,罢右丞相。 乙亥,礼部侍郎史弥远等以密旨命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诛韩侂胄于玉津园。 以钱象祖兼知枢密院事,李壁兼同知枢密院事。 以诛韩侂胄诏天下。 丁丑,以夏震为福州观察使、主管殿前司公事,将士行赏有差。 夺陈自强三官、永州居住。 戊寅,责授苏师旦武泰军节度副使、韶州安置;己卯,斩之。 诏:“奸臣窜殛,当首开言路,以来忠谠。 中外臣僚,各具所见以闻。 ”辛巳,再夺邓友龙五官、南雄州安置,寻除名,徙循州。 乙酉,置御前忠锐军。 丙戌,以御史中丞卫泾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丁亥,诏立皇子荣王□严为皇太子,更名㤽。 戊子,郭倪除名、梅州安置,郭僎除名,连州安置:仍籍其家。 夺李壁三官、抚州居住。 癸巳,夺张岩二官、徽州居住。 己亥,以立皇太子,大赦。 十二月癸卯,以丘崇为江、淮制置大使。 罢山东、京东招抚司。 以许奕为金国通问使。 乙巳,太白昼见。 丁未,罢京西北路招抚司。 己酉,落叶适宝文阁待制。 蠲两淮州军税一年。 庚戌,夺许及之二官、泉州居住。 夺薛叔似二官、福州居住。 再夺皇甫斌五官、英德府安置。 癸丑,金人复破随州。 辛酉,以钱象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卫泾及给事中雷孝友并参知政事,吏部尚书林大中签书枢密院事。 乙丑,以礼部尚书史弥远同知枢密院事。 丙寅,赠吕祖俭朝奉郎、直秘阁,官其子一人。 丁卯,诏改明年为嘉定元年。 是岁,浙西旱蝗,沿江诸州水。 发布时间:2025-05-11 10:00:16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