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辽史》 卷九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内容: 萧岩寿耶律撒剌萧速撒耶律挞不也萧挞不也萧忽古耶律石柳萧岩寿,室部人。 性刚直,尚气。 仕重熙末。 道宗即位,皇太后屡称其贤,由是进用。 上出猎较,岩寿典其事,未尝高下于心,帝益重之。 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 咸雍四年,从耶律仁先伐阻卜,破之,有诏留屯,亡归者众,由是镌两官。 十年,讨敌烈部有功,为其部节度使。 大康元年,同知南院宣徽使事,迁北面林牙。 密奏乙辛以皇太子知国政,心不自安,与张孝杰数相过从,恐有阴谋,动摇太子。 上悟,出乙辛为中京留守。 会乙辛生日,上遣近臣耶律白斯本赐物为寿,乙辛因私属自上:“臣见奸人在朝,陛下孤危。 身虽在外,窃用寒心。 ”白斯本还,以闻。 上遣人赐乙辛车,谕曰:“无虑弗用,行将召矣。 ”由是反疑岩寿,出为顺义军节度使。 乙辛复入为枢密使,流岩寿于乌隗路,终身拘作。 岩寿虽窜逐,恒以社稷为忧,时人为之语曰:“以狼牧羊,何能久长! ”  三年,乙辛诬岩寿与谋废立事,执还杀之,年四十九。 干统间,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绘像宜福殿。 岩寿廉直,面折廷诤,多与乙辛忤,故及于难。 耶律撒剌,字董隐,南院大王磨鲁古之孙。 性忠直沉厚。 清宁初,累迁西南面招讨使,以治称。 咸雍九年,改北院大王。 未几,为契丹行宫都部署。 大康二年,耶律乙辛为中京留守,诏百官延议,欲复召之,群臣无敢工言。 撒剌独奏曰:“萧岩寿言乙辛有罪,不可为枢臣,故陛下出之;今复召,恐天下生疑。 ”进谏者三,不纳,左右为之震惊。 乙辛复为枢密使,见撒剌让曰:“与君无憾,何独异议? ”撒剌曰:“此社稷计,何憾之有! ”乙辛诬撒剌与速撒同谋废立,诏按无迹,出为始平军节度使。 及萧讹都斡诬首,竟遣使杀之。 干统间,追封漆水郡王,绘像宜福殿,仍追赠三子官爵。 萧速撒,字秃鲁堇,突吕不部人。 性沉毅。 重熙间,累迁右护卫太保。 蒲奴里叛,从耶律义先往讨,执首乱陶得里以归。 清宁中,历北面林牙、彰国军节度使,入为北院枢密副使。 咸雍十年,经略西南边,撤宋堡障,戍以皮室军,上嘉之。 大康二年,知北院枢密使事。 耶律乙辛权宠方盛,附丽者多至通显;速撒未尝造门。 乙辛衔之,诬构速撒首谋废立;按之无验,出为上京留守。 乙辛复令萧讹都斡以前事诬告,上怒,不复加讯,遣使杀之。 时方盛暑,尸诸原野,容色不变,乌鹊不敢近。 干统间,追封漆水郡王,绘像宜福殿。 耶律挞不也,字撒班。 系出季父房。 父高家。 仕至林牙,重熙间破夏人于金肃军有功,优加赏赉。 挞不也,清宁中补牌印郎君,累迁永兴宫使。 九年,平重元之乱,以功知点检司事,赐平乱功臣,为怀德军节度使。 咸雍五年,迁遥辇克。 大康三年,授北院宣徽使。 耶律乙辛谋害太子,挞不也知其奸,欲杀乙辛及萧特里得、萧十三等。 乙辛知之,令其党诬构挞不也与废立事,杀之。 干统间,追封兰陵郡五,绘像宜福殿。 萧挞不也,字斡里端,国舅郡王高九之孙。 性刚直。 咸雍中,补祗候郎君。 大康元年,为彰愍宫使,尚赵国公主,拜驸马都尉。 三年,改同知汉人行宫都部署。 与北院宣徽使耶律挞不也善,乙辛嫉之,令人诬告谋废立事。 不胜沴掠,诬伏。 上引问,昏聩不能自陈,遂见杀。 干统间,追封兰陵郡王,绘像宜福殿。 萧忽古,字阿斯怜,性忠直,趫捷有力。 甫冠,补禁军。 咸雍初,从招讨使耶律赵三讨番部之违命者。 及请降,来介有能跃驼峰而上者,以儇捷相诧。 赵三问左右谁能此,忽古被重铠而出,手不及峰,一跃而上,使者大骇。 赵三以女妻之。 帝闻,召为护卫。 对此院枢密使耶律乙辛以狡玦得幸,肆行凶暴。 忽古伏于桥下。 伺其过,欲杀之。 俄以暴雨坏桥,不果。 后又欲杀于猎所,为亲友所沮。 大康三年,复欲杀乙辛及萧得里特等,乙辛知而械击之,考劾不服,流于边。 及太子废徙于上京,召忽古至,杀之。 干统初,追赠龙虎卫上将军。 耶律石柳,字酬宛,六院部人。 祖独攧,南院大王。 父安十,统军副使。 石柳性刚直,有经世志。 始为牌印郎君。 大康初,为夷离毕郎君。 时枢密使耶律乙辛诬杀皇后,谋废太子,斥忠贤,进奸党,石柳恶其所为,乙辛觉之。 太子既废,以石附太子,流镇州。 天祚即位,召为御史中丞。 时方治乙辛党,有司不以为意。 石柳上书曰:臣前为奸臣所陷,斥窜边郡。 幸蒙召用,不敢隐默。 恩赏明则贤者劝,刑罚当则奸人消。 二者既举,天下不劳而治。 臣见耶律乙辛身出寒微,位居枢要,窃权肆恶,不胜名状。 蔽先帝之明,诬陷顺圣,构害忠谠,败国罔上,自古所无。 赖庙社之休,陛下获纂成业,积年之冤,一旦洗雪。 正陛下英断,克成孝道之秋。 如萧得裹特实乙辛之党,耶律合鲁亦不为早辨,赖陛下之明,遂正其事。 臣见陛下多疑,故有司顾望,不切推问。 乙辛在先帝朝,权宠无比。 先帝若以顺考为实,则乙辛为功臣,陛下岂得立耶? 先帝黜逐嬖后,诏陛下在左右,是亦悔前非也。 陛下讵可忘父仇不报,宽逆党不诛。 今灵骨未获,而求之不切。 传曰,圣人之德,无加于孝。 昔唐德宗因乱失母,思慕悲伤,孝道益著。 周公诛飞廉、恶来,天下大悦。 今逆党未除,大冤不报,上无以慰顺考之灵,下无以释天下之愤。 怨气上结,水旱为沴。 臣愿陛下下明诏,求顺考之瘗所,尽收逆党以正邦宪,快四方忠义之心,昭国家赏罚之用,然后致治之道可得而举矣。 谨别录顺圣升遐及乙辛等事,昧死以闻。 书奏不报,闻者莫不叹惋。 干统中,遥授静江军节度使,卒。 子马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论曰:“《易》言‘履霜,坚冰至’,谨始也。 使通宗能从岩寿、撒剌之谏,后何得而诬,太子何得而废哉? 速撒、挞不也以忠言见杀,国欲无乱,得乎? 石柳之书,亦幸出于乙辛既败之后,获行其说。 有国家者,可不知人哉。 ” 发布时间:2025-07-06 10:36:11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