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辽史》 卷九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内容: 萧陶苏斡耶律阿息保萧乙薛萧胡笃萧陶苏斡,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 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 祖里拔,奥隗部节度使。 陶苏斡谨愿,不妄交。 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 时陶苏斡虽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 累迁祗候郎君,转枢密院侍御。 咸雍五年,迁崇德宫使。 会有诉北南院听讼不直者,事下,陶苏斡悉改正之,为耶律阿思所忌。 帝欲召用,辄为所沮。 八年,历漠北滑水马群太保,数年不调,尝曰:“用才未尽,不若闲。 ”干统中,迁漠南马群太保,以大风伤草,马多死,鞭之三百,免官。 九年,徙天齐殿宿卫。 明年,谷价翔跃,宿卫士多不给,陶苏斡出私廪周之,召同知南院枢密使事。 天庆四年,为汉人行宫副部署。 时金兵初起,攻陷宁江州。 天祚召群臣议,陶苏斡曰:“女直国虽小,其人勇而善射。 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 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 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 ”北院枢密使萧得里底曰:“如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 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 ”遂不用其计。 数月间,边兵屡北,人益不安。 饶州渤海结构头下城以叛,有步骑三万余,招之不下。 陶苏斡帅兵往讨,擒其渠魁,斩首数千级,得所掠物,悉还其主。 及耶律章奴叛,陶苏斡与留守耶律大悲奴为守御。 章奴既平,陶苏斡请曰:“今边兵懈弛,若清暑岭西,则汉人啸聚,民心益摇。 臣愚以为宜罢此行。 ”不纳。 乃命陶苏斡控扼东路,招集散卒。 后以太子太傅致仕,卒。 耶律阿息保,字特里典,五院部人。 祖胡劣,太祖时徙居西北部,世为招讨司吏。 阿息保慷慨有大志,年十六,以才干补内史。 天庆初,转枢密院侍御。 金人起兵城境上,遣阿息保间之,金人曰:“若归阿疏,敢不听命。 ”阿息保具以闻。 金兵陷宁江州,边兵屡败,遣阿息保与耶律章奴等齐书而东,冀以胁降。 阿息保曰:“臣前使,依诏开谕,略无所屈。 将还,谓臣曰:‘若所请不遂,无相见。 ’今臣请独往。 ”不听。 将行,别萧得里底曰:“不肖适异国,必无生还,愿公善辅国家。 ”既至,阿息保见执。 久乃遁归。 及天祚败绩,迁都巡捕使。 六年,从阿疏讨耶律章奴,加领军卫大将军。 阿疏将兵而东,阿息保送至军,乃还。 天祚怒其专,鞭之三百。 寻为奚六部秃里太尉。 后阿疏反,阿息保以遍师进击,临阵坠马,被擒。 因阿疏有旧得免。 时阿疏颇好杀,阿息保谓曰:“欲举大事,何以杀为! ”由是全活着众。 会阿疏败,乃还。 以战失利,囚中京数岁。 保大二年,金兵至中京,始出狱。 寻为敌烈皮室详稳。 是时,魏王淳僭号,屡遣人以书来招。 阿息保封书以献,因谏曰:“东兵甚锐,未可轻敌。 ”及右辇铎之败,天祚奔窜,召阿息保,不时至,疑有贰心,并怒为淳所招,杀之。 初,阿息保知国将亡,前后谏甚切。 及死以非罪,人尤惜之。 萧乙薛,字特免,国舅少父房之后。 性谨愿。 寿隆间,累任剧官。 天庆初,知国舅详稳事,迁殿前副点检。 金兵起,为行军副都统。 以战失利,罢职。 六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迁西京留守。 明年,讨剧贼董厖儿,战易水西,大破之。 以功为北府宰相,加左仆射,兼东北路都统。 十年,金兵陷上京,诏兼上京留守、东北路统军使。 为政宽猛得宜,民之穷困者,辄加振恤,众咸爱之。 保大二年,金兵大至,乙薛军溃,左迁西南面招讨使。 以部民流散,不赴。 及天祚播迁,给侍从不阙,拜殿前都点检。 凡金兵所过,诸营败卒复聚上京,遣乙薛为上京留守以安抚之。 明年,卢彦伦以城叛,乙薛被执数月,以居官无过,得释。 后为耶律大石所杀。 萧胡笃,字合术隐。 其先撒葛只,太祖时愿隶宫分,遂为太和宫分人。 曾祖敌鲁,明医。 人有疾,观其形色即知病所在。 统和中,宰相韩德让贵宠,敌鲁希旨,言德让宜赐国姓,籍横帐,由是世预太医选。 子孙因之入官者众。 胡笃为人便玦,与物无件。 清宁初,补近侍。 大安元年,为彰愍宫太师。 寿隆二年,转永兴宫太师。 天庆初,累迁至殿前副点检。 五年,从天祚东征,为先锋都统,临事犹豫,凡队伍皆以围场名号之。 进至剌离水,与金兵战,败,大军亦却。 及讨耶律章奴,以籍私奴为军,迁知北院枢密使事,卒。 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 天祚悦而从之。 国政隳废,自此始云。 论曰:“甚矣,承平日久,上下狃于故常之可畏也! 天庆之间,女直方炽,惟陶苏斡明于料敌,善于忠谏;惜乎天祚痼蔽,不见信用。 阿息保不死阿疏之难,乙薛甘忍卢彦伦之执,大节已失矣,他有所长,亦奚足取。 胡笃以游畋逢迎天祚而隳国政,可胜罪哉。 ” 发布时间:2025-07-07 10:03:56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