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史》 本纪第十一 内容: 章宗三三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辛丑,宋、夏遣使来贺。 癸卯,谕有司:“凡馆接伴并奉使者,毋以语言相胜,务存大体。 奉使者亦必得其人乃可。 ”乙卯,诏罢讲议所。 丙辰,如城南春水。 丁巳,并上京、东京两路提刑司为一,提刑使、副兼安抚使、副,安抚专掌教习武事,毋令改其本俗。 己未,以都南行宫名建春。 甲子,至自春水。 乙丑,宋主以祖母丧,遣使告哀。 二月己巳朔,幸建春宫。 辛巳,谕宰臣曰:“自今内外官有阙,有才能可任者,虽资历未及,亦具以闻。 虽亲故,毋有所避。 ”以武卫军都指挥使乌林答天益等为宋吊祭使。 甲申,至自建春宫。 丙戌,斜出内附。 辛卯,平章政事粘割斡特剌薨。 三月戊戌,以礼部尚书张暐为御史大夫。 壬寅,复榷醋。 甲寅,如万宁宫。 丁巳,敕随处盗贼,毋以强为窃,以多为少,以有为无。 啸聚三十人以上奏闻,违者杖百。 丙寅,高丽王王皓以弟权国事,遣使奉表来告。 夏四月戊戌朔,谕有司:“宰相遇雨,可循殿庑出入。 ”丙申,谕御史台曰:“随朝大小官虽有才能,率多苟简,朕甚恶之,其察举以闻。 提刑司所察廉能污滥官,皆当殿奏,余事可转以闻。 ”以侍御史孙俣为宣问高丽王王皓使。 五月庚子,右宣徽使张汝方以漏泄廷议,削官两阶。 壬寅,射柳、击球,纵百姓观。 戊申,以客省使移剌郁为夏国生日使。 甲子,参知政事杨伯通表乞致仕,不许。 秋七月丙午,幸香山。 己酉,如万宁宫。 甲寅,还宫。 八月辛未,猎于近郊。 癸酉,猎于香山。 戊寅,如万宁宫。 庚辰,以护卫石和尚为押军万户,率亲军八百人、武卫军千六百人戍西北路。 癸未,还宫。 宋遣使来报谢。 九月丙申朔,天寿节,宋、夏遣使来贺。 以中都路都转运使孙铎等为贺宋生日使。 乙巳,猎于近郊。 庚戌,参知政事杨伯通再表乞致政,不许。 戊午,木波进马。 冬十月庚午,猎于近郊。 癸未,行枢密院言斜出等请开榷场于辖里袅,从之。 丁亥,定官民存留见钱之数,设回易务,更立行用钞法。 十一月丁酉,枢密使兼平章政事襄至自军,癸卯,以为尚书左丞相,监修国史。 丁未,以太常卿杨庭筠等为贺宋正旦使。 戊申,诏奖谕枢密副使夹谷衡以下将士。 辛亥,定属托法。 定军前官吏赏格。 以边事定,诏中外,减死罪,徒已下释之。 赐左丞相襄以下将士金币有差。 甲寅,冬猎。 十二月甲子朔,猎于酸枣林。 大风寒,罢猎,冻死者五百余人。 己巳,还都。 丙戌,尚书右丞嵒罢。 高丽权国事王遣使奉表来告。 四年春正月癸巳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乙巳,尚书左董师中致仕。 辛酉,监察御史姬端修以妄言下吏。 尚书左丞相襄为司空,职如故。 枢密副使夹谷衡为平章政事,封英国公。 前知济南府事张万公起复为平章政事,封寿国公。 杨伯通为尚书左丞。 签枢密院事完颜匡为尚书右丞。 二月乙丑,如建春宫春水。 己巳,还宫。 庚午,御宣华门,观迎佛。 辛未,如建春宫。 赦姬端修罪,令居家俟命。 司空襄言,西南路招讨使仆散揆治边有功,召赴阙,以知兴中府事纥石烈子仁代之。 壬申,谕有司:“自三月一日为始,每旬三品至五品官各一人转对,六品亦以次对。 台谏勿与,有应奏事,与转对官相见,无面对者上章亦听。 ”乙亥,还宫。 戊寅,如建春宫。 庚辰,上谕点检司曰:“自蒲河至长河及细河以东,朕常所经行,官为和买其地,令百姓耕之,仍免其租税。 ”甲申,还宫。 乙酉,以西南路招讨使仆散揆为参知政事。 起姬端修为太学博士。 如建春宫。 戊子,还宫。 三月丁酉,同判大睦亲府事宗浩为枢密使,封崇国公。 己亥,如建春宫。 遣使册王为高丽国王。 户部尚书孙铎、郎中李仲略、国子祭酒赵忱始转对香阁。 丁未,敕尚书:“官员必须改除者议之,其月日浅毋数改易。 ”乙卯,尚书省奏减亲军武卫军额及太学女直、汉儿生员,罢小学官及外路教授。 诏学校仍旧,武卫军额再议,余报可。 司空襄、右丞匡、参知政事揆请罢诸路提点刑狱,从之。 戊午,雨雹。 夏四月癸亥,改提刑司为按察使司。 戊辰,如万宁宫。 壬申,左丞杨伯通致仕。 御史大夫张暐以奏事不实,追一官,侍御史路铎追两官,俱罢之。 姬端修杖七十,赎。 壬午,英王从宪进封瀛王。 诏同州、许州节度使罢兼陕西、河南副统军。 五月壬辰朔,以旱,下诏责躬,求直言,避正殿,减膳,审理冤狱,命奏事于泰和殿。 戊戌,命有司望祭岳渎祷雨。 己亥,应奉翰林文字陈载言四事:其一,边民苦于寇掠;其二,农民困于军须;其三,审决冤滞,一切从宽,苟纵有罪;其四,行省官员,例获厚赏,而沿边司县,曾不沾及,此亦干和气,致旱灾之所由也。 上是之。 壬寅,以兵部郎中完颜撒里合为夏国生日使。 戊申,宰臣以京畿雨,率百官请御正殿,复常膳。 不从。 尚书省奏上更定给发虎符制,著于令。 庚戌,谕宰臣曰:“诸路旱,或关执政。 今惟大兴、宛平两县不雨,得非其守令之过欤? ”司空襄、平章政事万公、参知政事揆上表待罪。 上以罪己答之,令各还职。 诏颁铜杖式。 壬子,祈雨于太庙。 乙卯,更定军功赏格。 戊午,司空襄以下再请御正殿,复常膳。 不从。 庚申,平章政事夹谷衡薨。 以宿直将军徒单仲华为横赐夏国使。 六月丁卯,雨。 司空襄以下复表请御正殿,复常膳。 从之。 甲戌,以雨足,命有司报谢于太庙。 丁丑,右补阙杨庭秀言:“自转对官外,复令随朝八品以上、外路五品以上及出使外路有可言者,并许移检院以闻。 则时政得失,民间利病,可周知矣。 ”从之。 己卯,以雨足,报祭社稷。 辛巳,遣官报祀岳渎。 癸未,奉职丑和尚进《浮漏水称影仪简仪图》。 命有司依式造之。 丁亥,定宫中亲戚非公事传达语言、转递诸物及书简出入者罪。 七月甲辰,更定尚药、仪鸾局学者格。 辛亥,敕宣徽院官,天寿节凡致仕宰执悉召与宴。 丙辰,以久雨,令大兴府祈晴。 八月己巳,猎于近郊。 壬申,猎于香山。 甲戌,以皇嗣未立,命有司祈于太庙。 丁丑,猎于近郊。 庚辰,还宫。 九月庚寅朔,天寿节,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己亥,如蓟州秋山。 己未,以知东平府事仆散琦等为贺宋生日使。 冬十月丙寅,至自秋山。 壬午,初定百官休假。 甲申,初置审官院。 十一月乙未,敕京、府、州、县设普济院,每岁十月至明年四月设粥,以食贫民。 丙申,平章政事张万公表乞致政,不许。 庚戌,命有司祈雪。 甲寅,定护卫改充奉御格。 以知济南府事范楫等为贺宋正旦使。 十二月己未,除授文字初送审官院。 辛酉,更定考试随朝检、知法条格。 右补阙杨庭秀请类集太祖、太宗、世宗三朝圣训,以时观览。 从之,仍诏增熙宗为四朝。 癸未,更定科举法。 增设国史院女直、汉人同修史各一人。 定亲军及承应人退闲迁赏格。 是月,淑妃李氏进封元妃。 五年春正月戊子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乙未,以尚书省言:“会试取策论、词赋、经义不得过六百人,合格者不及其数,则阙之。 ”丙申,如春水。 庚子,命左右司五日一转奏事。 辛丑,谕点检司:“车驾所至,仍令百姓市易。 ”庚戌,定猛安谋克军前怠慢罢世袭制。 二月辛未,至自春水。 辛巳,有司奏:“应奉翰林文字温迪罕天兴与其兄直学士思齐同僚学士院,定撰制诰文字,合无乃避? ”诏不须避,仍为定制。 闰月癸卯,定进纳粟补官之家存留弓箭制。 丁未,上与宰臣论置相曰:“徒单镒,朕志先定。 贾铉如何? ”皆曰:“知延安府事孙即康可。 ”平章政事万公亦曰:“即康及第,先铉一榜。 ”上曰:“至此安问榜次,特以贾才可用耳! ”尚书省奏:“右补阙杨庭秀言,乞令尚书省及第左右官一人,应入史事者编次日历,或一月,或一季,封送史院。 ”上是其言,仍令送著作局润色,付之。 三月庚申,大睦亲府进重修《玉牒》。 平章政事张万公乞致政,不许。 壬戌,命有司祷雨。 癸亥,雨。 户部尚书孙铎、大理卿完颜撒剌、国子司业蒙括仁本召对便殿。 丙寅,如万宁宫。 戊辰,定妻亡服内婚娶听离制。 亲王、宰执、百官再请上尊号。 不许。 庚午,以知大兴府事卜为御史大夫。 丙子,尚书省奏:“拟同知商州事蒲察西京为济南府判官。 ”上曰:“宰相岂可止徇人情,要当重惜名爵。 此人不堪,朕常记之,止与七品足矣! ”庚辰,以上京留守徒单镒为平章政事,封济国公。 辛巳,定本国婚聘礼制。 改山东东路旧皇城猛安名曰合里哥阿邻。 四月丙戌朔,文武百官再请上尊号。 不许,丙午,尚书省进《律义》。 五月乙卯朔,定猛安谋克斗殴杀人遇赦免死罢世袭制。 以雨足,遣使报祭社稷。 丁巳,定策论进士及承荫人试弓箭格。 戊午,敕来日重五拜天,服公裳者拜礼仍旧,诸便服者并用女直拜。 己未,敕诸路按察司,纠察亲民官以大杖棰人者。 乙亥,亲王、文武百官、六学各上表请上尊号。 不许。 庚辰,地震。 诏定进纳官有犯决断法。 六月乙巳,遣有司祈晴,望祭岳渎。 七月乙卯朔,以晴,遣官望祭岳镇海渎。 癸亥,定居祖父母丧婚娶听离法。 初置蒲思衍群牧。 辛未,平章政事万公特则赐告两月。 甲戌,猎于近郊。 八月壬辰,幸香山。 乙未,至自香山。 丁未,敕审官院奏事,其院官皆许升殿。 戊申,更定镇防军犯徒配役法。 九月甲寅朔,天寿节,宋、高丽遣使来贺。 戊午,命枢密使宗浩、礼部尚书贾铉佩金符行省山东等路括地。 己未,尚书省奏:“西北路招讨使独吉思忠言,各路边堡墙隍,西自坦舌,东至胡烈公,几六百里,向以起筑匆遽,并无女墙副堤。 近令修完,计工七十五万,止役戍军,未尝动民,今已毕功。 ”上赐诏奖谕。 修《玉牒》成。 定皇族收养异姓男为子者徒三年,姓同者减二等,立嫡违法者徒一年。 癸亥,如蓟州秋山。 冬十月庚寅,至自秋山。 庚子,风霾。 宋遣使来告哀。 辛丑,集百官于尚书省,问:“间者亢旱,近则久阴,岂政有错谬而致然欤? ”各以所见对。 以礼部郎中刘公宪为高丽生日使。 丁未,猎于近郊。 以宿直将军完颜观音奴为夏国生日使。 十一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乙卯,以国史院编修官吕卿云为左补阙兼应奉翰林文字。 审官院以资浅驳奏,上谕之曰:“明昌间,卿云尝上书言宫掖事,辞甚切直,皆他人不能言者,卿辈盖不知也。 臣下言事不令外人知,乃是谨密,正当显用,卿宜悉之。 ”以工部尚书乌古论谊等为宋吊祭使。 初定品官过阙则下制。 己巳,宋复遣使来告哀。 辛未,以殿前右副点检纥石烈忠定为贺宋正旦使。 十二月癸未朔,诏改明年为泰和元年。 以河南路统军使充等为宋吊祭使。 乙未,定管军官受所部财物辄放离役及令人代役法。 辛丑,诏宫籍监户,百姓自愿以女为婚者听。 癸卯,定造作不如法,三年内有损坏者罪有差。 泰和元年正月壬子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壬戌,宋遣使献先帝遗留物。 己巳,以太府监孙复言:“方今在仕者三万七千余员,而门荫补叙居三之二,诸司待阙,动至累年。 盖以补荫猥多,流品混淆,本未相舛,至于进纳之人,既无劳绩,又非科第,而亦荫及子孙,无所分别,欲流之清,必澄其源。 ”乃更定荫叙法而颁行之。 尚书省奏:“今杖式轻细,民不知畏,请用大杖。 ”诏不许过五分。 庚午,如长春宫春水。 辛未,上以方春,禁杀含胎兔,犯者罪之,告者赏之。 甲戌,初命文武官官职俱至三品者许赠其祖。 二月壬辰,去造土茶律。 丁未,至自春水。 三月乙丑,夏国遣使来谢。 壬申,幸天长观。 癸酉,如万宁宫。 乙亥,宋遣使来报谢。 丁丑,更定镇防千户谋克放老入除格。 辛巳,敕官司、私文字避始祖以下庙讳小字,犯者论如律。 夏四月甲辰,诏谕契丹人户,累经签军立功者,官赏恩例与女直人同,仍许养马、为吏。 五月甲寅,击球于临武殿,令都民纵观。 丙辰,枢密使宗浩罢。 壬戌,幸玉泉山。 戊寅,削尊长有罪卑幼追捕律。 以直东上阁门刘𫠆为横赐高丽使。 六月己卯,幸香山。 乙酉,平章政事张万公乞致仕。 不许。 辛卯,祈雨于北郊。 己亥,用尚书省言,申明旧制,猛安谋克户每田四十亩,树桑一亩。 毁树木者有禁,鬻地土者有刑。 其田多污莱,人户阙乏,并坐所临长吏。 按察司以时劝督,有故慢者量决罚之,仍减牛头税三之一。 敕尚书省举行风俗奢僭之禁。 乙巳,初许诸科征铺马、黄河夫、军须等钱,折纳银一半,愿纳钱钞者听。 丁未,诏有司修莲花漏。 七月辛酉,禁放良人不得应诸科举,子孙不在禁限。 甲子,谕刑部官,凡上书人言及宰相者不得申省。 乙丑,更定右选注县令丞簿格。 己巳,初禁庙讳同音字。 八月庚辰,初命户绝者田宅以三分之一付其女及女孙。 戊子,特改授司空襄河间府路算注海世袭猛安。 乙未,至自万宁宫。 丙申,宋遣使来报谢。 壬寅,制猛安谋克并隶按察司,监察御史止按部纠举,有罪则并坐监临之官。 诏推排西、北京、辽东三路人户物力。 九月戊申朔,天寿节,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更定赡学养士法:生员,给民佃官田人六十亩,岁支粟三十石;国子生,人百八亩,岁给以所入,官为掌其数。 以右宣徽使徒单怀忠等为贺宋生日使。 甲寅,如秋山。 丙子,至自秋山。 冬十月乙酉,祫享于太庙。 戊子,平章政事张万公乞致仕,不许。 壬辰,御史台奏:“在制,按察司官比任终遣官考核,然后尚书省命官覆察之。 今监察御史添设员多,宜分路巡行,每路女直、汉人各一人同往。 ”从之,仍敕分四路。 丙申,御史大夫卞乞致仕,不许。 戊戌,以武卫军都挥指使司判官纳合铉为高丽生日使。 壬寅,敕有司:“购遗书宜尚其价,以广搜访。 藏书之家有珍惜不愿送官者,官为誊写。 毕复还之,仍量给其直之半。 ”甲辰,以刑部员外郎完颜纲为夏国生日使。 十一月庚戌,司空襄以下文武百官复请上尊号。 不许。 辛亥,敕尚书省:“凡役众劳民之事,勿轻行之。 ”丁巳,谕工部曰:“比闻怀州有橙结实,官吏检视,已尝扰民,今复进柑,得无重扰民乎? 其诫所司,遇有则进,无则已。 ”庚申,以殿前右卫将军纥石烈七斤等为贺宋正旦使。 十二月辛巳,敕改原庙春秋祭祀称朝献。 司空襄以下复请上尊号。 诏不允,仍断来章。 丁酉,司空襄等进《新定律令敕条格式》五十二卷。 辛丑,诏颁行之。 壬寅,猎于近郊。 乙巳,初定廉能官升注格。 二年春正月丁未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乙卯,始朝献于衍庆宫。 庚申,幸芳苑观灯。 癸酉,归德军节度副使韩琛以强市民布帛,削一官,罢之。 甲戌,如建春宫。 二月戊戌,初置内侍寄禄官。 乙巳,还宫。 三月甲寅,初置宫苑司都、同监各一人。 甲子,蔡王从彝母充等太师卒,诏有司定丧礼葬仪,事载《从彝傅》。 四月庚辰,幸升国长公主第问疾。 己亥,定迁三品官格。 复扑买河泺法。 辛丑,谕御史台,诸诉事于台,当以实上闻,不得辄称察知。 癸卯,如万宁宫。 命有司祈雨。 五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戊申,如泰和宫。 辛亥,初荐新于太庙。 壬戌,谕有司曰:“金井捺钵不过二三日留,朕之所止,一凉厦足矣。 若加修治,徒费人力。 其籓篱不急处,用围幕可也。 ”甲子,更泰和宫曰庆宁,长乐川曰云龙。 己巳,敕御史台,京师拜庙及巡幸所过州县,止令洒扫,不得以黄土覆道,违者纠之。 六月辛卯,谕尚书省,诸路禾稼及雨多寡,令州郡以闻。 七月辛亥,有司奏还宫日请用黄麾仗。 不许。 乙卯,朝献于衍庆宫。 八月丙申,凤凰见于磁州武安县鼓山石圣台。 丁酉,还宫。 皇太生。 九月壬寅朔,天寿节,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甲寅,以拱卫直都指挥使完颜瑭等为贺宋生日使,且戒之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 ”癸亥,以皇子生,亲谢南北郊。 庚午,封皇子为葛王。 冬十月戊寅,报谢于太庙及山陵。 甲申,以凤凰见,诏中外。 丙戌,猎近郊。 壬辰,遣尚辇局副使李仲元为高丽国生日使。 以宿直将军纥石烈毅为夏国生日使,瀛王府司马独吉温为横赐使。 十一月甲辰,更定德运为土,腊用辰。 以西京留守宗浩为枢密使。 戊申,以更定德运,诏中外。 庚申,初命外官三品到任进表称谢。 甲子,幸玉虚观,遣使报谢于太清宫。 十二月癸酉,以皇子晬日,放僧道戒牒三千。 以武安军节度使徒单公弼等为贺宋正旦使。 戊寅,冬猎。 庚辰,报谢于高禖。 丁酉,还都。 闰月庚戌,司空襄薨。 癸丑,初命监察御史非特旨不许举官。 辛酉,遣使报谢于北岳。 定人户物力随时推收法。 丁卯,遣使报谢于长白山。 冬,无雪。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癸酉,遣官祈雪于北岳。 丁丑,朝献于衍庆宫。 己卯,以枢密使宗浩为尚书右丞相,右丞完颜匡为左丞,参知政事仆散揆为右丞,御史中丞孙即康、刑部尚书贾铉并为参知政事。 庚辰,如建春宫。 二月癸丑,还宫。 甲子,定诸职官省亲拜墓给假例。 三月壬申,平章政事张万公致仕。 庚辰,如万宁宫。 丁亥,定从人铜牌卖毁罪赏制。 庚寅,定职官应迁三品格,刺史以上及随朝资历在刺史以上身故者,每半年一次敷奏。 甲午,如玉泉山。 丙申,以殿前都点检仆散端为御史大夫。 四月乙巳,禘于太庙。 敕点检司:“致仕官入宫,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 ”丁巳,敕有司祈雨,仍颁土龙法。 己未,命吏部侍郎李炳、国子司业蒙括仁本、知登闻检院乔宇等再详定《仪礼》。 庚申,谕省司:“宫中所用物,如民间难得,勿强市之。 ”癸亥,尚书省奏,遣官分路覆实御史所察事。 五月壬申,以重五,拜天,射柳,上三发三中。 四品以上官侍宴鱼藻殿。 以天气方暑,命兵士甲者释之。 丙戌,以定律令、正土德、凤凰来、皇嗣建,大赦。 辛卯,皇子葛王薨。 壬辰,定擅增减宫门锁钥罪。 丙申,作太极宫。 六月己亥,太白昼见。 壬寅,诏选聪明方正之士为修起居注。 又诘点检司,诸亲军所设教授及授业人若干,其为教何法,通大义者几人,各具以闻。 戊申,定职官追赠法,惟尝犯赃罪者不在追赠之列。 壬戌,遣官行视中都田禾雨泽分数。 七月壬申,朝献于衍庆宫。 乙亥,定大臣薨百官奉慰礼。 庚辰,猎于近郊。 丁亥,上谕宰臣:“凡奏事,朕欲徐思或如己者,若除授事,可俟三五日再奏,余并二十日奏之。 ”  八月丙辰,还宫。 庚申,命编修官左容充宫教,赐银、币。 九月丙寅朔,天寿节,宋、高丽、夏遣使来贺。 壬申,以刑部尚书承晖等为贺宋生日使。 戊子,以万宁宫提举司隶工部。 壬辰,诏定千户谋克受随处捕盗官公移,盗急,不即以众应之者罪有差。 召右丞相宗浩还朝。 冬十月戊戌,日将暮,赤如赭。 己亥,大风。 甲辰,申、酉间天大赤,夜将旦亦如之。 壬子,右丞仆散揆至自北边,丙辰,召至香阁慰劳之。 以尚食局使师孝为高丽生日使。 庚申,尚书左丞完颜匡等进《世宗实录》。 上降座,立受之。 壬戌,以蓟州刺史完颜太平为夏国生日使。 奉御完颜阿鲁带以使宋还,言宋权臣韩侂胄市马厉兵,将谋北侵。 上怒,以为生事,笞之五十,出为彰德府判官。 及淮平陷,乃擢为安国军节度副使。 丁卯,谕尚书省:“士庶陈言皆从所司以闻,自今可悉令诣阙,量与食直,仍给官居之。 其言切直及系利害重者,并三日内奏闻。 ”十一月辛未,以签枢密院事独吉思忠等为贺宋正旦使。 丁丑,冬猎,以获兔,荐山陵。 甲午,诏监察等察事可二年一出。 十二月庚子,谕宰臣曰:“贺正宋使且至,可令监察随之,以为常。 ”壬寅,还都。 己酉,赐天长观额为太极宫。 辛亥,诏诸亲王、公主每岁寒食、十月朔听朝谒兴、裕二陵,忌辰亦如之。 癸丑,诏遣监察御史分按诸路,所遣者女直人,即以汉人朝臣偕,所遣者汉人,即以女直朝臣偕。 戊午,敕行宫名曰光春,其朝殿曰兰皋,寝殿曰辉宁。 发布时间:2025-07-11 10:17:22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3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