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史稿》 列传九十六 内容: 崔纪喀尔吉善子定长孙鄂云布雅尔图晏斯盛瑚宝卫哲治苏昌鹤年吴达善崔应阶王检吴士功崔纪,初名珺,字南有,山西永济人。 年幼丧母,哀毁如成人。 事父及后母孝。 康熙五十七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迁国子监司业,以母忧归。 服阕,补故官。 三迁祭酒。 干隆元年,提督顺天学政。 雍正间,采安徽学政李凤翥、河南学政习俊、浙江学政王兰生条议:每岁令诸生五人互结,无抗粮揽讼;诸生有事告州县,当先以呈词赴学挂号;为人作证及冒认命盗案,先革后审;诸生殴杀人及代写词状,加常罪一等;已斥诸生不许出境;诸生欠粮,必全完乃收考。 纪疏请罢之。 又定诸生月课三次不到,详革,纪请改一年;诸生完粮,上户限十月,中、下户限八月,纪请改岁底。 下部议行。 迁詹事,再迁仓场侍郎,署甘肃巡抚。 二年,移署陕西巡抚。 疏言:“陕属平原八百余里,农率待泽于天,旱则束手。 惟凿井灌田,实可补雨泽之缺。 臣居蒲州,习见其利。 陕属延安、榆林、邠、鄜、绥德各府州,地高土厚,不能凿井。 此外西安、同州、凤翔、汉中四府并渭南九州县最低,渭北二十余州县地较高,掘地一二丈至六七丈,皆可得水。 劝谕凿井,贫民实难勉强。 恳准将地丁羡银借给充费,分三年缴完。 民力况瘁,与河泉自然水利不同。 请免以水田升科。 ”上谕曰:“此极应行之美举,当徐徐化导,实力奉行,自不能视水田升科也。 ”擢吏部侍郎,仍留巡抚,寻实授。 纪疏言:“陕西水利,莫如龙洞渠,上承泾水,中受诸泉。 自雍正间总督岳锺琪发帑修濬,泾阳、醴泉、三原、高陵诸县资以灌溉。 惟未定岁修法,泾涨入渠,泥沙淀阏,泉泛出渠,石罅渗漏。 拟于龙洞高筑石堤,以纳众泉,不使入泾。 水磨桥、大王桥诸泉亦筑坝其旁,收入渠内。 并额定水工,司启闭。 ”均从之。 陕西民惮兴作,言纪烦扰。 上令详勘地势,俯顺舆情。 三年,命与湖北巡抚张楷互调,时报新开井七万余,上令楷察勘。 楷言民间食其利者三万二千余,遇旱,井效乃见。 民益私凿井,岁岁增广矣。 纪至湖北,自陈不职,部议降调。 上谕曰:“纪在陕西凿井灌田,料理未善,致反贻民累。 惟其本意为民,命从宽留任。 ”五年。 总督德沛劾纪以公使钱畀护粮道崔乃镛,上又闻纪以淮盐到迟,令民间暂食私盐,谕纪自列,纪疏辨,下部议,降调。 六年,再授祭酒。 九年,督江苏学政。 以父忧归。 十四年,起授山东布政使。 以东省贫民借官谷累百万石,请视部定价石六钱,收折色,纾民力。 十五年,命以副都御史衔再督江苏学政,力疾按试。 旋卒。 纪潜心理学,上亦闻之,再任祭酒,召见,命作太极图说。 历官所至,以教养为先。 遇事有不可,辄艴然曰:“士君子当引君当道,奈何若是? ”喀尔吉善,字澹园,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先世居瓦尔喀,有赫臣者,当太祖创业时来归,授牛录额真。 使叶赫,叶赫部长金台石使人戕之。 太祖灭叶赫,令其子克宜福手刃其仇以祭。 克宜福从军有功,世职至三等阿达哈哈番。 克宜福子喀齐兰,官至正黄旗副都统;孙凯里布,官至吏部尚书:皆袭世职。 喀尔吉善降袭拜他喇布勒哈番,授上驷院员外郎。 历工部郎中,兼袭世管佐领。 雍正六年,命偕通政使留保如广东按署巡抚阿克敦等被劾状。 八年,擢兵部额外侍郎。 九年,授侍郎。 十三年,以验马不实夺官,令往盛京收粮。 干隆元年,起废籍,命管圆明园八旗兵丁。 复往盛京收粮,奏禁八旗台站官兵与朝鲜贸易。 上谕曰:“官兵不暇贸易,亦不谙贸易。 当令商民与互巿,务均平交易,毋抑价,毋强索。 ”三年,擢内阁学士。 迁户部侍郎,协理步军统领刑名事务。 调吏部,四年,命兼管三库。 五年,授山西巡抚。 上闻山西布政使萨哈谅、学政哈尔钦皆贪婪,询喀尔吉善。 喀尔吉善疏劾,命侍郎杨嗣璟会鞫,论如律。 上以喀尔吉善不即劾,下部议,夺官,命宽之。 又劾河东盐政白起图贪婪,白起图疏辨,命副都统塞楞额往鞫,论如律。 七年,调安徽。 八年,复调山东。 疏言:“山东岁饥,民多流亡,而邻省贫民亦有转入山东觅食者,请饬官吏劝各回故土以待治赈。 ”上谕曰:“所见甚得体。 各省督抚当于平居无事时委曲开导,使知敦本务实,力田逢年;若轻弃其乡,本业既荒,无所依倚。 即国家收养资送,亦不得已之举,非可恃为长策也。 ”又以济南、武定、东昌三府遇旱,济南、东昌府仓存谷缓急可相通;武定无仓,请拨登、莱二府仓谷以济民食。 九年,疏言:“方春粮价踊贵,贫民艰食,请酌量减粜。 ”又言:“山东兵米,本折兼支,春季价昂支折色,秋季价减支本色,请春秋二季本折更换。 ”又请修德州、海丰、惠民、乐陵城工以代赈。 复以济南、武定诸属县麦复不登,令于曹、沂诸府丰收之区采买接济。 上皆允之。 直隶藁城知县高崶请开临淄、即墨、平阴、泰安、沂、费、滕、峄诸县银、铜、铅、铁各矿,事下喀尔吉善勘奏,奏言:“东省拱卫神京,地跨四府八县,形势联属。 矿洞久经封禁,未便开采。 利之所在,众必共趋。 恐济、武灾区,沂、曹盗薮,别生事端,应仍封禁。 ”上亦如其请。 十一年,迁闽浙总督。 台湾生番为乱,遣兵讨之。 奏言:“台湾流民日多,匪类肆窃,甚或恣行不法,民间谓为闯棍。 请令窃案再犯及闯棍治罪后,并逐回内地。 ”又请在台人民迎取眷属,限一年给照过台。 浙江处州总兵苗国琮请于官山种树,储战船桅木之用,下喀尔吉善勘奏。 奏言:“令有司种树,须先糜帑,且必百十年后始中绳墨,日久稽察非易。 不若许民自种,在官不费经营,而巨材可获实用。 ”从之。 疏劾浙江巡抚常安贪婪,命大学士讷亲往鞫得实,论如律。 诏嘉其公直,加太子少保。 疏言:“宁海东湖旧与海通,宋后失修,饬府县察形势土性,导士民输资筑堤,拨为世业,定限升科。 ”上谕曰:“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务本之图也。 欣悦览之! ”十五年,加兵部尚书衔。 十六年,上南巡,蠲江南积逋二百余万,浙省无逋赋,亦特蠲本年正赋三十万,制诗褒之。 十七年,以年老乞休,温诏慰留。 疏言:“闽省产米少,本岁丰稔,宜为储备。 请现存仓谷不及半者,令购足数;已及半而本地谷贱,亦以原存粜价买补。 ”上是之。 漳州民蔡荣祖谋乱,事泄,捕获,寘之法,予议叙。 十九年,加太子太保。 上以八旗生齿日繁,许在京汉军改入民籍,推行于各省。 喀尔吉善与福州将军新柱疏言:“汉军原为民,无问世族、闲散,许入民籍。 如别无生计,坐补绿营粮缺。 所遗马、步甲,以满洲兵坐补。 ”二十二年秋,病疡,遣医偕其子定敏驰视,赐人葠。 未几,卒,赐祭葬,谥庄恪。 定长,喀尔吉善子。 初授内阁中书,迁侍读。 擢江南徐州知府。 四迁至巡抚,历安徽、广西、山西、贵州诸省。 干隆十八年,湖广总督永常奏请于邻省会哨,定长奏:“贵州与邻省联界,苗、夷环处。 遽行会哨,苗性多猜,或滋事变。 请停止。 ”从之。 二十年,题请原任黔西知州黄秉忠入祀名宦,上以秉忠为总督廷桂父,瞻徇巿恩,降旨严斥。 二十二年,上南巡,请入觐,命便道省喀尔吉善,赐诗褒宠。 寻命与尚书刘统勋按云贵总督恒文贪婪状,即命署云贵总督。 调山西巡抚,未之任,丁父忧。 旋授副都统衔,往西路军营督屯田事。 补兵部侍郎,授福建巡抚,迁湖广总督。 三十三年,卒,谕部议恤。 寻署总督高晋劾荆州副都统石亮衰庸,上责定长徇庇,罢恤典。 鄂云布,喀尔吉善孙。 初授笔帖式。 三迁工科给事中。 嘉庆元年,授陕西汉中知府。 上以鄂云布喀尔吉善孙,家风具在,即擢甘肃西宁道。 再迁江苏布政使,护安徽巡抚。 旋以秋审诸案原拟缓决,刑部多改情实,责鄂云布宽纵,下吏部议降调,命留任。 寻迁贵州巡抚,年老召还,鄂云布闻命即行。 上闻之,不怿,下吏部议,夺官,授笔帖式,赏蓝翎侍卫,充叶尔羌办事大臣。 旋卒。 雅尔图,蒙古镶黄旗人。 雍正四年,自笔帖式入赀授主事,分工部。 再迁郎中。 十三年,授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干隆元年,疏言:“京员无养廉,请将户部余平银给部院办事官。 八旗参佐等员视步军营例,予空粮。 ”如所议。 师征准噶尔,授参赞大臣。 三年,命暂管定边副将军印。 四年,召授左副都御史,迁兵部侍郎。 河南新乡民及伊阳教匪为乱,命往按治,就授河南巡抚。 疏言:“河南多盗,不逞之民阴为之主,俗谓‘窝家’。 保甲、甲长等畏窝家甚于官法。 大河以南,深山邃谷。 民以防鸟兽为名,皆有刀械。 惑于邪教,怀私角斗,何所不为。 如梁朝凤、梁周、张位等辈,党类甚多,愚民易遭煽惑。 与其发觉后尽置诸法,何如于未发觉前设法销散。 文武会遣兵役搜查,仍令自首免罪。 ”又言:“各省提镇以下官皆有伴挡兵丁及各色工匠,一营有数名虚粮,即少数名额兵。 请照官级核定数目,不得虚占兵额。 ”俱下部议行。 五年,奏报捕得女教匪首一枝花,命议叙。 寻谕河南止设河北、南阳二镇,与巡抚不相统属,视山西例兼提督衔。 疏陈整饬营务:足兵额,勤差操,明赏罚,练技艺,整军械,重兵食,验马匹,谨守望,严约束;并请以州县民壮之半交驻防汛弁操练;并戒兵民和衷,不得偏袒,平时试习骑射,期于娴熟:俱如所请行。 三月,疏言:“河南上年霪雨,省城多积水。 臣令浅处濬深,窄处开宽。 为合城受水之区通沟建闸,时其蓄泄。 养鱼植木,以利民用。 ”又言:“河南上年被水,奉命濬省城干河涯及淮、颍、汝、蔡各水。 目前二麦成熟,农务正殷,余请概停开浚。 ”上从之。 又奏言:“现获盗百余,多系邻省人,臣迭饬员弁分路访缉。 出省捕盗,例须赴地方官挂号,盗闻而潜逃,请得迳行往捕。 ”上命勉为之。 六年,又奏言:“河南界连五省,西南伏牛、嵩山、桐柏等山,支干交错,地多林木,易于藏盗。 请每岁秋冬,与联界各省文武订期巡察。 ”上命如所请行。 七年,奏言开、归等处积水,无妨田亩,上责其掩饰。 寻又奏:“河南地平土{髟松},水利诚不如东南之通达。 开、归等处地当下游,夏秋大雨,涧水汇注。 积水未消,多系邻近黄河州县。 历来豁免钱粮,于民生并无妨碍。 且土性咸卤,难以种植。 未便一律疏泄,以损田庐。 ”上谕曰:“实难宣泄,朕不怪汝。 若避而为饰辞则不可。 ”八年,自陈“戆直致被人言。 ”上谕曰:“汝必欲以丰年为政效,水旱漠不关心。 此奏殊属客气。 ”命来京,改授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授刑部侍郎,调吏部。 十二年,命往山西按治安邑、万泉民乱,中途称病,上责其逗遛,命解任。 寻起授内阁侍读学士,复擢兵部侍郎。 十三年,调仓场侍郎,兼正红旗满洲副都统。 迭署户部侍郎、步军统领。 十八年,因疾解任。 三十二年,卒。 晏斯盛,字虞际,江西新喻人。 康熙五十九年,举乡试第一。 六十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雍正元年,授检讨。 五年,考选山西道御史。 镶红旗巡役,以斯盛从骑惊突,拘辱之。 斯盛以闻,命治罪。 疏言:“各州县立社仓,原以通济丰歉。 贫民借谷,石收息十升。 如遇歉,当不取其息。 ”从之。 九年,督贵州学政。 迁鸿胪寺少卿。 干隆元年,擢安徽布政使。 奏言:“各省水旱灾,督抚题报,应即遴员发仓谷治赈,仍于四十五日限内题明应否加赈。 其当免钱粮,将丁银统入地粮核算,限两月题报。 或分年带征,或按分蠲免,请旨遵行。 ”三年,疏言:“安徽被灾州县,仓储不敷赈粜,请留未被灾州县漕米备赈。 ”四年,奏言:“江北向多游食之人,每遇歉岁,轻去其乡。 惟寓赈于工,人必争趋。 凤阳、颍州以睢水为经,庐州以巢湖为纬,六安、滁、泗旧有堤堰,请援淮、扬水利例,动帑修濬。 ”皆从之。 七年,擢山东巡抚。 山东有老瓜贼,巡抚朱定元令汛兵巡大道。 斯盛疏言:“贼情狡狯,大道巡严,必潜移僻路;或假僧道技流,伏匿村落。 应令州县督佐杂分地巡察。 ”又奏:“邪教惑民,莫如创立教会,阳修善事。 此倡彼和,日传日广,大为风教之害。 尽法深求,株连蔓延,恐生事端。 请将创教授徒为首者如法捕治,被诱者薄惩,出首者免究。 ”上从其请。 寻以莱州被水,请暂禁米出海。 上谕曰:“此不过属吏为一郡一邑之说,汝等封疆大吏,不可存遏粜之心。 若无米可贩,百姓自不运,何待汝等禁乎? ”又言兖、沂等府州被水,而江南饥民复至,疏请无灾州县留养限五百人,有灾州县限二三百人,上命实力料理。 八年,调湖北巡抚。 九年,迁户部侍郎,仍留任。 斯盛究心民事,屡陈救济民食诸疏,以社仓保甲相为经纬,因言:“周礼族师、遂人之法,稽其实则井田为之经。 盖就相生相养之地,而行政教法令于其中。 是以习其事而不觉,久于其道而不变。 周衰,管子作轨里连乡,小治而未大效。 秦、汉、隋、唐,庞杂无纪。 宋熙宁中,编闾里之户为保甲,事本近古,然亦第相保相受,而未得其相生相养之经。 臣前奏推广社仓之法,请按堡设仓,使人有所恃,安土重迁,保甲联比,相为经纬。 顾欲各堡一仓,仓积谷三千,一时既有难行;而入谷之数,则变通于额赋之中,别分本折,稍觉纷更。 虽然,社仓保甲,原有相通之理,亦有兼及之势。 求备诚难,试行或易。 加意仓储,既虑贵粜妨民,停止采买,又虑积贮无资。 详加酌剂,拟请停户部捐银之例,令各省捐监于本地交纳本色,以本地之谷实本地之仓,备本地之用。 不采买而仓储自充,诚为兼济之道。 窃谓常平之积便于城,未甚便于乡。 城积多,则责之也专,而无能之吏或以为累;乡积多,则守之者众,而当社之民可以分劳。 且社仓未有实际,以仓费无所出也。 名有社仓,而仓不在社,社实无仓,往往然矣。 今捐谷多在于乡,而例又议有仓费。 拟请将此项捐纳移入社仓,捐多则仓亦多。 取乡保谷数而约举之,大州县八十堡,四堡一仓,仓一千二百五十石,总二万五千石,中小州县,以此类推。 储蓄之方,莫便于此。 方今治平日久,一甲中不少良善,四堡之仓,轮推甲长递管,互相稽核,年清年款。 则社长累弊自除,而官考其成,隐然有上下相维之势矣。 ”奏入,上嘉纳之。 十年,进喜雨诗四章,用其韵赐答。 京师钱贵,上令廷臣议平巿值,下各督抚仿行。 斯盛疏请视京师例,禁民间铜铺毁钱;又令州县每岁秋以平粜钱巿谷。 时设局令商民以银平易,又疏请捕私钱,并禁民私剪钱缘,兼限民间用银二三两以上、粜米二三石以上,皆不得以钱准银,下廷臣议行。 寻以母老请终养回籍。 十七年,卒。 斯盛著楚蒙山房易经解,唐鉴称其“不废象数而无技术曲说,不废义理而无心性空谈,在近日易家犹为笃实近理”云。 瑚宝,伊尔库勒氏,满洲镶白旗人。 雍正五年武进士,授三等侍卫。 补陕西永兴堡守备。 八年,准噶尔二万余犯科什图卡伦,从总兵樊廷进剿,遇于尖山,获驼九十。 又进败之于北山,又遇于乌素达阪,击之退。 翌日,分七队迎战,瑚宝督兵奋击,自辰至申,至科什图,殪敌无算。 敌围峨仑矶,瑚宝赴援,乘夜来袭,领先锋转战雪中七昼夜,夺波罗砖并白墩、红山、镜儿泉诸地,得其渠六,敌溃遁。 九年,准噶尔复犯吐鲁番,瑚宝从廷进剿,以劳赐白金三百。 累迁肃州镇右营游击。 高宗即位,复累迁山西大同总兵,赐孔雀翎。 干隆十二年,迁固原提督。 上谕之曰:“固原兵骄纵,犯上不法。 瑚宝当加意整饬,使兵知畏法,渐次转移。 ”又谕之曰:“固原城内外兵多民少,回民过半,私立掌教等名。 应时时体访,期杜衅端。 回人充标兵,应留意分别:豪悍者惩黜,怯弱者淘汰,使营伍肃清。 ”旋疏请营兵具互结,以弓箭、鸟枪、技艺三项轮操;冬季借支春饷,次年四季扣除。 下部议行。 师征金川,调固原步兵二千。 瑚宝请驮载军装,以二骡代三马,可省费三分一,从之。 十三年,署甘肃巡抚,兼办总督。 奏言:“陕西歉收,师行采买草料为难。 将甘肃仓贮豆石拨用,俟兵过照买还仓。 ”上以通融协济,有益军需,温谕嘉勉。 召授兵部尚书。 寻署陕甘总督,调湖广。 又改授漕运总督。 坐失察卢鲁生伪造奏稿事,夺官,仍留任。 寻卒,谥恭恪。 卫哲治,字我愚,河南济源人。 雍正七年,以拔贡生廷试优等,发江南委用。 初署赣榆知县,调盐城。 值蝗灾,设六条拊循:优礼德望,馈饷高年,旌奖孝义,经理茕独,讥警游惰,约束过犯。 县北有司河,汇上游七县水入海。 夏旱水弱,海潮至,咸苦不可食,甚乃浸溢民田;秋水盛,又患河宽流缓,入海不速。 哲治建闸立斗门,蓄泄有备。 斥卤化膏腴,岁有涸出地,给无业民承耕。 田沉没而粮未除者,悉请豁免。 循海筑土墩九十余,潮大,渔者得就墩逃溺,号“救命墩”。 干隆二年,补长洲,兼摄吴县。 请豁坍荒逋赋十余万。 八年,迁海州知州。 岁歉治赈,全活二十万人,流民有自山东就食者。 擢淮安知府。 十年,河决陈家堡,漂溺男女、田庐无算。 哲治遣小舟载饼饵救之,躬涉风涛,往来存问。 山东复灾,流民南下。 哲治捐俸,益以劝募,葺草屋,自清江浦属鱼沟以北,衔接二百余里,所在给粥糜、衣、药。 十三年,山东又灾,两江总督尹继善令哲治运赈米至台庄。 上闻哲治善治赈,调山东登莱青道。 居数月,擢布政使。 十四年,授安徽巡抚。 奏言:“歙县马田地在休宁,请折征充饷。 ”又言:“广德催粮,每图有单头,数图有经催。 前巡抚潘思矩改行顺庄,转有未便,请得仍旧。 ”皆下部议行。 旋召诣京师。 十五年,令回任,上谕之曰:“汝不满朕意。 以一时无人,故仍留汝。 宜奋勉改过。 ”调广西。 入觐,哲治具言亲老不便迎养,命仍留安徽。 寻丁忧。 十八年,服阕,署兵部侍郎,暂管户部事。 复授安徽巡抚。 疏建歙县惠济仓。 再调广西。 二十年,内擢工部尚书。 因病乞回籍。 二十一年,卒。 苏昌,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满丕孙。 康熙五十九年,自监生考取内阁中书,迁侍读。 考选浙江道御史。 干隆元年,命巡察吉林。 奏言:“船厂、宁古塔、三姓、白都讷、阿尔楚喀等处满官不知律例,讼案稽延累民,请自京师遣官往理。 ”三年,转礼科给事中。 屡擢至奉天府尹。 十一年,奉天被水,苏昌请设厂四乡,增办赈官吏公费;又请禁止游民往来奉天等处。 十四年,擢广东巡抚。 十六年,署两广总督。 广西巡抚舒辂请于思陵土州沿边种竻竹,杜私越;土目因以侵夷地致衅。 苏昌奏:“镇安、太平、南宁等沿边二千余里,无论种竹难遍。 料理稍疏,事端转启,请更正。 ”上责舒辂轻率,寝其事。 苏昌奏:“琼州海外瘠区,贫民生计艰难,有可垦荒地二百五十余顷,请招民开垦,免其升科。 ”从之。 召来京。 十九年,授吏部侍郎。 二十四年,署工部尚书,授湖广总督。 在籍御史孙绍基称与按察使沈作朋旧为同官,因以取赇。 苏昌劾奏抵罪,并请定回籍之员与有司交结处分。 苏昌劾湖北巡抚周琬乖张掩饰,上调苏昌两广,命继任总督爱必达察琬。 爱必达发琬匿灾徇劣吏状,夺官,戍巴里坤。 苏昌至广东,又劾碣石总兵王陈荣贪黩,夺官,论如律。 加苏昌太子太保。 二十九年,奏言:“广东产米不敷民食,宜多贮社谷,以补常平不足。 请嗣后息谷统存州县备赈,免其变价。 ”从之。 调闽浙总督。 在两广荐盐运使王概,概以赃败,下吏议。 御史罗暹春因劾苏昌瞻徇糊涂,不堪节制海疆。 上曰:“苏昌不能辞失察之咎。 节制海疆,乃朕所简用,非御史所宜言。 ”苏昌别疏劾知县刘绍汜,下刑部。 上以暹春与绍汜同为江西人,疑暹春劾苏昌为绍汜地,诘责暹春,改主事;命苏昌留任。 三十年,台湾淡水生番为乱,焚鲎壳庄,民死者五十余。 苏昌檄按察使余文仪会台湾总兵督兵讨平之。 三十三年,入觐。 卒,谥恪勤。 子富纲,官云贵总督。 苏昌在两广,有巨室横毙人母,诬其子,狱久具,勾决本已下。 苏昌疑其冤,亲鞫之,得实,疏自劾,上奖谕之,寘知县于法,时论称焉。 鹤年,字芝仙,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父春山,康熙五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盛京兵部侍郎。 鹤年,干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兼公中佐领。 三迁内阁学士。 十五年,擢仓场侍郎。 以京师米贵,疏请京、通俸饷米先半月支放。 十八年,劾坐粮郎中绰克托刚愎自用,迟延徇纵,绰克托坐夺官。 又奏:“通州南仓建自明天顺间,后并入中仓。 雍正间,复分为二,与西仓分贮漕白米。 臣见中西仓足敷收贮,请裁南仓归并中西仓。 ”从之。 十九年,授广东巡抚。 奏陈平米价,严保甲,缉窃盗案,禁私铸、私雕诸事。 上谕曰:“诸凡行之以实,持之以久。 勉之! ”寻复疏请以化州石城官租谷碾给海安营兵米。 又奏海阳蔡家园土堤改筑灰墙,出俸倡修。 二十一年,奏言:“番禺、花、阳春诸县征收兵米,有所谓厨房米、官眷米,相传起于明代籓府。 后为旗营武职俸米,凡万二千余石,必细长洁白,产少价昂,甚为民累,应请禁革。 ”上嘉之。 调山东巡抚。 奏言济宁、鱼台、金乡、滕、峄诸州县积水为灾,上命加意赈恤。 二十二年,上南巡,迎跸。 奏言:“海丰地处海滨,东北乡尤低下,易罹水患。 积年逋赋请豁免,干隆十一年至二十年旧欠并改用下则。 ”复奏济宁等五州县积水尚未尽涸。 上以江南宿虹、灵壁,河南永城、夏邑,皆有积水,命侍郎裘曰修会诸督抚筹度疏消。 七月,擢两广总督。 奏:“东省水患频仍,正与裘曰修商度,拟濬伊家河,泄微山湖水。 河自韩庄迤西至江南梁旺城入运河,计程七十里,需银十三四万,一切正须经理。 又与河臣张师载商濬运河,并及建堤。 事不容已,恳留任督办。 ”上谕曰:“览奏,具见良心。 然朕以无人,不得不用汝。 汝仍遵前命。 ”十月,复命以总督衔管山东巡抚事,综理工程。 奏言:“濬运河必先濬伊家河以泄积水,使久淹地亩渐次涸出,然后履勘估修,庶工实费省。 请俟春暖鸠工,不致有误新运。 ”又偕师载疏言:“运河淤垫日甚,寻常修濬,非经久之策。 应自济宁石佛闸起北至临清闸,逐一探底,以深八尺为度,俾河身一体平坦。 ”上韪其言。 十二月,伊家河工竟。 又奏言:“运河淤浅处分段筑坝,测量纤路,多民居。 草土屋原售,给价拆除;瓦屋不原售,量将纤路加宽。 被水民田速为疏消,俾为种麦;应修桥梁,察有解江余石应用,不使估报买采。 ”上以“实心经理,不负任使”嘉之。 寻卒,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祀贤良祠,赐祭葬,谥文勤。 子桂林,自有传。 吴达善,字雨民,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陕西驻防。 干隆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累擢至工部侍郎、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二十年,授甘肃巡抚。 赴巴里坤督理军需,以劳赐孔雀翎。 二十二年,疏言:“军粮自肃州运哈密至军,石需费十二、三两。 凯旋官兵粜口粮制衣履,请改二成本色,八成折价。 既得随时支用,亦可稍省运费。 ”从之。 加太子少保。 二十四年,代黄廷桂为陕甘总督,寻复以命杨应琚,改总督衔管巡抚事。 奏言:“宁夏横城堡河涨城圮。 相度水势,分别添筑草坝,俾大溜北注,化险为平。 ”旋以总督衔调河南巡抚。 奏改延津、封丘、胙城、荥泽、卢氏、灵宝诸县营制,议行。 授云贵总督。 二十七年,奏言:“云南、贵州各镇协营每兵千设藤牌兵百,少不适用。 请以七成改习鸟枪,三成改习弓箭。 ”从之。 寻兼署云南巡抚。 二十九年,奏改都匀、铜仁二协营制。 调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 巴陵民熊正朝伪称县人巡抚方显子,居省城与绅士交结,乘间盗窃,捕得寘诸法。 三十一年,调陕甘总督,奏言:“木垒地广土沃。 请将招集户民编里分甲,里选里长,百户选渠长,乡约保正。 讼狱,守备审理;命盗案,守备验讯。 巴里坤同知审解。 ”从之。 三十三年,复调湖广总督,兼署荆州将军。 命赴贵州,偕内阁学士富察善、侍郎钱维城按巡抚良卿、按察使高积营私骫法,论如律。 三十五年,兼署湖南巡抚。 三十六年,复调陕甘总督,值土尔扈特部内附,上命分赉羊及皮衣。 吴达善料理周妥,上嘉其能。 以病乞解任。 寻卒,赠太子太保,祀贤良祠,赐祭葬,谥勤毅。 崔应阶,字吉升,湖北江夏人。 父相国,官浙江处州镇总兵。 应阶,荫生。 初授顺天府通判,迁西路同知。 雍正中,擢山西汾州知府。 干隆十五年,授河南驿盐道。 擢安徽按察使。 丁母忧,服阕,补贵州按察使。 二十一年,擢湖南布政使,署巡抚。 总督硕色劾应阶子甘肃东乐知县琇附驿寄家书,应阶不检举,上特命降调。 二十二年,补江南常镇扬道。 再迁山东布政使。 二十八年,迁贵州巡抚,调山东。 疏请濬荆山桥旧河,泄积水。 二十九年,疏言:“武城运河东岸牛蹄窝、祝官屯,西岸蔡河陂水汇注,俱为堤隔,浸灌民田,请各建闸启闭。 ”均如所议。 三十一年,疏言:“各州县民壮有名无实,饬属汰老弱,选精壮,改习鸟枪,与营伍无二。 不增粮饷,省得精壮三千三百余名。 ”得旨嘉奖。 三十二年,疏言:“武定滨海,屡有水患:一在徒骇尾闾不畅,一在钩盘淤塞未开。 徒骇上游宽百余丈,至沾化入海处仅十余丈,纡回曲折,归海迟延。 徒骇旧有漫口,径二十五里,宽至四五十丈,水涨赖以宣泄。 若就此开濬,庶归海得以迅速。 又有八方泊为众水所汇,伏秋霖雨,下游阻滞,淹及民田。 泊东北为古钩盘河,经一百三十余里,久成湮废。 若就此开濬,引水入海,则上游不致停蓄,积水亦可顺流而下。 ”皆如所请。 调福建,三十三年,擢闽浙总督,加太子太保。 三十四年,劾兴泉永道蔡琛贪鄙,论如律。 调漕运总督,奏粮道专司漕务,无地方之责,令亲押赴淮,不得转委丞倅。 召授刑部尚书,调左都御史。 四十五年,以原品休致。 寻卒。 王检,字思及,山东福山人。 父趯,官太常寺卿。 检,雍正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 干隆元年,授编修。 大考四等,休致。 十三年,上幸阙里,召试,复授编修。 十四年,授直隶河间知府,迁甘肃凉庄道。 以官河间有政声,即调直隶霸昌道。 累擢安徽按察使。 奏:“外任官员眷属外,定例州县家人二十名,府道以上递加十名,违者降级。 定额本宽,近则州县一署几至百人,毋论招摇滋弊,即养廉亦不足供,请申明定例,违数详参。 ”又奏:“皖城滨临大江,岁多劫案,请加重沿江乘危抢夺旧例,边海有犯视此。 ”均得旨允行。 调直隶,又调山西。 二十八年,迁广西布政使,调甘肃。 奏:“各省大计举劾,例由籓司主稿。 请嗣后籓司新任,得援督抚例展限三月,以重考核。 ”  二十九年,擢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 以前巡抚爱必达请于沔阳新堤设文泉县治,地处低洼,城仓库狱俱未兴工,且于民情未便,奏请裁撤,移沔阳州同驻新堤,下部议行。 调广东巡抚。 秋审,刑部进湖广招册,检所定拟,多自缓决改情实,或改可矜。 上核刑部九卿所改皆允,谕检“秋谳大典,宜详慎持平,失出失入,厥过维均”,传旨申饬。 三十一年,奏:“凡盗出洋肆劫,伙党、器械,招买皆自内地。 如果保甲严查,岂能藏匿? 请嗣后洋盗案发,询明由某地出口,将专管及兼辖、统辖各员,照保甲不实力例议处。 ”从之。 广东有名竹洲艇者,其制上宽下锐,行驶极速。 海盗用以行劫,追捕为难。 检令凡船皆改平底。 琼州地悬海外,黎人那隆等劫商骫法,为诸盗最。 检亲督剿捕,决遣如律。 又以民多聚族而居,置祭田名曰“尝租”,租谷饶裕,每用以纠众械斗。 奏请“尝租自百亩以上者,留供每年祭祀,余田归本人。 其以租利所置,按支均派,俾贫民有田以资生,凶徒无财以滋事”。 上谕曰:“所奏意在惩凶息讼,惟恐有司奉行不善,族户贤否不齐,难免侵渔攘夺。 嗣后因恃祠产丰厚,纠众械斗,按律惩治。 即以祠田如检所请分给族人,俾凶徒知所警惧,而守分善良仍得保其世业。 ”三十二年,因病请假,有诏慰问。 旋卒。 子启绪,自编修官河南开归陈许道;燕绪,自编修官侍讲;孙庆长,内阁中书,官福建按察使。 吴士功,字惟亮,河南光州人。 雍正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 累迁郎中,考选御史。 奏言:“部院大臣简用督抚,调所属司员以道府题补,恐滋偏听、交结诸弊,请照雍正旧例停止。 ”从之。 御史仲永檀言密奏留中,近多泄漏。 敕王大臣诘问,举士功劾尚书史贻直疏以对。 上出士功疏,戒以不悛改,当重谴。 干隆七年,授山东济东泰武道,丁忧,服阕,调直隶大名道。 改山东兖沂曹道,属县饥,上南巡,迎驾,召对,以闻。 为截留粮米六十万石赈之,命士功董其事。 旱蝗为灾,督吏捕治,昼夜巡阅,未及旬,蝗尽。 调湖南粮道,巡抚阿克敦疏留,调山东粮道。 再迁湖北按察使。 二十二年,护巡抚。 河南饥,敕湖北发毗连州县仓米运河南,即留本年应运漕粮归仓。 士功奏湖北地卑湿,米难久贮,请以一米改收二谷还仓,报闻。 迁陕西布政使,护巡抚。 疏言:“宜君、榆林、葭州、怀远、府谷、神木、靖边、宁远诸州县先旱后潦。 拨宁夏米麦五万石分赈怀远、靖边诸县,中阻黄河,河冰即难挽运,臣饬先期速运;拨绥德等四州县米二万石协济榆林、葭州,山路崎岖,臣饬添雇骡驼速运,俾民早沾实惠。 ”谕令竭力妥为之。 调直隶,奏请:“抚籓离任,将库项有无亏空奏明。 新任抚籓亦于交代限内另折奏闻,仍照例出结保题,以除挪借积弊。 ”上以所奏简而易行,命著为例。 二十三年,复调陕西,护巡抚。 疏言:“延安府兵米,各县运府仓。 弁兵赴府支领,路远费倍,耗损过半。 请甘泉、宜川、延川、延长四县本县征收支给。 ”又奏:“陇州汧阳县跬步皆山,岁征屯豆,请改折色解司充饷。 ”俱从之。 擢福建巡抚。 二十四年,奏请捕私铸,按钱数多寡治罪。 又奏获南洲盗八十余人,与总督杨廷璋疏请改定南洲塘汛。 又奏:“福建九府二州,常平缺额谷三十一万石有奇;台湾积年平粜未买谷十五万石有奇:皆令补足。 浙西歉收,请拨台湾谷十万石听浙商贩运。 风汛不便,先发内地沿海府县仓谷拨给,俟台湾谷运到还仓。 一转移间,无妨于闽,有益于浙。 ”上嘉之。 二十五年,奏:“寄居台湾皆闽、粤滨海之民,干隆十二年复禁止移眷,民多冒险偷渡,内外人民皆朝廷赤子。 向之在台湾为匪者,均只身无赖。 若既报垦立业,必顾惜身家,各思保聚。 有的属在内地者,请许报官给照,迁徙完聚。 ”又条奏稽查滨海渔船,令取船主、澳甲保结;出口逾期不还,责成澳甲、船主查报;稽察携带多货,帆樯编字号,书姓名,免匪舟溷迹:均从之。 寻以福建民多械斗,由大族欺凌小族,疏请大户恃强纠众拟情实,小户被欺抵御拟缓决。 刑部拟驳,上谕曰:“福建械斗最为恶俗。 士功乃欲以族大族小分立科条,是使械斗者得以趋避其词,司谳者因而高下其手。 士功夙习沽名,宜刻自提撕,勿自贻伊戚! ”二十六年,廷璋劾提督马龙图挪用存营公项,命士功严谳。 会奏龙图借用公项,已于盘查时归补,援自首例减等拟徒。 上以龙图败露后始行归补,且将登记数簿焚毁,又增舞文之罪,不得以自首论,因究诘出何人意,寻覆奏士功主政。 上夺士功官,发巴里坤效力自赎。 二十七年,廷璋奏闽县民杨魁等假造敕书承袭世职,投抚标效力。 上命巴里坤办事大臣诘责士功,并令自揣应得处分,赎罪自效。 士功输银赎罪,命释回。 旋卒。 子玉纶,二十六年进士,自检讨累迁兵部侍郎,督福建学政,复降授检讨。 论曰:疆政首重宜民。 纪督凿井,反贻怨讟。 喀尔吉善遂阻开矿、种树之议,兴利诚不易言也。 雅尔图、应阶治水,斯盛治社仓,哲治治赈,才有洪纤,效有巨细,要皆有益于民。 苏昌劾大吏,颇见风力,瑚宝等亦各有建树。 自古未有不尽心民事而可以称善治者也。 发布时间:2025-11-12 10:09:34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