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史稿》 列传一百十五 内容: 常青蓝元枚蔡攀龙梁朝桂普吉保丁朝雄鄂辉舒亮常青,佟佳氏,满洲正蓝旗人。 父安图,官至江西巡抚。 常青自宁郡王府长史累迁察哈尔都统,杭州、福州将军。 干隆五十一年,署闽浙总督。 诸罗县民杨光勋与其弟争家业,纠众立会,县吏捕治不服,常青令按察使李永祺往按。 上以台湾在海外,不可轻纵,谕勿使蔓延疏脱。 寻实授闽浙总督。 十二月,林爽文乱起,陷彰化,知县俞峻死之。 常青檄水师提督黄仕简自鹿耳门进,副将丁朝雄从海坛镇总兵郝壮猷自淡水进,都司马元勋屯鹿仔港,分道部署;复如泉州会陆路提督任承恩调度,令金门镇总兵罗英笈诣厦门弹压。 寻复令承恩自鹿耳门继进。 五十二年,奏贼陷诸罗。 台湾镇总兵柴大纪堵剿,贼势稍沮。 爽文漳州人,其徒率漳籍。 移会两广督臣防范,上责其张皇。 授李侍尧闽浙总督,而移常青湖广。 既又命常青渡台视师,四月,至台湾。 劾仕简、承恩迁延观望,拥兵自卫;壮猷守凤山,贼至,弃城走。 谕逮承恩,罢仕简候命,而诛壮猷,遂授常青为将军。 贼攻府城,常青督诸军御战,有所俘馘;贼攻桶盘栈,令游击蔡攀龙等分驻力御。 奏入,上以常青年逾七十,能如此勇往督战,手诏嘉奖,授其子刑部笔帖式喜明三等侍卫,驰驿往省,并赐御用搬指。 旋奏爽文还大里杙旧巢,其徒庄大田等万余人分扰南路,拟先南剿大田,乃北取爽文。 上韪之,下部优叙。 旋奏剿贼南潭,歼贼六百余;爽文之徒庄锡舍出降,擒伪军师番妇金娘,请槛车送京师,上命授锡舍守备。 又奏进剿凤山,出城未十里,贼三面并进,官兵奋勇击退;贼势蔓延,请厚集兵力,遣大臣督战。 上命陕甘总督福康安往视师。 旋奏:“贼犯府城,为丁朝雄击退。 官军攻庄大田于南潭,杀贼二百余。 大营距府城未远,势相犄角,无后顾之虞。 ”得旨嘉奖,赐双眼孔雀翎。 旋迭奏盐水港、笨港均为贼据,粮道既断,诸罗势甚危;令总兵魏大斌赴援,战贼失利,又令游击田蓝玉援大斌。 上以兵分力薄,饬常青调度失当。 又谕:“常青驻军桶盘栈,距南潭不过五里,不将贼目庄大田先行剿除,乃结营自守。 肘腋之间,任其逼处。 ”八月,命福康安为将军,督诸将海兰察、普尔普等大出师讨爽文。 谕常青,谓:“非责其师无功,特以年已七十,军旅非所素习。 福康安未至,仍当相机进剿。 ”旋奏:“贼自南潭来攻,侍卫乌什哈达等击败之。 因雨后路滑,收兵;又进攻南潭,焚草藔数百间,以天晚,山径偪仄,不便深入。 ”藔谓贼所居草屋也。 上以其屡称遇雨路仄收兵,传旨严饬。 上又闻贼诇知军中暑湿多病,常青机事不密,又不督兵深入,屡诘责。 旋奏总兵梁朝桂剿贼多斩获,提督柴大纪报诸罗围急,令副将蔡攀龙赴援。 上谕令亲援大纪,待福康安至,合军进攻。 旋奏同江宁将军永庆等在竹篙厝等处歼贼甚众;山猪毛社义民尤趫捷,获砲一,生擒贼目张招。 又奏总兵普吉保克月眉庄,距诸罗五里,令与大纪并力固守;又令诸生刘宗荣等给番社土目札谕防贼窜匿。 屡得旨嘉许。 福康安渡台湾。 上授常青福州将军,留办善后,令从将军职戴单眼孔雀翎。 福康安劾大纪贪劣状,上责常青徇隐,夺职,交福康安严鞫。 福康安旋以常青自承徇隐,请交部治罪,上特宥之。 召诣京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 五十四年,授礼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 五十八年,卒,谥恭简。 子喜明,官至徐州镇总兵。 常青初视师,福州将军恒瑞,水陆二提督任承恩、黄仕简皆在行,战无功。 承恩、仕简以误军机坐斩,台湾平,赦出狱。 仕简至狼山镇总兵,承恩亦至副将,恒瑞自有传。 蓝元枚,字简侯,福建漳浦人,提督廷珍孙。 父日宠,官福建铜山营水师参将。 元枚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干隆三十一年,命发广东,以外海水师参将用,补海门营参将。 累迁总兵,历台湾、金门、苏松三镇。 四十九年,授江南提督。 五十二年正月,台湾民林爽文为乱,命元枚驰驿往泉州,署福建陆路提督,驻蚶江策应。 至福州,奏言:“师渡台湾,乱民溃散,虑入内山与生番勾结。 ”上谕令速捕治,俾尽根株。 水师提督黄仕简率兵讨爽文,坐逗留夺官,以命元枚,并赐孔雀翎,授参赞,趣率兵渡鹿仔港,会总督常青进讨。 六月,元枚率兵次鹿仔港,与总兵普吉保师会,即夜,师分道自柴坑仔、大武陇入,杀贼甚众。 上嘉之,赐双眼孔雀翎。 元枚所将止浙江兵二千,奏请益师,上命总督李侍尧发福建兵二千、广东兵三千益元枚。 时总兵柴大纪坚守诸罗,元枚使告大纪,期会兵攻斗六门。 战阿栋社,战埤头庄、大肚溪,屡杀贼。 复进攻西螺,焚条圳塘、中浦厝诸地贼庄。 元枚族人启能等七十九人自贼中出,使为导。 元枚奏闻,并言如察出启能等已从贼,当立诛。 上嘉其公当,赐缂丝蟒袍、上佩荷包,并谕:“启能等既来归,前此已否从贼,不须追诘。 ”诸罗被围已两月,大纪屡就告急,上屡趣元枚赴援,谕:“廷珍平朱一贵,七日而事定。 元枚当效法其祖,毋负委任。 ”七月,元枚病作。 八月,贼自竹子脚、大肚溪、柴坑仔三道来攻。 元枚力疾出战,病益剧,越十日,卒于军,赠太子太保,发白金千两治丧,赐祭葬,谥襄毅。 元枚谥同廷珍,时称小襄毅以别之。 蔡攀龙,福建同安人。 自行伍屡迁至福建澎湖右营游击。 干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为乱,巡抚徐嗣曾檄诣军。 五十二年,贼破凤山,总兵柴大纪令督兵捕治。 贼攻台湾府城,攀龙出战,屡破贼。 贼屯西园庄,攀龙率诸将瑚图里、丁朝雄分道攻之,杀贼三百。 贼复攻府城,总督常青令攀龙率诸将孙全谋、黄象新等御战。 贼乘东、南二门,攀龙等力战,杀贼数百,夺九节砲。 论功,擢北路协副将,赐孔雀翎。 贼复至,攀龙督战,复杀贼三百余,予强胜巴图鲁名号。 七月,常青令攀龙援柴大纪诸罗,上命授海坛镇总兵。 攀龙师至盐水港,分八队以进。 雨大至,贼乘雨合围,诸将贵林、杨起麟、杭富皆战死。 会大纪以师来迎,攀龙及全谋兵不及千人,偕运饷民三千人入诸罗,复出城杀贼。 总督李侍尧闻攀龙兵达诸罗,未知贵林等战死状,谓诸罗围已解,入告。 上擢攀龙陆路提督,参赞军务,贵林、起麟、全谋并迁官。 俄,侍尧复疏陈,上命恤战死诸将。 福康安既解嘉义围,疏劾大纪,因言攀龙军嘉义西门外,并无出城杀贼事,自请夺职。 拟请令还海坛本任。 上谓攀龙屡战有功,其过尚可宽。 五十三年,逮大纪治罪,移攀龙水师提督。 师攻大武陇,令攀龙驻湾里溪。 爽文既擒,其弟勇及贼渠庄大田犹窥伺府城,攻湾里溪,图断府城道。 福康安遣攀龙分道进攻,颇有斩获。 事平,图形紫光阁,列前二十功臣,上自为赞,许为台湾战将中巨擘。 师还,诸将言攀龙平庸,福康安亦言未能胜任,左迁江南狼山镇总兵。 嘉庆三年,卒。 梁朝桂,甘肃中卫人。 干隆三十七年,以中卫营外委从征金川,先后攻克路顶宗、布朗郭宗及功噶尔拉、丫口、昔岭、阿喀木雅。 三十九年,克淜普,进攻喇穆喇穆山梁,夺日丫口。 四十年,剿勒吉尔博寨,先登被创。 四月,攻木思工噶克山,潜师入,尽克其城碉,据康萨尔至丫口山。 十月,克西里山。 录功,赐孔雀翎。 累迁陕西潼关协副将。 金川平,列五十功臣,图形紫光阁。 累迁甘肃肃州镇总兵。 坐事罢。 复起,自福建福宁镇移广东高廉镇。 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为乱,庄大田应之,别为南路贼。 朝桂率兵败大田于茑松,斩馘二百余。 贼众数千犯大营,击却之,毙贼三百。 将军常青虑南路贼北扰诸罗,檄朝桂堵御,连败之南潭、中洲、十三里庄,歼数百人。 九月,常青移师北路剿爽文,以朝桂守台湾府城,贼来犯,击走之。 其冬,援参赞恒瑞于盐水港,毁贼藔,赐号奋勇巴图鲁;复同恒瑞自鹿仔草进剿镇平庄,受创,力战败贼。 时提督柴大纪被围诸罗急,朝桂欲驰援,恒瑞不听,大纪以闻,帝令将军福康安察奏。 会福康安抵鹿仔港,檄朝桂仍驻守盐水港及鹿仔草。 五十三年春,就擢福建陆路提督。 檄剿麻豆庄、大武陇屯贼,通郡城要道。 大田时据大武陇拒守,朝桂自茅港尾绕至阿里港迎截;复赴打狗、竹仔各港口截其走路。 大田力不支,自牛庄窜极南之郎峤,负山阻海。 福康安自风港进至柴城,分六队直逼海岸,与朝桂环攻之,大田及他贼目四十余悉就擒。 台湾平,再图形紫光阁。 金门巡洋舰被劫,以朝桂不能戢盗,移广西。 再移湖广。 卒。 普吉保,札库塔氏,满洲正黄旗人。 干隆三十年,以蓝翎侍卫从军征乌什,有功,补三等侍卫。 三十七年,从参赞大臣舒常攻日旁,有功。 三十九年,从副将军丰升额攻凯立叶山,进抵迪噶拉穆札山。 贼分三队,普吉保偕侍卫玛尔占等夹攻,毙贼无算,赐冲捷巴图鲁名号。 四十年,攻噶尔丹寺诸地,连破木城、石碉。 上奖普吉保勇往,累擢福建汀州镇总兵。 林爽文为乱,总督常青檄普吉保会剿,五十二年,率水师渡台湾,迭破贼鹿仔港、八卦山,上嘉其奋勉。 爽文见师至,退守斗六门、大里杙。 普吉保以师进,爽文攻诸罗,赴援,抵笨港,率游击海亮等歼贼数百,毁贼庄七,得旨嘉奖,赐玉搬指、荷包、蟒袍。 笨港溃贼纠众截我兵,普吉保击斩甚众。 嗣以驻兵元长庄、月眉庄不进,旨严饬。 寻攻大埔林,收复斗六门。 爽文窜内山,普吉保从诸将徒步陟山搜捕。 五十三年,以兵扼科仔坑口,合围,俘爽文。 南路庄大田亦就擒。 台湾平,图形紫光阁。 普吉保初克鹿仔港,以福康安疏荐,授台湾总兵。 明年,上念台湾初定,虑普吉保不能胜,命解任。 寻授广西左江镇,坐责把总黎振干投水死,戍伊犁。 卒。 丁朝雄,字伯宜,江苏通州人。 自行伍累擢福建台湾水师副将。 干隆五十一年,以任满赴部引见,至省城,闻林爽文乱起。 朝雄策东港与凤山犄角,爽文所必争,白总督常青,请兵屯东港,断其粮道。 常青不能用,遣朝雄还台湾,佐海坛镇总兵郝壮猷讨爽文。 五十二年春,壮猷偕朝雄率兵二千余击贼,馘三百,俘二十五。 日将暮,贼复来攻,朝雄复杀贼百余,贼始去。 攻凤山,朝雄乘东门,首诸军入,凤山遂复。 黄仕简檄朝雄守安平海口。 贼攻府城,朝雄偕知府杨廷桦督兵民力御。 贼攻桶盘栈,朝雄为前锋,出战,台湾道永福、同知杨廷理率兵民继,复杀贼百余,贼败走。 冬,朝雄偕游击倪宾率兵千二百、义民二千余攻东港。 东港贼数万,其渠吴豹以海岸浅,度舟不能至,不为备。 朝雄遣谍以水注贼砲,乘雨至水涨,遣兵民分道登岸杀贼,俘豹。 以兵寡不能克,报常青请益兵。 常青令驻港口护饷道。 既,令攻竹仔港,毁贼舟。 五十三年春,复攻东港,仍遣谍以水注贼砲,督兵攻渡口,贼惊窜,逐三十余里,乃倚山而军。 贼夜来犯,朝雄戒勿动;及晓,贼倦,掩击,大破之。 爽文遣其徒来援,朝雄筑垒困之。 贼溃围出,设伏断其归路,而自将追之,大破贼,遂复东港。 福康安上其功,授海坛镇总兵。 既,福康安劾柴大纪受陋规,言朝雄为安平协副将时亦有此,当夺职戍军台,上以朝雄攻东港战有功,命留任。 林{髟剌}舵、林明灼者,海盗渠也,五十四年,朝雄巡洋至汜澳,破盗巢,得鬎舵等;而明灼拒杀参将张殿魁。 上责总督伍拉纳,伍拉纳以属朝雄,督舟师出海,遇诸大麦洋,俟其近,发大砲,毙数酋,明灼穷蹙,跃入海,官军钩致,俘以归。 五十五年,追论朝雄在台湾失察天地会邪教,当夺职;上谘伍拉纳朝雄在官状,伍拉纳言朝雄督水师捕盗有劳,命还任。 五十八年,摄水师提督。 五十九年,入觐,至清江浦,病笃。 乞罢归,卒于上海舟中。 鄂辉,碧鲁氏,满洲正白旗人。 自前锋分发四川试用守备。 七迁建昌镇总兵。 从大学士阿桂定兰州回乱,予法什尚阿巴图鲁名号。 再迁成都将军。 干隆五十二年,署四川总督。 将军福康安讨台湾乱民林爽文,上命鄂辉率四川屯练降番济师。 寻授参赞,从渡海援嘉义。 鄂辉屯东庄溪桥,攻克牛稠山竹栅,嘉义围解。 逐贼至大排竹,歼之。 师攻斗六门,贼自山下扑,鄂辉督兵冲截,贼奔逸,攻克大埔林、大埔尾二庄,贼溃。 爽文自所居大里杙奔内山番界,鄂辉逐之至集埔。 五十三年春,诇知爽文所匿地曰东势角,福康安督鄂辉及舒亮追捕,自归仔头至麻著社,分军,鄂辉自扑仔离东山路进,舒亮直取东势角。 是役遂俘爽文,乱乃定。 上命台湾嘉义立诸将帅生祠,鄂辉与焉。 师还,图形紫光阁,赐双眼孔雀翎、云骑尉世职。 鄂辉朝热河行在。 廓尔喀侵西藏,据济咙、聂拉木诸地。 上促鄂辉还四川,与提督成德帅师赴援,又命侍郎巴忠往按。 巴忠先尝为驻藏大臣,习藏事,示意噶布伦,令赂廓尔喀返侵地。 鄂辉等遂与议和,疏陈善后事。 寻授四川总督。 五十六年,廓尔喀渝盟,复侵济咙、聂拉木诸地。 上命将军福康安督师讨廓尔喀,责鄂辉误用巴忠议致复生事,夺官,予副都统衔驻藏,听福康安指挥,福康安令督饷。 工部尚书和琳劾鄂辉得廓尔喀贡表不以上闻,命夺副都统衔,逮赴前藏荷校示罚。 五十八年,命还京师,授拜唐阿。 加员外郎衔,迁热河总管。 嘉庆初,命以侍卫诣荆州从剿教匪,战有功,以都统衔加太子少保,授湖南提督。 屡破贼,与额勒登保等攻克石隆山,斩贼渠石柳邓,封三等男。 二年,擢云贵总督。 三年,卒,谥恪靖,祀贤良祠。 四年,追论在湖北军中受餽白金四千,罢祀。 舒亮,苏佳氏,满洲正白旗人。 自前锋累迁参领。 师征金川,舒亮从副都统齐里克齐率健锐营为裨将。 攻穆谷,舒亮伏山下待贼,杀贼甚众。 攻卡角,贼匿山沟,舒亮于密箐中望见火光,以火器就击之,贼惊溃。 以功,累迁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从克噶拉依,赐穆腾额巴图鲁名号。 师还,图形紫光阁。 干隆四十六年,大学士阿桂讨撒拉尔乱回苏四十三,舒亮从。 初至,破贼华林山。 贼掘濠设卡以自固。 阿桂令海兰察自山西攻贼卡,舒亮自南山进,当贼锋,贼竞出,射舒亮,伤左股,舒亮拔箭裹创,复战,夺贼卡四,杀贼百余。 又与海兰察诇贼不备,以土囊填濠渡军,歼守濠贼,复夺十余卡。 苏四十三既诛,复剿华林寺余匪。 事平,还京师。 林爽文之乱,福康安出视师,舒亮以正黄旗护军统领为领队大臣。 至台湾,福康安军道笨港救嘉义,令舒亮出别道分贼势。 贼方据北大肚山拒我,舒亮迎击,败之,连破南大肚、王田、濑湑、半山、坑子诸庄,遂克乌日庄。 会福康安军夹击,解嘉义围。 五十三年,爽文窜匿东势角。 福康安督舒亮等追逮,令舒亮直取东势角,山径峻险,将卒皆步上,杀贼二千余。 爽文复走老衢峙,舒亮督诸军急进,获之,乱遂定。 上以台湾远在海外,主客民杂处,风俗素悍,命于府城及嘉义立诸将帅生祠,示威德。 祠成,命并及在事疆吏,首福康安,次海兰察、李侍尧、普尔普、鄂辉、徐嗣曾,而以舒亮殿焉。 寻授镶红旗蒙古都统。 师还,命监爽文及其徒赖大等生致京师。 赖大道病,舒亮令诛之,不称上意,命仍为护军统领。 叙功,予云骑尉世职,再图形紫光阁。 出为荆州、黑龙江将军。 在黑龙江,坐私市貂皮,夺官,削世职。 川、陕、楚教匪起,命以三等侍卫从军。 嘉庆元年,战襄阳,再战刘家集,屡俘斩贼渠。 攻当阳,先登,额中枪,奋进,杀贼千余,获其酋,遂克当阳,赐孔雀翎,授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贼自锺祥分窜唐、邓,设伏吕堰驿,西窜贼歼焉;乃合兵逐东窜贼,战草店,复中枪,赉银丝盒、荷包。 旋以纵贼渡滚河,夺孔雀翎、巴图鲁。 二年,坐贼渡汉江,降三品顶戴。 三年,复以总督勒保劾剿贼不力,夺官,以兵丁留军。 寻卒。 论曰:林爽文乱起,常青及福州将军恒瑞并水陆二提督,躬率师东渡,徘徊坐误。 高宗爵柴大纪,诛郝壮猷,欲以激励诸将;继以元枚代,功未竟而卒,终烦禁旅,始克底定。 承平久,水陆诸军不足用,不得独为大纪罪也。 鄂辉、舒亮从福康安出师,与攀龙、朝雄皆有战绩;然大纪力保危城,当时声誉远出诸将上。 功名之际,有幸有不幸,固如是夫! 发布时间:2025-11-14 10:22:40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