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史稿》 列传一百二十四 内容: 卢焯图尔炳阿阿思哈宫兆麟杨景素闵鹗元卢焯,字光植,汉军镶黄旗人。 入赀授直隶武邑知县。 县旧有均徭钱供差费,遇差仍按里派夫,焯革除之,又归火耗于公,捕盗尤力。 雍正六年,解饷诣京师,世宗特召对。 迁江南亳州知州,禁械斗。 再迁山东东昌知府,总督田文镜遣官弁四出访事,东昌民逮下狱甚众,焯至,悉判遣之。 会有水灾,焯疏运河,筑护城长堤,动帑赈恤。 上遣大臣阅视,独东昌得完。 九年,迁督粮道,移河南南汝道。 十年,授按察使。 十一年,迁布政使。 十二年,擢福建巡抚,赐孔雀翎。 十三年,高宗即位,焯疏言被水州县不成灾,上谕曰:“被水虽不成灾,仍须加意赈恤,毋使小民失所。 ”干隆元年,请查丈建阳民田,上谕曰:“小民畏查丈如水火。 汝初为加赋起见,今又以豁除掩非,一存观望之心,所谓无一而可也。 ”寻奏减邵武永安所、霞浦福宁卫屯田征米科则,豁闽、侯官诸县额缺田地。 又以平和、永安、清流诸县田少丁多,请减免摊余丁银。 又奏教民蚕绩,疏濬省会城河。 三年,调浙江巡抚,兼盐政。 奏请停仁和、海宁二县草塘岁修银,减嘉兴属七县银米十之二。 又奏陈盐政诸事:请禁商人短秤;饬州县捕私盐毋扰民;毋捕肩挑小贩;盐场征课不得刑比。 上谕曰:“所奏各条皆是。 汝先过刻,兹乃事事以宽沽名。 过犹不及,汝其识之! ”寻请裁盐场协办盐大使,改海宁草塘为石塘。 既,又请濬备塘河运石。 五年,上谕曰:“卢焯至浙江,沽名邀誉,举乡贤名宦,络绎不绝。 海塘外已涨沙数十里,焯既请停草塘岁修,又请改建石塘。 心无定见,惟事揣摩,已彰明较著矣。 ”六年,左都御史刘吴龙劾焯营私受贿,上解焯任,命总督德沛、副都统旺扎尔按治,事皆实,请夺官刑讯。 事连嘉湖道吕守曾、嘉兴知府杨景震。 守曾已擢山西布政使,逮至浙江,自杀。 杭州民数百为焯讼冤,毁副都统前鼓亭。 德沛等以闻,上谕责办理不妥。 七年,谳上,焯、景震皆坐不枉法赃,拟绞。 八年,焯以完赃减等,戍军台。 十六年,上南巡,阅海塘,念焯劳,召还。 二十年,授鸿胪寺少卿,署陕西西安巡抚。 二十一年,调署湖北,以陈宏谋代焯。 宏谋未至,上命发归化城米运金川馈军,急驿谕宏谋。 焯发视,奏言:“归化城虽产米,路远费重;西安有贮米,先发以馈军。 仍请擅行罪。 ”上嘉焯知大体,合机宜,实授湖北巡抚。 二十二年,西安布政使刘藻入觐,言焯在西安入贡方物,但量给薄值;及调任湖北,欲借库帑,未应付。 上责焯负恩,夺官,戍巴里坤。 二十六年,召还。 三十二年,卒。 图尔炳阿,佟佳氏,满洲正白旗人。 初授吏部笔帖式,累迁郎中。 干隆三年,授陕西甘肃道。 累迁云南布政使。 十二年,擢巡抚。 十五年,永嘉知县杨茂亏银米,图尔炳阿令后政弥补结案。 总督硕色论劾,上责图尔炳阿欺隐徇庇,夺官,逮京师,下刑部治罪,坐监守自盗,拟斩监候。 十七年,上以图尔炳阿赃未入己,释出狱。 授吏部员外郎。 未几,授河南布政使,调山东,又复还河南。 二十年,擢巡抚。 二十二年,上南巡,江苏布政使夏邑彭家屏以病告家居,觐徐州行在,入对,言乡县被水。 上谘图尔炳阿,图尔炳阿奏收成至九分,上责图尔炳阿文过。 图尔炳阿又奏“去岁被水尚未成灾”,上斥为怙恶不悛。 遣员外郎观音保密察灾状得实,上夺图尔炳阿官,发乌里雅苏台效力。 上发徐州,夏邑民张钦、刘元德诣行在诉知县孙默讳灾及治赈不实,上亲鞫,元德言诸生段昌绪指使。 上复遣侍卫成林会图尔炳阿至夏邑按治,于昌绪家得传钞吴三桂檄。 上谕曰:“图尔炳阿察出逆檄,缉邪之功大,讳灾之罪小。 且以如此梗不知化之民,而治其司牧者以罪,是不益长浇风乎? 免图尔炳阿罪,仍留巡抚任治赈。 图尔炳阿若因有前此罪斥之旨,心存成见,或不释然于灾民,则是自取罪戾,亦不能逃朕洞鉴。 ”寻家屏亦以藏禁书罪至死,图尔炳阿仍以匿灾下吏议,夺官,命留任。 逾数月,召诣京师,命往乌里雅苏台治饷。 二十八年,授贵州巡抚,二十九年,调湖南。 三十年,病作,遣医往视。 卒。 阿思哈,萨克达氏,满洲正黄旗人。 自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累迁刑部郎中,充军机处章京。 干隆十年,擢甘肃布政使。 十四年,擢江西巡抚。 疏言:“各营操演枪砲,须实子弹。 营马应令骑兵自饲。 技艺以纯熟得用为要,步法、架势不必朝更夕改。 ”上嘉其言得要。 旋调山西。 十六年,平阳旱,未亲往抚恤,诏责之。 十七年,蒲、解等处复灾,请以平阳富民捐款解河东道加赈。 上谕之曰:“赈济蠲缓,重者数百万,少亦数十万,悉动正帑,从无顾惜。 富户所捐几何,贮库助赈,殊非体制。 此端一开,则偏灾之地,贫民既苦艰食,富户又令出赀。 国家抚恤灾黎,何忍出此? ”责阿思哈卑鄙错谬,不胜巡抚任,召还,夺官。 寻授吏部员外郎。 二十年,命以布政使衔往准噶尔军前经理粮运。 擢内阁学士。 二十二年,命署江西巡抚,莅任,清理屯田,寻真除。 学政谢溶生劾阿思哈婪贿派累,命尚书刘统勋、侍郎常钧等按鞫,得实,拟绞。 二十六年,诏免罪,以三品顶戴发乌鲁木齐效力。 二十八年,命往伊犁协同办事。 二十九年,授广东巡抚,调河南。 三十年,疏言:“卫河运道浅阻,濬县三官庙、老鹳嘴诸地砂礓挺据河心,重载尤艰浮送。 向于上、下游浅处建筑草坝以束水势。 详考河形,夏秋水盛,无须草坝;冬令源涩,草坝亦属无益。 不如于上游先期蓄水,临时开放。 饬府县督河员于九月望后起,至漕船出境止,暂闭外河以上民渠,使水归官渠,重运自可疏通。 凿去砂礓,并集夫疏濬浮沙,以利漕运。 ”又请借司库闲款,委员分购河工料物,以除沿河州县按亩派累,均报闻。 三十四年,擢云贵总督。 师征缅甸,阿思哈出铜壁关至蛮暮军中,奏军中粮马不敷。 上责其畏难,解任,以副都统衔在领队大臣上行走。 旋召为吏部侍郎,入对失上指,夺官,戍伊犁。 三十九年,释回,仍充军机章京。 擢左都御史。 大学士舒赫德师讨王伦,命阿思哈偕额驸拉旺多尔济率健锐、火器两营以往。 事定,拉旺多尔济言城北搜剿王伦余党,阿思哈未同往,下吏议,夺官,命留任。 四十一年,署吏部尚书,旋授漕运总督。 卒,赐祭葬,谥庄恪。 阿思哈初抚江西,上眷之独厚。 广西巡抚卫哲治入觐,上问各省督抚孰为最劣,哲治引罪,上谓:“姑置汝! ”哲治举阿思哈对,时以为难能。 宫兆麟,字伯厚,江南怀远人。 自贡生授湖北安陆通判,累迁至山东粮道。 干隆三十一年,授湖南按察使。 桂阳州民侯七郎殴杀从兄岳添,贿其兄学添自承。 知州张宏燧谳上,巡抚李因培疑之,令兆麟详鞫得实。 因培调福建去,巡抚常钧庇宏燧,以七郎呼冤劾兆麟,兆麟亦入奏。 上遣侍郎期成额会总督定长按治,如兆麟谳;兆麟又发宏燧买金行贿状,期成额等奏闻,逮讯,买金非行贿,乃迎合因培及湖北布政使赫升额意指,代武陵知县冯其柘补亏空。 因培、赫升额、常钧、宏燧皆坐谴。 三十二年,兆麟调云南按察使。 三十三年,迁布政使,擢广西巡抚。 云南军营需硝,敕兆麟筹画,兆麟以广西旧存硝七万七千余斤运剥隘,复拨通省营贮火药二十万斤继运,得旨嘉许。 调湖南。 三十五年,又调贵州。 桐梓县民为乱,命速赴任,会湖广总督吴达善捕治。 乱定,古州党堆寨苗香要等为乱,复偕吴达善督兵捕诛之。 兆麟奏党堆寨苗老呴以阻香要乱被杀,令即寨立庙以祀良苗,并将死义被旌及香要叛逆伏诛状,译苗语榜庙门,俾令警戒;并请移驻将吏,建下江营土城,驻兵镇抚。 是夏,兆麟奏请于邻省湖南、四川、广西买米运贵州粜济。 至秋,丰收,复奏请停运。 上斥其冒昧,勖令详慎。 兆麟复奏请简发知府三员赴贵州,上以“此端一开,各省效尤,妨吏部选法;且开幸进之门”,下旨严饬。 会贵州布政使观音保入觐,讦兆麟粗率喜自讠夸,口给便捷,人号为“铁嘴”。 上曰:“观音保人已粗率,今尚以兆麟为粗率,则粗率更甚可知。 ”谕兆麟猛省痛改。 寻诏诣京师,降补甘肃按察使。 三十六年,坐贵州任内失察厂员亏欠铅斤,夺官。 四十一年,东巡,兆麟迎驾,诏与三品衔。 四十六年,卒。 杨景素,字朴园,江南甘泉人,提督捷孙。 父铸,古北口总兵。 景素孱弱,不好章句,贫不能自给。 入赀授县丞,发直隶河工效力。 干隆三年,补蠡县县丞,累迁保定知府。 十八年,授福建汀漳龙道。 漳浦民蔡荣祖欲为乱,景素率营卒擒斩之。 调台湾道。 厘定汉民垦种地,并生熟番界址。 革游民为通译而不法者,代以熟番。 又禁入山采木,借修造战船材料为名,累诸番。 三十三年,授河南按察使。 三十五年,擢甘肃布政使,调直隶。 命从尚书裘曰修勘察堤埝各工。 坐失察雄县知县胡锡瑛侵蚀灾赈,下吏议,夺官,命留任,俟八年无过,方准开复。 三十九年,寿张民王伦为乱,大学士舒赫德督兵讨之。 上命景素具车马济师,令分守河西。 贼以粮艘结浮桥欲渡,景素与总兵万朝兴、副将玛尔当阿等督兵御之,董劝回民助师。 夜焚桥,贼不得渡。 事旋定,擢山东巡抚。 疏请编查保甲。 四十年,疏请选京师健锐、火器营裨佐发山东,司营伍教演。 四十一年,上东巡,临视临清毁桥断道及乱民窜据所在,景素述当时战状,上嘉其劳,赐黄马褂。 汶上宋家洼旧渠淤垫,潴水淹民田。 四十二年,景素奏请濬旧渠,并开支河二,令仍趋南阳、昭阳二湖,下部议行。 擢两广总督,四十三年,调闽浙。 疏言:“浙西歉收,总督杨廷璋请拨台湾仓谷十万接济。 北风盛发,未能即到。 请于福州、福宁、兴化、泉州四府属拨仓谷十万,听商运赴嘉、湖出粜;仍饬台湾运归四府补仓。 ”得旨嘉奖。 四十四年,调直隶。 荐于易简为布政使,上以易简为大学士敏中弟,责景素。 十二月,卒,赠太子太保,赐恤如例。 四十五年,两广总督巴延三奏景素操守不谨,并发官兵得赃纵盗状。 两江总督萨载勘有河堤城垣工程,罚景素家属承修。 福康安又奏景素在两广婪索商捐六万余,责景素子炤限年缴还。 五十四年,以福建吏治废弛,追咎景素,戍召伊犁。 五十九年,释回。 闵鹗元,字少仪,浙江归安人。 干隆十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再迁郎中,督山东学政。 二十七年,自学政授山东按察使,调安徽。 迁湖北布政使,调广西、江宁。 四十一年,迁安徽巡抚。 四十四年,云贵总督李侍尧以赃败,罪至斩,下大学士、九卿议,请从重立决;复下各省督抚议,咸请如大学士九卿议。 鹗元窥上指欲宽侍尧,独奏言:“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为,中外推服。 请用议勤、议能例,稍宽一线。 ”上从之,侍尧得复起。 四十五年,调江苏。 四十六年,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坐伪灾冒赈得罪,事连鹗元弟同知鹓元。 上责鹗元隐忍瞻徇,知其事而不举,降三品顶戴,停廉俸。 四十八年,还原品顶戴,支廉俸如故。 五十年,江南旱。 五月,鹗元奏淮、徐、海三府如得雨二三寸,犹可种杂粮。 上谕曰:“得雨二三寸未为沾足,焉能种杂粮? 地方雨水,民瘼攸关。 鹗元何得含混入告? ”寻奏请截漕十万石,淮、徐、海三府州被灾较重,碾米治赈,如所议行。 五十五年,高邮巡检陈倚道察知书吏伪印重征,知州吴瑍置不问;牒上,鹗元亦置不问,揭报户部。 上谘鹗元,鹗元犹庇瑍不以实陈,乃遣尚书庆桂、侍郎王昶按治;责鹗元欺罔,夺官,逮鹗元等下刑部治罪。 巡抚福崧劾鹗元得句容知县王光陛牒发粮书侵挪钱粮,但令江宁府察核。 上责鹗元玩视民瘼,徇情骫法,命置重典。 狱具,拟斩立决,命改监候。 五十六年,释还里。 嘉庆二年,卒。 论曰:法者所以持天下之平。 人君驭群臣,既知其不肖,乃以一日之爱憎喜怒,屈法以从之,此非细故也。 焯、阿思哈、景素坐贪皆勘实,犹尚复起;图尔炳阿匿灾至面谩,反诛告者;兆麟口给,鹗元迎上指,至不胜疆政而始去之。 高宗常谓:“朕非甚懦弱姑息之主,不能执法。 ”执法固难,自克其爱憎喜怒,尤不易言也。 发布时间:2025-11-15 10:26:20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