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史稿》 列传一百三十二 内容: 永保惠龄宜绵子瑚素通阿英善福宁景安秦承恩永保,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勒保之弟也。 以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侍读。 干隆三十七年,父温福征金川,永保赍送定边将军印,遂随军。 明年,温福战殁木果木,永保冒矢石夺回父尸,袭轻车都尉,迁吏部郎中。 洎金川平,追论木果木之败,咎在温福,夺世职,仍留永保原官。 出为直隶口北道,历霸昌、清河两道。 迁布政使,调江苏。 四十九年,擢贵州巡抚,历江西、陕西。 五十一年,署陕甘总督。 寻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五十六年,哈萨克汗斡里素勒坦遣子入觐,诏嘉永保抚绥有方,授内大臣,赏双眼花翎。 五十八年,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授户部侍郎,留驻新疆。 六十年,调乌鲁木齐都统。 嘉庆元年春,湖北教匪起,永保奉诏入京,行抵西安,命偕将军恒瑞率驻防兵二千,调陕西、广西、山东兵五千会剿。 三月,至湖北,总督毕沅疏陈各路剿杀不下数万,而贼起益炽。 诏分专责成:永保、恒瑞任竹山、保康一路;毕沅、舒亮任当阳、远安、东湖一路;惠龄、富志那任枝江一路;鄂辉任襄阳、谷城、均州、光化一路;孙士毅任酉阳、来凤一路。 永保偕恒瑞复竹山,进房县,擒贼首祁中耀;余贼遁保康白云寺山,复败之,擒贼目曾世兴等。 永保疏言:“襄阳贼数万,最猖獗,贼首姚之富、齐王氏、刘之协皆在其中,为四方诸贼领袖,破之则流贼自瓦解。 宜俟诸军大集,合力分攻。 ”帝韪之。 五月,永保等驰赴襄阳,自樊城进取邓桃湖,会军吕堰。 贼退屯双沟,分军五路夹击,歼贼二千余,贼分窜孝感,距汉阳百余里,幸为潦阻,武昌戒严。 时毕沅围当阳数月不下,惠龄剿枝江贼亦无功,诏命永保总统湖北诸军,先靖襄阳,而后分攻孝感、当阳两路。 参将傅成明等击孝感贼,遇伏败殁;永保令明亮驰救,复请调苗疆防兵助剿。 六月,永保渡滚河,破梁家冈、张家垱贼营二十余座,贼窜枣阳,潜踞随州之梓山、青潭,连破之。 复偕恒瑞、庆成破贼于红土山,擒贼渠黄玉贵。 于是襄阳、吕堰迤东百数十里,及枣阳、随州、宜城无贼氛。 孝感之贼,亦为明亮所歼。 诏嘉永保调度协宜,加太子太保。 先是命署湖广总督,及毕沅复当阳,永保请寝前命,允之。 八月,移剿锺祥,明亮以师来会。 贼自温浃口至千弓垱,依山结营,亘数十里。 永保率大军由西北进击,绘图陈奏。 帝方以东南空虚,虑贼逃窜,适明亮疏言:“锺祥为贼巢穴,宜四面夹攻,以防漏网。 今永保以九千余兵由西北追压,而东南要截之兵仅三千余,地阔兵单,难杜窜逸。 ”帝以永保拥众自卫,切责之。 明亮败贼土门冲,永保不能夹击,贼转而北,永保偕明亮追至襄阳双沟。 贼分两路窜河南:东由枣阳趋唐县,西由吕堰趋邓州。 官军蹑西路,败诸吕堰,获姚之富母、媳及孙,而东路贼已入唐县滹沱镇。 疏言:“追贼经月,兵力疲惫,难以痛歼,请增兵助剿。 ”诏斥其无能,调山东、直隶兵四千,复简健锐、火器营各军赴之。 十一月,新兵既至,攻破唐县贼屯十一。 姚之富已遁,犯枣阳,复渡滚河而西,蹂吕堰,向光化、谷城。 围景安于邓州魏家集,越二日,援兵始至。 帝怒永保拥劲旅万余,徒尾追不迎击,致贼东西横躏无忌,褫职逮京,下狱,籍其家,并褫其子侍卫宁志、宁怡职,发往热河。 三年,以兄勒保擒川贼王三槐功,推恩宥释。 勒保请将永保发军营效力,不许。 四年,勒保为经略大臣,予永保蓝翎侍卫,赍经略印赴军。 寻擢头等侍卫,署陕西巡抚。 与明亮会剿张汉潮于终南华林山中,遇伏败绩;复与明亮不协,互攻讦。 诏逮问,并坐前在湖北动用军需受馈遗事,论大辟,诏原之,免罪,予八品领催,自备资斧赴乌里雅苏台办事。 六年,充参赞大臣。 七年,授云南巡抚。 八年,威远、思茅倮匪扰边,永保赴普洱,偕提督乌大经进讨。 肇乱土弁刁永和闻风遁,威远倮匪亦退,擒思茅倮酋扎安波赛闷,余匪奔逸。 南兴土司张辅国屡与孟连土司争界构衅,至是勘定之。 永保疏陈善后事:“内地杂居夷人不法,按律惩治;土司夷境滋事,但遣兵防范,不使内窜。 ”诏嘉得大体,弭边衅,赏花翎。 十三年,兼署贵州巡抚,调广东。 寻擢两广总督,未至,卒于途。 赠内大臣,诏念前劳,曾籍没,家无余赀,赐银千两治丧,谥恪敏。 孙文庆,咸丰中官大学士,自有传。 惠龄,字椿亭,萨尔图克氏,蒙古正白旗人。 父纳延泰,干隆中,官理籓院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少保。 因喀尔喀台吉沁多尔济规避军事,不劾奏,罢职。 复起用,终于理籓院侍郎。 惠龄由繙译官补户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 累迁员外郎,缘事夺职。 起户部主事,仍直军机。 干隆四十年,予副都统衔,充西宁办事大臣,调伊犁领队大臣。 擢工部侍郎,调吏部。 充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五十年,回京,署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授湖北巡抚,调山东。 五十六年,擢四川总督。 征廓尔喀,命为参赞,赴西藏会剿,督治粮运。 事平,图形紫光阁,列前十五功臣中。 五十八年,授山东巡抚,调湖北,再调安徽。 六十年,授户部侍郎。 苗疆用兵,留署湖北巡抚,治粮饷。 嘉庆元年正月,教匪聂杰人、张正谟等倡乱于枝江、宜都,率师往剿,总兵富志那擒首逆聂杰人,而襄、郧、宜、施诸郡贼并起。 命惠龄专剿枝江、宜都一路,自春徂夏无功,以大雨为解,严诏切责。 八月,克灌脑湾贼寨,擒张正谟等,加太子少保,署工部尚书,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 进攻凉山,捣其巢,擒首逆覃士潮,宜都、枝江悉平,移军长阳黄柏山会剿。 十一月,襄阳贼姚之富自黄龙垱偷渡滚河,窜河南,黜总统永保,以惠龄代之,驰赴襄阳。 疏言:“襄、邓平衍,无险可扼。 贼习地势,必不自趋绝地。 惟有严防汉江潜渡,并堰唐河、白河,移难民于河西,守岸团练以蹙贼。 ”会之富折回湖北境,惠龄迎击,遏其西轶,败之茅茨畈,分兵五路兜剿。 二年二月,败贼于鲍家畈,擒贼首刘起荣;复败贼于曾家店,鏖战于郑家河,歼获甚众,赏双眼花翎,擢理籓院尚书,兼镶白旗蒙古都统。 惠龄偕恒瑞、庆成剿襄阳贼,屡破之,余众仅数千,势甚蹙,分路窜河南境,官军疲于尾追,不易得一战,先后并入陕西,遂复猖獗。 五月,李全、王廷诏、姚之富合为一路,由紫阳白马石窜渡汉江,后五日,惠龄始至,夺宫衔、世职、花翎,易宜绵总统军务,降惠龄为领队,听节制。 贼既分窜入川,十月,王廷诏、高均德复北犯,窥渡汉江,惠龄邀击败之,斩贼二千。 诏嘉其仅兵二千当贼二万,以少击众,复双眼花翎。 十一月,齐王氏、张汉潮、姚之富、高均德合入汉中南山,自黄官岭至新集,连营二十里,欲渡汉。 惠龄军北岸,蹙其半济,贼走宁羌,追败之,折窜汉中。 因移兵扼汉南,贼不得北窜,复分道入川,惠龄绕由西乡、太平赴大宁、夔州兜剿。 时川匪王三槐、徐天德窜梁山,罗其清、冉文俦分屯营山、仪陇。 三年,陕、襄诸贼在川境者俱会于文俦,而三槐、天德自太平走与合,势张甚。 诏总统勒保会诸将,分路进剿,惠龄与德楞泰为一路,夹攻罗、冉二贼。 五月,击文俦于仪陇,其清及阮正通先后来援,皆败之。 贼屯大神山,连营数十里,六月,与德楞泰合攻,破之,斩贼甚众。 文俦走箕山龙凤坪,与其清相犄角,阮正通等又与合。 帝以首逆稽诛,屡诏严责,于是德楞泰破贼箕山,其清奔天鹏寨,惠龄分路进攻,十二月,其清就擒,槛送京师。 四年正月,文俦就擒,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丁母忧,会其清谳词称惠龄一军较弱,帝斥其为贼所轻,命回京守制,降兵部侍郎。 寻授山东巡抚。 六年,擢陕甘总督,专剿南山余匪。 复以剿贼迟缓,降二品顶戴。 七年,教匪平,复头品顶戴、花翎。 九年,卒,赠太子少保,封二等男,谥勤襄。 子桂斌,官和阗帮办大臣。 宜绵,初名尚安,鄂济氏,汉洲正白旗人。 由兵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累迁员外郎。 从征金川,进郎中。 干隆四十三年,出为直隶口北道,擢陕西布政使。 四十七年,擢广东巡抚,以盐商沈翼川狱瞻徇,褫职,戍新疆。 寻予四品衔,充吐鲁番领队大臣。 石峰堡回乱,驻守平凉。 历库车、喀什噶尔办事大臣,乌鲁木齐都统。 五十九年,入觐,道经固关,值水灾,饬官吏赈抚,高宗嘉之,命改名宜绵。 六十年,授陕甘总督。 嘉庆元年,教匪起,湖北、陕西戒严。 宜绵驻军商州,令副将百祥剿郧阳、郧西贼,克孤山大寨,贼首王全礼伏诛,汉江以北安堵,加太子太保,赏双眼花翎。 甘肃岁祲,命宜绵回兰洲赈抚。 是年冬,四川教匪起,由太平入陕境,扰安康、平利、紫阳诸县,宜绵督军驰剿,贼逼兴安,分踞城南安岭、城北将军山,进攻克之,擒其渠王可秀、冯得士等。 复歼汉江北岸大小米溪贼。 偕提督柯籓、总兵索费英阿移攻汉南洞河、汝河诸贼,贼并五云寨,乘雪夜火其寨,歼馘甚众,诏宜绵进剿达州。 二年春,攻太平贼于通天观、高家寨、南津关,连败之。 川匪最悍者,达州徐天德,东乡王三槐、冷天禄,巴州罗其清,通江冉文俦。 天德、三槐等合陷东乡,踞张家观;其清踞方山坪,文俦窜王家寨,图据周家河,梗运道,且乘间与张家观合。 宜绵遣兵攻王家寨,分袭张家观,自率队夜焚曾家山贼栅,天德分援两路,遂乘虚下张家观,复东乡;余贼奔清溪场、金峨寺,据险抗拒,四月,官军分五路进克之。 天德等窜重石子、香炉坪,将与巴州贼合。 宜绵潜攻王家寨,贼走方山坪,天德来援,败之。 知县刘清素得民心,令招谕诸贼,三槐率众诡降,阴图袭营,宜绵觉其诈,设伏击退。 五月,达州贼倾巢出犯,有备不得逞。 宜绵驻军大成寨,遣将袭三槐于毛坪,三槐中枪跳免。 时襄贼由汉江北渡入陕,署总督陆有仁以罪逮,乃调英善督陕甘,黜惠龄总统,命宜绵代之,兼摄四川总督。 于是令明亮攻重石子,德楞泰与乡勇罗思举夹击败之,分二路窜,追歼孙士凤于磨子坝。 士凤为四川教首,三槐等皆其徒也,至是为德楞泰所诛。 余贼西走徐家山,乘雾夜遁。 其方山坪贼为百祥所截,舒亮围贼林亮工于巴州白崖山,观成、刘君辅破大宁贼,围之于老木园,川贼渐蹙;而襄阳贼李全、王廷诏、姚之富等由陕分道入川,与之响应,势复炽。 云阳贼伏陈家山,与襄贼约犯官军,为罗思举所歼。 李全等踞开县南天洞、火焰坝,旋奔云安场,开、万诸匪应之,谋犯夔州,附近贼蜂起,诏责宜绵专剿。 七月,驻军窦山关,开县、东乡交界地也。 川贼分立名号:罗其清称白号,冉文俦称蓝号,踞方山坪;王三槐称白号,徐天德称青号,踞尖山坪。 刘清率乡勇与百祥、朱射斗会剿方山坪,贼溃围窜通江、巴州,与天德合。 既而天德等窜青杠渡,围巴州,其清、文俦欲从仪陇、南部分犯保宁,夺官军饷道,百祥扼其前,退走黄渡河,旁掠仪陇;宜绵扼之官渡口,三槐等窜渠县,其清、文俦走巴州。 三槐复分攻邻水,陷长寿,东趋重庆。 时齐王氏、姚之富已窜湖北,李全、高均德先后分窜陕西。 宜绵疏言:“惠龄、恒瑞、明亮、德楞泰皆入陕,惟臣一人在川。 诸贼齐扰川东北运道,嘉陵江防孔亟,欲亲赴保宁,则川东千里无人调度。 请别简总督治理地方,而己亲督师专一办贼。 ”帝亦以宜绵年老,十月,命勒保总统军务,宜绵以总督兼理军需。 又疏言:“军兴以来,四川调兵一万九千有奇,陕、甘合调二万有奇,两湖更无余兵可调。 各省募补者难备攻剿;州县团勇,各卫村庄,尤难责其长驱赴敌。 目前贼势,明亮、德楞泰至襄阳,则郧贼窜兴安,宜昌贼回夔、巫;况云阳、奉节伏莽尚多,兵力日分日薄。 请敕添练备战之兵,四川、陕甘、湖北各五千。 至随营乡勇,费与兵等,赏过则骄,威过则散,究非纪律之师。 不若选充营伍,贼平即补营额,费不虚糜,而骁悍有所约束。 ”诏行之。 三年春,调勒保四川总督,宜绵回任陕甘,驻陕境办贼。 未几,高均德、齐王氏窜汉阴,褫明亮职,命宜绵赴军督剿;而齐王氏、姚之富已为德楞泰、明亮所歼,阮正通、张汉潮先后犯陕境,川贼刘成栋走与合。 宜绵自镇安分路截剿,汉潮折向通江、巴州,正通窜城固,李全与高均德合屯五郎、镇安、山阳间。 宜绵偕明亮要之雒南,鏖战两河口,均德窜秦岭,正通折入川。 五月,贼分股北出凤县,掠两当,阑入甘境,诏斥宜绵疏防。 既而明亮败贼于略阳,成栋、汉潮复由竹谿窜平利。 命宜绵与额勒登保为一路,专剿平利之贼,寻败之于孟石岭,贼遁入川,责宜绵严遏回窜。 八月,徐天德、冉文俦、高均德由仪陇窜广元,汉潮北入南江,欲还湖北,官军蹙之上游不得渡。 宜绵檄兵扼宁羌、沔县,汉潮窜太平。 于是川、楚匪多流入陕境,其魁樊人杰、龙绍周、李澍、阮正漋各拥众数千,迭扰安康、平利、紫阳诸县。 四年,汉潮窜五郎,诏斥宜绵畏葸避贼,命解任来京,在散秩大臣上行走。 既至,复斥其辨饰,降三等侍卫,赴乌里雅苏台办事。 五年,追论军需冒滥,褫职,遣戍伊犁,罚银二万两助饷,逾两年释回。 及三省教匪平,以员外郎用。 后帝阅方略,宜绵曾论乡勇,切中时弊,追念前劳,擢大理寺卿。 病免。 十七年,卒。 子瑚素通阿,初名瑚图灵阿。 干隆五十二年进士。 由刑部员外郎改翰林院侍讲,累迁左副都御史。 嘉庆初,疏陈关税、盐课积弊;又请却贡献,停捐纳。 居官有声,擢盛京刑部侍郎。 宜绵遣戍,瑚素通阿以父老请代行,未允。 在盛京,劾将军琳宁宽纵番役及私葠、官吏分肥事,侍郎宝源查办不实,宝源、琳宁并黜罢。 内调刑部侍郎,赴河南谳狱,漏泄密封,降笔帖式。 后起用,终刑部侍郎。 英善,萨哈尔察氏,满洲镶黄旗人。 由亲军补侍卫处笔帖式,累迁刑部郎中。 改御史,除甘肃兰州道,以亲老留京职。 干隆五十年,出为直隶按察使,迁湖南布政使,调江苏,丁母忧归。 命署广西布政使,调补四川,五十六年,护理总督。 寻擢贵州巡抚,调湖北,以治西藏军需,未之任。 嘉庆元年,调广东。 旋召授刑部侍郎,而四川教匪起,仍留摄总督。 初,四川自金川木果木之败,逃兵与失业夫役、无赖游民散匿剽掠,号为啯匪。 官捕急,则入白莲教为逋逃薮。 及湖北襄阳败匪窜入川,一旦揭竿,战斗如素习。 至是,达州奸民徐天德等激于胥役之虐,与太平、东乡贼王三槐、冷天禄等并起。 英善率兵五百驰剿,复调成都驻防兵,副都统勒礼善、佛住率以往,连破贼巢,擒贼目何三元等。 贼窜横山子,据险负嵎,遣总兵袁国璜、何元卿分路进攻,战三日,国璜、元卿并殁于阵。 寻克马鞍山贼寨,擒贼首徐天富;而王三槐、徐天德等合陷东乡,佛住战死,贼炽兵单,诏责英善固守毋轻进,命宜绵赴达州督师。 二年二月,宜绵至,英善连破贼于贯子山、罗江口,通周家河运路;偕宜绵克张家观,复东乡。 五月,命赴甘肃摄总督。 王三槐等由通江、巴州分犯保宁,英善赴广元迎剿,偕总兵富尔赛、朱射斗击之于仪陇、阆中,多所斩获。 贼逼苍溪,设伏败之,遂遁。 三年,命与福宁赴达州治四川粮运。 四年,调兵部侍郎,充驻藏大臣,调吏部,驻藏如故。 五年,帝以教匪久未平,追论始事诸臣玩寇罪,褫职,以四品顶戴仍留驻藏。 七年,召授头等侍卫。 擢刑部侍郎,迁左都御史,兼正黄旗汉军都统。 十一年,以驻藏时于福宁私挪库款,徇隐未举,降太常寺卿。 十四年,卒。 福宁,伊尔根觉罗氏。 初隶贝子永固包衣。 由兵部笔帖式洊擢工部郎中。 干隆三十三年,出为甘肃平庆道,累迁陕西布政使。 五十五年,擢湖北巡抚,抬入镶蓝旗满洲。 调山东,治卫河运务,称旨。 五十九年,漳、卫二河溢,疏消积水,抚恤灾黎。 曹、单漫水,下流为丰、砀坝堰所阻,驰往会勘,酌开坝堰以氵曳水,并协机宜。 调河南,寻擢湖广总督,驻襄阳,捕治教匪,获首逆宋之清等寘诸法。 六十年,调两江。 会黔苗石柳邓勾结楚苗石三保焚掠辰州,命留湖北会剿,福宁至镇筸防后路。 嘉庆元年,湖北教匪攻来凤甚急,福宁驰抵龙山,击败之。 贼屯旗鼓寨,偕四川总督孙士毅合剿,士毅卒于军,福宁代之。 偕将军观成、总兵诸神保进攻,破其寨,擒贼首胡正中,余众穷促乞降,诱入龙山城,骈诛二千余人,以临阵歼戮奏,加太子少保。 移军剿林之华、覃加耀于长阳、巴东,贼窜黄柏山;偕观成、惠龄会剿未下,惠龄赴襄阳,观成入川。 二年,命额勒登保移师黄柏山,福宁以兵隶之。 地形天险,围攻数月,贼窜鹤峰芭叶山,继窜大拏口,又窜建始、宣恩;十一月,始歼之华于长阳,加耀遁归州,以剿贼不力,夺宫衔。 三年,擒加耀于终报寨,帝犹斥诸将迁延贻误,福宁有地方之责,咎尤重,褫职,罚银四万两充饷;予副都统衔,偕英善驻达州,治四川军需。 四年,英善调驻西藏,福宁遂专任其事。 时军营支用冒滥,统兵大员奢糜无度,兵勇口粮反多迟延,几致枵腹,四川饷数更多于湖北数倍,屡诏训戒,福宁不能综核,以奏报浮泛被诘。 又奏贼数有增无减,勒保疏辨;命魁伦赴达州察视,覆陈贼数实减,而大股分为小股,贼名反多,得福宁理饷含混状,诏褫副都统衔,留达州候命。 寻以旗鼓寨杀降事觉,帝方以剿抚责诸路,而川贼高均德被擒,言贼党恐投降仍遭诛戮,故多观望。 诏斥福宁此举失人心而伤天理,逮治论罪,遣戍新疆,寻原之,命赴额勒登保军前效力。 会贼窜渡嘉陵江,由于福宁裁撤乡勇所致,仍戍伊犁。 五年,予三等侍卫,赴西藏办事。 九年,召还,授正白旗蒙古都统。 十一年,以三品衔休致。 十九年,追论在西藏擅借库帑,及湖广任内滥用军需,久不完缴,下狱。 寻卒。 景安,钮祜禄氏,满洲镶红旗人,和珅族孙也。 由官学生授内阁中书,氵存擢户部郎中。 出为山西河东道,累迁甘肃、河南按察使,河南、山西、甘肃布政使。 干隆五十六年,征廓尔喀,命治西宁至藏台站,留藏督饷运。 事平,以亲老归。 未几,擢工部侍郎,历仓场、户部。 六十年,授河南巡抚。 嘉庆元年,湖北教匪北犯,景安驻军南阳,以筹济恒瑞军饷,加太子少保。 十二月,姚之富犯邓州,围景安于魏家集,恒瑞援至始解。 二年,淅川教匪王佐臣谋应贼,布政使完颜岱捕斩之。 景安欲攘功,蹑兵戮难民,以捷闻,赏双眼花翎,封三等伯。 时襄阳贼屡为惠龄、庆成等所破,窥北面可乘,遂分三路犯河南:王廷诏出北路,窜叶县,焚保安驿,围官军于裕州,总兵王文雄兵至,乃引去,景安尾追至南召,闻桐柏有警,驰回防御;李全出西路,窜信阳、确山,罗山、淅川,趋卢氏,出武关,庆成追之;姚之富、齐王氏出中路,窜南阳,掠嵩县、山阳,惠龄追之。 贼入河南后,虏胁日众,不迎战,不走平原,忽合忽分,以牵兵势,先后并入陕西复合。 景安顿兵内乡,贼入陕后二十余日,始追至卢氏,贼尤轻之,号为“迎送伯”。 三年春,擢湖广总督。 四月,率师次荆门州,刘成栋来犯,与布政使高杞分路击走之。 六月,贼由竹谿窜入陕,诏切责。 四年,张汉潮扰陕西五郎、洋县,景安屯郧阳,遣总兵王凯扼郧西。 汉潮已分路自安康折窜镇安,景安疏称赴郧西迎剿,诏斥其不实。 时仁宗初亲政,以景安堵剿不力,抚治失当,解职,命治四川军需。 寻夺伯爵,戍伊犁。 是年冬,帝召见惠龄,论其恇怯纵寇及淅川冒功事,逮京谳,拟大辟,缓刑,禁锢。 七年,教匪平,得释,发热河充披甲。 逾年,宥还,以六部笔帖式用,效力河南河工。 衡家楼工竣,晋秩员外郎,授直隶承德知府。 擢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 十一年,授江西巡抚,调湖南。 召为内阁学士,累迁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二十五年,授领侍卫内大臣,守护昌陵。 道光二年,休致。 寻卒。 景安初附和珅,懵于军事,然居官廉。 当其逮京,值朱珪入见,帝曰:“景安至矣! 军事久不定,欲去一人以警众,如何? ”珪曰:“臣闻景安不要钱。 ”帝曰:“若乃知操守耶? ”竟以是获免。 后复用之。 秦承恩,字芝轩,江苏江宁人。 干隆二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擢侍讲。 出为江西广饶九南道,累迁直隶布政使。 五十四年,擢陕西巡抚。 嘉庆元年,教匪起荆、襄,承恩率师赴兴安筹防。 至冬,四川达州教匪自太平入陕犯兴安,承恩偕总督宜绵迭击败之。 十二月,会剿洞河、汝河诸贼。 二年正月,击安康贼于光头山,首逆王刘氏伏诛,陕境略平。 宜绵进剿川匪,承恩专任陕防。 三月,襄匪由河南卢氏窜商南,勾结陕匪,纷起应之。 承恩移军商州,偕恒瑞歼山阳西牛槽贼。 雒南石板沟奸民起,总兵富尔赛捕斩之。 姚之富由商州犯孝义,窥西安,承恩扼之于秦岭。 惠龄等追击,贼走镇安,与李全、王廷诏合掠洵阳、安康。 时陕西兵力仅有乡勇万余人,提督柯籓守兴安府城,兵止二百,无力攻剿。 惠龄、恒瑞合击贼于黄龙铺,贼分窜复合,六月,由汉阴至紫阳渡汉江。 诏斥承恩疏防,夺翎顶。 贼走汉南,与川匪合,八月,复入陕,窜白河石槽沟。 承恩率乡勇扼安康要隘,贼分路来犯,御之于平利金堂寺。 既而贼逼兴安,偕惠龄击走之,以功复翎顶。 三年春,丁母忧,军事方亟,夺情视事。 二月,高均德、齐王氏合窜汉阴观音河,纠李全,王廷诏分道由城固、南郑北出宝鸡,合攻郿县,掠盩厔,将犯西安,承恩恇惧,率师回防。 总兵王文雄力战,败贼于焦家镇、圪子村,大创之,贼复分窜。 三月,文雄复破李全余众于翔峪、澧峪。 四月,李全纠阮正通折回镇安,西扰汉阴、石泉,高均德逾秦岭走老林,承恩与文雄扼子午峪。 既而均德、全与张天伦合为一路,正通由石泉、洋县西窜,均德等寻窜入川。 承恩进兵汉中。 八月,川匪徐天德、冉文俦、樊人杰,襄匪张汉潮先后并入陕境。 承恩师久无功,四年,命解职回籍守制。 会剿张汉潮于凤翔,承恩遣游击苏维龙扼东路,战失利,汉潮突围遁;褫承恩职,逮京论大辟。 诏以承恩书生,未娴军事,宥归。 寻遣戍伊犁,七年,释还。 起主事,纂修会典。 出为直隶通永道,擢江西巡抚,迁左都御史,仍署巡抚事。 十一年,召授工部尚书,调刑部,署直隶总督。 十三年,以治宗室敏学狱瞻徇,降编修,效力文颖馆。 迁司经局洗马,晋秩三品卿。 十四年,卒。 论曰:方教匪之初起也,苗疆军事未蒇,楚、蜀空虚,草泽么《麻骨》,燎原莫制。 永保、惠龄号曰总统,局于襄阳一隅。 景安,秦承恩不谙军旅,贼遂蹈瑕,蔓延豫、陕。 宜绵受事,仅顾蜀疆,及劲兵移陕,束手求退矣。 英善、福宁并皆庸材,三年之中,防剿无要领,如治丝而益纷。 仁宗亲政,赫然震怒,诸臣相继罢谴,士气一新,事机乃转。 庙堂战胜,固有其本哉! 发布时间:2025-11-16 10:26:08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