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史稿》 列传一百八十六 内容: 吕贤基邹鸣鹤戴熙汤贻汾张芾黄琮陶廷杰冯培元孙铭恩沈炳垣张锡庚吕贤基,字鹤田,安徽旌德人。 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迁御史、给事中,持正敢言,数论时政得失,多所采用。 文宗即位,应诏上封事,请懋圣学,正人心,育人才,恤民隐,尤被嘉纳。 迁鸿胪寺卿。 咸丰元年,超擢工部侍郎。 二年,以时事可危,疏请下诏求言,略曰:“粤西会匪滋事,二年以来,命将出师,尚无成效,甚至围攻省城,大肆猖獗。 南河丰工未能合龙,重运阻滞,灾民屯聚,在在堪虞。 河工费五百万,军需费一千余万,部臣束手无措,必致掊克朘削,邦本愈摇。 今日事势,譬之于病,元气血脉,枯竭已甚,外邪又炽,若再讳疾忌医,愈难为救。 惟有开通喉舌,广觅良方,庶可补救万一。 请特旨令大小臣工悉去忌讳,一改泄沓之故习,各抒所见,以期集思广益。 ”疏入,谕部院大臣、九卿、科道有言责者,各据见闻,直言无隐。 三年正月,命贤基驰赴安徽会同巡抚蒋文庆及周天爵办理防剿事宜,贤基疏言:“江宁以东西梁山为要隘,必先扼守。 庐州为江淮门户,宜令重臣驻★。 巢湖出江当梁山上游,地方匪徒宜招抚,免为贼用,且可与梁山为犄角。 ”上嘉纳,不及施行,而安庆、江宁先后陷。 奏调给事中袁甲三、知府赵畇帮办团练防剿,又调编修李鸿章等襄军事。 偕周天爵疏言:“事当分任。 团练专令歼除土匪;牧令守本境,统帅剿贼,不得远驻百里之外,以免推诿。 ”上韪之。 安徽境内无大枝劲旅,团练亦散漫无可恃。 七月,湖北败贼窜陷英山,扰太湖,分犯洪家埠,贤基檄游击赓音太、伍登庸击走之。 八月,贼复自江西窜踞安庆,贤基赴舒城、桐城劝募团练,为官军声援。 赓音太、伍登庸战殁于集贤关。 贼犯桐城,绅士马三俊率练勇迎战失利,遂失守。 已革按察使张熙宇退驻大关,贤基抗疏劾之。 时方驻舒城,或告以无守土责,未辖一兵,贼锋甚锐,可退守以图再举。 贤基曰:“奉命治乡兵杀贼,当以死报国。 敢避寇幸免乎? ”十月贼至,登陴守御,城陷,死之。 文宗初闻舒城失守,即曰:“贤基素怀忠义,必能大节无亏。 ”及奏上,深悼惜之,赠尚书衔,加恩于舒城建专祠,擢其子编修锦文以侍读用,赐银三千两,命锦文即日回籍治丧。 予骑都尉世职,祀京师及本籍府城昭忠祠。 后安徽请祀乡贤,特谕:“贤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实。 ”即报可。 邹鸣鹤,字锺泉,江苏无锡人。 道光二年进士,云南即用知县。 亲老告近,改发河南,署新郑,补罗山,有惠政。 母丧,去官。 巡抚程祖洛疏陈鸣鹤政绩,罗山绅民籥请保留河南,特旨允俟服阕以南、汝、陈、光四府州所属酌补选缺,异数也。 寻补光山,调祥符,擢兰仪河工同知,护开归陈许道。 以治河劳,晋秩知府。 历卫辉、陈州、开封。 二十一年,河决祥符,水围省城,鸣鹤露宿城上,尽力堵御。 有议迁省城于洛阳者,鸣鹤上议有六不可。 钦差大臣王鼎等据以疏陈,乃决议坚守。 凡历七十余日,水退城安。 论功,晋秩道员。 二十三年,河决中牟,褫职留工,工竣,复原官,仍在工效力。 丁生母忧,服阕,署彰卫怀道,寻授江西督粮道。 文宗即位,诏举贤才,户部侍郎侯桐、两江总督陆建瀛交章以鸣鹤荐,擢顺天府尹。 咸丰元年,擢广西巡抚。 匪乱方炽,大学士赛尚阿督军事,鸣鹤课吏治,治团练,抚恤被兵灾民。 二年,贼由永安突犯桂林,城中兵仅千人,仓猝防御,提督向荣驰援,民心始定。 总兵秦定三等续至,鸣鹤以诸军无所统属,自请督战。 分遣诸将击贼,相持月余,贼百计攻城,屡却。 贼遂分窜,赛尚阿促向荣追击,鸣鹤坚留防贼回窜,互疏争。 贼寻陷兴安、全州,入湖南,诏褫鸣鹤职,以守城功免治罪。 洎回籍,贼已陷武昌。 三年正月,陆建瀛赴九江督师,疏请起鸣鹤筹办沿江防务。 已病,或沮其行。 曰:“此吾补过报国之日也! ”建瀛旋退江宁,获罪,命鸣鹤与将军祥厚等筹商守御。 建瀛见其病甚,欲为奏请还家养疴,鸣鹤不可。 及江宁陷,书绝命词曰:“臣力难图报称,臣心仰答九重。 三次守城尽节,庶几全始全终。 ”遣人持付其子,自率队出,至三山街,贼见识之,曰:“此守桂林之邹巡抚也! ”呼其名诟之。 鸣鹤亦骂不绝口,被支解而死。 事闻,赠道衔,赐恤。 同治初,江南既平,曾国籓疏陈鸣鹤生平政绩及殉节状,请加恩优恤。 御史朱震言鸣鹤匿民居遇害,非临阵捐躯者比,请罢之。 编修朱福基等复以鸣鹤被难闻见各殊,呈请下两江总督马新贻确查。 新贻覆奏绅耆咸称鸣鹤协同防守,誓以身殉,骂贼被戕,无避匿民居之事。 诏依巡抚例议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壮节。 后祀河南名宦祠。 戴熙,字醇士,浙江钱塘人。 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大考二等,擢赞善,迁中允。 十八年,入直南书房。 督广东学政,任满,请终养。 二十五年,服阕,未补官,复督广东学政,累迁内阁学士。 二十八年,授兵部侍郎,仍直南书房。 先是,广东因士民阻英人入城,相持者数年。 至二十九年,英人慑于民怒,暂罢议。 宣宗嘉悦,以为奇功,锡封总督徐广缙子爵,巡抚叶名琛男爵。 会熙召对,论及之。 熙言广东民风素所谙悉,督抚所奏,恐涉铺张,非可终恃,上不怿。 寻命书扇,有帖体字,传旨申饬。 越日,命南书房书扁额,内监传谕指派同直张锡庚,戒勿交写误字之戴熙。 未几,罢其入直。 熙知眷衰,称病请开缺,上益怒,降三品京堂休致。 咸丰初,诏举人才,尚书孙瑞珍以熙荐,召来京候简用,因病未至。 粤匪踞江宁,浙江戒严。 熙偕官绅劝谕捐输,举行团练。 八年,粤匪由江西扰浙东,熙助巡抚晏端书筹调兵食,乞援邻境。 援师至,贼未得逞,渐退。 以治团练劳,加二品顶戴。 杭州初有民兵八百人,又选锋数百,事缓,以资绌,减少半。 十年,粤匪由安徽广德入浙,连陷数县,犯湖州、武康。 熙以所部练勇付按察使段光清,会旗兵防独松、千秋等关。 贼至,敛兵入城守。 熙谓用兵无独守孤城之理,宜分营城外相犄角,又议乘贼初至迎击,皆未行。 熙与弟焘助守西北隅,砲毙黄衣贼一人,贼遽退匿山后。 众谓贼且遁,熙料其诈,侦之,果转赴西南。 昼夜环攻,久雨,兵疲。 贼于宋镇湖门故址穴地轰城,遂陷,熙赴水死之。 弟煦、媳金、及甥王朝荣,同殉。 事闻,赠尚书衔,建专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文节。 弟煦,精算学,自有传。 熙雅尚绝俗,尤善画。 当视学广东,陛辞,宣宗谕曰:“古人之作画,须行万里路。 此行遍历山川,画当益进。 ”其见重如此。 后以直言黜。 及殉节,遂益为世重。 同时汤贻汾画负盛名,与熙相匹。 亦殉江宁之难,同以忠义显,世称戴、汤云。 贻汾,字雨生,江苏武进人。 祖大奎,官福建凤山知县,守城殉节,父荀业同死,见忠义传。 贻汾少有俊才。 家贫,以难荫袭世职,授守备,累擢浙江乐清协副将。 历官治军捕盗有声。 尚气节,工诗画,政绩文章为时重。 晚辞官侨居江宁。 及粤匪炽,贻汾见时事日亟,语人曰:“吾年七十有七,家世忠孝。 脱有不幸,惟当致命遂志,以见先人。 ”江宁筹防,大吏每有咨询,尽言赞画。 城陷,从容赋绝命词,赴水死。 事闻,文宗以其三世死事,特诏优恤,加一云骑尉,谥贞愍。 张芾,字小浦,陕西泾阳人。 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累迁庶子,直南书房。 大考一等,擢少詹事,超迁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 二十五年,授工部侍郎,任满回京,仍直南书房,调吏部。 二十九年,督江西学政。 文宗即位,应诏陈言,请明黜陟,宽出纳,禁糜费,重海防,上嘉纳。 命按巡抚陈阡被劾各款,得实,罢之。 阡亦讦芾收受陋规,诏免议。 咸丰二年,调刑部侍郎。 任满,留署江西巡抚,寻实授。 时粤匪方围长沙,诏芾偕在籍尚书陈孚恩筹防。 未几,岳州陷,芾驻守九江。 三年正月,总督陆建瀛至九江,芾移守瑞昌,贼来犯,击走之,而九江遂陷,革职留任,退守南昌。 贼既踞江宁,分股溯江而上。 芾奏调湖北按察使江忠源来援,甫至而贼船直抵城下,芾率官绅婴城固守,贼穴道轰城,坏而复完。 总兵马济美战殁城外,赖江忠源迭战却贼,被围凡三阅月,贼乃东走,由九江趋安徽。 芾以守城劳,复原官。 奏将将吏猥多,部议核减,芾疏争,严旨切责。 会因截留滇、黔铜铅银,又陈孚恩被劾,芾为申辨,上怒,褫芾职。 芾既罢,道梗不得归,侨居绍兴。 贼窥徽、宁急,巡抚驻庐州不能兼顾。 侍郎王茂荫荐芾,乃命交和春、福济差遣。 芾至,练团劝捐,以千人守徽州,提督邓绍良、总兵江长贵分扼要隘。 五年,复休宁、石埭,予六品顶戴。 六年,贼扰婺源、祁门,连破之于七里桥、屯溪口,徽境得安,加五品顶戴。 是年冬,贼复由江西窜踞休宁,击走之。 母丧,夺情留军,命俟服阕后以三品京堂候补。 七年,邓绍良战殁湾沚,祁门、婺源皆告急。 遣参将王庆麟破贼于清华街,又击走祁门贼。 九年,复婺源,贼西窜,授芾通政使,寻迁左副都御史。 太平、石埭连战皆捷,诏皖南四府一州军务归芾督办。 十年,贼复陷泾县、旌德,由绩溪进犯徽郡。 芾督江长贵及知府苏式敬、道员萧翰庆,连克太平、旌德、石埭、泾县,而贼由江苏、浙江回窜,复连陷建平、广德、泾县。 芾先以失机自劾,暂行革职留军,至是复自请治罪,遂命以皖南军事畀两江总督曾国籓,召芾还京,请回籍补持服,允之。 十一年,粤匪、捻匪合扰关中,起芾助治团练御贼。 事甫平,而回匪乱作,连破数州县,逼省城,诏芾督办陕西团练,会同巡抚瑛棨防剿。 瑛棨巽懦,计无所出,谓芾大臣有乡望,谕之宜可解。 芾慨然率数骑往,历高陵、临潼至渭南仓头镇,晓以利害,回众颇感动。 其酋任老五惧摇众心,嗾党拥出折辱之,芾据地大骂不绝口,遂被支解。 时同治元年五月十三日也。 子师劬,往觅遗骸,仅得骨数节。 事闻,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文毅。 命于省城、仓头镇并建专祠,随行遇害之临潼知县缪树本、山西知县蒋若讷及家属在泾阳被害者五十二人,从死仆人金榜等六人,并附祀。 赐师劬举人。 江西、徽州并建专祠,后祀江西名宦。 黄琮,云南昆明人。 道光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累擢兵部侍郎,以亲老乞养回籍。 咸丰七年,云南回乱方炽,命琮偕在籍御史窦垿治团练。 时饷绌兵单,疆臣主且剿且抚,而汉、回仇隙素深,团练骄悍不听约束,往往抚局将成,练勇擅杀降回,益纷扰。 总督吴振棫劾琮及窦垿办理失当,皆褫职。 事稍定,振棫疏陈纵容练勇诸事,皆出窦垿主持。 琮当省城被围时,登陴固守有劳,又劝捐出力,诏复原官。 同治二年,逆回马荣诈降,入城戕总督潘铎,肆杀掠,琮遇害,赠右都御史。 光绪中,巡抚潘鼎新为请,予谥文洁。 陶廷杰,贵州都匀人。 嘉庆十九年进士,由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道光中,出为江苏苏松粮储道。 历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署巡抚。 二十五年,休致。 咸丰三年,贵州土匪起,命廷杰在籍会同地方官办理团练。 六年,古州、黄平、都匀先后陷,廷杰率团练御贼,死之,予骑都尉世职,谥文节。 冯培元,字因伯,浙江仁和人。 道光二十四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 咸丰元年,改直上书房,授惇郡王奕脤读。 二年,大考二等,擢侍讲。 寻督湖北学政。 数月中,连擢侍讲学士、光禄寺卿。 时粤匪已犯长沙,人情汹惧。 培元幼孤,家贫,母何贤明苦节,抚之成立。 及至湖北,将迎养。 闻岳州陷,驰书止母行。 母报曰:“如果有变,见危授命,大节不可夺。 其遵吾教! ”培元奉书,涕泣自矢。 贼至攻城,培元偕在城文武登陴同守。 城陷,投井死。 三年正月,贼去,向荣率兵入城,有以告者,始出而殓之,尸如生。 事闻,文宗以武昌之陷,阖城文武殉难,恤典特优,赠侍郎,建专祠,予骑都尉世职,谥文介。 后两子学瀚、学澧皆赐举人。 孙铭恩,字兰检,江苏通州人。 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詹事。 咸丰二年,典试广东,还京,道出九江。 粤匪已由岳州东下,陷汉阳。 铭恩疏上江防十二事,下江南督抚施行。 三年,连擢内阁学士、兵部侍郎,督安徽学政。 时安庆已为贼踞,故事,学政驻太平府,铭恩激励绅民,举行团练,捐廉为倡。 溃兵时至,侮官劫市,铭恩谕以大义,稍定。 四年,以父病请开缺省视,会有旨命偕在籍前南河总督潘锡恩防守徽、宁,铭恩未之知也。 疏入,文宗疑其规避,严旨切责,允其回籍,俟假满以三四品京堂降补。 未逾月,贼犯太平,从者请避之。 铭恩曰:“城亡与亡,以明吾心! ”城陷,贼至,衣冠坐堂上,抗骂,被执,囚于江宁,仆范源从。 铭恩不食,贼胁源劝降,源叱之,断其舌,同遇害。 诏嘉其抗节不屈,遇害甚惨,赠内阁学士,入祀京师及安徽、江苏昭忠祠,予骑都尉世职,谥文节。 范源同议恤。 沈炳垣,字紫卿,浙江海盐人。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 咸丰四年,督广西学政。 广西自洪秀全北犯后,群匪迭起。 炳垣至,与巡抚劳崇光议战守策,崇光深器之。 七年春,按试南宁毕,警报日至,居民汹汹惊避。 炳垣倡言城险可保,条列守御法,捐俸济饷,守三昼夜。 贼知有备,引去。 浔州陷,江路梗塞,间道至梧州。 艇匪陈开等众数万突来犯,炳垣率知府陈瑞枝等婴城固守,凡三阅月,粮尽援绝。 官吏以炳垣无守土责,遣兵卫之出,炳垣不可。 八月,城陷,仰药未死,贼拥去,厚遇之。 炳垣骂贼,求死不得。 久之,乘间为书致巡抚刘长佑,请出兵袭城,密约城内民夹击。 事泄,贼恨甚,磔而焚之。 有老卒睹炳垣惨死状,走省城首于官。 赠内阁学士,谥文节,建专祠桂林。 张锡庚,字星白,江苏丹徒人,大学士玉书裔孙。 道光十六年二甲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迁御史,擢顺天府丞,丁父忧,服阕,补原官。 疏论绿营冒滥顶名及缉捕诸弊,诏下其疏于各直省,实力整顿。 又疏言殿试贡士不限字数,听其发抒,删去颂辞,下部议行。 历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 咸丰八年,督浙江学政,擢刑部侍郎,仍留学政任。 十年,杭州陷而旋复,锡庚助城守,其子恩然率家属自焚,锡庚以闻,予旌恤。 团练大臣王履谦劾巡抚王有龄筹饷按缺派捐,命锡庚访按。 锡庚以有龄一月内更易州县二十余员,非政体,请予处分,从之。 十一年,任满,代者未至,杭州复被围,锡庚同守城。 城陷,或劝之去,锡庚曰:“吾大臣也,不可辱国! ”遂自缢,贼称其忠,为具棺敛。 赠尚书衔,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祀浙江昭忠祠,谥文贞。 论曰:吕贤基以忠鲠受主知,其治兵安徽也,志欲大有所为,当残破之余,骤无借手,仓猝殒身,文宗惜之。 邹鸣鹤久著循声,戴熙亦负清望,张芾守江西、防皖南,虽无伟绩,备历艰难。 三人以在籍搢绅治团筹防,虽久暂不同,皆事权不属,或以城亡与亡,或以犯难遇害。 黄琮初因措置失宜获咎,继亦原之,而终不免于难。 冯培元、孙铭恩、沈炳垣、张锡庚,文学之臣,职非守土,死皆惨烈,朝廷报忠之典悉从优渥,固不以成败论已。 发布时间:2025-11-23 10:21:23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