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史稿》 列传一百八十七 内容: 何桂珍徐丰玉张汝瀛金云门唐树义岳兴阿易容之  温绍原金光箸李孟群赵景贤  何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人。 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年甫冠,乞假归娶。 散馆授编修,督贵州学政。 入直上书房,授孚郡王读。 文宗在潜邸,即受知。 桂珍乡试出倭仁门,与唐鉴、曾国籓为师友,学以宋儒为宗。 及文宗即位,以所撰大学衍义刍言奏进,优诏嘉纳。 数上疏论时政得失,言琦善、牛鉴偾军之将,不宜任兵事。 咸丰三年,出为福建兴泉永道。 巡防大臣贾桢等奏请开缺,留京随办城守事宜。 四年,畿辅解严,授安徽徽宁池太广道。 安庆久陷,巡抚福济驻庐州之店埠。 桂珍所治在江南,阻于贼,遂留江北。 檄募勇从征,饷无所出,久之,得二百人,至霍山,号召乡团,增为三千人,激以忠义,破捻匪李兆受于霍城,追击至麻埠,进逼流波甿;檄商城、固始乡团截其北,金寨练勇拒其东,自率所部遏其西,兆受大惧,与其党马超江等同降,解散胁从万计,民欢呼载道,馈糗粮不绝。 福济令桂珍援庐江,檄至,城已陷,驰救不及,劾罢职。 是年,曾国籓破贼田家镇,进围九江,桂珍通牒言战状,国籓以闻。 袁甲三军临淮,欲资桂珍兵西与楚师会,至蕲水而九江军失利,武昌再陷。 国籓入江西,文报不相闻。 桂珍乃提孤军转战潜、霍间。 五年春,克蕲水、英山,歼贼首田金爵。 和春上其功,予六品顶戴,留驻英山。 自桂珍受事,至是八阅月,仅支饷银三百两。 民团相从者踵至,益以李兆受降众,饿不得食,五月,师遂溃。 兆受之降也,桂珍请福济羁以官,不听,不能无觖望。 未几,马超江被杀,兆受乞拘仇,弗获,则大恚,议为超江复仇,设位受吊,捻党大集。 于是安徽、河南皆以兆受复叛入告,兆受诣桂珍自陈,抚慰之,稍定。 会福济密书嘱先发绝其患,书由驿递,为兆受所得,谓桂珍卖己。 十月,阳置酒,伏兵英山小南门外,桂珍遂遇害,左右四十余人皆从死。 事闻,依道员阵亡例赐恤,赠光禄寺卿,予云骑尉世职。 同治初,江南平,曾国籓疏言桂珍率乡团剿贼,饥饿艰难,历人间未有之苦,机事不密,为叛人所戕,天下冤之。 诏晋世职为骑都尉,予谥文贞,建祠英山县。 徐丰玉,字石民,安徽桐城人。 父镛,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丰玉少应科举不遇,捐纳铨授贵州平远知州。 署威宁,捕斩大盗,总督林则徐嘉异之,调黄平。 苗寨盗魁保禾日聚众剽掠。 丰玉清保甲,理屯军,请兵会剿。 巡抚乔用迁虑激变,不许。 既而苗益恣,从知府胡林翼往剿,保禾遁。 时广西匪起,蔓及贵州境。 丰玉练民兵,入山搜捕,多得盗魁,诛之。 云南巡抚张亮基过黄平,悉其状,密疏荐。 迁郎岱同知,署思州府。 咸丰二年,擢湖北黄州知府。 甫莅任,而张亮基调湖南,奏调丰玉往襄军事,助守长沙。 寻从总督徐广缙赴岳州,武昌已陷,丰玉请广缙速移镇黄州,截贼下窜。 广缙不能用,得罪去,张亮基代之。 三年,擢湖北督粮道,署汉黄德道。 广济民变,戕县令。 黄州知府邵纶及新令鲍开运往抚,均遇害。 丰玉偕按察使江忠源往剿,捕斩数百人,乃定。 会粤匪由江宁分窜上游,忠源率师援江西,亮基令丰玉统湖北防军驻田家镇。 镇当江北岸,后有大山曰黄金塔,小山曰磨盘,下有河直入江中,与南岸半壁山接。 山堑水湍,舟行必循湍绕河乃得过,最据形势。 丰玉列营诸山,于河上联筏作城,列砲以守。 半壁山背倚湖,湖通兴国,入湖处曰富池口。 丰玉欲分营半壁山上而兵单,仅遣兵弁了望而已。 九月,贼由南昌退九江,遂上犯田家镇。 丰玉偕总兵杨昌泗凭墙砲击沉贼船,又毙陆路扑营贼,乘胜追压乃退。 次日,贼船拥至,分三路迎击,毙贼甚众,毁其大船。 贼由富池口分船数百犯兴国,会江忠源由江西回援,贼复由兴国会于富池口。 荆门知州李榞轻军袭之,丰玉遣兵夹击,败挫,榞阵殁。 忠源闻田家镇危急,调九江兵驰援,未达,忠源独挈亲兵数十人至。 见贼众兵单,惊曰:“不可守矣! ”次晨,大风作,贼连樯骤至,环扑我营。 丰玉偕汉黄德道张汝瀛督战,筏城被焚,营垒皆不守。 丰玉手佩刀杀贼,遂自刭,汝瀛同殉焉。 忠源亲随仅存数人,收集余众,退驻广济。 事闻,予骑都尉世职。 光绪中,大学士李鸿章疏陈丰玉政绩、死事状,予谥勇烈,建专祠。 张汝瀛,山东乐陵人。 道光元年举人。 官广西知县,历贵县、苍梧,以剿匪功洊升知府,亦为张亮基所荐拔。 咸丰三年,擢汉黄德道。 甫抵任,偕丰玉同守田家镇,殁于阵,予骑都尉世职,追谥勇节。 金云门,安徽休宁人。 道光十三年进士,官浙江云和知县。 改湖北,历天门、崇阳、随州。 以擒崇阳匪首锺人杰功,晋知州。 洊擢安陆知府,署粮储道,护按察使,调署黄州。 自田家镇失利,贼遂进陷黄州,云门死之,赠太仆寺卿,予骑都尉世职。 后京山士民以政绩卓越请建祠,谥果毅。 唐树义,贵州遵义人。 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官湖北咸丰、监利、江夏知县,洊擢湖北布政使。 以病归,在籍办团练。 张亮基奏调湖北,署按察使。 及田家镇军事亟,率兵防江北陵路,驻广济。 既而黄州、汉阳相继陷,树义剿贼德安,进军滠口。 咸丰四年,战失利,褫职留任,率舟师御贼金口,船破,死之。 予骑都尉世职,谥威恪。 岳兴阿,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 考授内阁中书,出为河南南阳知府,洊擢湖北布政使。 四年,武昌陷,死之。 予骑都尉世职,谥刚节。 易容之,广东鹤山人。 捐纳铨授湖北德安知府。 四年,德安陷,骂贼死之,予骑都尉世职。 李榞自有传。 温绍原,字北屏,湖北江夏人。 少负奇略。 入赀为两淮盐运司经历,改知县。 咸丰二年,署六合,减赋役,蠲苛法,民戴之。 粤匪陷武昌东下,绍原以六合为南北要冲,劝民积谷储群堡,修城垣,治守具。 团练四乡,合为一气,别募壮勇训练。 三年春,江宁陷,贼游骑至境,辄歼之。 既而大至,御于龙池,以兵单失利,练总徐琳、达成荣战死,绍原退保南关。 会日暮,贼营火,乘乱攻之,斩伪丞相一、伪统制四,余众歼焉。 绍原益增守要隘,浚品字坑伏地雷。 守备秦淮阳,千总夏定邦、王家干,皆能战,贼屡至,随机御之,每擒斩过当,贼惧之,不敢逼。 钦差大臣向荣、总督怡良先后上其功,以知府升用,赐花翎,特诏嘉奖;并以绅民深明大义,蠲免六合一年丁漕,增广学额,以示旌异。 四年,贼屯九洑洲,结簰置砲,翼以战舰,顺流下,至八卦洲,绍原夜以小舟袭之,纵火焚簰几尽,偕总兵武庆、江浦知县曾勉礼,分路进攻九洑洲。 天大雾,架浮桥袭贼营,大破之,平其垒,被议叙。 五年,署江宁知府,在县设治,督办府属团练事宜。 贼屡纠悍党自浦口来扑,皆不得逞。 六年,大军攻镇江、瓜洲急,贼数路来援。 其自芜湖来者,绍原要之于江,七战皆捷,进划南岸七里洲贼垒,毁其舟。 贼乃出陆路,窜踞高资港、下蜀街,巡抚吉尔杭阿檄绍原赴援。 绍原令其弟温纶率千人往战,数有功。 江北托明阿军溃,扬州陷。 绍原由仪征往援,而贼陷江浦,犯浦口,踞六合葛塘集,偕张国梁驰击于龙池,大破之;又破之于盘城集,连复江浦、浦口。 捷闻,擢道员。 未几,贼再陷江浦,进犯六合,绍原合水陆击走之。 时军事分隶江南、江北两大营。 六合地居江北,绍原以孤城为保障,且数出境渡江助大军攻剿立功,向荣深推重,令充南军翼长。 德兴阿督北军,意嗛之。 七年,天长、来安土匪起,遣兵破之。 列上所部战绩,德兴阿谓越境邀功,置勿录,绍原力争,遂以干顶保举疏劾褫职,仍留六合带勇防堵。 寻有旨命兼管江宁、江浦团练。 总督何桂清疏言:“绍原以一县倡募水陆各勇,激励绅团,屡歼贼众,出奇制胜。 且余力上搤江浦,下救仪征,北援来安,江北大营得免西顾之忧。 自来安至庐州,尚有一线运道可通者,亦惟绍原是赖。 才足匡时如绍原者,实不多见。 请复原官,以维系众心。 ”诏允开复知府。 八年,从大军克来安,加盐运使衔。 悍酋李秀成、陈玉成大举援江宁,先陷江浦。 德兴阿退六合,三战皆败,又退扬州。 贼久憾绍原,合力围攻。 文宗恐其有失,诏促德兴阿、胜保速援,皆不至。 绍原坚守几及一月,力竭城陷,死之。 张国梁既克扬州,即日驰赴,于城陷次日始至,闻者莫不嗟悼。 诏嘉绍原“六载守城,久为江北重镇。 援师未集,力竭捐躯,深为悯惜”,赠布政使衔,予骑都尉世职,于六合建专祠,谥壮勇。 夏定邦,六合人;王家干,睢宁人。 从绍原守御,及八卦洲、九洑洲、江浦诸战,皆有殊绩,并擢官都司。 城陷,同死难。 金光箸,字濂石,直隶天津人。 捐纳通判,分甘肃,署巴燕戎格,改安徽知县。 青阳民因岁荒抗征,几酿变,光箸奉檄单骑谕解之。 补建平,调定远。 定远多盗,巡缉无间,捕土匪陈小唤子置之法。 又调寿州。 咸丰三年春,粤匪连陷安庆、江宁,皖北盗蜂起,光箸集民团备战守。 陆遐龄者,定远巨猾,系安庆狱。 城陷,贼令归结党为北路应,扰定远、寿州、合肥,势甚张。 巡抚周天爵兵少不能制,令光箸图之。 先布间谍,散其党羽,然后进攻庄木桥。 光箸设奇计,亲率勇士擒遐龄父子及其党四十余人,戮之。 天爵特疏荐,晋秩知府,赐花翎。 四月,贼由江宁、扬州分股北窜临淮,扰及凤阳、怀远。 光箸于两河口立水营,八公山杂张旗帜为疑兵,列砲要隘。 获贼谍逃兵,并斩之以徇,寿州获安。 五月,贼复由六合扑正阳关,光箸调练勇千,屯三十里铺及两河口迎击,歼贼二百余人,乃引去。 招降附近土匪谈家宝、张茂等党众数千,皆效用。 是年冬,粤匪陷庐州。 四年,六安继陷,北路捻匪日猖獗。 和春督大军规庐州,不暇北顾。 袁甲三剿捻,徬徨于皖、豫之交。 正阳为要冲,距州城六十里。 光箸扼关以御,捻党数来犯,五战皆捷。 季学盛踞于家围,而马四、马五、王亮彩、邓三虎等诸捻党出没州境,先后平之。 庐州大军无后顾忧者,光箸之力也。 五年,大军克庐州,光箸署知府,抚流亡,严斥候,数歼伏匪。 六年,遂实授。 寻巡抚福济疏列其治行上闻,以道员记名,署庐凤道。 时和春移督江南大军,袁甲三再起军临淮,捻势南趋。 光箸甫出兵,捻首张洛行已破周镇、王庄,犯三十里铺。 光箸背水为阵,令曰:“有进无退! ”分三路击之,以八百人破贼数万。 七年春,捻匪龚德等掠正阳关,光箸偕副都统德勒格尔渡河袭击,毙贼八百余,追七十里。 将捣其巢,闻六安复为粤匪所陷,回保寿州。 粤匪骤至,围城。 破其地雷,夜乘雾出城,分三路袭贼营,乡团应之。 贼惊溃,追击,毙贼千余,围立解。 捷入,加按察使衔。 乘胜合水陆进剿,毁贼营四十余处,克正阳关,赐号铿色巴图鲁。 闰五月,捻匪复踞正阳关,钦差大臣胜保率兵至八里垛,光箸请夹击于沫河口,建浮桥先渡马队。 贼忽由后路钞来,光箸立船头督战,左腿中枪,犹指挥进击,缆断溜急,舟覆,没于河。 诏赠布政使衔,依赠官赐恤,予骑都尉世职,谥刚愍,于寿州建专祠。 光箸吏治战绩为安徽第一。 尝言:“大兵宜攻不宜守。 郡县吏宜守四境,不宜守孤城。 ”皖北倚为保障。 及其殁后,捻氛乃益炽,人尤思之云。 李孟群,字鹤人,河南光州人。 父卿谷,道光二年举人,四川长宁知县,累擢湖北督粮道,署按察使。 咸丰四年,粤匪陷武昌,巡抚青麟走湖南,卿谷守城殉难,赠布政使,予骑都尉世职,谥愍肃。 孟群,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广西即用知县。 历署灵川、桂平,以剿匪功擢南宁同知。 咸丰元年,匪首洪秀全犯盘龙河,孟群手执藤牌督战杀贼,鏖战连日,贼不得渡。 擢知府,调赴永安军营。 二年,授泗城知府。 贼犯桂林,孟群赴援,连战北门外及古牛山、五里墟、夹山口、睦邻村,迭挫贼锋。 围解,加道衔。 进平浔州艇匪,擢道员,署浔州知府。 三年,调江西九江府,仍留广西剿贼。 四年,曾国籓在籍治水师,闻孟群名,奏调率千人往偕杨载福、彭玉麟东下,攻拔城陵矶,克岳州,调广西平乐府。 贼陷武昌,孟群闻父殉难,誓灭贼复仇,仍请终制,诏留军。 国籓屯金口,塔奇布进扼洪山,定三路攻武昌之策。 孟群偕载福、玉麟中流直下,舰分二队,前队冲盐关出贼背,后队自上击下,毁贼船二百余艘。 会诸军铲沿江木栅,破汉关及金沙洲、白沙洲,抵鲇鱼套,西渡攻汉阳朝宗门。 贼扬帆下窜,尸蔽江。 毁晴川阁下木栅、大别山下木垒,武昌、汉阳同日收复。 孟群奔赴父死所恸哭收殓,一军感动。 捷闻,加按察使衔,赐号珠尔杭阿巴图鲁。 于是国籓进规江西,孟群率水师抵九江,战两岸及湖口皆捷。 五年春,师挫于湖口,贼溯江上犯,陷汉阳,武昌大震。 孟群回援,偕彭玉麟败贼汉阳。 署湖北按察使,以在忧辞,诏不允。 武昌寻为贼陷,从胡林翼屯金口,改统陆师。 五月,合击贼,四战皆捷。 七月,贼纠党扑金口,孟群拒战失利,陆营溃。 诏以众寡不敌原之,命攻汉阳。 六年,从总督官文迭进攻,十一月,孟群据龟山俯击,总兵王国才攻西南各门,城中贼乱,遂克汉阳,加布政使衔,以布政使遇缺题奏。 七年,安徽北路捻匪方炽,粤匪自桐城进陷六安、英山、霍山,庐州危急。 巡抚福济请援,孟群率陆师二千五百人赴之,途次授安徽布政使。 进兵克英山、霍山,攻独山,驻军麻埠。 霍山复为贼陷,寻复之。 八年,粤匪由潜山、太湖窜扰河南固始。 孟群自六安赴援,偕胜保力战解围,被奖叙。 剿商城匪党,平之,回军克六安。 七月,福济卒于军,暂摄巡抚,未十日,庐州为粤匪所陷,褫职,留军效力。 收集溃军,驻庐州西官亭、长城一带。 皖北赤地千里,协饷不至,所部号四千,饥疲已甚。 湘军李续宾方克桐城、舒城,飞书乞援,而续宾战殁于三河,势益孤危。 九年二月,六安复陷,贼六七万逼长城,营垒被围,死守十余日。 垒破,手刃数贼,受伤被执,拥至庐州,贼首陈玉成优礼之,绝粮不食,赋诗四章书于绢,付人使出报大营,遂死之。 胜保等先已疏陈孟群杀贼阵亡,诏复原官,赐恤,谥武愍。 十年,巡抚翁同书以寻获遗骸入奏,命送回籍。 袁甲三复奏孟群死事实迹,诏于庐州建专祠,依巡抚例优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穆宗即位,以孟群父子殉节,忠烈萃于一门,与赐祭死事诸臣之列焉。 赵景贤,字竹生,浙江归安人。 父炳言,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湖南巡抚。 景贤,道光二十四年举人,误注乌程籍,被黜。 捐复,授宣平教谕,改内阁中书。 豪迈有大略。 咸丰三年,在籍倡团练,以劝捐钜款,晋秩知府,分发甘肃,未往。 十年,尚书许乃普荐之,命从团练大臣邵灿治事。 闻粤匪陷广德,自苏州驰归,筹布守城。 总兵李定太、参将周天孚先后来援失利。 景贤收集溃兵,为战守计。 侦知江南援军至,出城夹击,擒斩数千,立解城围。 从张玉良复杭州,克长兴、德清、武康。 既而贼扰嘉兴,景贤分兵屯南浔,扼其冲。 四月,贼由太湖、夹浦犯湖州。 道员萧翰庆来援,战殁,招其溃兵入伍,出北门击贼,血战数昼夜,贼遁。 五月,率砲船进攻平望镇,与楚军合击,克之。 会贼酋陈玉成由溧水窜浙境,景贤回救,合民团要击走之,赐号额尔德木巴图鲁,以道员用。 六月,进复广德,交军机处记名简放。 十月,贼犯杭州,景贤驰援。 湖州告警,速回师,贼已至南门外岘山。 副将刘仁福率广勇来援,有通贼状,诱擒仁福,斩之以徇。 贼夺气,分扰四乡,旋犯西门。 合水陆击退,尽破附近诸山贼垒,围复解,加按察使衔。 十一年,复长兴。 寻贼踞洞庭东、西两山,长兴不能守,郡北七十二溇时被扰。 景贤于大钱口增驻水师,联络民团,分顾各路,屡战皆捷。 五月,贼踞菱湖镇。 率水师进攻,毁贼舟,又破之于澉山溪。 九月,贼又逼郡城,鏖战五昼夜,追奔出境。 时杭州久被困,景贤率兵滚营前进,连破贼卡二十余处。 贼复乘虚袭大钱口,景贤且战且退,掩击之,贼遁。 闻杭州再陷,叹曰:“湖郡孤注,惟当效死弗去,以报国恩耳! ”是年冬,授福建督粮道。 同治元年春,诏念景贤杀贼守城,于团练中功称最,特加布政使衔。 自贼氛逼城,仅大钱口可通太湖粮道。 会大雪湖冻,贼由洞庭东山履冰来犯,大钱遂为所踞。 贼以屡战伤亡多,恨景贤次骨,掘其父墓,戒不与战,但断绝粮道以困之。 景贤迭出战不利,密寄帛书至上海与其叔炳麟诀,誓以死守。 朝廷惜其才,命曾国籓、左宗棠设法传谕轻装出赴任,景贤益感奋,选壮士三千人,分出斫贼营,夺其粮而还。 被围既久,兵日给米二合五勺,官民皆食粥糜,道殣相望。 五月,城陷。 景贤冠带见贼,曰:“速杀我,勿伤百姓。 ”贼首谭绍洸曰:“亦不杀汝。 ”拔刀自刎,为所夺,执至苏州,诱胁百端,皆不屈。 羁之逾半载,李秀成必欲降之,致书相劝。 景贤复书略曰:“某受国恩,万勿他说。 张睢阳慷慨成仁,文信国从容取义,私心窃向往之。 若隳节一时,贻笑万世,虽甚不才,断不为此也。 来书引及洪承畴、钱谦益、冯铨辈,当日已为士林所不齿,清议所不容。 纯皇帝御定贰臣传,名在首列。 此等人何足比数哉? 国家定制,失城者斩。 死于法,何若死于忠。 泰山鸿毛,审之久矣。 左右果然见爱,则归我者为知己,不如杀我者尤为知己也。 ”秀成赴江北,戒绍洸勿杀。 景贤计欲伺隙手刃秀成,秀成去,日惟危坐饮酒。 二年三月,绍洸闻太仓败贼言景贤通官军,将袭苏州,召诘之,景贤谩骂,为枪击而殒。 自湖州陷,屡有旨问景贤下落。 至是死事上闻,诏称其“劲节孤忠,可嘉可悯”,加恩依巡抚例优恤,于湖州建专祠,宣付史馆为立特传,予骑都尉世职,谥忠节。 长子深彦,年十二,在湖南,闻湖州陷,即自酖死。 先被旌,附祀景贤祠。 次子滨彦,赐官主事;溱彦、涞彦皆以通判用。 论曰:何桂珍儒臣出为监司,以忠义激励饥军,竟抚悍寇;误于庸帅,仓猝殒身。 徐丰玉才裕匡济,兵单致败。 温绍原守六合,金光箸守寿州,并以弹丸一邑,出奇制胜,砥柱狂澜,其有关于江淮全局者大矣。 李孟群战功卓著,至皖北兵食俱绌,卒不复振,父子继死国事,为世所哀。 赵景贤以乡绅任战守,杀敌致果,继以忠贞。 当时团练遍行省,自湖湘之外,收效者斯为仅见。 诸人不幸以节烈终,未竟其勋略,惜哉! 发布时间:2025-11-23 10:25:5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