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史稿》 列传一百九十三 内容: 骆秉章胡林翼骆秉章,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广东花县人。 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迁御史,稽察银库,却陋规,严检阅。 吏不便其所为,欲齮龁去之,会发其奸,不得逞。 历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奉天府丞兼学政。 二十三年,银库亏帑事发,坐失察,褫职,罚分赔。 及谳定,宣宗知秉章独持正无私,特旨以庶子用。 寻丁母忧。 服阕,补右庶子,先后命赴山东、河南、江苏按事。 词臣奉使出异数,所治狱悉称旨。 二十八年,擢侍讲学士。 出为湖北按察使,迁贵州布政使,调云南。 三十年,擢湖南巡抚。 咸丰元年,广西匪炽,诏湖广总督程矞采赴湖南督办防务,秉章及提督余万清副之。 大学士赛尚阿督师过境,以供张薄,有嫌,密奏湖南吏治废弛。 二年,诏秉章开缺来京,而粤匪已由桂林北窜入湖南。 矞采闻警,由衡州退长沙,寻复往驻。 万清守道州,被贼陷。 江华、嘉禾、桂阳、郴州、攸县相继失,万清逮治。 秉章坐未能预防,革职留任。 先议修长沙城,甫毕工,而贼由醴陵突犯长沙。 秉章婴城固守,悍贼萧朝贵预诇城坏,故以轻军来袭,未得逞,寻毙于砲。 副将邓绍良赴援最先至,入城任战守。 贼屡以地雷坏城,皆击却之。 新授巡抚张亮基至,秉章奉旨暂留同守城。 及贼首洪秀全大举来攻,援军向荣、和春、张国梁等亦并集,且守且战,历八十余日。 贼引去,陷岳州,趋湖北。 赛尚阿、程矞采并坐失机罢谴。 秉章以守城功,免议,召来京。 寻命留湖北襄办防守事宜,未至而武昌陷。 三年春,官军收复武昌,暂署湖北巡抚。 诏赴徐州筦粮台,未行,复署湖南巡抚,寻实授。 在籍侍郎曾国籓奉命治团练,始立湘军,秉章力赞成之。 又延湘阴举人左宗棠襄理戎幕,广罗英俊之士,练勇助剿,军威渐振。 先清境内,遣军分路破江西贼于桂阳,破广西贼于永明、零陵、江华,破广东贼于兴宁,又破江西贼于茶陵,而常宁、永兴土匪皆平。 贼由湖北进陷岳州,令王珍、曾国葆水陆截击,败之,岳州遂复。 令贵州道员胡林翼率黔勇追贼逼界口。 四年,总督吴文镕师溃黄州,汉阳复陷。 曾国籓水师成,进援湖北,前敌失利,岳州复陷。 贼犯靖港及樟树港,距长沙数十里,并陷宁乡、湘潭。 秉章调抚标兵益塔齐布军,令偕杨岳斌、彭玉麟同援湘潭。 国籓亲率水师战靖港,复失利。 布政使徐有壬、按察使陶恩培请奏劾罢其军。 秉章曰:“曾公谋国之忠,不可以一时胜败论也。 ”会次日塔齐布等大破贼于湘潭,复其城,靖港贼亦遁走,长沙获安。 贼绕西湖陷华容、龙阳、常德,令胡林翼专剿此路。 塔齐布、罗泽南进规岳州、崇阳、通城,未几,各城皆复,而武昌再陷。 国籓整军东征,饷械悉力资之无缺,十月,遂克武昌。 湘军之名自此显。 五年,武昌三陷,胡林翼署巡抚,飞书告急。 秉章令鲍超率水师先赴,彭玉麟募勇继之。 起杨岳斌于家,统其众以固北路,而南路广东、广西群贼扰境,土匪纷起应之。 令田兴恕御东路,王珍剿南路,先清土匪,克东安,斩广西贼首胡有禄。 余贼复扰永明、江华,击走之。 克桂阳、永兴、茶陵、郴州、宜章,毙广东贼首何禄,南路遂定。 贵州苗犯晃州、沅州、麻阳,并击走之。 当武昌陷后,总督杨霈奏饬胡林翼渡江上扼汉川,以固荆襄。 秉章上疏争之,略曰:“杨霈始终坚执防贼北窜,然以现在形势论之,江西、湖南尚称完地。 若使湖北水陆两军移驻汉川,长江千里,尽委之贼,其将置东南于不问乎? 未解者一也。 移驻汉川,祗能御上窜襄阳之路,其于荆州并无轻重。 若贼水陆并进,荆州门户,其孰当之? 未解者二也。 水陆两军相为依附,胡林翼既驻汉川,则水军非退守监利,即移泊岳州,为湖南门户计,尚未为失。 然武汉门户岂能度外置之乎? 未解者三也。 若谓贼众兵单,不思广济失利之初,以总督万余之兵,不能当千余之贼,乃退守黄州,未一日即退汉川,由此而德安,而随州,今又退至枣阳。 北窜者贼也,引之北窜者谁欤? 未解者四也。 扼贼北窜,必固荆襄,欲保荆襄,必守武汉,此一定之局。 汉阳未复,不能绕至汉川,况武汉均为贼屯,胡林翼纵至汉川,以孤军驻四面皆贼之地,又能为荆襄门户计乎? 未解者五也。 ”霈之专防北窜,原出迎合上意。 疏入,诏斥所诋霈者过当。 然上意开悟,未久罢霈,以官文代之,与胡林翼合规武汉。 秉章悉力资给林翼军,如所以助曾国籓者。 洎林翼与罗泽南破石达开于咸宁,达开折入江西,连陷瑞州、临江,而吉安、抚州、建昌属城多被扰。 国籓自上年九江之挫,久留南昌,孤军难进展。 秉章至是锐意东援,令江忠济出通城以固岳州,令刘长佑、萧启江率军分路入江西。 六年,刘长佑等连克萍乡、万载,进攻袁州。 江忠济战殁通城,以王珍代之,连克通城、崇阳、蒲圻、通山诸县。 至冬,长佑克袁州、分宜、新喻,赵焕联自茶陵收永宁,余星元自酃县收永新、莲花。 初议规江西分三路,北路出瑞州,中路出袁州,南路出吉安。 刘长佑袁州一路兵逾九千,饷难再筹。 至是始令周凤山、曾国荃各募勇二千,合趋吉安。 诏嘉秉章不分畛域,越境殄寇,赐花翎。 七年,武汉既复,下游无警,湘军乃四出。 以蒋益澧率永州军援广西,以王珍军增援江西,以兆琛等军援贵州,需饷益钜。 湖南自军兴停漕运,米贱,而征折犹沿旧价,民困赋绌。 秉章减浮折,核中饱,民减纳而赋增。 仿扬州例,抽收盐货厘金,岁入百数十万,给军无缺。 王珍战江西,屡破悍寇,克乐安,寻卒于军,以张运兰及珍弟开化分统其众。 刘长佑攻临江,至十二月克之。 八年,京察叙功,加头品顶戴。 刘长佑以疾归,以刘坤一代领其军。 进规抚州、建昌,先后克复。 八月,诸军齐集,克吉安。 石达开败窜浙江,江西略定。 秉章以兵合不易,应乘胜进取。 疏请起曾国籓督师援浙,留萧启江、张运兰两军随征,余军尽撤。 盖自五年援江西,糜湖南饷凡二百六十万,协济之数不预焉。 石达开由浙入闽、粤,徘徊五岭之上。 九年春,复由江西入湖南。 秉章调魏喻义、陈士杰扼岿河,起刘长佑于家,令与刘坤一募勇四万备迎击。 调萧启江、张运兰于江西,调田兴恕于贵州,未集而贼至,陷桂阳、宜章、兴宁,窥衡州,为岿河之军所扼,回窜嘉禾、新田、临武、宁远。 达开大队窜永兴,以据上游。 刘长佑出祁阳,与之相持。 回犯东安、新宁,刘坤一再挫之,乃趋宝庆,众号三十万,多乌合。 秉章下免死令,散数万人。 时赵焕联、田兴恕等军先至,营城外。 贼营环二百里,包诸军于中。 胡林翼遣李续宜率军赴援,秉章令刘长佑、刘岳昭、何绍彩分三路进。 六月,战宝庆城下,内外夹击。 贼人众乏食,再战再败,遂东窜。 萧启江军遇于永州,又击败之。 乃由全州窜广西,启江尾追,刘长佑继进,败之于大榕口,又败之桂林,贼窜庆远。 秉章令长佑留镇广西,田兴恕回贵州,萧启江出沅江,兼顾川、黔。 时广东贼又扰边境,令张运兰、黄淳熙分击于江华、宜章,并歼之。 十年,命赴四川督办军务。 时左宗棠已奉命募勇援浙,聘湘乡刘蓉赞军事。 湘军名将多从曾国籓、胡林翼,惟刘岳昭、黄淳熙在湖南。 调两军随行,受代将发,石达开复由广东犯湖南境,吏民乞留。 遣岳昭、淳熙会剿,贼寻引去。 十一年正月,始启行,抵宜昌,闻陈玉成犯湖北,分遣岳昭赴援,自率五千人入川。 四川之乱,始于咸丰九年。 滇匪蓝大顺又名朝柱,李短搭又名永和。 结党私贩鸦片,其党被捕,聚众陷宜宾,攻叙州,扰嘉定,众号十余万,群盗遂四起。 总督有凤、曾望颜等不能制,征兵湖南,先遣萧启江一军赴之。 启江寻病殁,诏曾国籓赴川督师,中止未行,成都将军崇实署总督。 秉章奉命后,虑客军易遭齮龁,犹观望。 崇实驰书促行,开诚迎候,发夔关税以给军,军至,乃出望外。 时贼首李永和、卯得兴踞青神,蓝朝柱围绵州,张第才、何国梁围顺庆,蹂躏四十余县,将逼成都。 秉章至万县,即令黄淳熙援顺庆,战于定远,阵斩何国梁,贼大败。 追至潼川二郎场,中伏,淳熙阵亡,然贼惊湘军勇锐,引去。 秉章由顺庆进驻潼川,令胡中和、萧庆、何胜必率萧启江旧部,曾传理代领黄淳熙之众,刘德谦率亲军,唐友耕率川军,合万九千人,援绵州,别以他军缀青神,分扼东北。 会穆宗即位,擢授秉章四川总督。 八月,师会绵州城下,连破贼十余垒,贼败退,渡涪水屯守。 官军作五浮桥以济,又击败之。 贼遁走,由什邡、崇庆趋丹棱,秉章始入成都。 莅任,奏劾布政使祥奎、中军副将张定川不职,罢之。 荐刘蓉,诏超擢署布政使。 军事吏治,振刷一新,于是分剿诸贼,急攻蓝、李二股。 令唐友耕扼眉州洪堰,断青神之援,胡中和等诸军围丹棱,作长壕木城,节节进逼。 贼弃城走,追毙蓝朝鼎于阵。 余贼分路逃散,为民团汛兵截杀几尽。 蓝朝柱率二百人遁入山,寻出合诸匪陷新宁,复为官军击散。 其后陕西盩厔匪溃走兴安,为民团所获,有自称为蓝大顺及弟三顺至九顺,并戮之。 李永和见丹棱已克,亦遁走,分军追击,围之于铁山。 同治元年,京察,诏嘉秉章殄寇迅速,整顿地方,加太子少保。 寻克青神,李永和、卯得兴由铁山遁走,追至宜宾,擒之。 道员张由庚克新宁,贼分窜,张第才遁陕西,曹灿章入老林。 总兵周达武解涪州围,追擒周绍涌于大竹,又擒郭刀刀于巴州。 周毚毚由云南入岳池、合州、新宁,张由庚击走之,诸城皆复。 至冬,川南北一律肃清,诏嘉调度有方,予优叙。 石达开见川中兵事方殷,屡由黔、楚窥伺来犯。 是年春,陷石柱,扑涪州,为刘岳昭军所阻,窜黔境。 寻又入叙永,攻江安,陷长宁,分扰珙、高、庆符,刘岳昭、曾传理等击败之。 退滇境,分窜筠连、高县,官军扼金沙江以守。 贼谋三路入川,秉章调诸将及土司兵分防。 二年正月,赖裕新自宁远犯冕宁,至越巂,为工卩部土司岭承恩击毙。 余贼散扰川西十余县,多为官军民团截杀,尽歼于平武山谷中。 三月,石达开渡金沙江,为唐友耕等军所扼,由小径趋土司紫打地。 大渡河水涨,官军伺半济击之,退扑松林、小河,又为土司王应元所扼。 岭承恩夜袭破马鞍山贼营,断其粮道。 复连扑两河,皆不得渡,粮尽,杀马采树叶而食。 唐友耕等汉、土官兵合击,焚其巢,堕岩落水无数。 余七八千人奔老鸦漩,复为土兵所阻。 达开率一子及其党三人乞降,解散四千人,余党尽诛之。 五月,槛送达开至成都,磔于市。 捷闻,诏深嘉之,加太子太保,将士奖擢有差。 李福猷为达开死党,初约由黔入川。 令刘岳昭与黔军合剿,寻于黔境就歼。 达开余孽遂尽。 粤匪扰陕西,围汉中,秉章令道员易佩绅率军解其围,张由庚驻防川境。 至是复令萧庆高、何胜必赴剿。 诏擢刘蓉为陕西巡抚,督诸军。 秉章病目请告,命力疾视事。 三年,江宁克复,诏录前后功,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赐双眼花翎。 四年,陕西粤匪为诸军击败,窜甘肃阶州,令周达武会剿平之。 回剿南坪番匪,匪首欧利哇降。 又剿马边,擒匪首宋士杰,边境悉平。 令刘岳昭援黔,由绥阳抵遵义,道路始通,后由黔规滇,皆秉章遗策也。 六年夏,疾愈视事,命以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 十一月,卒于官,优诏赐恤,称其“公忠诚亮,清正勤明”,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四川、湖南建专祠。 赐其子天保郎中、天诒举人,诸孙并赐官,谥文忠。 秉章晚年愈负重望,朝廷要政多谘决,西南军事胥倚之。 所论荐人才,悉被任用,著勋名。 川民感其削平寇乱,出于水火,及其殁,巷哭罢市。 遗爱之深,世与汉诸葛亮、唐韦皋并称云。 胡林翼,字润之,湖南益阳人。 父达源,嘉庆二十四年一甲三名进士,官至少詹事,学宗宋儒。 林翼少时,即授以性理诸书,而林翼负才不羁,娶总督陶澍女,习闻绪论,有经世志。 道光十六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二十年,充江南副考官,坐失察正考官文庆携举人熊少牧入闱,降一级调用。 丁父忧,服阕,捐纳内阁中书,改贵州知府。 署安顺、镇远,皆盗薮,用明戚继光法练勇士,搜捕林箐,身与同甘苦。 屡擒剧盗,靖苗氛,以功赐花翎。 又因防剿新宁匪李沅发,以道员用。 总督吴文镕、巡抚乔用迁并荐堪大用。 咸丰元年,补黎平,实行保甲团练,千五百余寨,建碉楼四百余座,严扼要隘,储谷备城守。 地邻湘、桂,匪戢而民安。 三年,剿瓮安榔匪,诛其魁。 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两次奏调,以贵州留不行。 御史王发桂疏荐林翼剿匪成效,诏赴湖北委用。 四年,擢贵东道,率黔勇千人行次通城,而总督吴文镕战殁黄州,遂进援武昌。 贼寻犯湖南,骆秉章调林翼回防,平安化土匪,擢四川按察使,寻调湖北。 曾国籓既克武昌,檄林翼与罗泽南会攻九江,屯湖口,破贼梅家洲。 五年春,擢湖北布政使。 总督杨霈师溃黄梅,林翼率所部回援武昌,别以副将王国才一军隶之,未至,汉阳陷,会攻不克,屯沌口。 武昌复陷,潜师渡江规武昌,为贼所围,兵少食尽,退金口。 诏林翼署理湖北巡抚,杨霈奏令上扼汉川。 林翼疏陈形势,宜急攻武汉,方能内固荆襄,上俞之。 时武、汉、黄、德四郡皆为贼踞,后路崇阳、通城多伏莽,公私赤立,兵饷皆绌。 林翼驰书四出乞贷,发家谷给军。 添募兵勇,兼顾南北两路,凡数十战,时有克捷,亦屡濒于危。 七月,攻克汉口镇,夺大别山贼卡。 未几,援贼由汉川至,焚汉口。 崇、通匪勾结武昌城贼,扑金口大营。 诏念林翼素善用兵,勉以重整散卒。 寻退奓山,饷绝兵溃,下部议处。 林翼移营大军山,收集溃兵,驻新堤、嘉鱼。 水陆合万人,半出新募,贼至常数万,军中夺气。 林翼镇静相持,以忠义激励将士,始渐定。 奏调罗泽南由江西来援,连克通城、崇阳,林翼自往迎之于蒲圻。 合破援贼韦俊、石达开于咸宁,复其城。 乘胜进攻武昌,自率所部普承尧、唐训方军由中路,罗泽南当西路,杨岳斌以水师会金口,总督官文亦令都兴阿率骑兵驻北岸。 林翼和辑诸将,军势遂日振,屡战皆捷。 六年三月,罗泽南急攻城,伤于砲,骤卒。 以李续宾代领其军,攻战不少辍。 石达开自咸宁败后,窜江西,连陷数郡。 曾国籓屡调罗泽南回援,不克往。 林翼分遣刘腾鸿、普承尧两军赴之。 诏以武汉久不克,督战急。 林翼疏陈,略曰:“臣顿兵城下五月余矣。 血肉之躯,日当砲石,伤亡水陆士卒三千余,丧将领罗泽南、周得魁百余人,李续宾中丸堕马者数矣。 夫兵易募而将难求,臣观前史,李左车告韩信,以顿兵城下,情见事绌为戒。 战易攻难,自昔已然。 故臣自四月后乃禁仰攻,分兵咸、蒲以取义宁,四战皆捷。 分水师以清下游,直达九江。 臣自率兵五千扼武昌南路,李续宾率六千三百扼洪山东,分剿北路。 水师六营下驻沙口。 贼由九江、兴国分路来援,臣豫拨三千余人战于百里之外。 微臣之志,誓与兵事相终始。 万一变生意外,决不敢退怯苟且,自取羞辱。 ”文宗览奏,特慰勉之。 五月,贼于武昌城外豹子澥等处增垒掘壕,林翼抽调诸军击之,遂于要隘掘壕困贼。 贼屡扑,皆击退。 谍知九江贼古隆贤来援,已至樊口,先遣党数千进踞葛店。 令蒋益澧率精锐迎击,战于葛店,大破贼,焚其舟。 追至樊口,杨载福水师亦至,合击,毙贼数千。 攻克武昌县城,遂渡江攻黄州。 而石达开由江西窜江宁,复纠众上犯,分数路。 七月,急调黄州军回援。 贼由金牛趋葛店,古隆贤亦起应之。 林翼督水陆军分御,连战于油坊岭、鲁家港、姚家岭、窑湾、沙子岭、小龟山,旬日内二十余捷,擒斩无算,解散胁从万余,追奔百余里,至华容,贼悉遁。 九月,杨岳斌追贼至蕲州,焚其舟,直抵田家镇。 贼援既绝,添募陆勇五千,水师六营,为长图计。 十一月,咨会官文克期大举。 杨岳斌断拦江铁锁,焚贼船尽。 贼倾城出扑,鏖战三时,大败狂奔,诸军逐之,遂复武昌。 擒贼酋古文新等,骈诛数百人,生降四千。 同日官文亦克汉阳。 诏实授林翼湖北巡抚,加头品顶戴。 遂分兵收复武昌县、黄州府及兴国、大冶、蕲水、蕲州、黄梅。 令李续宾乘胜规九江,都兴阿、杨岳斌、鲍超屯小池口,自驻武昌筹全局。 上疏论军事吏治,略曰:“湖北军务不饬已久,无论贼之多寡强弱,闻警先惊,接仗即溃。 上下相蒙,恬不知耻。 误于使贪使诈,而实为贪诈所使。 川、楚、河南勇目,招合无赖投效,以一报十,冒领口粮。 交绥即败,又顾之他。 帑项至艰,徒饱无赖欲壑。 遣散不得其方,又相聚为盗。 近年湖北募勇之大患,绿营则怯懦若性,正额虚浮,军政营制,荡然无存。 此为兵事急应整顿之要。 自古用武之地,荆襄为南北关键,武汉为荆襄咽喉。 武汉有警,则邻疆胥震。 四年之中,武昌三陷,汉阳四陷。 东南数省,受害惟武汉为甚。 夫善斗者必扼其吭,善兵者必审其势。 今于武汉设重镇,则水陆东征之师,恃为根本军火米粮委输不绝,伤痍疾病休养得所。 平吴之策,必先保鄂,明矣。 保鄂必先固汉阳。 湖北之失,在汉阳无备。 下游小挫,贼遂长驱直入。 应请于武汉设陆师八千,水师二千,日夜训练。 平时有藜藿不采之威,临事有千里折冲之势。 且东征之师,孤军下剿,苦战必伤,久役必疲。 伤病之人,留于军中,不但误战,亦且误饷。 若以武汉之防兵更番迭代,则士气常新,军行必利。 此武汉宜急设防练之要。 湖北莠民从贼者多,兵勇搜捕,徒滋扰害。 惟有保甲清厘,族户捆献,分别斩释。 然牧令不得其人,则法不能行。 官吏之举动,为士民所趋向;绅士之举动,又为愚民所趋向。 未有不养士而能致民,不察吏而能安民者。 五年大熟,州县乃或报灾,六年大饥,州县转或征赋。 以丰为歉,是病国计;以歉为丰,是害民生,而终害于国计。 歉岁官吏私收蠲缓,实惠不及于民。 有所谓挖征、急公等名目,无一非蠹国病民。 凡下与上交接之事,诿之幕友;官与民交接之事,诿之门丁。 词讼案牍,病在积压;盗贼奸宄,弊在因循。 州县之小事,即百姓之大事,今日之小贼,即异日之大贼。 厝火积薪,隐忧方大。 又如捐输则有踩堂、贽见之费,牙帖则有勒索之费,厘金则有私设之费。 臣受事以来,迭次特参,在国自有刑章,在臣甘为怨府。 惟思劾贪非难,求才为难。 前者劾去,后者踵事,而巧避其名,弊将不可胜言。 臣愚以为必严禁官场应酬陋习,与群吏更始,崇尚敦朴,屏退浮华。 行之数年,庶可改观。 目下州县悬缺待人,请敕下部臣,暂勿拘臣文法资格。 此吏治急应整饬之要。 武汉甫经收复,人或以为已治已安,臣窃忧之。 如以为治安,则前收复已二次矣。 况江西七府俱沦于贼,旁轶横出,不仅九江、安庆为足虑也。 未收复之前,事势极难,文武尚有惧心;收复之后,布置尚易,而特恐文武均萌肆志。 外省粉饰之习,久在圣明洞鉴。 不揣愚昧,用以直陈。 ”疏入,上嘉纳焉。 于是裁浮勇,练新军,蠲四十六州县田赋以苏民困。 设清查局,稽核全省仓库盈虚之数;设节义局,表彰死难官绅士女;设军需局,以备东征饷械。 严课吏治,纠劾文武数十人,推廉尚能,手书戒勉将吏如子弟。 初,将吏颇构督、抚异同,下令曰:“敢再言北岸兵事吏事长短者,以造言论罪。 ”官文亦开诚相与,无掣肘。 军政吏治,皆林翼主稿,林翼推美任过,督抚大和。 湖北振兴,实基于此。 襄阳土匪猖獗,扰及河南境,令唐训方等剿之。 七年春,擒匪首高先二等。 陈玉成由皖北上犯,诸军不能御。 林翼赴黄州督师,贼众十余万环踞巴河东。 会水涨,林翼令毁三台河石桥,扼河而守。 潜师出回龙山,遏贼上窜。 调李续宜率湖勇驰至,督诸军合击于孙家嘴、马家河、月山,贼大败遁走。 都兴阿、李续宾亦连破贼于黄梅、宿松,楚北肃清。 遂视师九江,定合围方略而还。 八年四月,李续宾等攻九江,克之,磔贼首林启荣。 诏嘉林翼调度有方,加太子少保。 林翼乃急规安庆,杨岳斌率水师出九江,都兴阿出宿松、望江,逼安庆为围师。 李续宾规复太湖、潜山、桐城,与都军为犄角。 五月,丁母忧,诏予假百日治丧,假满仍署巡抚。 七月,庐州陷,李续宾轻军赴援,战殁三河。 林翼方奉母柩回籍,诏急起视师,林翼闻命,痛哭起行,迳次黄州,军心始定。 九年,进屯上巴河,与李续宜整饬部伍,日夜训练,谋大举。 会石达开由江西犯湖南,围宝庆。 林翼令李续宜率所部赴援,舒保马队助之,又以水师分扼河道,宝庆围得解,于是与曾国籓合力图复安徽。 国籓循江而下为第一路,多隆阿、鲍超攻取潜山、太湖为第二路,林翼自出英山、霍山为第三路,李续宜由松子关出商城、固始为第四路。 十月,由黄州移营英山。 陈玉成在贼中最狡悍,见太湖围急,纠合捻匪张洛行、龚瞎子众数十万来援。 林翼集诸军精锐全力备战,欲一鼓歼之。 与曾国籓部署诸将,指挥战略。 谋前敌总统,以多隆阿谋勇兼优,而鲍超素不相下,手书劝勉,十数往复,始定议。 又备意外,令金国琛、余际昌以八千人出潜山天堂拊贼背。 十二月,贼至,鲍超营小池驿,当其冲,贼聚攻之。 多隆阿虑分兵掣全势,置不救,调唐训方往助。 事且急,金国琛等由山中鼓行而出,贼乃夺气。 十年正月,多隆阿攻罗山冲为西路,鲍超出小池驿为东路,朱品隆、蒋凝学、唐训方等合击,金国琛等亦同时并进,大破贼,歼毙先后二万余,遂克太湖城,潜山亦复。 是役为仅见之大捷,安庆之势遂孤。 既而江南大军溃,苏、常尽陷,曾国籓授两江总督,督师。 林翼为画分路大举之策,国籓不尽用,率鲍超等次祁门,为规复江南计,以其弟国荃围安庆。 林翼令多隆阿围桐城,李续宜屯青草塥,为两军援,都兴阿别出师江北,分兵济饷,林翼悉任之。 十月,多隆阿、李续宜大破贼于桐城挂车河。 林翼进驻太湖,度贼援安庆不利,必深入湖北腹地以分我军势。 令余际昌屯霍山乐儿岭,成大吉屯罗田松子关,戒贼至勿浪战,坚守待援。 十一年春,贼果合捻匪西犯,成大吉破之松子关,歼捻渠龚瞎子。 霍山守者违节度,为贼所败,遂进陷黄州、德安、孝感、随州,林翼令李续宜回援。 贼复分股回略蕲、黄,趋安庆,约城贼夹击。 檄成大吉下援,鲍超亦由南岸至,破贼于集贤关,擒斩数千,磔其渠刘玱林。 多隆阿亦破援贼于桐城,贼计不得逞,城中粮将尽,势益戚。 南岸之贼复由江西犯兴国、大冶,南及崇、通,武汉震动。 林翼方病咯血,自率师回援,而围攻安庆益急。 及抵湖北,贼已闻风遁。 八月朔,遂克安庆。 曾国籓推林翼为首功,诏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世职。 桐城、庐江、舒城以次复,黄州、德安之贼先后擒斩,楚境悉平。 林翼久病,闻文宗崩于热河行在,大恸呕血,八月,卒。 诏赠总督,祀贤良祠,湖北、湖南并建专祠,赐其子子勋举人,谥文忠。 同治元年,复诏:“林翼未竟全功,遽就溘逝,迹其功勋卓越,名播寰区,至今江、鄂士民称颂。 命于原籍家祠赐祭一坛。 ”洎江南平,加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子子勋袭,后并两世职为男爵。 光绪中,以孙祖荫袭,官邮传部参议。 林翼貌英伟,目岩岩,威棱慑人。 事至立断,无留难。 尤长综核,厘正湖北漕粮积弊,以部定漕折为率,因地量加轻重,民岁减钱百余万缗,岁增帑四十余万两,提存节省银亦三十余万两。 两湖自淮盐阻绝,率食川盐,于宜昌、沙市、武穴、老河口设局征税,视旧课增至倍蓰。 时东南各省皆抽厘助饷,惟湖北多用士人司榷,核实无弊。 其治军务明纪律,手订营制,留意将才。 尝曰:“兵之嚣者无不罢,将之贪者无不怯;观将知兵,观兵知将。 为统将必明大体,知进退缓急机宜;其次知阵法,临敌决胜;又其次勇敢:此大小之分也。 ”驭将以诚,因材而造就之,多以功名显。 察吏严而不没一善,手书褒美,受者荣于荐剡,故文武皆乐为之用。 士有志节才名不乐仕进者,千里招致,于武昌立宝善堂居之,以示坊表。 尝曰:“国之需才,犹鱼之需水,鸟之需林,人之需气,草木之需土。 得之则生,不得则死。 才者无求于天下,天下当自求之。 ”荐举不尽相识,无一失人。 曾国籓称其荐贤满天下,非虚语。 尝自以闻道晚,刻自绳检,欿然常若不足。 家有田数百亩,初筮仕,誓先墓,不以官俸自益。 父著弟子箴言行世,承其志为箴言书院,教人务实学。 病革,曰:“吾死,诸君赙吾,惟修书院,无赡吾家。 ”所著读史兵略、奏议、书牍,皆经世精言。 论曰:骆秉章休休有容,取人为善。 胡林翼综核名实,干济冠时。 论其治事之宽严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长驾远驭,驱策群材,用能丕树伟绩。 所莅者千里方圻,规画动关军事全局。 使无其人,则曾国籓、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 缅怀中兴之业,二人所关系者岂不钜哉? 发布时间:2025-11-24 10:15:4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ji/10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