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治国必先富民》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内容: 治国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子治国》释义:富民:使百姓富裕。 富:形容词作动词用奚以:凭什么。 然:这样。 敬:不敢怠慢。 罪:犯罪。 危:与安相对,指不安心。 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禁:法令。 是以:因此。 【试题】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1)是以善为国者( )(2)民富则安乡重家( )(3)奚以知其然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3.在短短百十字的文字中,直接体现了管 仲 这一远见卓识。 【参考答案】1.(1)的人 (2)就 (3)这样2.(1)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2)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 3.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意思相同即可)【作者简介】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 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国必然是穷的。 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评析】这篇短文为了讲清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方面讲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紧接着从另一方面讲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从这两个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治国常富,乱国常贫进而得出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的道理。 发布时间:2024-06-27 08:15:5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