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君不自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君不自诈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 对曰:臣居草泽①,不能的②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佯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上曰:君,源也;臣,流也。 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 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 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③小数接④其臣下者,常窃耻之。 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草泽:边野荒地,泛指社会下层。 ②的:准确。 ③权谲:狡诈。 ④接:接触。 【文化常识】 皇帝的自称 自从秦始皇混一六国后,结束了封分制,实行了郡县制,中国就有了第一位皇帝。 皇帝二字的意义是:功过三皇,德配五帝。 皇帝一般自称朕、为王、寡人。 本文中唐太宗自称君。 臣子、百姓称皇帝为陛下、天子、皇上、万岁或圣上等。 【译文】 有上书给唐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的大臣,太宗问上书者:奸佞小人是谁? 上书者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边荒野地,不能准确地知道谁是奸佞小人,希望陛下和大臣们说,请陛下佯装大怒来测试大臣们,那些坚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 太宗说: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子就像水流。 源泉浑浊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 皇帝自己都做欺诈的事,怎么能要求臣子们的行为正直呢? 我正用诚信来治理天下,看到以前的帝王喜欢用狡诈的伎俩来和大臣们接触,我私下常常认为这是可耻的。 你所说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啊。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责 ②直 ③至 ④耻 2.翻译: ①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②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 3.上为什么不取那位大臣的善策? 【参考答案】1. (1)要求 (2)正直 (3)极,最 (4)以为耻2. ①那些坚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 ②源泉浑浊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 3. 皇帝认为用欺诈的方法去试探大臣是否直臣,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也不可能有直臣。 发布时间:2024-07-07 08:05:2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