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 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乃民字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召是仪,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固辞不受。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 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进封都乡侯。 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 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 顾以闻知当有本末。 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 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其见知信如此。 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 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 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 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吕壹历告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告仪。 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 年八十一卒。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 见:受到,被B. 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C.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免罪,释放D.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过:拜访,看望6. 下列句子中的以意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权尝责仪以不言事 B.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C.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 王好战,请以战喻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本姓氏,因为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为是。 B. 中书典校郎吕壹诬告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是仪坚持正直回答讯问,最终刁嘉获释。 C. 是仪作为王傅,忠心耿耿,动辄规谏劝止;对上勤勉,对他人恭敬;不经营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房子刚够自家居住。 D. 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是仪解释说不想干扰孙权。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3分)(2)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 (3分)(3)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 (4分)参考答案:5. (3分)D(过:过失,过错)6. (3分)B(表目的来;其余均为用、拿)7. (3分)A(A他心中无百姓错,文中民字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8. (1)(3分)太子非常尊敬他,做每件事之前都先征询是仪的意见,这样以后才实施。 (敬、然后,句意各1分)(2)(3分)孙权听说这些后,到是仪的家中去,要求看看饭菜,并且亲自品尝饭菜。 (幸,舍,句意各1分)(3)(4分)等到(是仪)卧病时留下遗嘱说,死后使用未漆过的棺木,用平常的衣服来装殓,务必采取简省节约(的办法)。 (遗、状语后置句式、务、句意各1分)参考译文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 他最初姓氏,起初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北海国政府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的部分,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了。 孙权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 是仪到达后受到亲近和信任,专门在孙权身边管理机密文书,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衔。 吕蒙图谋袭击关羽,孙权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吕蒙的计策很好,劝孙权采纳。 是仪又随孙权出兵进攻关羽,被任命为忠义校尉。 他向孙权陈述理由辞让,孙权下达指令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是仪坚持推辞没有接受。 平定荆州之后,孙权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侯代理侍中职务。 孙权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受。 黄武年间,孙权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刘邵,想执行引诱魏军大将曹休前来的计划。 后来曹休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因功升任偏将军,进入皇宫内掌管尚书职权。 对外总领众官,兼管诉讼事务,孙权又叫他教众公子读书学习。 孙权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孙登留在武昌镇守,并让是仪辅佐太子。 太子非常尊敬他,做每件事之前都先征询是仪的意见,这样以后才实施。 此后是仪进封都乡侯。 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侍中、中执法。 管理众官事务,仍旧兼任诉讼管理。 中书典校郎吕壹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 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吕壹,都说听到了刁嘉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 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孙权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非常严厉,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极点。 是仪回答说:现在的刀锯已架在我脖子上,我怎敢替刁嘉隐瞒,自取灭亡,落个不忠诚的死鬼呢? 只是认为听到了刁嘉诽谤国家政事的话,就该有听到的原委详情。 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 结果孙权放过了他,刁嘉也得以免罪。 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王傅。 是仪担任鲁王傅时竭尽忠诚,鲁王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厉。 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 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孙权外出时远远望见,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 孙权说:是仪节俭,必定不是他。 一问果然是其他人。 是仪就是如此受到孙权的了解和信任。 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 孙权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 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 孙权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 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 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 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哪里还用得着法律条令呢! 等到(是仪)卧病时留下遗嘱说,死后使用未漆过的棺木,用平常的衣服来装殓,务必采取简省节约(的办法)。 他八十一岁去世。 发布时间:2024-07-15 08:13:4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