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 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①,侍武帝。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问相如。 相如曰:有是。 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 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 以此明天子之义。 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 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 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②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 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 居岁馀,复召为郎。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常有消渴疾。 与卓氏婚,饶于财。 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 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 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 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 无他书。 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 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注释】①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 ②西僰:(xī b)古族名。 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使从者谢吉 谢:告诉B.故空藉此三人为辞 藉:借助C.长卿固未尝有书也 固:本来D.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奏:进献5.以下四组句子,全都表现司马相如才华令人叹服的一组是( )(3分)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 ②自往迎相如③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④奏之天子,天子大说⑤与卓氏婚,饶于财 ⑥时时著书,人又取去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粱孝王到京城朝见景帝时,司马相如见到并喜欢上了跟梁孝王前来的几个游说之士,于是借口生病辞掉官职,旅居粱国。 B.临邛县令王吉发自内心地尊敬司马相如,相如到临邛县后,他每天前去拜访相如。 卓王孙、程郑请相如吃饭时,他甚至亲自去迎接。 C.司马相如在景帝及武帝朝分别任职,两位皇帝对他的辞赋的态度迥然不同。 他为武帝写作的游猎之赋,假托三个虚构的人物,来阐明做天子的大义。 D.司马相如不追慕官爵名位,不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常借病在家闲居。 可是,却曾因有人上书说他出使时接受贿赂而失去过官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5分)(2)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5分)参考答案:4.A 5.B 6.B7.(1)(司马相如)一向与临邛县令王吉互相交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外出任官,不太顺心,可以到我这来拜访。 (善:交好;宦游:外出做官;遂:顺心、称心、如意;句意2分。)(2)皇上听说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此机会把这并不是皇上的本意告知巴蜀百姓。 (责:责备,责罚;喻告:告知,晓喻;状语后置句,句意2分。)翻译: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 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 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 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 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 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 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 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 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 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 临邛县里富人多,象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 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 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 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 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蜀郡人杨得意担任狗监,事奉汉武帝。 一天,武帝读《子虚赋》,认为写得好,说:我偏偏不能与这个作者同时。 杨得意说:我的同乡人司马相如自称,是他写了这篇赋。 武帝很惊喜,就召来相如询问。 相如说:有这件事。 但是,这赋只写诸侯之事,不值得看。 请让我写篇天子游猎赋,赋写成后就进献皇上。 武帝答应了,并命令尚书给他笔和木简。 相如用子虚这虚构的言辞,是为了陈述楚国之美;乌有先生就是哪有此事,以此为齐国驳难楚国;无是公就是没有此人,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 所以假借这三个人写成文章,用以推演天子和诸侯的苑囿美盛情景。 赋的最后一章主旨归结到节俭上去,借以规劝皇帝。 把赋进献天子后,天子特别高兴。 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 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 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 檄文说:从那以后,有人上书告相如出使时接受了别人的贿赂,因而,他失掉了官职。 他在家呆了一年多,又被召到朝廷当了郎官。 相如口吃,但却善于写文章。 他经常患糖尿病。 他同卓文君结婚后,很有钱。 他担任官职,不曾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而借病在家闲呆着,不追慕官爵。 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 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 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 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 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 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 再没有别的书了。 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 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 发布时间:2024-07-25 08:04:1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