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 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 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 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 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 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 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 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 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 安石不答。 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 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 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 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 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 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 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 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 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 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 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 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 是夕,寝不能寐。 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 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 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 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 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 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 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 但徙英州。 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秩满,径入都__ (2)羸瘠愁苦,身无完衣__(3)青苗、免役权息追呼__ (4)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__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安石欲使以是进 ②不足以辱检讨B.①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 ②所以待士者亦浅矣C.①王安石知其名 ②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D.①选人中式者超京官 ②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 (3分)(2)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 (3分)(3)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3分)9. 郑侠对王安石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3分)参考答案6. (4分)(1)秩:任期 (2)羸:瘦弱 (3)息:停止 (4)罪:加罪7. (3分)D(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A. 凭借/来;B. 的原因/用来;C. 他/自己;)8. (9分)(1)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 (2)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 (3)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9. (3分)(1)起初感念王安石的知遇之恩,欲为其尽忠;(2)就新法之弊多次劝谏王安石,拒绝其笼络;(3)反对王安石新法,将奏疏呈给神宗。 【参考译文】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 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 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 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 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 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传奏上去,都得到了王安石的同意。 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来到京城。 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 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 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 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 王安石没有回答。 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来的害处。 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来,告诉他考试新法知识一事。 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 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 我之所以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 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以此来对待士人也就显得太浅薄了。 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 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 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来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 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 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 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 当晚,神宗整夜未眠。 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王安石离去,吕惠卿执政,郑侠又上疏指责他。 郑侠将在位的朝臣分类,和奏疏一起呈给皇上,吕惠卿上奏说他是诽谤,故郑侠被贬编管汀州。 御史台官员杨忠信拜见他,惠卿揭发了这件事,而且指使御史张琥弹劾他们相互勾结为朋党。 郑侠在赴汀州途中行至太康时,被追回京城审问,案件定立后,惠卿建议把他处以死刑。 皇上说:郑侠所说的都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朝廷着想,这份忠诚之心也算可嘉,怎么能治他以重罪呢? 最后只将他贬至英州。 到英州后,他找了一间快要倒塌的寺庙居住下来,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发布时间:2024-08-20 08:19:20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