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 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务物,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昱高其能,转为辞草,掌天下狱讼。 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 粟宗初为尚书。 是时承永平故事,更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 帝净纳宠言文每事务于宽厚。 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苦不畏慎。 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 朝廷器之。 皇后弟侍中窦宪荐真定令张林为尚书,帝以问宠。 宠对林虽有才能,而素行贪浊,宪以此深恨宠。 林卒被用,而以臧抵罪。 及帝崩,宪等秉权,常衔宠,乃白太后,令典丧事,欲因过中之。 黄门侍郎鲍德素敬宠,说宪弟环曰: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留台阁,赏赐有殊。 进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上辅政容贷之德。 环亦好士,深然之,故得出为太山太守。 及窦宪为大将军击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弟子奉献遗者,而宠守正不阿。 后和帝闻之,濯宠大司农。 永元六年,为廷尉。 性仁矜,及为理官。 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帝辄从之,济活者甚众。 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宪等秉权,常衔宠 衔(xin)怀恨B.无不遣子弟奉献遗者 遗(y) 赠送C.性仁矜 矜(qn)拘谨D.欲因过中之 中(zhng)罢免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以臧抵罪 ②宠以帝新即位③及窦宪为大将军击匈奴 ④常亲自为奏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尚书决事率近于重 率近于重:轻率而又显得苛重B.以不肯视事为高 视事:管理事物C.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 厌服众心:使众人满意信服D.数议疑狱 疑狱:疑而未决的案件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宠常非之,独勤心务物,数为昱陈当世便宜②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A.①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他独自用心办理事物,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应办的事宜。 ② 自从身任要职,他就遣散门生、弟子,谢绝知交故友的拜访,只在官署干事而已。 B.①陈宠却从来不这样,他独自用心管理材物,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应采取的便民措施。 ②自从身任要职,他就送走了门客,拒绝知交故友的请托,只知道一心为公而已。 C.①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他独自用心管理财物,多次为鲍昱分析当时办什么事情能事半功倍。 ②自从在朝任职,他就遣散门生、弟子,谢绝知交故友的请托,成年就住在官署里。 D.①陈宠却从来不是这样,他独自用心办理事物,,多次为鲍昱分析时政的得失。 ②自从在朝任职,他就送走了门客,谢绝知交故友的请托,终日只在朝廷上而已。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陈宠在执法上的主张的一项是( )①昱高其能,转为辞草,掌天下狱讼 ②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③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 ④林卒被用,而以臧抵罪⑤后和帝闻之,擢宠大司农 ⑥常亲自为奏,A.①②④ B.①⑤⑥C.②③⑥ D.③④⑥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宠有才干,善交游,受到司徒鲍昱的赏识,让他掌管天下的狱讼案件。 B.陈宠克己奉公,守正不阿,虽然屡受权贵的陷害,仍然为民请命,坚持斗争。 C.陈宠秉公执法,处治张林一类贪官,毫不手软,对无辜百姓却济活者甚众。 D. 陈宠仁慈正直,宽厚勤勉,朝廷器之,奉事二帝,深见纳任。 答案1.A(第1题中的B项应读wi;C项应读jīn;D项的意思应是中伤。)2.C(第2题中的①与②中的以的用法与意思分别是介词,译为因为,动词,译为认为;③与④中的为的用法与意思分别是动词,做,或担任,动词,译为处理,或译为写。)3.A(第3题中A项率近于重中的率的意思应是一律,或者译为全都,与教材中《六国论》中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一句中的率的用法与意思一样;所以,该句的准确翻译为全都接近与苛重。)4.A(第4题中的①句侧重考查的主要是非字便宜,前者属于意动用法,因此译为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是对的,属于意译,直译应为陈宠常常认为这种做法是错的。 后者属于古今同形异义词语,就应译为应办的事宜。 ②句侧重考查的主要是对文章的理解。)5.C(第5题中①不属于陈宠在执法上的主张,属于因他有才能,而受到任命。 ④也与陈宠的执法无关。 通过排除法,可以很快选到答案。)6.D(第6题中的A里的善交游属于明显的错误。 B里的屡受权贵陷害,仍为民请命也属强加给陈宠的内容。 C项中的处治张林一类的贪官更是强加的内容;因文中没有任何交代。)[参考译文]陈宠字昭公,年轻时做过州郡吏,被司徒鲍昱府征召。 这时三府掾属专好交游,以不肯做实际工作为清高,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总是独自勤心于事务,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最应办的事宜。 鲍昱认为他的才能很高,因此转任辞曹,掌管天下的狱讼案件。 他所判决的案件都很公平,没有不使众人的心感到满足的。 肃宗初年,他作了尚书。 这时承继的是永平年间的旧例,吏政崇尚严厉,尚书们处理决断案件全都偏于苛重。 陈宠认为皇上刚刚即位,应该改变前代的苛刻政治,于是给皇帝上书。 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每到处理事务时务必做到宽厚。 陈宠性格周密,常说做人臣的节义,苦就苦在不畏和不慎上。 自从身任要职,他就遣散门生、弟子,谢绝知交故友的拜访,只在官署做事而已。 朝廷非常器重他。 皇后的弟弟侍中窦宪,推荐真定令张林做尚书,皇帝把这件事问陈宠。 陈宠说:张林虽有才能,而平日里的行为一向贪婪污浊。 窦宪因这件事怀恨陈宠。 张林最终还是被重用了,却因臧污抵罪。 等到皇帝死了,窦宪等人掌权,常常对陈宠衔恨在心。 于是向太后报告,让陈宠主管丧事,想找他的过失中伤他。 黄门侍郎鲍德素一向敬重陈宠,劝说窦宪的弟弟夏阳侯窦环说:陈宠奉事先帝时,很被信任,所以久留在中央,赏赐有些特殊。 现在不能蒙受忠能的赏赐,却去计较他很细微的过失,确实有损辅政宽容的德行。 窦环也是一个喜欢士人的人,认为他说的很对,因此陈宠得到被出为太山太守的机会。 后来窦宪做大将军去征讨匈奴,公卿以下以及郡国没有不派官吏子弟去馈赠财物的,而陈宠守正不阿。 后来汉和帝听说了,提升陈宠做了大司农。 永元六年,陈宠做了廷尉,多次议论疑案,常常亲自处理奏章,每每附上经典,务从宽恕,皇帝总是听从他的话,被他救活的人很多。 发布时间:2024-09-12 08:07:44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