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书 谢景仁传》“谢景仁,陈郡阳夏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从叔父也。 祖据,太傅安第二弟。 父允,宣城内史。 景仁幼时与安相及,为安所知。 始为前军行参军、辅国参军事。 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①张法顺,权倾一时,内外无不造门者,唯景仁不至。 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 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 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 玄性促急,俄顷之间,骑诏续至。 高祖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有方。 我欲与客共食,岂当不得待。 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 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 及平京邑,入镇石头,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 谓景仁曰:承制府须记室参军,今当相屈。 以为大将军武陵王遵记室参军,仍为从事中郎,迁司徒左长史。 出为高祖镇军司马,领晋陵太守,复为车骑司马。 义熙五年,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 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 宰相远出,倾动根本。 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应天人之心,匡复皇祚,芟夷奸逆,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 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陲,伐罪吊民,于是乎在。 平定之后,养锐息徒,然后观兵洛汭,修复园寝,岂有坐长寇虏,纵敌贻患者哉! 高祖纳之。 时从兄混为左仆射,依制不得相临,高祖启依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劭前例,不解职。 景仁性矜严整洁,居宇静丽,每唾,转唾左右人衣;事毕,即听一日浣濯。 每欲唾,左右争来受。 高祖雅相重,申以婚姻,庐陵王义真妃,景仁女也。 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 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 节选自《宋书 谢景仁传》【 注 】 ① 璧人:爱妾。 即君夫比较疼爱的侧室。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内外无不造门者 造:拜谒B .芟夷奸逆 夷:铲平C .德刑未孚 孚:使 信服D .伐罪吊民 吊:拉拢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谢景仁受高祖赏识器重的一组是( ) ( 3 分)① 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 ② 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③ 以为大将军武陵王遵记室参军 ④ 依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劭前例,不解职⑤ 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⑥ 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A .③④⑤ B .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谢安对他有所了解。 谢景仁博闻强记,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疲倦。 B .谢景仁与高祖一起吃饭.酒食尚未做好,景仁受到桓玄宜召。 高祖多次请求离开,景仁认为桓玄应该等待,最终陪高祖安稳地吃完,才应诏前去。 C .义熙五年,高祖打算向外开拓,将要攻打鲜卑。 刘毅当时镇守姑孰,坚决劝阻高祖。 谢景仁直接批评刘毅迁腐和短视,支持高祖的主张。 D .谢景仁生性谨严整洁,居室干净素雅,每逢咳唾,总是转过头来吐在左右侍者身上,咳吐以后,即允许侍者盥洗一天。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1 )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 ( 5 分)( 2 )高祖雅相重,申以婚姻,庐陵王义真妃,景仁女也。 ( 5 分)参考答案:4.D(吊:安慰。)5. A(①只是谢景仁官职的任命情况。 ②高祖担任官职。)6.C(原文中没有直接批评)7. ⑴译文:曾经到谢景仁处商议事情,谢景仁和他谈得很高兴,于是留高祖一起吃饭。 (诣,到;咨事,商议事情;因,于是,每点1分,全句意思2分。)⑵译文:高祖一向对他很器重,用结为儿女亲家的关系来表明,庐陵王刘义真的妃子,就是谢景仁的女儿。 (雅,一向;申,说明;判断句;每点1分,全句意思2分。)参考译文:谢景仁,陈郡阳夏人,是卫将军谢晦的堂叔。 他的祖父谢据,是太傅谢安的二弟。 父亲谢允,曾任宣城内史。 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谢安对他有所了解。 起初担任前军行参军、辅国参军事。 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嬖人张法顺,当时权势极大,朝廷内外没有谁不登门拜谒,只有谢景仁不到。 到了三十岁,担任著作佐郎。 谢景仁博闻强记,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疲倦。 高祖任桓修抚军中兵参军,曾经到谢景仁处商议事情,谢景仁和他谈得很高兴,于是留高祖一起吃饭。 酒食尚未做好,景仁受到桓玄宣召。 桓玄性子急躁,片刻之间,骑马携诏书的使者相继而至。 高祖多次请求离开,景仁不答应,说:主上对待我们臣下,应当有一定的法则。 我将要和客人一起吃饭,他怎么就不能等待。 竟陪高祖安稳地吃饱了,然后才应诏前去。 高祖对此很感激,常常说景仁是太傅谢安的孙子。 等到平定京邑后,高祖进驻石头城,景仁与百官同去拜见高祖,高祖注视着他说:这是明公的孙子。 又对景仁说:承制府需要记室参军,如今要请你屈就。 任命他为大将军武菱王司马遵记室参军,仍为从事中郎,升任司徒左长史。 出任高祖镇军司马,领晋陵太守,又任车骑司马。 义熙五年,高祖认为国内祸乱已经平息,打算向外开拓,将要攻打鲜卑。 朝廷议论都认为不可。 刘毅当时镇守姑孰,坚决劝阻高祖,认为苻坚侵犯边境时,谢太傅尚且不亲自带兵出征。 宰相远征,会动摇国家基础。 只有景仁一人说:明公建立齐桓、晋文的功业,顺应了上天的意志和人民的心愿,挽救复兴王位,铲除荡平奸逆,虽然功劳伟大直追远古,然而恩泽刑罚还远未使天下信服,应当推翻行亡道之国,巩固行存道之邦,广泛树立声威大略。 鲜卑紧邻我国疆土,屡次侵犯边陲,讨伐罪人而抚慰百姓,就在此一举。 平定鲜卑之后,养精蓄锐,休整步卒,然后再进军洛阳一带,修复先帝园陵寝庙,哪里有坐视敌寇扩张,放纵敌人以至遗留祸患的呢? 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景仁的堂兄谢混任左仆射,按照制度两人不可以在一个部门任职,高祖启奏,依照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劭先前的成例,不必解除职务。 谢景仁生性谨严整洁,居室干净素雅,每逢咳唾,总是转过头来吐在左右侍者身上,咳吐以后,即允许侍者盥洗一天。 每当他要吐痰,左右侍者都争着来承受。 高祖一向对他很器重,用结为儿女亲家的关系来表明,庐陵王刘义真的妃子,就是谢景仁的女儿。 十二年,景仁去世,当时四十七岁。 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加散骑常侍。 下葬之日,高祖亲自吊唁,哭得很悲痛。 发布时间:2024-09-17 08:06:02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