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资治通鉴·长平之战》“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阅读答案及翻译 内容: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 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 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廉颇易与,且降矣! 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 王曰:何以? 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 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 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 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 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齐人、楚人救赵。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 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 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 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廉颇易与,且降矣与:对付。 B. 奢不能难难:反驳,质问对方。 C. 妾请无随坐坐: 坐下。 D. 张二奇兵以劫之张:布置。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所以兴怀,其致一也B. 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于是余有叹焉C. 军吏无敢仰视之者每览昔人兴感之由D. 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侣鱼虾而友麋鹿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5分)(2)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5分)11.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 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8. C。 坐:入罪,定罪。 9.D。 (A项,认为/和所字连用,所以可译为用来。 B项,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C项,代词,代赵括/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定中关系。 D项,连词,表并列关系。)10.(1)假使赵国不用赵括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任用他做大将,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就一定是赵括了。 (已:算了,罢了。 将:做大将,名做动。 破:使失败,让失败,使动用法。 者也,表判断。 每处1分,译出大意1分,共5分。)(2)(秦王)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调往长平,阻断赵国的救兵及粮运通道。 (如:动词,往、到。 发:征发、征调。 民年十五以上,定语后置。 遮绝:阻断,阻隔。 每处1分,译出大意1分,共5分。)11.①赵括缺乏实践,对战争的残酷估计不足。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②赵括不能礼贤下士,急于追求功名利禄。 (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③赵括用人轻率,贸然出击。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每点1分,共3分)附:参考译文秦军屡屡打败赵军,廉颇便下令赵兵坚城固守。 赵王以为廉颇损失惨重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战,愤怒之余,就多次斥责他。 这时应侯范雎又派人带上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到处散布谣言说:秦国所畏惧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 廉颇极易对付,而且他也就快投降了! 赵王很快中计,任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 蔺相如劝阻道:大王因为赵括有名望就重用他,这就像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 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知道在战场上随机应变。 赵王不听。 当初,赵括从小习读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能够与之相比;他曾经与父亲赵奢探讨兵法,赵奢也难不住他,但始终不肯说他有才干。 赵括的母亲询问缘故,赵奢说:领兵作战,是提着脑袋做事,而赵括谈起来却轻松自如。 赵国不用他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用他,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必定是赵括。 待到赵括即将出发,他的母亲上书赵王,指明赵括不可重用。 赵王问:为什么? 赵母回答道:当年我服侍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的时候,亲自捧着饭碗前去招待的将士有数十位,他的朋友有数百人。 大王和贵族宗室给他的赏赐,他全部都分发给手下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过问家事。 而赵括刚刚成为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朝拜,大小军官没有人敢抬头正眼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绢帛,全部都搬回家藏起来,每天只是忙于查看哪里有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 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的父亲一样,其实他们父子是心思迥异的两个人,还望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 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赵括母亲因此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大王不要连累我治罪。 赵王同意了她的请求。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升任为大将,便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改王龁为副将,并在军中下令:有谁胆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一律处死! 赵括来到军中,全部废除原来的规定,更换军官,下令出兵攻打秦军。 白起佯装战败逃走,却预先布置下两支奇兵准备截击。 赵括不知中计,乘胜追击,直捣秦军营垒,秦军坚守不出,赵军无法攻克。 这时,秦军的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外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也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垒的通道。 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断绝。 武安君白起趁势下令精锐轻军前去袭击,赵军仓促提兵,迎战失利,只好坚筑营垒等待援兵。 秦王听说赵军的粮草通道已经被切断,便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调往长平,阻断赵国的救兵及粮运通道。 齐国、楚国增援赵国,赵军缺乏粮草,请求齐国救济,齐王不同意。 到了九月份,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赵军开始暗中互相残杀,互相吞食。 赵括心急如焚,便下令赵军进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队人马,轮番进攻,但到第五次,仍无法突围出去。 无奈,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死箭下。 赵军于是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秦国。 白起说:当初秦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却不愿归顺秦国而去投奔赵国。 赵国士兵多反复无常,如果现在不全部杀掉,恐怕会有后患。 于是连哄带骗地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较小的回到赵国。 前后共杀死赵兵四十五万人,赵国因此大为震惊。 发布时间:2024-11-14 08:17:08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