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赏析及翻译 内容: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自宋代诗 人陆游 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⑴ 僵卧:静卧。 僵:僵硬,僵直。 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⑸ 思:想着,想到。 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 戍(sh),守卫。 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⑻ 夜阑:夜将尽。 阑(ln):残尽。 ⑼ 卧听:躺着听。 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全文译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 创作背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 这首诗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赏析: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 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r,草垫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 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 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 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 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他需要什么呢? 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何必多此一举呢? 另外,诗人不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罢官闲居的吗? 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 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 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 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不就十分渺小和可鄙了吗!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 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岳飞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词句;辛弃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张元干有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同样魂牵梦萦的语言。 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赏析二:这是年近七旬的 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 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 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 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 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 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发布时间:2024-11-20 08:12:12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