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①,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 曰: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 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 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遂伏剑自杀。 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①漆身为厉(li,赖),吞炭为哑:以漆涂身,使肌肤肿烂,像患癞病。 厉,同癞。 癞疮。 吞炭为了使声音变得嘶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赵襄子最怨智伯 怨:痛恨B.卒释去之 去:使离开C.何乃残身苦形 苦:痛苦D.于是襄子乃数豫让 数:责备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 )(3分)①去而事智佰,智佰甚尊宠之   ②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③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④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⑤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⑥遂伏剑自杀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释放了他。 B.豫让的朋友劝说他假意投靠赵襄子再伺机刺杀,但豫让认为那是不义的行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C.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 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D.第二次行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5分)(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5分)参考答案:4. C.(苦是摧残、丑化的意思)5. D(①只表示智伯对豫让的宠信③是朋友劝说豫让的话⑤是豫让说赵襄子的情况)6. D(豫让自杀而死,赵襄子并没有处死他)7. (1)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所以、愧、事、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各1分)(2)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事、众人、遇各1分,大意2分)附:【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 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 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 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 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 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 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 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 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 侍卫要杀掉他。 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 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 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 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 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 回答说:是我。 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 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 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 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 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 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 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 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犯氏、中行氏吗? 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 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土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土那样报答他。 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 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 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 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 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 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 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 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 于是襄子感于他的大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 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 于是伏剑自杀。 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 发布时间:2024-11-29 08:04:00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