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内容: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 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 授户曹,监和剂局。 隆兴元年,迁正字。 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 言者论其超躐(越级升迁),罢,奉祠。 起知处州。 陛对,论力之所及者三,曰日力,曰国力,曰人力,今尽以虚务耗之,上嘉纳。 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差者,以轻其役。 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 处多山田,南梁天监年间,詹、南二司马作通济堰于松阳、遂昌之间,引溪水四十里,溉田二十万亩。 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乾道中,《令》以绢计罚金,估价轻而论罪重,成大奏:承平时绢匹不及千钱,而估价过倍。 绍兴初年递增五分,为钱三千足。 今绢实贵,当倍时直。 上惊曰:是陷民之苛政。 遂增为四千,而轻刑矣。 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金宋最初的受书礼为君臣之礼,极尽屈辱,隆兴议和后改为叔侄之礼,但没有具体讨论接受国书的礼仪),上尝悔之。 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 国书专求徽钦二帝灵柩。 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 金迎使者慕成大名,至求巾帻效之。 至燕山行宫,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 初见金主,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 搢笏出之。 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 左右以笏击而欲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 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 除中书舍人。 初,帝书崔寔《政论》赐辅臣,成大奏曰:御书《政论》,意在饬纲纪,振积敝。 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上称为知言。 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成大草诏,留诏七日不下,又上疏言之,遂罢。 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白水砦守将王文才私娶蛮女,常导之寇边,成大重赏檄群蛮使相疑,俄禽文才以献,即斩之。 凡人才之可用者,悉致幕下,不拘于小节。 召对,除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 两月,为言者所论,奉祠。 起知明州,奏罢海物之献。 会岁旱,奏移军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 以病致仕,进资政殿学士。 绍熙三年,加大学士。 四年薨。 (《宋史范成大传》,有删节)4、下列各句加点字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除吏部郎官 授予官职B、估价轻而论罪重 评定C、上面谕受书事 告诉D、意在饬纲纪 损伤5、下项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B、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C、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D、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6、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范成大颇有政治才能,在管理处州时做了两件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个是创建义役来减轻百姓的徭役压力;二是疏通年久失修的通济堰,来灌溉农田。 B、范成大出使金国,在宋金受书礼的外交争议的大背景下,坚持自己的立场,争取恢复相对公平的两国关系,没有因为受到威胁而放弃,展现了自己的骨气。 C、皇帝想要任命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但是范成大反对,于是便趁自己负责起草诏书的机会,压下任命诏令七天不下达,又上疏弹劾,于是皇帝收回任命。 D、四川白水砦的守将暗中与边境土著勾结,不仅娶了当地的土著女子,而且引导他们入侵宋国边境,范成大先设计让守将和土著内讧相争,然后一举擒拿。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上惊曰:是陷民之苛政。 遂增为四千,而轻刑矣。 ②凡人才之可用者,悉致幕下,不拘于小节。 参考答案4. D(本句是整顿的含义)5. B6. D(原文只说相疑,没说内讧相争)7. ①皇上吃惊地说:这是使百姓陷入困境(使动1分)的苛政。 (判断句1分)于是律令中定的绢价增为四千(语义1分),因而让刑罚减轻(使动1分)了。 (句意1分)②凡是(1分)可用的人才(句式1分),范成大全部招纳(1分)到幕下,不受小礼法的拘束(句式1分)。 (句意1分)文言文翻译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考中进士。 朝廷授予户曹之职,监管和剂局。 隆兴元年(1163),提升为秘书省正字。 又多次升调,为著作佐郎,被任命为吏部郎官。 有人说他的升迁逾越等级,朝廷罢去他的职位,让他管理祠观。 后来被起用为处州知州。 入宫回答皇帝的提问,陈说力的内容包括三方面:日力、国力、人力,今天全部被不急的事务耗费掉,皇上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处州百姓因抗争劳役而吵闹、争论,范成大于是创建了义役,按照家庭贫富程度出钱买田,资助承担徭役的人,百姓很是方便。 此后范成大进宫上奏,说到此事,皇上于是下诏颁布义役法在各路实行。 处州多山田,梁天监年间,詹、南二司马在松阳、遂昌之间修建了通济堰,引导溪水流到四十里外,灌溉农田二十万亩。 通济堰因年岁久而坏,范成大走访故迹,派人垒石筑堤,建立堤闸四十九所,使上中下灌溉有条有序,百姓深得其利。 朝廷任命范成大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乾道年间,《令》规定以绢为单位统计罚款的数额,法令中对绢价的评估便宜了因而导致实际的判罚很重,范成大上奏说:太平年代绢每匹不到一千钱,而法令中估的价超过实际几倍。 就算绍兴初年绢价递增了五分,价钱定到三千也足够了。 但现在绢实在贵,应当比当时的价格翻一倍。 皇上吃惊地说:这是使百姓陷入困境的苛政。 于是律令中定的绢价增为四千,因而刑罚减轻了。 隆兴年间朝廷与金再次议和,却没有议定金国接受宋国国书的礼仪,皇上曾感到后悔。 调任范成大为起居郎,暂授资政殿大学士称号,充当金国祈请国信使。 所送国书是专门为了请求接回徽宗和钦宗的灵柩一事。 皇上当面告诉他自己对接受国书之事的看法,范成大请求一起写在国书中,皇上不答应。 金国迎接使者的人仰慕范成大的大名,以致效仿他戴巾帻。 到金国燕山行宫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拟奏章,具体论述接受国书的仪式,把它放入怀中。 范成大首次呈进国书,言词慷慨,金朝君臣正认真倾听时,范成大忽然上奏道:两朝已经结为叔侄关系,而受书礼仪没有确定,我这里有奏章。 于是把插在腰上的手板拿出。 金主大吃一惊,说:这难道是献国书的地方? 金朝左右大臣用手板击他,要他起来,范成大跪立不动,一定要把国书送上。 金朝廷上议论纷纷,太子想杀死范成大,越王阻止了他,范成大竟然得以保全气节而归。 朝廷任命范成大为中书舍人。 开始,皇上书写崔寔的《政论》赐给辅臣,范成大上奏说:御笔书《政论》,本意在于整饬法纪,革除积弊。 而近日大理寺议定刑罚,顺次加重一级,这不是以严刑换取太平,而是残酷。 皇上称他说的是明智的话。 张说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范成大起草诏书,扣留命令七天不下达,又上疏劝告,张说的任命最终被去除。 任命范成大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白水砦守将王文才私娶蛮族之女,常常带人攻打边境,范成大用重赏使蛮人互相怀疑,不久,王文才被俘获送到治所,范成大立即杀掉了他。 蜀北边境过去有义士三万,是本地的民兵,监司、郡守私自役使他们,都统司又让他们与大军轮流戍边,范成大极力说这样不行,皇上下诏命令遵循旧法。 凡是可用的人才,范成大全部招纳到幕下,不受小礼法的拘束。 皇上召范成大入宫对话,任命他暂代吏部尚书之职,拜官为参知政事。 两个月后,被谏官所弹劾,奉命主管祠观。 被起用为明州知州,上奏请求罢除进献海物。 遇到干旱年,上奏调军队储蓄的米二十万石以赈饥民,减去租米五万石。 范成大因生病请求休息,皇上提他为资政殿学士。 绍熙三年(1192),加职大学士。 四年(1193),范成大逝世。 发布时间:2024-12-09 08:19:19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