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内容: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 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 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因结君臣之分。 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 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 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秦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及杜泰退走,因从世祖东进,军吴兴,以讨杜龛。 龛平,又从世祖东讨张彪于会稽,克之。 累功除明威将军、定州刺史。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 至是侍宴,世祖顾昭达日:卿忆梦不? 何以偿梦? 昭达对日: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馀无以奉偿。 欧阳纥据有岭南反,诏昭达都督众军讨之。 昭达倍道兼行,达于始兴。 纥闻昭达奄至,惬扰不知所为,乃出顿涯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 昭达居其上流,装舰造拍,以临贼栅。 又令军人衔刀,潜行水中,以斫竹笼,笼篾皆解。 因纵大舰随流突之,贼众大败,因而擒纥,送于京师,广州平。 以功进车骑大将军,迁司空,馀并如故。 太建二年,率师征萧岿于江陵。 时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等,乘轻舟袭之,焚其舟舰。 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名日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 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以攻其城,降之。 三年,遘疾,薨,时年五十四。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 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寇敌,旗鼓相望,弗之废也。 四年,配享世祖庙庭。 (选自南史章昭达传》,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B.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C.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D.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B.迁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C. 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 除是去旧职授新职。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礼记曲礼》: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章昭达生性卓越豪迈,轻视财物而崇尚义气。 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能与士兵同甘苦,最后病死于军中,被追赠为大将军。 B.章昭达早年和世祖同游,结下君臣名分,就一心追随他,深受器重。 他跟随文帝守长城,讨杜龛,克张彪,因功被授予刺史。 C.世祖曾经梦到章昭达升官,并把这事告诉了章昭达。 后来在侍宴上世祖酒兴正浓时提及此事,章昭达当即向世祖表明了自己的效忠之心。 D.文章介绍r章昭达辉煌的作战历程,肯定了他治军有方、勇武善战的一面,但对他在临敌状态下也不停止饮宴作乐表达了否定之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 (5分)(2)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 (5分)二: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 性倜傥,轻财尚气。 少时,遇相者谓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则当富贵。 梁大同中,昭达为东宫直后,因醉堕马,鬓角小伤,昭达喜之,相者曰:未也。 侯景之乱,昭达率乡人援台,为流矢所中,眇其一目。 相者见之,曰:卿相善矣,不久当富贵。 台城陷,昭达还乡里,与陈文帝游,因结君臣分。 侯景平,文帝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 文帝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超于侪等。 陈武帝谋讨王僧辩,令文帝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画。 僧辩诛后,杜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昭达因从文帝进军吴兴以讨龛。 龛平,又从讨张彪于会稽,克之。 累功除定州刺史。 天嘉元年,追论长城功,封欣乐县侯。 二年,除都督、郢州刺史。 周迪据临川反,诏昭达便道征之。 迪败走,征为护军将军,改封邵武县侯。 初,文帝尝梦昭达升台铉,及旦,以梦告之。 至是,侍宴酒酣,顾昭达曰:卿忆梦不? 何以偿梦? 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 寻出为都督、江州刺史。 太建二年,征江陵。 时梁明帝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乘轻舟焚之。 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 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其城,降之。 三年,于军中病薨,赠大将军。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 厨膳饮食,并同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 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敌弗之废也。 四年,配享文帝庙庭。 (节选自《南史卷六十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卿相善矣 相:容貌 B.与陈文帝游,因结君臣分分:区别C.恩宠超于侪等 侪:同类的人 D.何以偿梦 偿:实现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章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的一组是( )(3分)①因醉堕马,鬓角小伤,昭达喜之 ②文帝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③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 ④于军中病薨,赠大将军⑤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 ⑥厨膳饮食,并同群下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章昭达生性倜傥,年轻时却相信相术,后来他的经历也果然应验了看相人的预言。 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能与士兵同甘苦,最后病死于军中,被追赠为大将军。 B.文帝没有登位的时候,章昭达就一心追随他,深受器重。 他跟随文帝守长城,讨杜龛,克张彪,因功被授予刺史。 文帝登基后,追加评定当年长城之战的功劳,章昭达被封为县侯。 C.文帝曾经梦到章昭达升任宰相,并把这事告诉了章昭达。 后来在侍宴上文帝酒兴正浓时提及此事,章昭达当即向文帝表明了自己的效忠之心,但文帝终究未用章昭达做宰相。 D.文章陈述了章昭达辉煌的作战历程,肯定了他严守军命、治军有方、勇武善战的一面,但对其喜欢于饮宴之时招伎作乐,即使在临敌状态下也不停止的做法,还是流露了否定之意。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 (5分)(2)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 参考答案4.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分:情分。 5.B[解析]筛选文中的信息。 用排除法完成。 ①言其信相术;③表明自己的效忠之心;④交代章昭达病死军中的结局。 6.D[解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D项流露了否定之意不当。 7.(1)我定当献犬马之劳,来竭尽我的操守,其余的我是没有办法遵奉、实现的。 (5分,效、尽、无以各1分)(2)北周的军队又在峡口的南岸修筑堡垒,取名叫安蜀城,在江面上横向拉起粗大的绳索,编结苇草构成桥梁,来运送车粮。 (5分,筑垒、名、横引大索、度各1分)参考译文章昭达,字伯通,是吴兴武康人。 他生性洒脱不拘,轻视钱财,崇尚义气。 年轻时遇到一个看相的人对他说:你的容貌很好,但必须有小的损伤,就一定能够富贵。 梁朝大同年间,章昭达担任东宫直后,因喝醉酒从马上摔下,鬓角受了小伤,章昭达为此而高兴(以为应验了看相人的话),看相人说:这个不是的。 侯景作乱,章昭达率领乡里人援助台城,被流箭射中,瞎了一只眼。 看相的人见到他,说道:你的面相好了,不久定当富贵。 台城陷落,章昭达回到家乡,与陈文帝(注:时在梁朝,文帝尚为梁朝官员)交往,于是结下了君臣的情分。 侯景之乱平定后,文帝被授为吴兴太守,章昭达拄着拐杖前来拜见文帝。 文帝见到他非常高兴,于是委任他做将帅,恩宠超过同类人中对等的人。 陈武帝谋划讨伐王僧辩,命文帝回到长城(县城名)招集士兵,以防备杜龛。 文帝频繁差遣章昭达前往京口接受策略规划。 王僧辩被诛杀后,杜龛派遣他的将领杜泰前来攻打长城,章昭达就跟随文帝进军吴兴来讨伐杜龛。 杜龛被平定后,又跟随文帝到会稽讨伐张彪,把张彪打败。 累计战功,被授予定州刺史。 天嘉元年,文帝追加评定长城之战的功劳,封章昭达为欣乐县侯(县侯乃爵位之名,食邑为一县之地)。 天嘉二年,授予都督、郢州刺史。 周迪据守着临川反叛,文帝下诏给章昭达,命令他顺路征讨周迪。 周迪败逃,章昭达被征召为护军将军,改封为邵武县侯。 当初,文帝曾经梦见章昭达升任宰相,第二天就把梦中的事告诉了他。 到这时,侍座宴席间,酒喝到酣畅的时候上,文帝回头看着章昭达说:你还记得不记得梦中的事啊,用什么来实现梦中之事呢? 章昭达回答说:我定当献犬马之劳,来竭尽我的操守,其余的我是没有办法遵奉、实现的。 不久担任都督、江州刺史。 太建二年,攻打江陵。 当时西梁明帝与北周军队在青泥水中聚集了很多船舰,章昭达分头派遣副将钱道戢、程文季乘着轻便的船只焚烧敌军的战船。 北周的军队又在峡口的南岸修筑堡垒,取名叫安蜀城,在江面上横向拉起粗大的绳索,编结苇草构成桥梁,来运送军粮。 章昭达于是令士兵制作长戟,放置于楼船上,让士兵们仰着身子切割绳索。 绳索被割断,粮道断绝,趁势挥军攻打城垒,降服敌军。 太建三年,在军中病逝,追赠为大将军。 章昭达天性严格而尽心,每当接受使命出征,必定日夜加倍赶路;然而他所攻克的,一定把功劳推让给手下的将帅。 厨房餐饮食用,全部与部下相同,将帅士兵们也因此而归附于他。 每当饮宴聚会,必定多设歌女与各种音乐,备全羌人、胡地的乐音,音乐与女色,都极尽当时的美妙,即使在临战对敌的情形下也不废止这种做法。 太建四年,附祀于文帝庙堂。 发布时间:2024-12-25 08:15:50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