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内容: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 少颖异,能属文。 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 益务进学,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日:非复前日文叔矣。 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取民。 裳赋《汉中行》,讽总领李蘩,蘩为罢籴,民便之。 改兴元府录事参军。 以四川制置使留正荐,召对,论蜀兵民大计。 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时光宗登极,裳进对,谓:中兴规模与守成不同,出攻入守,当据利便之势,不可不定行都。 富国强兵,当求功利之实,不可不课吏治。 捍内御外,当有缓急之备,不可不立重镇。 其论行都,以为就便利之势,莫若建康。 其论吏治,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计资考以久其任。 其论重镇,谓自吴至蜀,绵亘万里,日汉中,日襄阳,日江陵,日鄂渚,日京口,当为五镇,以将相大臣守之,五镇强则国体重矣。 除太学博士,进秘书郎。 裳久侍嘉王邸,每岁诞节,则陈诗以寓讽。 初尝制潭天仪、舆地图,侑以诗章,欲王现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 其后又以王所讲三经为诗三章以进。 王喜,为置酒,手书其诗以赐之。 王尝侍宴宫中,从容为光宗诵《酒诰》,日:此黄翊善所教也。 光宗诏劳裳,裳日:臣不及朱熹,熹学问四十年,若召置府寮,宜有裨益。 光宗嘉纳。 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 裳为人简易端纯,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 笃于孝友,与人言倾尽底蕴。 耻一书不读,一物不知。 推贤乐善,出乎天性。 嘉定中,谥忠文。 子瑾,大宗正丞兼刑部郎官。 孙子敏,刑部郎官。 (节选自《宋史黄裳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益务进学务:致力于。 B.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课:表彰。 C.光宗诏劳裳劳:慰劳。 D.下揆人情揆:揣测。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B.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C.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D.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裳爱读书,以不读书感到可耻,他写的文章高出同辈入一筹,受到当时人的夸赞。 B.黄裳体恤百姓,他作汉中行》,希望李蘩罢除和籴之法,让老百姓得到便利。 C. 黄裳关心国家安危,他写了封奏疏给皇帝,进言富国强兵的方法,设立重镇建立行都的意义等。 D.黄裳善于讽谏,他曾制作浑天仪、舆地图来劝喻嘉王,后又写诗进献嘉王,嘉王非常高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欲王现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并域而未归。 (2)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 参考答案4.B(课:考核)5.D6.C(黄裳非上奏疏,而是进谒并答对。)7. (10分)(1)想使嘉王看了天象就知道要使学业有进步,就像天地运行一样不停止,打开地图就能想到祖宗的疆土有一半被异族攻占,至今还没有收复。 (得分点:进学不息披图各1分,语意2分)(2)黄裳每次讲学,必定援引古代事例论证今天的事情,面对眼前事物说明道理,凡是可以用来启发劝导嘉王之心的,他没有不说的。 (得分点:援、即、开导各1分,语意2分。) 发布时间:2025-01-06 08:00:08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