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唐甄《大命》“岁饥,唐子之妻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大命【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日:食无粟矣,如之何? 唐子曰:以粞①。 他日,不能具粞,日:三糠而七粞。 他日,犹不能具。 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日:然则七糠而三粞。 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日: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 唐子日:不然。 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 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 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 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 比其反也,犹哭。 问:何哭之哀也? 日:是吾夫之墓也。 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 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 唐子I溉然而叹日:是天下之大命也夫! 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日: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 为高台者必有净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 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是天下之美味也。 人之生也,无不同也。 今若此,不平甚矣! 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 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 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岂所嗜之异于人哉? 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 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 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 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日: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吁嗟人乎! 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 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日:吾惟无身,是以无患。 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注]①粞(灯):碎米。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日,犹不能具具:备办B.比其反也比:等到C.命则不如则:却D.人鲜衣新帛者也鲜:鲜艳l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反映作者抨击社会贫富悬殊、要求公平的观点的一组是①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②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③为高台者必有湾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④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 之获⑤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⑥盖欲窃之而未能也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子把自己与邻居比为涸泽之鱼,以说明生活很艰难,并由此引出吊天下的悲悯情怀。 B.唐子在野外遇到一个妇人一边祭拜自己的丈夫一边哭,回来的时候,肴见这个妇人还在哭,于是询问妇人哭的缘由。 C.作者以王公之家与无食者对食物的不同态度作对比,以说明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D.作者认为,舜禹之所以穿粗糙的衣服,吃恶劣的食物,是因为他们深谙公平治国之道。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3分)(2)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3分)(3)岂所嗜之异于人哉? 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4分)参考答案10.D(鲜:少) 11.C(①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自己与邻居生活在极度贫穷之中,未涉及贫富悬殊;⑥说的是自己想学老聃一样没有烦恼,却不能做到,与题干无涉) 12.B(比其反也,犹哭说的是妇人祭拜完回家还在哭,而不是唐子回来的时候) 13.(10分) (1)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都不能凑够,你凭什么活下去呢? (三糠七粞1分,奚以1分,句意1分) (2)你为什么不用慰问我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呢? (曷1分,吊1分,句意1分) (3)难道他们吃穿的嗜好与常人有不同吗? 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 (岂1分,嗜1分,倾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这一年饥荒,唐子的妻子说:没有米吃了,怎么办? 唐子说:吃碎米吧! 过了几天,连碎米也不够了,唐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吧。 改天,还是不能凑够。 唐子的妻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都不能凑够,你靠什么活下去呢? 唐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七成米糠三成碎米掺在一起吃。 邻居中有看到这种情况的人,忧心忡忡地慰问唐子说:你不是当官的吗? 为什么如此贫穷? 看来大概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吧? 唐子说:不是这样的。 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它在干涸的水塘里,就失去用来生存的本领。 因为江河里的水广阔无边,干涸的水塘水很浅。 现在我和你就像鱼儿在干涸的水塘里,所以没有什么方法来维持生活。 你为什么不用慰问我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呢? 唐子在野外行走,看见一个妇人在坟地里祭拜哭泣。 等到她回来,还在哭。 唐子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 她说:这是我丈夫的坟墓。 从前我公公以编席子为业,一辈子下来还有几匹剩余的布帛;如今我丈夫也以编席子为业,一辈子也没睡过一张完整的席子。 他比他父亲能干,命运却比不上他父亲,因此我才哭得如此伤心。 唐子很感慨地说:这才是天下太平的要害所在。 因为从前没有人会睡破席子,而现在很少人能穿新衣服。 唐子说:从前,天地运行的规律是公平的,公平了万物就各得其所。 到了不公平的时候,有人富裕就有人贫穷,有人快乐就有人忧愁。 建造了高台,就一定有低洼的水塘;有安乐地坐车的人,就一定有脚上长厚茧的人。 王公之家开一次宴会,就花费一个上等农民一年的收获,还吃起来觉得不够美味。 吴西的农民,就算不是荒年也吃麦麸稀饭,拌上荞麦秆磨的粉;没有饭吃的人,却认为这是天下的美味。 人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的。 今天像这种情况,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提起秤时如果秤砣比货物重,秤砣就会掉下来,用扁担挑东西时如果前面比后面重,扁担就会倾斜,是因为不平衡的缘故。 因此舜禹治理天下,穿着粗糙的衣服,吃着恶劣的食物,不敢放纵自己。 难道他们吃穿的嗜好与常人有不同吗? 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 唐子的父亲死了三十一年却不能入土安葬。 于是到江西去,向一个当官的老朋友乞求帮助,家里留了一石一斗三升的米,是怕妻子儿女饿死啊。 到了庐山锦绣谷,唐子就生病头晕,僮仆询问病情,唐子没有回答。 登上高楼远望,感慨地叹息说:高大的山峦哦,众多的石头啊,你们与大地一起长存。 哎呀人啊,疾病侵蚀元气,如同大水淹灭火焰。 我听说老子长寿,曾经读过他书中的一句话:我只因不考虑自身,所以才没有忧患。 我想这样做却做不到啊。 发布时间:2025-03-28 08:13:10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