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文言文阅读及试题 内容: 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 为诸生时,郡被倭,客兵横市中。 会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状。 知府曰:此何与诸生事? 用汲曰:范希文秀才时,以天下为己任,乡井之祸乃不关诸生耶? 举隆庆二年进士,常德同知,入为户部员外郎。 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诸司毕会。 巡按御史赵应元独不往,居正嗛之。 及应元事竣得代,即以病请。 王篆者,居正客也,素憾应元,且迎合居正意,属都御史陈炌劾应元规避,遂除名。 用汲不胜愤,乃上言:御史应元以不会葬得罪辅臣,遂为都御史炌所论,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窃恨之。 夫疾病人所时有,今在廷大小诸臣,曾以病请者何限。 御史陆万钟、刘光国皆以巡方事讫引疾,与应元不异也,炌何不并劾之? 即炌当世宗朝,亦养病十余年。 后夤缘攀附,骤列要津。 以退为进,宜莫如炌。 己则行之,而反以责人,何以服天下? 陛下但见炌论劾应元,以为恣情趋避,罪当罢斥。 至其意所从来,陛下何由知之? 孟子曰:逢君之恶其罪大。 臣则谓逢相之恶其罪更大也。 陛下天纵圣明,从谏勿咈。 诸臣熟知其然,争欲碎首批鳞以自见。 至若辅臣意之所向,不论是否,无敢一言以正其非,且有先意结其欢,望风张其焰者,是臣所谓逢也。 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恶者,炌特其较著者尔。 以臣观之,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独陛下一人公耳。 陛下又不躬自听断,而委政于众所阿奉之大臣。 大臣益得成其私而无所顾忌,小臣益苦行私而无所诉告,是驱天下而使之奔走乎私门矣。 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习之,内外章奏躬自省览,后宣付辅臣,俾之商榷。 疏入,居正大怒,欲下狱廷杖。 会次辅吕调阳在告,张四维拟削用汲职,帝从之。 居正以罪轻,移怒四维,厉色待之者累日。 用汲归,屏居郭外,布衣讲授,足不践城市。 (节选自《二十四史明史》,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被倭,客兵横市中被:遭受。 B.素憾应元憾:遗憾。 C.逢君之恶其罪大逢:迎合。 D.张四维拟削用汲职拟:打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乡井之祸乃不关诸生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曾以病请者何限使工以药淬之C.望风张其焰者今者项庄拔剑舞D.而委政于众所阿奉之大臣乃设九宾礼于庭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用汲为人刚正、遇事敢为的一项是①会御史接部至,用汲言状②陛下天纵圣明,从谏勿咈③用汲不胜愤,乃上言④逢君之恶其罪大⑤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恶者⑥屏居郭外,布衣讲授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⑤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用汲年轻时就性格刚直,敢说敢做,外籍军人在本地横行不法,他及时向来巡查的御史反映情况,表现出关心民生疾苦、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 B.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各地官员都去悼念,赵应元因病没有去,张居正因此心怀不满,张居正的门客王篆迎合其意,让陈炌诬告弹劾赵应元。 C.王用汲上课时,痛斥了陈炌等人阿谀奉迎宰相的不良行径,并含蓄委婉地劝诫皇帝,对于国家政务,应该亲历亲为,避免出现偏听则暗的不利局面。 D.王用汲直言上谏而触怒了张居正,皇帝听从大臣的的意见免其官职,丢官后的王用汲隐居城外,以平民的身份教授学生,再也不愿进入纷扰的城中。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御史应元以不会葬得罪辅臣,遂为都御史炌所论,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窃恨之。 (5分)(2)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习之,内外章奏躬自省览,后宣付辅臣,俾之商榷。 (5分) 发布时间:2025-05-07 08:00:0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