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周罗睺,字公布,九江寻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内容: 周罗睺,字公布,九江寻阳人也。 罗睺年十五,善骑射,好鹰狗,任侠放荡,收聚亡命,阴习兵书。 陈宣帝时,以军功授开远将军。 后从大都督吴明彻与齐师战于江阳,□流矢中其左目。 齐师围明彻于宿预也,诸军相顾,莫有斗心。 罗睺跃马突进,莫不披靡。 太仆卿萧摩诃□副之,斩获不可胜计。 进师徐州,与粱士彦战于彭城,摩诃临阵坠马,罗睺进救,拔摩诃于重围之内,勇冠三军。 出为晋陵太守,狱讼庭决,不关吏手,民怀其惠,立碑颂德焉。 江州司马吴世兴密奏罗睺甚得人心,拥众岭表,意在难测,陈主惑焉。 萧摩诃、鲁广达等保之。 外有知者,或劝其反,罗睺拒绝之。 军还,除太子左卫率,信任逾重。 时参宴席,自是益见亲礼。 晋王广之伐陈也,罗睺都督巴峡缘江诸军事以拒之,军不得渡,相持逾月。 遇丹阳陷,陈主被擒。 上江犹不下,广遣陈主手书命之,罗睺与诸将大临三日,放兵士散,然后乃降。 高祖(隋文帝)慰谕之,许以富贵。 罗睺垂泣而对曰:臣荷陈氏厚遇,本朝沦亡,无节可纪。 陛下所赐,获全为幸,富贵荣禄,非臣所望。 高祖甚器之。 先是,陈裨将单翔归降于我,使为乡导,位至上开府,班在罗睺上。 韩擒于朝堂戏之曰:不知机变,立在羊翔之下。 能无愧□? 罗喉答曰:昔在江南,久承令闻,谓公节士。 今日所言,殊匪诚臣之论。 擒有愧色。 十八年,起辽东之役,征为水军总管。 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遭风,船多飘没,无功而还。 十九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从杨素击之。 虏众甚盛,罗睺白素曰:贼阵未整,请击之。 素许焉与轻勇二十骑直冲虏阵从申至酉短兵屡接大破之。 炀帝即位,授右武候大将军。 汉王谅注反,诏副杨素讨平之。 其年冬,帝幸洛阳。 陈主卒,罗睺请一临哭,帝许之。 缞绖送至墓所,葬还,释服而后入朝。 帝甚嘉尚,世论称其有礼。 时谅余党据晋、绛等三州未下,诏罗睺行绛、晋、吕三州诸军事,进兵围之。 中流矢,卒于师,时年六十四。 送柩还京,行数里,无故舆马自止,策之不动,有飘风旋绕焉。 绛州长史郭雅稽颡咒日:公恨小寇未平邪? 寻即除殄,无为恋恨。 于是风静马行,见者莫不悲叹。 赠柱国、右翊卫大将军,谥曰壮。 (选自《隋书》,有删节)[注]谅,指杨谅,隋炀帝杨广同母弟,隋文帝杨坚之少子,封汉王。 因不满其兄杨广即位,于是起兵造反,不久被杨素率兵击败。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拔摩诃于重围之内 拔:解救B.臣荷陈氏厚遇 荷:承担C.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 趣:奔赴D.寻即除殄,无为恋恨 殄:消灭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流矢中其左目 ②太仆卿萧摩诃□副之 ③能无愧□A.①以 ②且 ③乎 B.①以 ②因 ③焉C.①为 ②因 ③乎 D.①为 ②且 ③焉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素许焉/与轻勇二十骑/直冲虏阵/从申至酉/短兵屡接/大破之B.素许焉/与轻勇二十/骑直冲虏阵/从申至酉/短兵屡接/大破之C.素许焉与轻勇/二十骑直冲虏阵/从申至酉/短兵屡接/大破之D.素许焉/与轻勇二十骑直冲/虏阵从申至酉/短兵屡接/大破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罗睺不仅作战勇猛,亲自冲锋陷阵;还善于抓时机,抗击突厥部队时,趁强大的敌军立足未稳,出奇制胜。 B.周罗睺对陈后主忠心耿耿,心念旧恩,在陈后主离世后,极尽悼念之情,由此赢得了世人的高度评价。 C.陈主被擒后,杨广让陈主写信命周罗睺归顺隋朝,周罗睺和众位将领在聚哭告哀三天后,遣散士兵,然后才投降。 D.在协助杨素讨伐杨谅余党的战役中,周罗睺不幸遭遇流箭而亡。 其灵柩在还乡途中出现的怪异现象,表现出他的报国之情。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出为晋陵太守,狱讼庭决,不关吏手,民怀其惠,立碑颂德焉。 (5分)(2)昔在江南,久承令闻,谓公节士。 今日所言,殊匪诚臣之论。 (5分)参考答案9.B(蒙受)10.C(①表被动,故用为;②据语境推断,此处应为趁机,故用因;③据语境推断,此处应用表反问语气的虚词,故用乎)11.A(焉,句末代词;二十骑,数量词;从申至酉,时间状语)12.D(协助杨素有误,从时谅余党据晋、绛等三州未下,诏罗睺行绛、晋、吕三州诸军事,进兵围之可以看出,当时系由周罗睺主导讨伐杨谅余党)13.(1)(周罗睺)到地方担任晋陵太守,官司当堂(在公堂上)判决,不经由下属官吏之手,百姓感念他的恩泽,立碑来颂扬他的恩德。 (出狱讼关怀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过去在江南的时候,(我)很早就听闻您的好名声,认为您是有节操的人。 今天您所说的话,实在不是忠诚之臣的言论。 (承令闻殊匪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参考译文】周罗睺,字公布,是九江寻阳人。 周罗睺十五岁时,擅长骑马射箭,喜欢玩老鹰和猎犬,凭借能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行为放纵,收罗聚集流亡之人,背地里修习兵法。 陈宣帝年间,他凭借战功被授予开远将军称号。 他后来跟从大都督吴明彻和齐朝部队在江阳征战,被流箭射中左眼。 齐朝部队在宿预包围吴明彻的队伍,各路兵马相互观望,没有了战斗的想法。 周罗睺策马驰骋,迅猛攻击,敌人没有不退却的。 太仆卿萧摩诃趁机在一边辅助,最终斩获不计其数。 周罗睺又进军徐州,和梁士彦在彭城激战,萧摩诃亲临战阵,从马上坠落,周罗睺前去救助,从敌军重围中将其救出,勇武冠于三军。 周罗睺到地方担任晋陵太守,官司当堂判决,不经由下属官吏之手,百姓感念他的恩泽,立碑来颂扬他的恩德。 江州司马吴世兴秘密上奏,说周罗睺很得民心,在岭南地区拥有大量支持者,恐有不测之心。 陈后主得知后心存疑虑。 萧摩诃、鲁广达等人纷纷保荐他。 朝外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劝他谋反,周罗睺坚决拒绝。 周罗睺班师回朝,被封为太子左卫率,越发得到陈后主信任。 经常参加陈后主组织的宴席,自此更加被亲近礼遇。 晋王杨广讨伐陈,周罗睺都督巴峡沿江诸军事来抵抗隋朝的进攻。 隋朝的部队不能过江,相持好几个月。 不久丹阳沦陷,陈后主被擒。 此时,长江上游还没有被攻下,杨广让陈后主手书命令周罗睺投降。 周罗睺和各位将领聚哭告哀了三天,遣散士兵,然后才投降。 隋文帝宽慰晓谕周罗睺,答应给他荣华富贵。 周罗睺流着眼泪回答说:我蒙受陈家优厚的恩遇,陈朝覆亡,臣要报效尽忠却做不到。 今蒙受陛下赏赐,能够保全性命,已经很荣幸了,至于富责荣禄,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 文帝对他更为赏识。 早先, 陈朝副将羊翔投降隋朝,让他作为攻打陈朝的领路人,职务升到上开府,位次在周罗睺之上。 韩擒在朝堂之上讥笑周周罗睺:你不懂得灵活应变,现在官职排在羊翔之下,难道不惭愧吗? 周罗睺回答道:过去在江南的时候,我很早就听闻你的好名声,认为您是有节操的人。 今天您所说的话,实在不是忠诚之臣的言论。 韩擒面有愧色。 开皇十八年,隋朝出征辽东,周罗睺被任命为水军总管。 从东莱乘船渡海,奔向平壤城,途中遭遇大风,好多船只沉没,最终无功而返。 开皇十九年,突厥达头可汗侵犯隋朝边境,周罗睺跟随杨素征讨。 敌兵众多,周罗睺对杨素说:敌人阵型还不够整齐, 请求现在攻打他们。 杨素同意了,周罗睺带领二十个骑兵径直冲入敌阵,从申时一直到酉时,多次出现短兵相接的局面,最终狠狠地击溃了敌军。 隋炀帝继位,授予周罗睺右武侯大将军。 汉王杨谅谋反,皇帝诏令周罗睺辅助杨素讨伐平定杨谅。 这一年冬天, 隋炀帝游幸洛阳。 此时,陈后主去世,周罗睺请求到后主灵柩前哀悼一场,炀帝同意了。 周罗睺穿着孝服护送后主灵柩到墓地,埋葬完毕,脱掉丧服后直接上朝。 炀帝极为赞许,当时的舆论也称颂他遵从礼仪。 当时杨谅余党占据晋州、绛州等三州,还没有被攻取,诏令周罗睺主持绛、晋、吕三州诸军事,出动部队围剿杨谅余部。 周罗睺被流箭射中,在军中死去,时年六十四。 部下扶送他的灵柩返回京城,走了数里后,车马无缘无故自动停下来,用鞭子駆赶它也不走,只见有风浮动旋绕在灵车周围。 绛州长史郭雅屈膝下拜,祷告道:您是遗憾残敌还没有被灭掉吗? 不久之后我们就会消灭他们,(希望您)不要有会么遗憾了。 于是风停下来,车马继续行进,看到的人没有不悲伤叹息的。 朝廷追赠他为柱国、右翊卫大将军,谥号为壮。 发布时间:2025-05-26 08:00:0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