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内容: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 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 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 今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①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 楚王曰:何也? 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 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 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张仪至,称病不朝。 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 乃使勇士往詈齐王。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 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 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国不尚全乎? 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秦与齐合,韩氏从之。 楚兵大败于杜陵。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二》)[注]①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役:役使B.使者未来,又重绝之重:加重C.乃使勇士往詈齐王詈:辱骂D.楚国不尚全乎全:保全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仪狡诈的一组是(3分)①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②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③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④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⑤张仪至,称病不朝⑥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仪自荐出使楚国,他的目的是离散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齐国扫清障碍。 B.陈轸认为与齐国绝交不仅会孤立楚国,还可能引来秦国和齐国的双面夹击。 C.张仪承诺给楚国商、於六百里土地,赢得怀王君臣的信任,促使楚国与齐绝交。 D.怀王不听陈轸劝告,兴兵攻打秦国,却因失去友邦反遭秦、齐、韩的联合打击。 5.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6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且 先 出 地 后 绝 齐 秦 计 必 弗 为 也 先 绝 齐后 责 地 且 必 受 欺 于 张 仪。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参考答案2.B(重:再次)3.C(①是说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④是陈轸对局势的分析。)4.C(张仪以秦国商、於六百之地的承诺欺骗了楚怀王大部分君臣,但陈轸对局势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没有被蒙蔽。)5.(1)且先出地后绝齐 / 秦计必弗为也 / 先绝齐后责地 / 且必受欺于张仪。 (2)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人出使齐国,秦、齐两国暗中缔结盟约。 (反使阴各1分,语句不通酌情扣分。)参考译文:秦想要进攻齐国,可是齐国和楚国是友好国家,秦惠王为此感到忧虑。 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礼物,我请求去楚国游说楚王试试看。 张仪去南方面见楚怀王,说:敝国国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过于希望给大王你做臣子。 敝国国王所最痛恨的君主,莫过于齐王;而臣张仪最不愿侍奉的君主,也莫过于齐王。 现在敝国准备发兵征讨齐国,无奈贵国跟齐国结为友好同盟,因此秦王无法好好侍奉大王,张仪我也不能够做大王的忠臣。 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邦交,臣会请求让秦王献上方圆600里商、於土地。 如此一来,齐就丧失了后援,而必定走向衰弱;齐走向衰弱以后,就必然听从大王号令。 由此看来,大王如果能这样做,楚国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而又在西南对秦国施有恩惠,同时更获得了商、於的土地,这真是一举三得的上策。 楚怀王一听,非常高兴,就赶紧在朝廷宣布:寡人已经从秦国得到商、於600里土地! 群臣听了怀王的宣布,都一致向怀王道贺,客卿陈轸最后晋见,却不向怀王道贺。 陈轸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的土地,反而会招来祸患,所以臣才不敢随便向大王道贺。 怀王问:什么道理呢? 陈轸回答说:秦王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 如今秦国还没把地割给大王,大王就跟齐国断绝邦交,如此就会使楚国陷于孤立状态,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 何况如果先让秦国割让土地,楚国再来跟齐断绝邦交,秦国必不肯这样做;要是楚国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而得不到土地。 受了张仪的欺骗,以后大王必然懊悔万分;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将进攻楚国。 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已经办妥当了,希望你闭口,不要再多说,你就等待寡人的好事吧! 于是怀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宣布跟齐断绝邦交,还没等第一个绝交使者回来,楚王竟急着第二次派人去与齐国绝交。 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人出使齐国,秦、齐两国暗中缔结盟约。 楚国派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竟然装病不上朝。 楚怀王说:张仪以为寡人不愿诚心跟齐国断交吗? 于是楚怀王就派了一名勇士前去齐国骂齐王。 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勉强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敝国赠送贵国的土地,从这里到那里,方圆总共是6里。 楚国使者很谅讶的说:臣只听说是600里,却没有听说是6里。 张仪说:我张仪在秦国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怎么可能说有600里呢? 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就准备发兵去攻打秦国。 陈轸说:楚国发兵去攻打秦国,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 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再送给秦一个大都市,跟秦连兵伐齐,如此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得回来,这不就等于楚国得到保全吗? 大王既然已经跟齐国绝交,现在又去责备秦国的失信,这等于在加强秦、齐两国的邦交,楚国必受大害! 楚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忠谏,就发兵北去攻打秦国。 秦、齐两国组成联合阵线,同时韩国也加入了军事同盟,结果楚军在杜陵被三国联军打得惨败。 发布时间:2025-06-05 08:10:3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