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阅读答案及翻译 内容: 元行钦,幽州人。 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 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 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 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 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 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 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 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 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 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 从璟,明宗子也。 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 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 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 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 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 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 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 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 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 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 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 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 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 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6. 下列以字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B. 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C. 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D.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分)(1)小过必当赦宥(2)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 (3)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8.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4分)(2)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 (2分)(3)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3分)9. 欧阳修认为元行钦乌足贵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分)参考答案6.B(动词,认为;其它三项是介词,用。)7. 宥,宽容、饶恕;闻,报告、使闻;执,捉拿。 (3分,1字1分)8. (1)(4分)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奔逃回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 (经年离去,离开多年1分;奔归,奔逃回家1分;追悔何及1分;句意通顺,1分。)(2)(2分)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么办呢? (俾使、让,1分;何如怎么样,1分。)(3)(3分)死亡可贵的原因,是因为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 (以,因为1分;苟生,苟且偷生1分;句意通顺1分。)9. 言词上对庄宗信誓旦旦誓以死报;行动上却贪生怕死,出奔而逃。 (每点2分)二: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败而溃溃:散乱B.誓以死报报:报效C.我儿何负.于尔负:违背D.终于被执.而见杀执:捉拿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若.公善为之辞若.知我不降明B.乃.遣明宗讨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因.与诸将百余人因.人之力而敝之D.为.野人所执吾属皆为.之虏矣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 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 由是宠绝诸将。 (4分)(2) 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4分)11.第Ⅰ卷文言文中,作者是怎样直接评价元行钦的? 请简要概括分析。 (5分)参考答案 海博网 exam58. com8.C(负:对不起)9.D(D.均为表被动的介词,译为被。 A.第一个若为连词,可译为如果;第二个若为代词,可译为你。 B.第一个乃为连词,可译为于是;第二个乃为表判断的副词,可译为是。 C.第一个因为连词,可译为于是;第二个因为动词或介词,可译为凭借)10.(8分)(1)(4分)庄宗(李存勖)抱着行钦哭道:富贵和你共享! 因此,元行钦在诸将中最受宠信。 (大意2分,落实共绝各1分)(2)(4分)(有的人)死亡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他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 (大意2分,落实 贵苟生各1分)11.(5分)①赞扬他的忠诚和节义:(1分)他在关键时刻,将明宗谋反的事情上奏皇帝,击杀从璟,断发自誓,忠于皇帝。 (2分)②批评他苟且偷生,死不足贵。 (1分)他对庄宗誓以死报,庄宗死后,却逃死求生,被人处死,死不足贵。 (1分)(语意相近即可)参考译文:元行钦,幽州人。 庄宗李存勖与梁军作战,战败而溃逃,被数百梁兵追上,被重重兵器包围。 元行钦单马驰来,夺剑砍断敌军长矛两支,斩首一级,包围的梁兵退去。 李存勖抱着行钦哭道:富贵和你共享! 从此,元行钦在诸将中最受宠信。 赵在礼谋反。 唐庄宗于是任命元行钦为邺都行营招抚使,率领二千兵马前去讨伐。 元行钦用诏书劝降赵在礼。 赵在礼登城对行钦道: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奔逃回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 !倘若您在皇帝面前说说好话,我们怎敢不改过自新。 元行钦道:天子将你们视为对国家有功之人,一定会赦免你们的小过错。 赵在礼拜了两次,把诏书给士兵们看。 皇甫晖从一旁夺过诏书,将之撕毁,军士都吵闹不止。 元行钦久攻邺城不下,而庄宗想亲自帅兵前往,群臣都进谏阻止,于是唐庄宗只得派明宗李嗣源前去平叛。 李嗣源驻扎在城西,而元行钦则驻军城南。 不久,李嗣源兵变,与赵在礼汇合。 元行钦听闻此事,率军撤退屯驻卫州,上奏皇帝李嗣源已经谋反。 庄宗派遣李从璟快速赶到李嗣源处核实事情真伪。 李从璟,李嗣源的儿子。 到了卫州,当时明宗已经反叛,行钦于是拘禁从璟,将杀他。 从璟请求回到京师,行钦于是同意了。 不久,李嗣源率军南下,元行钦便返回京师。 后来,元行钦又随唐庄宗前往汴州,行至荥泽时,闻听李嗣源已经到达黎阳(今河南浚县)。 庄宗便欲派李从璟去召见劝降李嗣源,但元行钦认为不可,并将李从璟杀死。 这时,李嗣源进入汴州,唐庄宗不得前进。 唐庄宗对元行钦道:你跟随我这么久,荣华富贵险急患难共同经历,如今情势危急,你们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我到荥泽,要单枪匹马自己去求见李嗣源,你们各自陈说利害关系,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么办呢? 元行钦哭着回答道:臣原本只是一个卑贱之人,幸亏遇到陛下抚养,才坐到将相之位。 如今危难之时,却不能报国,即使死了也无法推脱自己的责任。 于是和众将一百多人,都解开发髻,剪断头发,放在地上,发誓用死报主,君臣相拥痛哭。 唐庄宗遇害。 元行钦出逃,被村民捉拿,虢州刺史石潭打断元行钦的双脚,用囚车将他送到洛阳。 李嗣源见到元行钦后,大骂道:我儿有什么对不起你的! 元行钦怒目直视道:那先帝又有什么对不起你的! 于是李嗣源将元行钦斩于洛阳闹市。 呜呼! 死亡可贵的原因,是因为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 在李嗣源发动兵变之时,诸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只有行钦把谋反的消息及时上报,至于断发自誓,他的节义实在值得嘉奖。 等到唐庄宗驾崩后,他不能自我决断,反而逃跑来苟且偷生,最终被抓而被处死。 他的言辞虽然慷慨不屈,但是他的死并不是他自愿的,哪里有什么可贵之处呢? 发布时间:2025-11-06 08:14:55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