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内容: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 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 日讨求国家典故,徐阶辈皆器重之。 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 勇敢任事,豪杰自许。 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 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 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 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 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 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 俺答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众十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 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 世称居正知人,然持法严。 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亦多怨之者。 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①为祈祷;南都、秦、晋、楚、豫诸大吏,亡不建醮。 帝令四维等理阁中细务,大事即家令居正平章。 居正始自力,后惫甚,不能遍阅,及病革,乞归。 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 (选自《明史. 张居正传》)注①醮jio: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 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犀不足溷子  溷:使受污浊B. 课吏职    课:考核C. 请贷其死   贷:判处D. 居正皆右之  右:通佑,支持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B、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C、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D、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6、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居正少年时已显现过人的才华,徐阶等人极器重他。 张居正为人城府极深,严嵩任首辅时虽忌恨徐阶,却仍然很器重他。 B.张居正为政雷厉风行,极其严苛。 他整顿吏治,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C.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任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和戚继光两人守备设施十分周到,都被封为伯。 D.张居正得到神宗器重,在他患病期间,神宗命令张四维等人处理内阁中的小事,大事仍送到张居正家里由他决断处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 ②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 参考答案4. C(贷,宽恕。)5. A (原文: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 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 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 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6. C(文中是说李成梁奋力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积累了很多战功而被封为伯,而戚继光没有说被封为伯。)7. ①参考答案: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 评分细则:5分,计分点:擢(提拔、重用)驰(迅速;)缚 (抓)不敢动、省略句(沐朝弼不敢反抗)、句意各分。 字词落实,句意通畅即可。 ②参考答案: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 评分细则:5分,计分点:建竖(建功立业)智(智力)数(权术)乐(愿意)、句意各1分,字词落实,句意通畅即可。 【参考译文】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从小聪敏过人,十五岁成为诸生。 湖广巡抚顾璘认为他的文章非同一般,说:这是可以主持国家大事的人材。 不久,张居正参加乡试中举人,顾璘解自己的犀带送给他,并且说:你日后当腰佩玉带,这犀带不配玷辱你。 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成为进士,改选庶吉士。 每天采求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各种掌故。 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 张居正这个人,长脸形,眉目清秀,胡须长至腹部。 勇于任事,素以豪杰自许,然而性格深沉,胸有城府,人莫能测。 严嵩为内阁首辅时,妒忌徐阶,和徐阶友好的人都躲开徐阶不相往来。 张居正却行为自如,严嵩也器重他。 升任右中允,掌管国子监司业的事务。 张居正执掌朝政,以尊崇皇权、考核官吏、明信赏罚,统一号令为主。 虽然在万里之外,早晨下令,至了傍晚即得到施行。 黔国公沐朝弼多次犯法,应当逮捕,朝臣商议以为难办。 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 沐朝弼到京师以后,张居正请免其死,禁锢于南京。 运漕粮的运河修通以后,张居正根据每年赋税都是过了春天以后才起运,河流发水横溢,不是决堤便是干涸,于是采纳漕臣的意见,督令漕船的运军在冬十月运输,到明年初全部发完,减少了水患的祸害。 经过长期实行这种办法,太仓库的粮食储备充足,可以使用十年。 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 俺答和明朝政府通好,很久没有入犯扰害。 唯独小王子的部众十余万人,从东北直至辽东,因没有获得通贡互市,数次入边劫掠。 张居正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 李成梁奋力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积了很多战功以至被封为伯,而戚继光的守备设施也甚为周到。 张居正都很支持他们,边境晏然无事。 世人都说张居正知人善任。 然而他执法非常严厉。 查核驿递,裁减冗官,清理学校,淘汰了很多人。 公卿和众吏不得乘坐驿站的车马,与外出经商的商人没有区别。 因为衙门官员减少,需要依次提升的人总是得不到补缺。 大县的学生因名额太少,很难进取。 也有很多人埋怨张居正。 不久,张居正患病。 神宗皇帝频频颁发敕文询问病情,拿出大量的金钱布帛作为医药费。 过了四个月病还没有治愈,文武百官一起设斋建醮为张居正祈祷。 南京、陕西、山西、湖广、河南各地的大吏,无不建醮祈祷。 神宗皇帝命令张四维等人处理内阁中的琐细事务,大事令送到张居正家里由他决断处理。 张居正起初亲自办理,后来因过于疲乏不能一一审阅。 到病危时,乞求回乡。 到他死的时候,神宗皇帝为之停止视朝,令祭九坛,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至此时,赠上柱国,谥文忠,命令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监太监护送棺柩回乡安葬。 发布时间:2025-11-12 08:00:07 来源:好再来网 链接:https://www.mknn.cn/guwen/10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