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殴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5-09-07 纠错

农夫殴宦

原文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颇嘉纳;以问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弁希宦者意,对曰:京师游手万家,无土著生业,仰宫市取给。上信之,故凡言宫市者皆不听。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阅读训练

一、 解释加点的词,并指出词性。

1.宦者称宫市取(指代柴)(代词 )

2.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他)( 代词)

3.今柴与汝(把)(介词)

4.尝有农夫驴负柴(用)(介词)

5.我父母妻子(拥有)(动词)

6.我死而已(只有)(副词)

二、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

(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三、 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语。

尔,音ěr,你,你的。如:尔辈;尔驴。

汝,音rǔ,你,如:以柴与汝、汝尚不肯。

译文

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太监,称是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只给他几尺绢,又要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用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太监,不肯接受。(太监)说:我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去。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到钱后才有饭吃。现在我把我的木柴给你,不拿钱币回去,你还不愿意,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于是殴打太监。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注释

尝: 曾经。

负: 背,驮。

宦者:太监,公公。

宫市:王宫中所设的市肆。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百姓财物,只给少量钱财或直接掠夺的最无赖、最残酷的方法。

才: 仅仅,只。

与: 给。

索: 索要,索取。

门户:指门户税。

仍: 仍旧。

邀: 强要。

内:宫内

以: 用。

与: 给。

妻子:妻子和孩子。

至:到。

涕: 眼泪

付: 还。

有: 只有。

直: 通值,价值这里指钱。

尚: 还。

而已:罢了。

有:只有

遂: 就。

创作背景

唐代的宫市始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初名内中市买,后改称宫市使,负责宫廷采买事宜。历经肃宗、代宗到德宗朝,权力逐渐转入内廷宦官手中。唐德宗初登大位时尚知节俭,晚年却越来越贪婪奢靡,宫市也折腾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

据韩愈《顺宗实录》记载,德宗末年连宫市文书也不用了,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白望这名号起得够形象,只要被望上的货物,就以宫市的名义掠走,只付大约十分之一的货值,还要另索货物进宫的门包和脚钱。这些恶棍的身份真假莫辨,卖货的百姓常常空手而归,名为宫市,而实夺之。

鉴赏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著名的《卖炭翁》,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对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本文中的农夫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农夫长期被压迫内心积压的愤恨都发泄了出来。这也是因为统治者长期压迫人民导致的结果。所以换个角度,这篇文章也暗示统治者不可过分压迫人民。[5]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文中卖柴的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寻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选文中的卖柴翁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

点评内容

我要报错

点赞推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